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川:怎么看待人类未来“无意义”的?
▲ 点击图片
即可观看《生命·觉者》王小川纪录片
导读
生命这个词似乎一直以来和上苍的意志有关,但是人会不会创造出某一种类生命的智慧呢?
搜狗CEO王小川是怎么解释“人工智能”的?
人工智能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什么是“深度学习”;什么又是“强化学习”?
什么是“空间搜索”;什么又是 “剪枝”?
阿尔法狗(AlphaGo)比顶尖围棋高手还要高,它是怎么进化的?
在未来,人的能力会体现在哪里?
cinian
▲ 点击观看
《生命·觉者》王小川纪录片(第一期)
王小川
搜狗公司CEO
前搜狐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
曾获2014年度华人经济领袖大奖
01
什么是深度学习?
王小川:人工智能这个词天生就跟计算机连在一块了。其实计算机在发明的时候,最早是用来做军事用途。但是随后很快地开始变成了人类把自己的智慧教给机器,让机器它能够在里面做决策、做判断。所以在这种情况里,但凡机器在里面能够做判断、做决策,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一种很原始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人类去试图写规则,把自己对世界的理解翻译成一种计算机语言,并让它学会“如果这样就怎样”,所以那时候我们称之为“专家系统”。“专家系统”也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但是这样的一种做法最后失败了,我们用二十年的时间,看到了人是没有办法通过写一个程序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世界的认知,通过一个算法告诉机器,这个规则机器是学不会的。
随后就开始走向了一种被称之为“学习”的方法,就是我们不要尝试把自己的意志告诉机器,而是给它一个算法规则之后,让它向真实的数据去学。我告诉它这个是谁的声音、这是谁的脸,让机器在里面去做一个通过数据驱动,让它得到这样的一种智慧。这是人工智能的第二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学习算法”。所以到今天,我们发现在这种统计规则里面找到了更先进的做法,我们称之叫“深度学习”。现在行内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词,但却不知道它是什么。
王小川:那么第二个阶段是人设法把世界建模,把一个人脸、一个声音,我们提取出中间有效的叫“特征”,人主动找出特征,把这些特征教给机器并且告诉机器答案是什么。遇到一个瓶颈在于,人在找特征的时候,想不清楚最好的特征是什么。比如做人脸识别,我们看到梁冬兄,怎么认出你呢?那是用脸的轮廓去描述,还是用鼻子的大小去描述?但凡你在里面描述这个特征的时候,其实我们就丢掉了其它的信息,描述不准确。
像围棋这样一个棋盘,它跟象棋不一样,象棋很清晰地描述了里面的一个车、一个马在什么位置,围棋全是棋子而且长得都一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用原来的学习方法很难去描述这个事物。
直到2000年后,我们用深度学习的方法,采用了更大的数据规模、更多的计算。我们不需要人去找特征,而是把原始数据给机器,就告诉它这有这么多点,然后跟机器说我数据量给你更大,你在里面去做计算。所以它是在学习系统中模拟人脑的神经元的结构,是模拟,并不完全一样,用这样的方法,试图用与人类相同的思维方法来学习,以适应不用靠人去描述这个世界的特征、让机器自己在里面去找规律的这样一套做法,叫作“深度学习”。
02
空间的搜索
