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少年的你》太狠了

检票小哥 3号厅检票员工 2019-11-09




写在前面
 
其实我都快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少年的你》了,好像从一开始它就自带着一重又一重的矛盾冲突。
 
原著融梗争议和电影口碑齐飞,柏林入围和流量主演同在,现实主义和青春文学兼容,急速撤档和急速定档都是它的前尘往事。
 
所以聊电影也变成了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一方面因为它融梗的争议,即使原著作者没署名编剧,电影确实是购买版权IP后的改编创作,你去评论它,只要是夸就注定是一件很不正确的事情。
 
另一方面电影的改编程度其实又不小,最惊艳的部分和原著完全无关:原著是青春文学疑似融梗侦探小说,而电影重点更像是现实主义延伸教育拷问。
 
同时,所谓流量也表现好到让你足以忽视流量这个标签。
 
这三个点看起来好像都有道理,但却又是一种互斥的矛盾关系。
 
写这篇文之前我也查了,甚至专门翻了一点原著,原著案件部分确实很类似东野圭吾《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的融合。

这点目前也还在一个争议阶段,我更期待专业的人给出专业的公论。
 
我作为电影评论者,在写下这篇电影评论前,应该也有义务告知大家这一争议前提,让大家自己判断是否去影院观看。

我今晚也会避免去谈及原著案件反转疑似融梗的部分,不管多巧妙都不作为电影的优点考虑。
 
而接下来的评论,不论好坏,就只是单纯从一个电影评论者角度针对电影本身的评论。
 
主要还是去解读电影中的现实意义,可能会有些严肃,但我希望当你看完,能更加理解这部电影对于我们的某些特殊价值(有剧透)
 
《少年的你》
 

虽然现在的豆瓣分数夹杂了大量的粉丝滤镜,但还是得承认,《少年的你》是大陆院线鲜见的真正在讨论社会议题的青春电影。

它配得起这个分数。


它拿校园暴力当做了一盏灯,重点不是这盏灯本身,而是打开这盏灯后,在黑暗里照亮的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其实一直存在,只是它们永远寄生黑暗,我们又时常在正能量泳池里闷头沉溺,透亮的泳池,带着香味的消毒水把这些东西遮盖,粉刷,删去。
 
哪些东西?

听我一样一样给你们说。

一.施暴者,旁观者与受害者
 
在大家广义的理解里,这应该是一场暴力事件发生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三个角色。
 
电影也从这三群人的人物关系出发去叩开剧情,但不同的是,电影并没有像往常的这类电影一样去分阵营,逐一塑造,而是从一开始到电影最后,都在着墨于一群人面对这三个身份的互相转化。


一切都开始于因为校园暴力而自杀的胡小蝶,这是受害者角色的第一次登场,她的纵身一跃带出了旁观者和施暴者的群像。
 
陈念是旁观者之一,在胡小蝶不堪校园霸凌自杀前,曾经问过陈念,是否愿意和她做朋友,陈念却因为顾虑霸凌波及自己而拒绝了。
 
虽然说这并不能代表是陈念掐灭了胡的最后一次求生,但足以抛出编剧想讨论的第一个观点:
 
“旁观者和直接施暴者都是校园霸凌的伤害构成”
 
而电影里陈念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因为这份内疚,当其余学生争先恐后拿出手机拍照的时候,她选择用自己的衣服给胡小蝶的尸体盖上了最后的尊严。
 

但这一个举动也直接促成了陈念的旁观者身份转化成了下一个受害者,施暴者故技重施,椅子上的那一滩脏水,导演把陈念和胡小蝶当初遭遇同样“侮辱”的时间线交叉剪辑在了一起。
 
编剧想让我们意识到的第二个问题也在这里被引出:
 
