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蜗牛带我去散步︱一个咨询师妈妈谈她如何与孩子建立安全依恋关系

牧沐 新曲线心理 2019-07-02


28

08-2018

孩子建立依恋后,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

导读:“照料是一门课程,在照料活动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依恋。发展、学习与依恋紧密联系,依恋关系建立后,孩子才能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个体终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可能在婴儿期换尿布、洗澡、穿衣、梳洗以及喂饭时得到了初步发展。”

LEARN MORE



至今我的手机里还保存着那天晚上一个朋友发来的长微信,问宝宝黄疸高怎么办?反反复复起湿疹怎么弄?宝宝又拉稀要怎么干预?宝宝不爱睡觉要不要强哄?然后说自己每天很焦虑,担心照顾不好孩子,脾气特别大,全家人都被弄的鸡犬不宁……

 

看到信息,我既心疼她又忍不住想笑,想想自己也是这样,为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操碎了心,即便到了现在也依然有操不完的心。或许大部分新手妈妈都曾有过这样焦虑不安、自我怀疑、自罪自责的时刻。毕竟所有的职业都可以提前培训,做妈妈却只能直接上岗,而且没有试误后归零重来一次的机会。

 

其实,除了基本的生理照顾问题,如何应对因为孩子出生带来的角色和关系变化,包括跟自己以及跟家人的关系,成为新手妈妈们焦虑的主要来源。而这些问题往往要追溯到妈妈们自己还是小孩子的时候。

 

以我自己为例,自懂事以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是紧绷的,防御性很强、敏感、孤单,并且不自信。跟父母的关系一直是我不断在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这场内心独角戏的真正和解用了十年。在理性上,我知道父母是爱我的,只是受到自身的限制,他们爱我的方式让我在情感上感受不到而已。以至于我能理解他们,却很难做到全然地去爱和依恋他们,这份感情里更多的是责任。


作为心理咨询师,多年来我努力对自己的需求和状态保持觉察,但是对生命课题依然存在迷茫时刻,不能做到超然,没有找到彻底解决方案,这样的我该以怎样的姿态跟这个新生命相处?自认并没有感受到很多爱的我能否给女儿足够的爱?面对一个新生命,我能否做一个好妈妈?





在孕育女儿的近十个月里,我一直在做一件事情——梳理。一方面梳理自己成长过程中曾经渴望什么,缺憾是什么,如果可以选择,会希望有哪些变化;另一方面梳理我接过的咨询个案,我的来访者们遇到的各种问题,有哪些相同点。如果有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们才不会遇到这样的痛苦或者有力量去应对这些痛苦。

 

很幸运,我找到了答案。这个答案就是有觉察的爱。也许听起来很鸡汤,但却是真真实实滋养生命的养料。它将会是我的定心丸,是我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定神针,有了这个答案,后面的养育之路才更从容。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尤其是母亲,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是有问题的,一如曾经我的父母所做的。他们爱我,却让我很痛苦,甚至被羞耻感和内疚所困扰。我非但感受不到爱,反而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父母从自身意志和经验出发,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这并不是真正的爱,不是带着觉察持续反省的爱。


有觉察的爱,是指不任由本能的驱使,刻板地按照固有的价值观和头脑中习惯性的信念去爱子女,而是在爱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反应,对自己的行为模式有所观察并思考,这种爱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是对的,是否是孩子所需要的,是否将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对待。有觉察的爱,在亲子互动中,最终体现在与孩子的依恋关系,帮助孩子建立与这个世界相互信任的、彼此接纳的安全联结。


几十年的生命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类型的爱,父母之爱、朋友之爱、恋人和配偶之爱、孩子之爱等。而回到生命的最初,父母之爱成为一个人爱与被爱能力的起源。这也是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来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认为,婴儿期建立的依恋关系的质量会影响到孩子终身的发展,包括成人后的亲密关系。鲍尔比老爷子认为,在照料与被照料的互动中,婴儿与主要照料者(一般指母亲)会建立起强烈的情感联系,被称为依恋关系。这个过程中,个体也在逐步建立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评价方式,我们称之为内部工作模式。

 

安全依恋的孩子会感到自己是被爱、被关心着的,感觉到其他人是安全的,并由此建立起对自己和外在环境(包括人和实际的物理环境)的信任。在这种依恋关系基础之上的内部工作模式较为积极,孩子往往会认为自己可爱、值得爱、有能力,认为周围的人和环境可靠、值得信任、值得去爱,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较高、较积极,能够放心大胆地开展探索性的活动,较快地适应环境,也能够敏感地觉察到周围人的需求,这反过来又会帮助婴儿营造更好的环境,增强对自我的积极感受。

 

