查看原文
其他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角逐,看他们如何创造生命奇迹!

山东武警 山东武警 2020-09-17


作者:武警山东总队医院   綦悦含   王智龙


卫勤应急救援能力,是体现部队医院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指标,把抓应急救援能力与抓医院日常工作相结合,把为官兵服务与军民融合相结合,学在日常、练在日常、用在日常,是医院角色转变的积极探索。


日常医疗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我们提升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积累,今天的故事,还要从近日我们接诊的一个典型病例说起······




3月11日,武警山东总队医院心内科患者张大爷康复出院了。但就在18天前,这位75岁高龄的老爷子扎扎实实地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现在回想起来,他还颇有些后怕,嘴里一遍遍念叨着:“我的命是从武警医院捡回来的。”


2月22日上午9:28分,一辆62路公交车刚刚驶过武警医院门前,突然车厢里一阵骚动,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年乘客突然晕倒,失去了意识。正在大家被眼前一幕弄得不知所措的时候,刚好被下夜班路过的医院急诊科邱扬广医生看到,他一边快速上前进行救助,一边大喊:“快,去找武警医院的大夫来!”一个小伙当即跳下车,直奔总队医院急诊大厅。



收到消息的急诊科医生护士,赶忙推上担架奔向门口。到达现场,医生很快判定这名老人是“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容不得半点儿犹豫,紧急送入抢救室。接下来,等待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将是一场与“死神”针锋相对的较量······

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让我用一组数字来告诉你: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不能正常运作,导致身体供血暂停。据统计,每年因为心脏骤停而死亡的人数多达54万,这意味着,平均每一分钟便会有一个人死于心脏骤停。

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发病10秒钟左右就可出现意识丧失,4-6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的脑损伤。发生心脏骤停最初的10分钟是抢救的关键,“白金5分钟,黄金10分钟”,每延迟救治1分钟,成功率就会下降百分之十。更何况现在这名患者年龄大、身体弱,救治难度可想而知。



抢救室里,主持抢救的急诊科主任吴冰正在拼劲全身气力与死神抗衡,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2月的济南,户外是5℃的低温,但负责抢救的医生们头上已经满是涔涔的汗水。胸外按压、气管插管、电击除颤、建立通道、使用药物······经过不懈努力,患者终于恢复了自主心跳,奇迹出现了!



成功把老人从死神手中夺回来,是极为重要的一步,但也只是治疗的第一步。获救后的患者很快被转入重症监护室(ICU),由心内科继续主持治疗。送至ICU不到5分钟,患者就出现了室颤,医护人员分工明确,电除颤、胸外心脏按压、注射急救药品,又一轮生死较量之后,患者心跳呼吸恢复稳定。



随着老人意识的逐渐恢复,他开始出现不耐管、对抗呼吸机、紧咬气管插管能烦躁情绪,进而造成的心率快、高血压,以及老人本身患有的糖尿病、心衰等疾病都会使病情变得难以控制。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心内科医生团队不断调整用药、呼吸机模式和参数,密切关注病人的情况变化。



为了防止患者对呼吸机产生依赖性,他们曾一次又一次的调整方案帮助患者脱离呼吸机。一次、两次、三次······屡战屡败,但他们没有气馁屡败屡战,“一定可以,一定还有别的办法!”经过多次对呼吸机模式进行调整,用无创呼吸机作为过渡,患者终于脱机成功了!在精心治疗和护理下,从命悬一线到精神振作仅仅用了四天。


心内科主任王潞后来回忆说:“在这场生死接力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医院多学科高效联动、密切配合的“接力救治”。团队力量在这场“攻坚战”中也彰显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患者与医者

绝望与希望

命悬一线与竭尽全力

这就是医院

每天都在上演的真实故事


在我们的日常接诊中

很多疑难重症患者

都需要依靠多学科合力救治

这是团队的配合

更是生命的传递

生命之大

唯有仁心仁术才能创造奇迹


END


军医讲堂丨牙齿健康要关注,早早预防最靠谱

最美工作照丨无影灯下的芳华,是人世间最美的守护

这是军队医务工作者的2018年度关键词,背后的故事您知道么?

身边故事丨唯有柔情刚毅,才能不辱军医使命


(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监 制:郑逢民  狄帮聚

主 编:王宜海  杨一鸣


编 辑:杨   洋

校 对:宋吉哲

投稿邮箱:sdwj_new@163.com

小编微信:a753777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