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84
作者:迟宇宙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虚构了一个荒诞可笑的《一九八四》。在他的幻想中,有那么一个世界,有那么一个年头,人们压抑、空虚、集体无意识。现实虽然也有诸多荒诞可笑成分,“大洋国”和“欧亚国”确也领导着冷战挑动两个阵营的对抗,也发生了不少千奇百怪的事情,但1984年毕竟还算激动人心。
激动人心的1984年是从一场连续的惊喜和混乱中开始的。所有人都有理由遗忘那一连串的惊喜和混乱,但柳传志却不行。他有足够的理由记得那个激动人心的年头,记得那个世界到底怎样开始转折,记得那一年的中国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并且在回忆的时候能够重返1984的内心。
多年后,他或已理解,1984年的大局势是联想局诞生的天时,是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他和他所掌握的联想只不过做了一个顺应者而已。他并没有明察时势,却在不自觉中走进了一个局。
01
中国正努力成为一个重要角色
那一年的元旦,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股权分割后,重新开始业务工作;联邦德国路德维希港有线电视试验转播台开始使用,说是1200户加入试播计划的家庭可以增收8个电视、4个收音广播节目。
2月是征服和漫游太空的日子,也是“星球大战”加剧冷战的日子。先是美国国防部长说要采用在太空中破坏洲际导弹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才过了两天,挑战者号就载着5名太空人上了天,康斯勒切断了与航天飞机的联系,在太空中漫步。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如此宽阔的舞台上表演。一切似乎干得不赖,但美国人将两枚人造卫星放在新飞行轨道的试验就宣告了失败。表面看是航天飞机和人造卫星扮演了主角,但那些科学家和政客们都明白,“电脑为王”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真正的主角不是他们而是计算机。
美国和苏联在3月26日真刀真枪干了一架,参加美韩共同军演的美国航母小鹰号与苏联核潜艇在日本海发生了冲突。那一天的台湾,蒋经国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七任总统。
4月5日,里根敦促苏联同意全面禁止生产、使用化学武器,三个星期后里根来到北京,访问中国6天,与邓小平、李先念举行了会晤。他是中美建交后首位在任时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他承诺美国将履行在三个联合公报中所承担的义务,执行“一个中国”的政策。里根的中国之行不可避免地使台湾戚戚然、惶惶然。几天后台湾的媒体就报道说:
“本月26日起美國總統雷根訪問中國大陸6天。今天,雷根在北京人民大廳簽署協定,其中包括,在文化方面雙方交換藝術團體表演、博物館文物展覽等;在科技方面,美國公司協助大陸建造核子反應爐,以及開發煤礦。雙方並且同意1項稅則協定,可使美國商品行銷大陸時免受雙重課稅。”
除了苏联说拒绝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外,整个夏天几无大事可叙。香港IBM在7月16日开始出售小型中文电脑。苏联的威特拉娜在7月25日成为第一位在太空中漫步的女性。
庸常的8月和9月过去。苏联航天员10月2日结束了273天地球轨道飞行返回地面,3天后美国挑战者号带着7名航天员升空。
11月6日,里根以高票连任美国总统,20天后美国便与伊拉克恢复了邦交,他们是在1967年中东战争时因为美国支持以色列而断交的。但在接下来的19年里,他们之间发生了两次引人注目的战争,改变了世界局势。
在整个1984年,“大洋国”和“欧亚国”冲突连连,在一个“冷战”的超级大局中,他们互相对峙,彼此都找不到破局的方法。他们冲突、对抗,互相指责和谩骂,连续不断地派人上天入地,试图在一个更广袤的空间里包围对方,绞尽脑汁地想减掉对方。
看起来他们几乎操纵了整个世界的大局,可是他们忽略了一支正在慢慢上升的力量。这支力量不声不响,却在“世界局”中罕见地保持稳定和快速上升的势头;看似游离整个大局之外,事实上却是不折不扣的局中人。如果没有这个稳定的“中国局”,很难说联想和柳传志日后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在中国,在那时被习惯性地称为“大陆”的内地发生的转变殊为惊人。因为高考发生在年度中间,所以从1984年和1985年高考的时事政治题目中我们可以找到1984年的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收回香港主权的努力和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的高考政治填空题的第六题是:
1983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会见日本记者时说,过去对香港的条约是不平等的,我们从来没有承认它。这个条约要在1997年才到期,到期就收回主权。
1985年高考政治填空题的第一题是: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同志指出,《决定》共十条,最重要的是第九条。第九条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⑴
