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美国商业史上的大骗子面前,班农只是个小学生?

王不易 商业人物 2021-02-19

作者:王不易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特朗普的前“师爷”史蒂夫·班农因诈骗被捕了。他搞了一个“我们来修墙”活动,在线筹集了2500万美元,用来修建美墨边境隔离墙,以支持特朗普的强硬移民政策。后来墙是建好了,但是个豆腐渣工程。

很明显,修墙只是个噱头,敛财才是目的。数十万捐赠者这才反应过来,于是班农成了诈骗案的被告。据《华尔街日报》,班农还涉及另一起私募案,金额达3亿美元。


8月20日,班农首次出庭,拒绝认罪,交了500万美元保释金后离开法院。

班农是否有罪,还得等法院的最终判决。不过,即便班农真的坐实了诈骗,他的骗术也并不高明。

回看美国商业史,如“我们来修墙”一般的骗局并不稀奇,但总有人上钩。


 

 


如果选择一条暗线来观察19世纪、20世纪的美国商业史,“骗子”是一条不错的线索。美国商业史就是一段从未停止与骗子角力的历史。


最著名的当然是“庞氏骗局”。


1920年夏天,一家波士顿证券公司占据了美国报纸头条。它的老板是查尔斯·庞兹。


查尔斯·庞兹


庞兹用投资者的钱购买欧洲邮政票据套利,承诺他们50%的利息。一年时间里,约4万名波士顿市民投资了庞兹,每人投资额约几百美元。他们大部分是想发财的穷人。前几个月,庞兹用后来者的钱付给早期投资者,他们狂喜,并口口相传,吸引更多的“韭菜”入局。而当后续投资不足以支撑继续运转时,骗局崩溃。


庞兹的模仿者很多,19世纪的“富兰克林银团”“W基金”“女士存款”都是走的“金字塔骗局”模式。


“美国最大的骗子”伯纳德·麦道夫也是其中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8年,这个纽约资本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向他们承诺高股息。方法还是一样,用后来者提供的资金支付股息。麦道夫的欺诈金额累加起来达650亿美元。


美国推出“麦道夫玩偶” 配锤子让诈骗案受害者解气


一百多年来,庞兹的继承者们遵循了一个共同的脚本:承诺有吸引力的巨额回报,依靠后续资本注入来实现承诺。然后坐享其成,让先来的投资者成为鼓吹者,吸引指数级增长的后来投资者,最后诈骗者逃顶。


2009年6月29日,纽约联邦法院判处麦道夫150年有期徒刑,1700亿美元财产被没收。一代又一代的骗子起来又倒下,但“金字塔骗局”的生命力依旧顽强,如今仍是传销组织的敛财之法。


金融界的善舞者还有另一位——查尔斯·H.安弗扎格特。他的职业生涯从19世纪80年代延续至20世纪20年代,是骗子界的“变色龙”:保险业火爆时,他设计了一系列不透明保险、贷款和投资工具;房地产热时,他创建了模仿房屋信贷互助会和贷款协会的复杂公司;矿业繁荣时,他控制黄金开采公司,制造虚假消息,吸引投资。


而金融欺诈往往影响深远。


20世纪20年代,美国每年的信贷诈骗金额在2.5亿至4亿美元之间,保险诈骗每年从公司骗取至少10亿美元,证券诈骗从美国人身上骗取的金额至少20亿美元。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储蓄和贷款协会的金融违规导致数十起破产,储贷危机最终损失超过1500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美国几家最大的上市公司通过虚假会计掩盖不利财务业绩,在最严重的丑闻中,投资者损失超500亿美元。到2006年,房屋抵押贷款融资链中的虚假陈述导致了著名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另一个很出名的骗子是P.T.巴纳姆。他的骗局与金融无关,很接地气。


巴纳姆被称为“骗子大师”,电影《马戏之王》是以他为原型拍摄的,不过电影美化了他。


他做过彩票生意,办过报社,真正让他发家致富的是办“怪人展览”。他展览过双目失明、身体部分瘫痪的老年黑人女性,声称她是华盛顿的女仆,已经161岁,还展览过尸体解剖、连体双胞胎。这种所谓的展览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乡镇常能见到,和马戏团、艳舞表演一起“丰富”着县城人民的文娱生活。


1882年4月,大象金宝作为巴纳姆和贝雷马戏团的一员在北美亮相


巴纳姆最大的“成就”是32岁时在纽约办了个“美国博物馆”,展出一些怪异离奇的东西,其中大部分是造假。但他很会制造噱头,不仅生意火爆,而且名利双收。1854年,他出了一本自传《巴纳姆的一生》,后来有一名年轻的推销员读了这本书,称通过读这本书,他接受了一个观点:美国人民喜欢被欺骗。


19世纪50年代初,一名德国记者来到美国,在乡村、城市和轮船呆了一年后,他得出一个结论:“整个美国就是一个大骗场!”


