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阳台上》怎么就烂片了?

幸韵 3号厅检票员工 2019-08-16




前面

 

我实在没想到再听说《阳台上》这部片子,是在它被骂“圈钱烂片”的路演视频里。



我看过《阳台上》,前一阵的事情了,一个内部的看片会。

 

出来的时候,一起看片的其他媒体问我觉得片子怎么样,我语塞了好久,一下子不知道该回答些什么。

 

倒也不是不喜欢,只是这部片子呈现的东西,在当时让我有些没想到。

 

憋到现在,它终于要上映了,也是时候出来说说了。


《阳台上》

 


大概因为张猛+周冬雨这个组合的名头吧。

 

我期待这部片子很久,它也消失了很久,17年完成后就消失了,18年出了风声又再度消失,19年再出现时,片长骤短。

 

它经历了什么我无从得知。

 

但这次看片让我对它产生了一些主观上的心疼。

 

我们看的是最初送审版,已经可以看出明显的妥协和删减了。出来的时候我听工作人员说,院线版甚至会比这版还要再少上一些镜头。

 

不管最后上映是怎么样,我也会再去影院看一次,今天就先聊聊我看过的这一版吧。


 

 

《阳台上》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从原著开始说吧。

 

电影改编自青年作家任晓雯的同名中篇小说《阳台上》,聚焦于上海底层人民生活,描绘了他们在面临「拆迁」这一时代性事件下个人命运的变革。

 

影版基本沿袭了原著的人物设定和故事走向,从住在上海弄堂里的一家三口展开。

 

无业游民儿子(张英雄),下岗待业的父亲,只能打打零工的母亲。



一座国际大都市的底层原住民,就差等死的家庭愿景。


一场突如其来的拆迁,赔款协商不下,父亲在和拆迁组长的争执中意外心脏病发,当场死亡。


因为父亲的死,有轻微自闭的儿子张英雄决心走上了报仇之路。

 

可当复仇对象,拆迁组长的女儿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懦弱的他突然对那个女孩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暧昧情感。

  

虽然故事和原著大体相同。


但我在看完之后很明显地感觉到部分情节被模糊处理了,出现了剧情断层的情况。能看出有多处删减,导演妥协了很多。

 

比如原著花了大篇幅笔墨描写的当代上海人民的弄堂生活,那是上海这座大城市破旧的一面,却莫名被粗暴地模糊处理了。

 


剧情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自然的剪辑,删减痕迹很重,很多地方都没交代清楚,就直接跳过了。

 

尽管如此,《阳台上》作为一部小众文艺片,还是有很多值得解读和夸奖的地方。

 

 

首先是他的视听语言。

 

你很少能在影院看到一部这么安静的电影,《阳台上》全片出现的对话台词好像不超过一百句。


男女主之间几乎没有互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对话更是寥寥。

 

那在对白如此简略的情况下,影片如何完成叙事呢?


导演非常巧妙地运用丰富的镜头语言补充了对白没有解释的部分。



有一个镜头我印象很深。

 

电影开头,张家来了一位客人,张家父母在客厅的方桌上招待他。


下一个镜头切到张英雄这边时,可以看到他正趴在自己房间的床上偷听,又切回客厅的父母。


这时候,张家父母跟客人起了争执。镜头却没有留在那,而是出乎意料地开始上摇,张英雄从床上慢慢扶着梯子下来。


观众会突然明白,原来他根本没有单独的房间,他的床是吊在客厅上面的。


简简单单两个镜头的跳切,观众立刻就明白了张英雄家的住房问题有多严重。


张英雄后来对买房的执念也就有了动机。



类似巧妙的镜头语言,电影里还有很多,摒弃文本,以镜头叙事,非常见导演功底了。

 


电影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胶片拍摄,全片采用彩色胶片拍摄。

 

全胶片拍摄的难度很大,费时费力,所以这样的影片并不多,往前推是《长江图》《刺客聂隐娘》。

 

但胶片能够更加细腻地体现场景的细节和氛围,在色彩,光线等方面都有更高的画面包容度。

 