不安全依恋的孩子会感到自己是不被爱的、被忽略的,其他人是可怕的、不安全的,并由此建立起对自己和外在环境(包括其他人和实际的物理环境)的不信任或敌意。在这种依恋关系基础之上的内部工作模式相对消极,孩子往往会认为自己不可爱、不值得爱且无能,认为外界环境不可靠、无法预测、无法信任。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较低、更为消极,带着敌意和恐惧与周围的环境互动。

依恋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依恋建立的敏感期是婴幼儿期。这个时候母亲或其他照料者对待孩子的方式至关重要。


孩子呱呱坠地。带着十分的觉察和五分的焦虑,我开始了作为新手妈妈的育儿之路。在我的育儿实践中,我始终坚持上面的答案:有觉察地爱孩子,给她足够的、无条件的爱,与她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我爱她,尽我所能,但不苛责自己;我爱她,出于自愿,不以她为目的、为手段。

 

理念最终落实到行动上才会有效。这些行动和技巧很多,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也会慢慢发生变化。在女儿一岁之前,我主要做以下6个方面:


1、生理上照顾的舒舒服服

 

饿了给她好吃的,困了就让她好好睡觉,尿了及时换尿布,拉了及时洗屁股,醒着的时候陪她玩儿,给她做按摩,满足“皮肤饥渴”的需要。她哭了,及时地理解她,而不是先跟她讲道理;她需要陪伴时,尽力地陪伴她;她需要独处时,给她时间和空间,让她一个人呆着。及时、积极地响应孩子的需求,让她舒舒服服,高高兴兴。这是建立信任和安全依恋关系的第一步。

 

2、照料者情绪保持稳定、温和

 

照料者尤其是母亲的情绪要保持稳定、温和,能够接纳孩子的哭闹或看起来“不听话”的行为。在这里再一次强调,要给予孩子及时和恰当的回应。及时自然是当孩子有需求时,尤其是在很小的时候要及时地拥抱、安抚和理解。恰当的回应则是以孩子为中心,看到她的需求和情绪。


你的不稳定和情绪失控会让孩子觉得是他出了问题,是他不好。为什么呢?这跟孩子的全能幻想有关系。当我想吃奶时,妈妈的乳房就出现了,我想睡觉时,妈妈就过来哄我抱我了,我尿尿拉屎不舒服时,就有人来给我换尿片洗屁股了。孩子会认为自己创造了乳房,自己创造了妈妈,同样,当妈妈不高兴的时候,他也会认为是自己不对不好,导致了妈妈的不高兴。

 

3、像对待成人一样对待宝宝,告诉宝宝你每一步要做的事情

 

将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宝宝,跟她对话,介绍当下正在的行为或动作。比如,洗脸时,告诉宝宝:妈妈要给你擦洗脸啦,这是毛巾,毛巾沾水变得湿润,在脸上擦一擦,把灰尘和奶渍擦掉,这样你会比较舒服。


这样一方面大大增加了与宝宝的互动时间,另一方面,有助于孩子逐步理解每一步的动作,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有预期,有助于保持稳定的规律和节奏,这对于建立孩子的安全感非常重要,而不至于使孩子混乱害怕。

 

4、照料者保持固定或相对固定

 

依恋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对象是妈妈,当然也有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或者其他亲人长大,与他们建立依恋。能够跟自己的妈妈当然最好,如果不能,那么也需要保持照料对象的持续性,频繁地更换照料对象,会让孩子一直经历不断重新适应环境的过程,感到自己被抛弃,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当孩子感受到自己一直被稳定和持续的照顾时,感受到的爱自然更明确。

 

5、带着同理心与孩子相处

 

简而言之,同理心就是设身处地,尝试去理解对方的行为、想法,体会对方的体验,感受对方的情绪。同时又不被对方带着走,而是能够跳出来以更加客观的方式与对方联结。

 

育儿的过程中我发现,同理心是帮助新手妈妈的最好利器,尤其是在情绪暴躁时。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当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时,我会用同理这种方式“以己推人”。我把自己当成宝宝,想象自己怎样才会舒服,然后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宝宝。当然前提是要考虑到宝宝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发育不够完善。


比如,抱孩子或者哄孩子的时候,很多人习惯摇晃孩子,但有些时候你会发现,越晃越哄不住。其实并不是摇晃无效,而是你没有掌握好晃动时的节奏。设想一下,如果你躺在一个摇床上,有人大力摇晃你,晃得头转来转去,你会不会发晕、不舒服?而如果是舒缓而有节奏的晃动,则会起到催眠的效果。作为成人,哪种晃动更舒服,自然是感受的到,孩子亦是如此。

 

很多大人喜欢逗弄孩子,甚至把孩子逗哭,孩子哭了还调侃孩子。想想这种经历吧,你的朋友或者同事调侃你,开你的玩笑,已经触及你底线了,你发作,别人说你开不起玩笑,太小气,你不发作却只能把自己憋成内伤。如果大人们以同理之心跟小孩子相处,相信很多人能够学会更好地尊重孩子。而尊重,是爱的表现。

