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异形》今天归来,除了科幻还有人性

2017-06-16 5+7 陈俞蒨 深港书评
 


书评君小Tips


闲暇时不知道看什么书?点击“书单”给你推荐

安静时不知道如何修心?点击“氧气”读点书吧

寂寞时不知道如何排遣?点击“文化”查看文化动态


▽本期关键字▽

异形|人性



作为《异形》前传电影的第二部,《异形:契约》日前已在北美等地区上映,这样一部科幻大片已经让许多科幻迷期待万分,备受关注的它也已定档于今天(6月16日)在内地院线上映。


这系列电影之所以几十年来成为科幻电影的经典,离不开其原著小说的精彩内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异形》三部曲系列小说的出版故事,以及除了科幻与血腥之外,《异形》三部曲带给我们的关于人性的思考。




《异形:契约》电影海报




《异形》归来

不是科幻是人性

文 | 5+7(书评人)


对于很多中国观众和读者而言,“科幻”文化并不属于大众文化,科幻小说在中国大陆也并不占据主流市场,不少人对科幻小说的热情可能还是源于2015年刘慈欣的长篇巨著《三体》和2016年郝景芳的短篇小说《北京折叠》相继获得了被誉为“科幻界诺贝尔奖”的雨果奖。反观美国,“科幻”文化几乎渗透在整个国家,可以说每一个美国人都是科幻电影“星球大战”或者“星际迷航”的粉丝,“科幻”文化的发达也让美国的电影界涌现出了各种优秀的科幻作品,“异形”系列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由著名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科幻电影《异形:契约》终于与中国观众见面了。下面,我们就通过《异形》三部曲原著小说一起来领略这个三十年来长盛不衰的科幻经典。


电影《异形:契约》剧照




三部小说三位作家

带来宇宙观的思考


“异形”系列电影始于1979年,这一系列的四部作品分别在1979、1986、1992、1997年获得1.83亿美元、1.80亿美元、1.59亿美元、1.61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也可足见拥趸无数。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系列电影是在电影特效技术并不成熟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完成的,也可见它的成功除了因为展现了当时最顶尖的视效技术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它的剧本和故事的伟大。而即将在今年6月份上映的电影《异形:契约》也是开创这个电影系列的名导雷德利·斯科特对这个系列新的诠释,这也再次印证了这个系列的生命力。

               电影《异形1》                           电影《异形2》



仔细查阅资料我们会发现,已经上映的“异形”系列电影四部曲分别是由四个不同的导演完成的,与其说这四个导演互相接棒完成了一个系列故事,不如说他们用自己不同的视角和风格诠释了同一个“异形”的宇宙,在这样一个科幻故事架构下,通过自己的电影语言给我们带来他们的世界观。


而与“异形”系列电影一脉相承的“异形”系列小说三部曲——《异形:走出阴影》《异形:痛苦之河》和《异形:悲伤之海》,同样也是由三位不同的科幻作家来完成的,在“异形”这个系列创造的大宇宙背景下,这三位作者也通过三部小说给读者传达了他们对这个系列所创造的宇宙观的思考。

                电影《异形3》                          电影《异形4》



很多对科幻电影以及科幻小说不感兴趣的观众和读者可能很难理解科幻迷对科幻作品的拥趸和喜爱,他们可能认为科幻的世界仅仅是想象,对现实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温度,或者认为科幻仅仅是有钱和有闲的人创造出来的一种娱乐的工具。笔者在接触“异形”系列小说和电影之前,也和这些人一样,每每看到“科幻”二字总是敬而远之,觉得这与我的生活没有任何交集。但是,在阅读完“异形”系列小说后,我惊喜地发现,虽然它探讨的是尘世之外世界的可能性,但它对于宇宙的描述是建立在人类文明中的某类逻辑之中,它描述的核心仍然是“人”,反思的是人本身或者说是生命本身的逻辑。


 “异形”三部曲 《异形:走出阴影》

(美)蒂姆·利本 著   李升升 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7年3月




对人类贪欲的批判

剖析恐惧心理


尽管“异形”小说三部曲是电影衍生出的系列小说,但其质量并不输原作。在“异形”系列小说的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的紧张氛围丝毫不亚于电影通过画面给我们带来的那种视觉震撼。


和电影中一样,维兰德·汤谷公司的贪婪、傲慢和无知贯穿始终,他们的真正企图在小说中也一点点地暴露,造成了人类与异形互相斗争的悲剧。少数利益集团对在星际开发中获得巨大财富的贪婪和想要寻找并研究外星生物的傲慢让很多无辜的人惨遭利用和屠戮。所谓的坚持开拓的理想的背后其实是对未知生物可能带来利益的贪欲。种种的这些不难让人们联想到人类在几百年前开始的罪恶的殖民之路,而“异形”系列更像是人类在外星球的殖民史。所谓的星际开发之路并不能够带领人们走出阴影,而只不过是将人类引向痛苦之河,最终只能流入悲伤之海。