正好《阳台上》的配色运用异常大胆,大量高饱和玫红色和紫红色的出现,将电影中流转的欲望和危险精准视觉化。



这俩加在一起,便让《阳台上》在视觉上成功呈现出一种非常难得的电影质感,

 

另外,电影虽然舍弃了对上海底层生活图景的刻画,但成功营造了一个浓厚的上海市井氛围。

 

影片出现的大部分对白都是上海话。电影的第一场对话就是张父和张母坐在饭桌前聊家常,这样生活化的场景一下子就能让人进入上海人的普通生活中了。

 

导演还花费许多镜头拍摄张英雄在街上闲逛,数量似乎多余的嫌疑。



但在这些看上去应该废弃、剪掉的镜头里,融入了大量的上海街景,这让整个故事有了扎实可信的基础。

 

 

最后再谈一个问题,《阳台上》到底想表达什么?

 

里面有青春欲望,也有社会议题。

 

都点到为止,那哪个是母题?

 

其实都不是。

 

它更像是在以「底层男孩的渴望」来作为最主要的叙事推动力,再用各种意象彰示各种渴望的出现和落空。(以下有剧透)

 

首先,是对房子的渴望。

 

影片的开头就交代了这个意象,男孩站在一艘废弃的巨轮上望着海面。自己的家被拆之后,他带着朋友去了游轮里面。即使废弃许久,游轮已经四处蒙灰,这上面的一切也都衬得张英雄之前的家暗淡无光。

 

这艘多次出现的废弃巨轮,也很明显是在象征他对一个容身之地的渴望

 

而后,是对异性的渴望。



张英雄的爱情发生在借助望远镜形成的偷窥中,他收到第一笔工资时就买下了这个望远镜。他用这个望远镜偷窥对面阳台上的女孩,望远镜是记录他对女孩爱情的载体。

 

这个载体被张英雄的朋友发现了,他也偷偷用张英雄的望远镜窥视阳台上的女孩。张英雄撞破后,两人大打出手,望远镜摔破了。

 


望远镜破了,也象征张英雄的爱情幻境破了。张英雄猛然意识到这样悬空漂浮的「爱」并不是真正的感情,他要触碰、要交流、要实实在在地能落地生根的感情,他要走到女孩身边去。

 

这又引出了张英雄的另一个渴望——对性的渴望。


影片用了很多情节展示张英雄的性渴望。比如他第一次偷窥到女孩身体时,目光一直停留在女孩的大腿上;还有翻看色情杂志的镜头。

 


直到片尾,他终于迈出了这一步。他从背后抱住正在吃煎饼的女孩,手从肚子上慢慢上移,刚碰到胸口,女孩受惊,煎饼掉在地上。张英雄弯腰帮她捡起饼,女孩接着吃饼,他离开了。



到这里,掉下的饼不仅仅象征性幻想的终结,也预示着张英雄所有渴望都将落空。

 

有自己的房子、有老婆孩子、没事能跟爸爸一样喝喝小酒…这些他跟朋友聊起过的人生愿景或许永远不可能实现了。

 

而这,才是一个底层家庭出身的青年人最可能面临的残酷人生。

 

最后

 

《阳台上》不是一部容易定性的电影。它跳出了原著的框架,并不是一部沉重的现实主义电影。但如果你要把它定义成轻盈的青春电影,影片表达的又不仅于此。


它已经跳脱甚至超越了底层的语境,它描绘的是普通人的内心渴望:能温饱、有人爱,是所有人一生都在奋力争取的东西。

 

尽管张英雄的故事离我自己的生活相差甚远,我们的生活永远不可能交叉重叠,我在观影过程中还是被戳中了。

 

虽然我们是不同的出身、不同的境遇、要抵达不同的目的地,这不妨碍我们内心怀揣一样的渴望。影片借张英雄的故事照进了我的人生,正是这些共同的渴望,让我在大银幕前对这个男孩的故事产生共鸣。

 

所以,为那遥远的、相似的渴望举杯。


音乐/罗马尼亚姑娘-双档

配图/见水印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