中英两国在9月26日草签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由中国政府总理赵紫阳和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正式签字。联合声明确认:英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在北京,在一个金黄色的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它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基本方针政策,强调了增强企业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政企分开等重大问题。邓小平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就在十二届三中全会前20天,正是共和国建国35周年。邓小平进行了国庆阅兵,向整个中国和整个世界展示改革和开放以及国防现代化的成果。那天游行队伍中的几个北大学生打出一条横幅:“小平,您好。”这条横幅后来成为一个象征,这个时刻也成为共和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
事实上,看看那一年的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语文试题的第一道题目,也会知道那年其他的热点是什么。
(一)请把相应的汉字写在拼音下面。(4分)
1.Zhuózhòng zhuāhǎo tǐzhì gǎigé
2.Bìxū yánsù cáizhèng jìlǜ
标准答案是:1.着重抓好体制改革;2.必须严肃财政纪律。
4月22日,深圳蛇口304名干部对区领导层9名成员举行信任投票,达不到半数者下课,结果4人离职。邓小平来到广东,肯定了深圳、珠海特区的经验。他题词说:“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回北京后他立即提出开放14个沿海城市。
6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代表团时说:“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要消灭贫穷,就要进行改革。那一年中国开始老年保险改革。5月10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决定从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价格、机构设置扩大企业自主权。
那一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共和国第一家股份制公司。5个月后,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发行了价值40万元的股票,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首次发行正式股票,中国企业全面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苗头初现。
外资也纷纷进入中国,试图从这个神秘而庞大的市场中获得巨额利益。在阔别中国市场35年以后,花旗银行又悄悄返回上海。它并非上海这个“中国最西方化的城市”在1984年迎来的惟一一家跨国公司,与它一起到来的还有德国大众。10月10日,中国与联邦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人民大会堂签订共同生产汽车计划,这是中国汽车工业首度与外国合资。两天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举行奠基仪式,李鹏副总理和科尔总理还出席了仪式。
对外贸易干得也不赖,那一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1400万美元,出口了239.05亿美元货物,进口则达到了238.91亿美元,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在一个由美国和苏联布局和对局的世界中,中国正努力成为一个重要角色。元旦那天,中国宣布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这是那一年中国融入“世界局”的第一个努力。赵紫阳1月10日访问了美国。那一年中国还加入国际刑警组织;1992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年度报告说,中国1984年开始对进口核废物表示了兴趣;11月的时候中国还首次派队赴南极考察。
不幸的是,那一年还刮起一股“公司热”,人们以为只要组织起公司,经济问题就能立竿见影药到病除。于是各种公司拔地而起琳琅满目;今天还是“局”的,明天就变成“公司”了。表面上热闹非凡,事实却并非如此。许多人不是把公司当作经济实体来经营,而是作为行政机构的一个层次来管理,“局——公司——厂”就是他们的管理体系。
“公司热”的出现还有另一重背景——由于行政机构设置受到限制,有些人就把一些管理部门改成公司,实行事业编制。这些典型的“腐朽智慧”一面强化了政企不分,一面为扩大编制,向企业摊派费用开了方便之门。
02
变化与交锋
中国在变化,但意识形态领域依旧在交锋。尽管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估计:“俄罗斯体制取得了成功”,“这是因为与西方工业经济大不相同的是,这种体制充分地利用了它的人力”,尼克松仍在1984年出版了《真正的和平》,他说:“对于苏联制度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人、社会同我们……接触。因为这种接触会播下不满的种子,而这些种子有朝一日会结出和平演变之果。”他把这一战略概括为“和平演变”。
几乎作为尼克松的呼应,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思维”概念, 12月18日他在英国演讲说:“当我们谈到战争与和平问题时,同时应当注意到,首先是核武器的性质改变了有关这两个问题的传统观念。……过去的战争曾是巨大的灾难,但没有像今天这样会使人类毁灭。核时代必须要求人们有新的政治思维。”
中国没有成为被强烈演变的对象,因为美国人以为中国正在变得“越来越像我们”了。一向反共的里根总统在访华后的一次演讲中就称中国为“所谓的共产主义国家”,以示区别于苏联,作为他对华采取较友好态度的依据。
中国不能落后,因为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要成为强国,就必须在最尖端的科技领域获得成功。邓小平在那一年看到了信息化的重要,他知道中国要在“世界局”中打开局面就必须进行信息化改革。