王小川:在这种情况里,如果单从以今天的监督学习这样一种方法,它是没有办法超过那些顶尖的人。所以在阿尔法狗里面,其实有一个很变通的大的创新,它把三种不同的算法做了融合。一种算法是我们今天最为倡导的这种叫“深度学习”,把三千万户六段以上选手的棋局做了学习。就是人在这三千万局棋里每一步怎么走的,然后机器学会了这些走法,甚至还能举一反三。
但是这样的做法只能让它达到六段的水平,阿尔法狗同时还配合了其它两种算法。其中一种算法是一种更经典的原始算法,我们称为“空间的搜索”,这个搜索的意思是如果拿不准哪一步的走法更好,我可能会做一种仿真和模拟,让机器把每一种走法都走下去,然后再模拟对手也会在下面继续这样走,之前的“深蓝”就完全用的是这种空间搜索的方法。但空间搜索最大的难点是,每一步棋可能有若干种走法,它就像指数一样,当你到了三步、四步、十步以后,这个空间就太大了。
所以阿尔法狗结合了不同的算法,它会使得机器在学会了人类的走棋之后,可能人在一个走法的时候只有一个解,那么在机器的系统里面还会有排名第二的走法怎样、排名第三的走法怎么样。当机器不确定时候,它会把每种走法按照某种概率都去实践一遍,所以它除了判断每一步怎么走之外,也带来了对未来的一种推理。
人其实也会做这种事情,但做这件事情通常情况下机器是比人类更擅长的。
王小川:对,机器会大很多。但是人的优点是在于我们会“剪枝”,就是我会认为一些特别不靠谱的走法,会先做判断不过了。
王小川:会。第四局棋局其实就遇到了这个问题。李世石走了很精妙的一步棋,机器事先预判了人会走这一步棋的概率,大概是在0.007‰左右,也就是说机器基本上觉得人不会走这步棋。所以它就没有去研究这一步棋往下之后可能会带来的变化,就没找到出答案,忽略掉这步棋了。所以恰巧李世石走出了这一步阿尔法狗没有想到的一步棋,这就是机器在之前深度学习了“剪枝”的过程当中反而忽略掉的事情,从而变成了李世石的一线生机。
那么阿尔法狗能赢其实不止这两个算法,还有很重要的第三个算法,我称之为“强化学习”。这个开创性的做法是说我试图让机器很傻地走到底,就两个机器互相玩,玩到最后,然后只要我们把规则告诉它说这台机器赢了,那台机器输了。那个机器它开始倒着往回去计算,这个赢的这个比输的这个路径上,那么赢的里面它会做一个参数的加权,输的这些走法做一个参数的降权,然后反复去做迭代,这样机器的内部算法里更趋向去赢,这就摆脱了我们需要告诉机器每一步的答案,而是只要给它一个目标“赢”或者是“输”,我们把这种学习称之为“强化学习”。
所以说阿尔法狗是第一次把这三种算法引入到一个系统。今天主流讲的是“深度学习”,“空间搜索”是一种更老的算法也用进去了,然后“强化学习”则是给了你最终的一个目标,但是不需要人去提供答案,而是机器自己去通过目标、通过赢了或者输了去倒推出自己每一步走得好不好,把这样的一种算法放进去,构成了阿尔法狗完整的这样一种走法。
03
什么是“强化学习”?
王小川:其实我们教小孩子也是类似的,我们有一种教法是先告诉你规则。这个东西不让碰,红色的东西不让碰,有火的东西不让碰,那么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把规则教给机器。
王小川:对,而且告诉他什么情况下怎么做,甚至说火是什么东西要定义清楚。告诉他如果温度已经高了,有火苗、有颜色了,你告诉他怎么描述一个“火”,这个叫规则。所以这个时候你的小孩子其实是不会超越你的,你只是把经验传授给他了。
如果我们再往下走一步的时候,我们说“这个东西不能碰”,我也不告诉它火是什么东西、哪些东西是不能碰的。但是他自己要是琢磨出来怎么描述这个火,他自己要完成这样的一个事物中间产生它自己完整的一种特征的理解和学习,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深度学习”。
像最高的地方是你不告诉他,但是他自己碰完了之后会觉得烫,把自己烫伤了,那么他知道烫伤是不对的,你会受伤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叫作“强化学习”。就是告诉你这样的一个目标你都体验完了,你做了一堆的动作,最后发现受伤了。
04
人的意识真的可以上传吗?
这就意味着理论上,也许有一天我们虽然肉体死了,但是我们所有的记忆、我们的社会关系、我们的情绪反应模式、我们的音容相貌都可以还原。这样你装回任何一个3D打印的肉身里面,就可以“轮回转世”了?