《异形:痛苦之河》(美)克里斯托弗·戈尔登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蔡丹青 译    2017年3月



除了对人类贪欲的批判与思考之外,书中还通过异形这一外星生物深刻地剖析了人类的恐惧心理。在小说的第三部《异形:悲伤之海》中,故事在对一片黑色沙漠的探索中展开,人们总是对看不见的危险感到恐惧,而黑夜中的黑色沙漠更是代表了一种看不见的未知,给人们带来恐惧的氛围。而《异形》中的怪物多数都是从人体内部寄生、然后从人体里出来的,这种对寄生虫的恐惧更加重了人类对异形这一外星生物的暴力、杀戮与反抗。事实上,真正具有毁灭力量的不是外星生物,而恰恰是人类“恐惧”这个念头本身而已。



《异形:悲伤之海》(美)詹姆斯·A.摩尔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王凌 译   2017年3月




与内心的恐惧狭路相逢


文|陈俞蒨


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我独自一人在宿舍里看电影《异形》,当我看到异形幼虫血淋淋地从船员体内破胸而出这一幕时,很难想象十年后的今天我会编辑一套关于“异形”的小说。


2015年9月,当我从版权代理提供的书讯里看到三本异形小说(《异形:走出阴影》《异形:痛苦之河》《异形:悲伤之海》,以下统称为“异形”三部曲)的介绍时,多年前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这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为了评估选题,我找来所有关于异形的电影看了一遍,又在网上搜索关于异形的信息,了解到今年会有一部《异形:契约》上映。考虑到“异形”系列电影非常经典,有一定的粉丝群,而且借助新电影的带动,图书的销量不会太差,再加上文本质量过硬,同类图书在国内还从未被引进过,于是我向社里提报了选题。选题顺利通过后,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报价、签约、翻译、编辑制作等流程。


去年10月,三位译者陆续交了译稿,我和同事开始了紧张的编辑制作过程。在开本选择上,为了方便读者随身携带,我们选用了120×200这种窄长的小开本,这种开本每行的文字较短,避免让人产生视觉疲劳,非常适合用于休闲读物。在封面设计上,我们采用了原版书的封面图,在书名字体的设计上则下了很大的功夫。我告诉设计师,要设计出“一种立体的、带有金属质感的字体”。最后,我从设计师给出的七八种方案中选用了现在的方案,封面的整体设计基本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


图书上市后两个月,《异形:契约》也定档6月16日在国内上映,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们都很兴奋。算上异形的前传《普罗米修斯》,《异形:契约》是第六部关于异形的电影。自从第一部《异形》电影大获成功以后,陆续有多部异形电影相继问世,形成了“异形”电影系列,同时也衍生出了小说、游戏、玩具等周边产品。“异形”三部曲便是“异形”系列衍生出的官方原创小说,第一次以文本的形式讲述史上最恐怖外星生物异形的故事。


“异形”三部曲分别选取三个不同的时间节点进行叙述,弥补了“异形”系列电影情节的空白:《异形:走出阴影》《异形:痛苦之河》的故事背景发生在电影《异形1》和《异形2》之间,延续了电影的情节,丰富了人物的经历,对“异形”这一外星生物的起源有更为详细的叙述,而《异形:悲伤之海》的故事发生在首次遇见异形之后的380年,讲述的是雷普利后代的故事,可以视为“异形”系列电影的后传。


“异形”系列电影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除了艺术家们的奉献,更重要的是故事背后的文化隐喻,击中了人类内心最原始的恐惧。异形降临,所有人都无路可逃,隐喻了人类对灾难的恐惧;“抱面虫”扼住人的脖颈,并通过一条长长的管子在人体内产下异形卵,隐喻了人类对性的恐惧;异形幼虫寄生在人的体内,汲取养料,成熟后破胸而出,隐喻了人类对生殖的恐惧。


所有的恐惧都来自内心。看电影也罢,读小说也罢,都是人们拥抱内心恐惧的一种方式。







编辑|罗婉 陈子澜



亲可能,还会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点击文字获取相关内容



他飞翔,他看见,他远去——缅怀《看见台湾》导演齐柏林|远山如烟黛,似是燕归来——戴燕笔下的女性与乡愁|六个关键词认识“日本卡夫卡”——安部公房|给世界写封信|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以一本书重新认识一座城一条路|高考结束了,你的成长故事刚刚开始|他描绘了当代中国诗人的群像,勾勒出当代汉诗的轮廓



深港是起点 书评是风帆

这里是《深港书评》

如需合作或转载,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