那一年,邓小平曾为《经济参考报》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年初的时候,邓小平参观上海科技十年成果展,他摸着演示计算机的学生李劲的头说“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个被摸过脑袋的李劲后来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在那里得到博士学位后,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
4月8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实验同步卫星。中国成为第5个用本国火箭发射同步卫星成功的国家,它标志着中国的运载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将引起中国通讯体系的深刻变化。那颗卫星发射成功再次证明了计算机的重要,因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制的大型机扮演了颇为重要的角色。
到了6月下旬,日中国电子学会电子计算机专业学会和IEEE计算机专业学会在北京共同举办“北京第一届国际计算机及其应用讨论会”,17个国家的18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在那个6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银河亿次计算机”获得了国防科技成果特等奖。获得奖励在今天已司空见惯,然而当日却是重大事件。
9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到了11月国务院批转《关于我国电子和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报告》,指出:“电子和信息产业要实现两个转移:第一,把电子和信息产业的服务重点转移到为发展国民经济、为四化建设、为整个社会生活服务的轨道上来。为此,必须把电子和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放在首位;第二,电子工业的发展要转移到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装备为主体的轨道上来。”
整个中国看到未来方向,她曾经落后于整个世界,如今她想迎头赶上。她知道她已不能按部就班地徐步前进,在一个“电脑为王”的时代里,她必须高速狂飙,赢得与时间的战争。
03
一个叫步鑫生的家伙
除了要记住那些风云人物外,我们至少还应记得一个叫步鑫生的家伙。他曾从平凡中走出,成为大时代的主角。不幸的是,他只是棋局中的一颗棋子,他曾举足轻重,但最终变成了无足轻重的一个。他不断地自加,终于到了被减的地步,不了解“中国智慧”,不熟悉“局的精神”,是他失败的主因。
步鑫生是从1983年11月16日开始成为时代主角的。那一天的《人民日报》刊发新华社通讯《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说:
“浙江省海盐县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在全厂推行了一套独特的经营管理方法,使这个小厂的产品畅销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成为浙江省一流的专业衬衣厂…… ”
新华社的“编者按”写道:
“浙江省海盐县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创新的精神值得提倡,其主要经验是:甩掉产品包销的拐棍,自己到市场上创牌子,闯路子,以三新(款式新,衣型新,装潢新),以快(转得快)取胜,大胆改变现行制度,创造一套治厂方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激起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那天的《人民日报》还配发了步鑫生的一幅头像。步鑫生干净朴素,既不猥琐,也没有日后大企业家们的神采飞扬。
《人民日报》的报道使步鑫生成为1984年最知名的新闻人物,“甚至从解放以后我国报刊电台所发表的人物报道来看,步鑫生也算是继焦裕禄、雷锋之后的又一重点人物”。这篇通讯的作者、新华社记者童宝根不会想到,是他的笔将一个风云人物推上历史舞台并深刻影响到城市经济改革的步伐,也是他的笔改变了步鑫生的命运,使之经历了命运的高峰又回到低谷,返回平庸与寻常。
一连串偶然改变了步鑫生。童宝根曾听说步鑫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于是在1983年国庆节前后到浙江海盐县衬衫厂采访。除了采访他还带有浙江省总工会的嘱托:步鑫生取消劳保待遇,随便开除工人,可以进行一下调查。
多年后,童宝根回忆说:
“经过一个星期的采访,我觉得步鑫生是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他对于过去那种‘大锅饭’、‘铁饭碗’的旧体制深感不满,利用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机会,作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尝试,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他对外努力搞活经营,到市场上去竞争,以品种多,花色新的优势在大上海取得了一席之地。在企业内部,他改革了分配制度,按职工劳动实绩进行分配,并从生产实际出发制订了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生产现场管理也颇具特色。……此外,我也发现步鑫生许多不足之处,他确实有独断专横的毛病,听不进不同意见,他把上级的规章制度视为‘条条框框’,不合意的就要冲破……他同上级部门的关系十分紧张,平时花钱也比较铺张。”⑵