“校园暴力的根源性解决是否更应该从矫正施暴者心理出发,教育受害者规避只会让施暴者开始寻求下一个目标。

 
心理扭曲,是没有尽头的暴力。
 
电影的故事,也从陈念遭受的第一次霸凌里正式展开。而后续的故事,也慢慢聚焦于施暴者和受害者身份的互相转化。
 
这是电影主线的一个核心议题,编剧也从很多维度去进行了讨论。
 
陈念是受害者,那三个女孩是施暴者。
 
这个身份发生了两次转化,女孩内部一个女孩因为对陈念产生了一丝同情,而成为了新的受害者。
 
陈念再一次面临旁观者选择,而因为胡小蝶的事件,这一次她选择了站到了女孩身边。
 
但这无疑引发了更加猛烈的霸凌。
 
陈念也有试图寻求各方的帮助,但因为警方取证困难,校方迫于家长压力的不了了之,领头女孩家中的钱权使力。


导致这些人的身份再次发生了某种悲剧性的转化。
 
小北为了保护陈念成了反向的施暴者,而陈念自己也无意中成了以暴制暴的杀人犯,领头的女孩成为了受害者。
 
但电影巧妙的是在这种身份转化中,又暗藏了目前校园暴力防治中警方,校方,家长的困境。
 
二.警方,校方与家长。
 
这应该是电影触及尺度红线最多的一部分,也是撤档删改的重灾区,班主任和家长的台词,警方(黄觉)在夜宵摊上的那一段话,都是口型对不上的。
 
我无从得知撤档前的电影到底给这些对话设置了怎么样“负能量”的表意,但我能大概感觉到编剧在这些段落里的想法。

他们其实并不止是想讽刺,更是想给我们看那个困境。
 
在现实中,全世界的校园暴力都一直存在取证困难的问题,这也是开头年轻警察一直觉得愤怒的原因之一。
 
校园暴力有些类似家暴,往往除了当事人,很少有第三方在场,即使有,也会因为恐惧成为下一个受害者而拒绝站出来,另一个就是施暴者大多是未成年人,惩罚轻,量刑难,最后往往不了了之。

 
但电影还不止这个。
 
黄觉饰演的老警察在夜宵摊上有这么一段话:
 
“(出事了)你去问校长,校长让你去问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让你去问家长,家长说,我在外地打工呢,这种事你们问老师吧。你能怎么办?
 
还有故事里施暴者的家长也直接一口咬定,自己的女儿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这也是目前校园暴力防治困难的另一个层面的原因:
 
“校方总想息事宁人,班主任怕担责,家长不重视觉得不严重。学校和家庭,也都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各方都没有对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的恶的约束能力

 
那这种困境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电影早就给了答案:那两次身份的转化。
 
“如果警方校方没有及时惩罚施暴者,保护受害者,自杀(胡小蝶)和以暴制暴(陈念,小北)是校园暴力受害者仅剩的两个出口”
 
谁都没资格要求受害者去忍受。
 
三.高考
 
电影最狠的,还远不是上面这些内容。
 
是看似和电影无关,但几乎贯穿了整部电影的那个词语,高考。
 
这也是这部电影最让我惊艳的地方。
 
如果说上面的那些是相对中立地揭露问题和呈现困境,那这一个更像是对于上面这一切的反思。
 


它用一场高考的全景全程展现去反思: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是编剧安插观点的地方。
 
从电影一开始快速剪辑的那一段考生众生相,到最后陈念查到分数,走在漫天飞舞的试卷里那张茫然的脸。
 
还有高考宣誓的声音被导演和小北为了陈念打架,赌博的画面对比剪辑,几乎重叠的画面,形成了一种无法抵抗的窒息感。

 
这是我们都经历过的事情。
 
但我们好像从来没有想过,我们的教育在把我们教育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被灌输高考的至高无上,灌输分数的弱肉强食,我们被置于集体中去规训。
 

就像电影里,班主任换座位时不经意的那句话:

“现在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只要努力,不一定是最底层的人。”
 
这话当然没错,高考也没错,努力也没错。只是我们是不是过早地被灌输阶层,淘汰,自保这样的社会达尔文概念。
 
而社会转型期的阶层差距,未成年人不成熟的心智,太容易让这一切失控了。
 
施暴者会以弱肉强食为教条,旁观者会以利己主义来自保,我们又是不是都在无意中成为过这个旁观者。
 
那那些不想成为上面任何一种的学生呢?
 
电影告诉你了,陈念只是帮胡小蝶盖了件衣服,帮小北打了一通电话报警,却差点被他们毁掉了自己的一辈子。

 
为什么我们不去成为那样的“乖小孩”,就一定会成为被欺负的那个?
 
导演没有给出答案。
 
只是借角色的嘴巴告诉我们:“长大就像跳水,闭上眼睛什么都不要想,就往河里跳,河里会有沙子石头,还有蚌壳,但我们都是这么长大的”

我也不知道答案,我只是在周冬雨喊出“你敢让自己的孩子来到这样的世界上吗?”的时候止不住眼泪。
 
止不住,真的。
 
音乐/未来的主人翁-罗大佑
配图/《少年的你》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