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塞尔够热,深圳当代艺术也很“燃”
广见闻,开心智,乐人生。这里是《深港书评》。
书评君小Tips
闲暇时不知道看什么书?点击“书单”给你推荐
安静时不知道如何修心?点击“氧气”读点书吧
寂寞时不知道如何排遣?点击“文化”查看文化动态
▽本期关键字▽
巴塞尔 | 深圳 | “小巴塞尔” | 艺术展
这周,一年一度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提升了香港本年度的艺术热度,不少深圳人都已经或者计划赴港看展。
其实就在巴塞尔开幕的前夕,一水之隔的深圳以一系列当代艺术活动也吸引了大量眼球。对于深圳市民来说,不用担心一天时间看不完香港巴塞尔展,因为就在自己的城市,越来越多的顶级画廊入驻,越来越丰富的艺术展演,免去奔波之苦的同事,同样能感受当代艺术的非凡魅力。
亮点一
顶级艺术机构入驻深圳
作为亚洲顶级的艺术博览会,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的参展艺廊总是备受关注,因为这些全球顶尖艺廊带来的是世界最前沿的艺术作品。今年,国内最具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机构之一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以下简称蜂巢)首次参加巴塞尔展。
蜂巢总部位于北京,在参与中国当代艺术本土生产与建构的同时,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及交流中国当代艺术,推介优秀的国际艺术家和艺术项目。
深圳蜂巢外景
吸引蜂巢南下的不只是巴塞尔展,深圳的艺术环境也吸引了蜂巢的入驻。这周,位于深圳华侨城创意园的蜂巢迎来了开馆的第一场展览“灵晕与气韵:当代艺术的十二个东方样本”。
展览共展出卜镝、段建伟、范勃、郭工、梁铨等十二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试图从西方的“灵晕”和东方的“气韵”概念切入,探讨他们作品中彰显出来的美学力量与深度,并经由西方现代美学路径,反观中国传统的艺术评判标准,以及考察他们在创作中进行融会贯通的继承。
艺术家的创作及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回应、印证了“灵晕”或者“气韵”的美学品质。但是,我们也觉察到这两个本质相同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流逝、代际的变迁正在产生不断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说,此次展览也是针对中国当代艺术现场展开的一次富有探索性的生动冒险。
作为最早扎根深圳的当代艺术画廊,桥舍画廊也于近日推出了《桥舍10年收藏展》深圳站展览,展出桥舍十年来收藏的陈丹青、杜大恺、傅中望、梁辁、刘庆和、刘旭光、尚扬、石冲、石磊、王克举、王天德、张羽、安立奎等重量级当代艺术名家作品。
同期开展的还有深圳33空间的“南亭-广州-深圳-下一站巴塞尔 (钱是事物的本质)”展 ▼
以及前海壹会ONE的“我就喜欢花花世界”黑一烊个展等等 ▼
可以说,本月深圳的当代艺术展足以让广大市民大饱眼福啦。
亮点二
“艺术深圳”:华南首家当代艺博会
其实,这并不是蜂巢与深圳的第一次结缘。去年,蜂巢就曾作为参展机构参加过“2016艺术深圳”。作为华南地区首家纯当代的艺术博览会,“艺术深圳”曾被寄予“深圳小巴塞尔”的希望。“2016艺术深圳”获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和广泛认可,而“2017艺术深圳”将于9月15至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举办。
据悉,组委会将邀请相关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和艺术机构经营者和收藏家加入到执行团队,组建学术咨询委员会,保证参展艺术机构的整体品质。
在参展机构的选择上,“2017艺术深圳”也会做出调整,呈现80%国内艺术机构和20%海外艺术机构的参展比例,这样的比例结构是为了突出国内当代艺术机构,使“艺术深圳”更为接地气。
此外,今年的“艺术深圳”还将实现多种尝试:
设立中国当代艺术传媒大奖,通过群展方式和专业的评选制度,评选出新锐艺术家若干;
定向招募优秀的空间与装置艺术项目,在公共区域呈现大型装置作品和艺术体验项目,让当代艺术更好地进入公众的视野等等。
深圳报业集团经管会委员、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2017艺术深圳”组委会秘书长叶建强表示,艺术深圳正面临四大机遇:
一是国家进一步开放,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消费;
二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平稳增长;
三是粤港澳湾区经济将给艺术产业带来足够的开拓空间;
四是艺术品市场的复苏和回归也将为艺术深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资料)“2016艺术深圳”
亮点三
挖掘艺术IP,让艺术家走进大众视野
艺术品市场火热是好事,但当下的艺术市场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价格不透明、交易信息不对称、作品真伪难辨、IP开发欠缺、社交属性差、艺术空间利用率低等。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企鹅文化科技艺术总监赵力谈到,由于缺乏合适的平台,许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尚未进入大众视野,也未能实现更高的艺术价值。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对此,ARTDNA艺术共享平台提出了“艺术IP”的概念。ARTDNA通过挖掘当代杰出青年艺术家,孵化优秀的艺术IP,构建独一无二的艺术IP库,通过艺术原作交易、衍生品开发、数字版权开发、品牌跨界合作、融入生活与商业空间、艺术教育等方式,进一步加强艺术家与大众的现实联系,可以提升艺术家的市场升值空间,塑造艺术家的个人品牌,并实现艺术家与合作品牌的互利共赢,构建良性的艺术市场生态。
文字 | 谢晨星
编辑 | 罗婉
亲可能,还会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点击文字获取相关内容
二十年前他在深南路边“捡到的孩子”,现在已登上了国际舞台 | 重现的《遗弃》无法“弃” | 城中村有未来吗?| 这是一个诗歌的季节, 一起来读诗吧 | 春半踏青时,一刻值千金| 因为白先勇,再读一遍《红楼梦》 | 看古书真的需要戴手套吗?| 他用一幅幅饱含中国味道的图画,把渐行渐远的民俗风情保存下来 | 达达101,庆祝无意义
深港是起点 书评是风帆
这里是《深港书评》
如需合作或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