童宝根的报道首先作为内参送到了胡耀邦总书记案头。胡耀邦当即批示:“对于那些对工作松松垮垮,长期安于当外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企业领导干部来讲,步鑫生的经验应当是一剂治病的良药,使他们从中受到教益。”
对步鑫生的争议并未停止,不同意见也传到了中南海。1984春节前夕,浙江省委组织联合调查团对步鑫生进行考察,肯定了他的首创精神。胡耀邦总书记再次批示:抓住这个指引人们向上的活榜样,对干部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统一思想,推动经济建设和整党工作。
来自中南海的支持使步鑫生成为一个榜样,一个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可供借鉴的样板。他的大胆探索,使人们隐约看到改革的方向。新闻记者们蜂拥而入海盐县城,写下了各种各样长篇累牍的报道,数十天之间,“造星机器”使步鑫生成为这个国家最知名的工厂厂长。
“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团挤满海盐县城。自海盐建县以来,人们从未见到那么多的外地人,他们操着各地的方言,往来于海盐县各条街道。口头词是:步鑫生,市场竞争和企业自主权。而步鑫生本人则匆匆地往来于祖国各地,在掌声与鲜花之间,他一次次地演讲改革的经验,此外,他还向军队讲军事改革,向文艺界讲文艺改革…… ”⑶
步鑫生成为新时代的偶像,但他和童宝根不曾想到“偶像的黄昏”来得如此之快。新闻的倾斜和失衡,以及瞬间的光芒使步鑫生完全陶醉。他开始像个皇帝而非厂长一样出现在工厂里。他开始深藏于一间许多道门后面的豪华办公室里孤独思考,还规定不提前约定,副厂长也不能随便见他。
步鑫生终被市场抛弃,辉煌瞬间破灭。“改革厂”招牌和中南海的支持未使海盐衬衫厂永立不败之地,仅仅过了一年,海盐衬衫厂效益就开始大幅下滑,上海和杭州城里的海盐衬衫厂专柜,产品开始蒙上了薄薄的灰尘,而他投资600万元兴建的西装厂,生产线刚铺完,西装热已烟消云散。
又过了一年,对海盐衬衫厂的报道中出现了这样的句子:“生产流水线停产,下水道、厕所堵塞,生产萧条,人心涣散,走掉了近一半职工。” 步鑫生的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始。
然而,没有人忘记步鑫生最早完成从厂长到企业家的过渡,也没有人忽略他的影响。人们记得,正是在步鑫生改革背景下,那一年4月22日,福建省55名厂长、经理写信给省委领导说“现有体制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手脚,企业处在只有压力,没有动力,也谈不上活力的境遇,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要求下放包括“厂长负责制”在内的十个方面权力。
04
在叹息中拉开的序幕
从1978年冬天开始的希望又开始出现新的局面。在一个崭新的“中国局”里,中国正在寻找破局的新技巧并期待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
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一定还记得,邓小平那一年有一次在会见外宾时说:6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点是在农村进行改革,这次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则要转移到城市进行改革,这将是一场全面的改革。
中关村。北京西郊的一条街。起点是今天黄庄路口向北300米左右矗立那座雕塑的地方,终点则是北大南门附近海淀路与中关村大街的交叉口。后来被称为“中国硅谷”和骗子一条街的喧嚣之地。十几年前,有人描述过那条路:
“它是西去圆明园、颐和园的必经之路。慈禧太后和她的一帮老臣,从颐和园匆忙赶回紫禁城,去镇压变法的儿皇帝,走的就是这条街;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走的也是这条街;这条街的地面,曾经黄土垫道,净水泼洒,那是天朝的御辇经过的时候;这条街的上空,曾经黑烟翻滚,三天三夜不散,那是洋人火烧圆明园的时候。也许,只有这条街自己才明白,天朝的御辇和洋人的黑烟之间某种必然的因果关系,才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慨然长叹吧。”
一百多年过去了,然而一百多年后,中关村依旧在慨然长叹——虽然在中关村这条街上行走的人有大量知识分子;虽然你走路一不小心就可能撞到一个 “国宝”;虽然这里人才云集,被誉为科学城……可是它依旧在长叹。
“不仅在夜深人静之时,就是在熙熙攘攘的白天,仍然能听到这条街一声声的叹息。”⑷
叹息是1980年代初期整个中关村的呼吸节奏,无论是高级职称的还是普通职称的,无论是搞数理化的还是搞天地生的,无论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在这个封闭体系之下,在这片充满叹息的土地上,纵有惊天动地的能量都得不到充分的释放。
然而,时代的大潮已经涌动,它将以浩浩荡荡之势席卷整个中国。那些后来被称为“弄潮儿”的风云人物此时正蠢蠢欲动。他们不甘于平庸和碌碌无为的命运,他们要拉开中国的强国之梦,要按下启动“中国硅谷”的回车键,要在中关村纪念碑的基座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序幕已经拉开,渐渐扩大为一个崭新的“中国局”。在这个“中国局”中,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人物叫柳传志。许多年后,整个中国都知道了他的名字,他变成了一个象征,一个熠熠闪光的神祗,一个布局的人,一个局中人。
[注释]
⑴下划线下为标准答案。
⑵《人民记忆50年》,宋强、乔边,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
⑶同上。
⑷《大潮交响诗:中国硅谷》,陈放,选自《中国的要害》,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7月。
*题图 | 视觉中国
-END-
曹德旺的口风,变了
孙宏斌们的好消息
希望王亚伟别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