德国记者发出这样的感叹是有依据的。当时的美国不仅大骗子横行,各种骗局也是令人眼花缭乱。


霍兰德炉公司、机警保护系统公司、避雷针公司诱导人们购买耐用品。它们的销售人员遍布乡镇,故意报低安装成本、保险费用,而合同的附加条款充满了陷阱,一旦签了合同,用上了他们的产品,后续服务与费用根本和一开始想象的不同。但消费者已经掉进了陷进。有的农民签了欠条,这些公司还会将欠条转移给另外的经纪公司,从中牟利,农民则从此背上了债款。


变革性技术的出现,也总会产生一些虚假的初创公司。


从19世纪70年代起,发明家们开始试验制冷的方法,媒体频繁对这项技术进行报道。19世纪90年代末,北极制冷公司就开始号称其产品“坚不可摧”“比冰还要便宜75%”,能够“无限期储存易腐物品”。虽然疑点重重,但还是吸引了许多代理商。人们在广告诱导及对新技术的憧憬下,不知不觉就被卷入骗局。




 


骗子的手段是有模子可循的。


欺骗性的零售营销开局都是广告轰炸。这个我们很熟悉,保健品行业的一贯手段就是如此。后来这种轰炸成了某位广告人的撒手锏。


金融骗子包装自己的重点在于公司选址,20世纪20年代,骗子公司总是将华尔街的地址印在自己的宣传册首页,这能说服他们的投资者。


为了欺骗成功,骗子们通常会建立良好形象。就像1973年电影《骗中骗》中的主角一样,大多数骗子的办公室都装修得非常优雅,他们过着高档生活。一份1910年的报纸提到,成功的金融骗子总是打扮得很好,他们的身上每天都能闻到点心店、按摩店和理发店的香味。


他们还会利用名人效应。20世纪20年代,一家石油信托公司将它的看门人塑造成了南北战争中一位将军的后人,只因他们拥有相同的姓名。这样的营销帮助他们吸引了成千上万南方白人投资。


这一切都让人联想到如今与奥巴马合影、拥有镶金般朋友圈的微商们。


看来不仅“金字塔骗局”和零售营销一百多年来遵循着同样的脚本,各类骗局的脚本并不新颖。


大骗子威廉·H.克罗斯比1923年出版了《一个骗子的自白》,他在书中说:“每隔几个月报纸和期刊就会揭露某种诈骗活动,法院不断地将我们的同伴送进监狱。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比以前好得多……但是,骗局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一位记者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文明的每一次发展、每一次社会变革、每一项引人注目的发明,都带来了一种把钱从傻瓜口袋里掏出来的新方式。它可能是,而且通常只是旧骗局演变后的伪装,但它对于受害者而言,却是新的,因此是有效的。”


事实上,基本上如今的骗局,都能在19世纪、20世纪的美国找到原型。


为什么总是有人上当呢?


从受害者角度来说,信息差、一夜暴富梦,是骗局总能得逞的原因。


经济事件的代际传播不通畅,也是原因之一。19世纪70年代,避雷针销售早就臭名远扬,马克·吐温还讽刺过,但年轻一代并不吸取父辈的教训。商业欺诈从来不需要一直欺骗所有人,只要有小部分人上钩,他们就能获得可观的回报。19世纪末以后,避雷针还能找到薅羊毛的客户。


从另一个角度看,骗局总是针对经济新手的:


19世纪欧洲移民涌入、20世纪60年代移民激增,这两个时间点上,出现了无数针对移民的骗局。镀金时代,“在家工作”的骗局盯上了对商业缺乏了解的贫困妇女。二战后,零售商欺骗着城市里的穷人。20世纪后期,金融和电话营销欺诈者对老年人穷追不舍,老年人的退休金被骗子视为“窝中金蛋”,是最易获得的现金库,在2000年,这些资产约占美国全部金融资产的一半……骗子们最青睐的职业有:教师、医生、牧师和有钱的寡妇,他们很容易受到“好投资”的诱惑。


两百多年来,美国一直在与骗局做斗争,但人们总是陷入相同的骗局剧本。


骗子永远在骚动,骗局永不眠。


关于骗局,《骗局:美国商业欺诈简史》一书做了详细的讲述。如果你想免费获得这本书,可以给我们留言,我们会选出5条留言,包邮送书给你!



*题图购买于视觉中国











推荐阅读

椰树集团创始人“老王叔”,80岁了还不退休吗?

被特斯拉“拒绝”的小镇青年

蹊跷坠楼的央企董事长

从青岛啤酒一路金奖看国产啤酒进阶之路

严正声明:“商业人物”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获授权。一切形式非法转载,包括但不限于盗转、未获“商业人物”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均属侵权行为,“商业人物”将公布“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商业人物”只愿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机构合作。

投稿、约访、合作,联系邮箱:bizleaders@qq.com

添加微信biz-leader,获转载授权或邀您加入商友群


微信名:商业人物


微信ID:biz-leaders

1.长按右侧二维码即可关注
2.期待您置顶与星标。欢迎分享与评论,欢迎通过留言或私信方式给我们提供选题线索
3.点击“阅读原文”,看商业人物官网,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