 

6、尊重孩子的意愿,培养自主性。

 

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最大地发挥自主性,是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1岁半到三岁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但孩子的自我意识并不是从一岁半才开始,而是从出生起就一直在发展。说到自我意识可能很多人觉得有点不好懂,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一个人知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能否意识到自己的需求,是否敢于表达和维护自己的需求,还包括能否建立健康的自我价值体系。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意味着能够从与母亲的共生关系中逐步健康地脱离,成为一个在心理和精神层面独立的个体。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个体并不代表着自我中心,相反,能够意识到其他人也都是有自我意识的个体,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吃饭是婴幼儿生活中最能发展和体现自我意识的事项之一。对于吃饭,我设定两条原则:一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尊重宝宝所有想要探索的意愿和尝试,不限制她的任何尝试,随便抓,随便吃;二是尽量减少对孩子任何有意无意的指责与攻击。


平常我上班时主要是奶奶照顾宝宝,最开始,对我的要求和方法,奶奶不置可否,毕竟和她一贯的想法很不一样。但很快,奶奶就体会到了这样做的好处。吃辅食三个月左右,宝宝已经可以自己把自己喂饱,掉落的饭菜从三分之二减少到不到四分之一,不够的时候还会示意妈妈和奶奶给添。最重要的是,宝宝很喜欢吃饭,一看到好吃的就很开心,现在会一边吃,一边笑着点头,虽然还不会说话,也能感觉到她很满意。

 

在日常生活的很多事中,都要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培养其独立能力。我想这一点会继续影响孩子,慢慢让她成为一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的孩子。

 

促进儿童进餐自理技能的小贴士


1.使用儿童餐具。  

   

2.提供便于用手指抓取的食物,如切成块的香蕉(除非家长强烈反对)。

   

3.每次只提供少量食物。最好是让儿童吃完后再要食物,而不是一开始就给他们一大份。而且,按需提供少量食物也容易清洗餐具。

   

4.允许儿童探索和体验食物(除非家长强烈反对),但是要注意设定限制。在你感到不适前结束进餐。轻松愉快的氛围有助于促进消化。


来源:《婴幼儿及其照料者》,商务印书馆

   


 


现在女儿刚过了一岁生日,她的情绪很稳定,大部分时间心情愉悦,也可以自如地表达委屈、生气、伤心,甚至会故意逗我,捉弄我。当我离开时,她会有不舍,但是可以很快被安抚,在我回来后会有表达想念的举动,比如跟我额头抵着额头,亲吻我,靠在我身上要求抱抱和亲亲,对着我笑。她使我从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变成了积极的乐观主义者,我不再盲目地焦虑,不再沉浸在焦虑之中任由它主导思维和行为。我想这也许是我跟女儿之间的安全依恋和爱对我的滋养吧。我以为是我带蜗牛去散步,殊不知,其实是蜗牛带我看到了更美好更广阔的世界。

 

我以为是我带蜗牛去散步,殊不知,其实是蜗牛带我看到了更美好更广阔的世界。

 

方法也许有千百种,我们不能一一穷尽,但最重要的是,你真心去爱孩子,孩子能够感受到你的爱。而不必追求做一个一百分的妈妈。英国有个儿科医师温尼科特,也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师,他提出了一个概念,叫“good enough mother”,国内的心理咨询师将其翻译成六十分妈妈,认为妈妈只要做到六十分就可以了。如果事无巨细,凡事亲力亲为,反而可能会束缚住孩子的探索欲望和探索行为。相信六十分妈妈的理念也能让不少新手妈妈们对自己不要那么苛刻。



作者

牧沐,本名张琳琳,心理培训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全日制硕士,翻译心理学专业图书《约翰﹒鲍尔比与依恋理论》,著有原创文章80余篇,家有一岁多女娃一枚。


个人公众账号:牧沐心理咨询(mm_psy),如要预约心理咨询或查看个人文章请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账号。


婴幼儿及其照料者

“照料是一门课程,在照料活动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依恋。发展、学习与依恋紧密联系,依恋关系建立后,孩子才能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个体终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可能在婴儿期换尿布、洗澡、穿衣、梳洗以及喂饭时得到了初步发展。”

鸣谢: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相关文章

>>>1.《婴幼儿及其照理者》︱试读

>>>2.新书上架 ︱《儿童成长教养导图》,写给父母、老师和其他儿童工作者的科学育儿指南

>>>3.教育部丨0~6岁儿童发展的里程碑:儿童发育异常的自查手册

>>>4.新书上架 ︱《有目的地领导:幼儿保教管理工作中的情绪智力》

>>>5.好书推荐︱编辑告诉你为什么选择“它”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希望能以图书为依托,为您提供专业的养育知识,和您一起讨论养育中的困惑,欢迎扫码加入“新曲线儿童成长交流群”~


图文编辑:文心



点击“阅读原文” ,可购买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