王小川:这其实是两个技术。在《黑镜》里面的做法还只是一个模拟最后的结果,因为它能得到的数据,不是你大脑真正的活动和你原始的、思维结构,它只是说遇到什么情况下,你说了什么话,这叫“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就像你刚才讲到的这种东西,更多是真正要把人的大脑的意识上传,最近其实我们知道有两个人在干这个事情:一个埃隆•马斯克,他刚刚建立了一家公司,试图把人类大脑中间的神经元活动能够上传上去;然后还有一个是现在在新加坡的陈天桥,之前他要投十亿美金来做这样的事情。但是意识上传这种事情,我认为现在还只停留在一个“科幻”的阶段。之所以这是科幻的原因,不仅是因为目前的技术不成熟,而是我们对人脑的思维方法其实也是缺乏了解的。
今天我们认为的人工智能,说是在模仿人,其实也是被人类的神经元结构所激励我们找到一个方法。鸟的飞法和飞机的飞法现在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所谓的机器的神经元模型,跟人真的神经元也是不一样的。人的神经元自己带有生长能力,遇到事情或遇到这种学会之后他的神经元会生长,而且人的神经元最后是带有一种循环的。我原来觉得是这样的结果,但是今天发现变了,人会在这些误差里面马上去做一个反省。而现在机器学习的这样一个神经元系统是单向的,它不是带有一个数据的一个循环在内部。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意识上传)只停留在科幻层面。我们现在在这一步里,大家都认为很难有一个真正像人类一样具有生命力、具有一个推理能力甚至对人的身份产生威胁的一种人工智能,现在还不存在。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阿尔法狗大家觉得已经很厉害了,我们搜狗也做了一个会回答问题的机器人。有人问我们说:你们回答问题的机器人和阿尔法狗相比哪个更厉害?
王小川:对,我们在《一站到底》做的,我们是靠视觉、听觉去把一个问题得到,甚至是能抢答,把整个互联网当作是一个数据库去搜索这个答案。
但我刚才说这两个无法比较,两个系统都是专用系统,我们刚才讲阿尔法狗它没法回答问题,甚至于你把这个棋盘从19乘以19,变成20乘以20,那这个机器就什么都工作不了了。那你知道我们人是可以的,如果是一个优秀的围棋选手,棋盘变大一点或者是小一点,他的水平是会接近的。但是机器可能会变成一个白痴,什么都不会了。
那么今天的这样一个人工智能只是在原有的数据和训练样本当中,找到了这样领域的一个规律,这是今天的人工智能还遇到很大的瓶颈。
王小川:我会觉得科技的发展肯定会超出我们的预期,我很难说二十年后的机器就没有大的突破。但是我们认为人类作为在地球上进化了几千万年的一种智慧的生命,他本身具有的这样一个能力,不只是具有智慧这样一点点事情,他具有对环境适应的能力,他甚至具有生育能力、具有情感,这个智能是建立在生命体系之上的。
我们今天想脱离生命体,去单考虑这样一个智能,这是非常局限的。我不认为脱离生命体的这样局部的智慧,是会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带来巨大冲击的。
- END -
点击下方图片
即可观看《生命·觉者》王小川纪录片
👇
《生命·成长》第二季正在播出,欢迎收看。
👇
点击下方海报即可观看
最新《生命·成长》第二季完整版纪录片
【此念】赠书福利
人的意识如果可以上传,
你会这么做吗?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分享
我们将从中选取一位小伙伴
送出
莫妮卡·R.马丁内斯 /丹尼斯·麦格拉思
《深度学习:批判性思维
与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一本
活动截止时间:2021年10月8日
活动解释权归【此念】所有
出品 | 此念
编辑 | 演忱
排版 | 王啊晶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不是充沛的?
叶斌《生命·成长》第二季(第一期)
吴岩《觉者》:梁启超在他唯一的小说中的预言,
如今我们实现到什么程度了?
冯友兰:中国哲学的精神
点击阅读原文,看此念出品更多精彩视频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