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它别只看到情色

检票小哥 3号厅检票员工 2020-08-26


写在前面

这部片子已经被我拖了快3个月了。
 
我一直有两个针对新片的备忘录,一个用来记录哪些电影是必须要尽快看,另一个用来记录哪些电影是必须要尽快写,都是按我的期待程度排序,看完就划掉一个。
 
而这部片已经同时在这两个清单的榜首呆了快3个月了。
 
在疫情都还没爆发的时候,也已经有读者在后台催我写这个电影了,那个时候我就答应了,自己也迫不及待的想看了写给大家。
 
但后面疫情爆发,生活,情绪都被弄的乱七八糟,好多次试图想打开它,都觉得以现在的心情打开去看它是一种浪费。
 
直到最近一切慢慢恢复正轨,春天也有了点苗头,我才敢打开。
 
然后也意料之中,喜欢到不行。
 
《燃烧女子的肖像》
(豆瓣8.7)
 
 
目前围绕这部电影的标签很多,女同电影,厌男电影,情色电影,都有。
 
戛纳主竞赛的提名,同志金棕榈的获奖,全球范围得到的43项提名,还有凯撒奖的风波,它在去年颁奖季所引发的讨论也还没完全消声。
 
但我们今晚就不岔开去聊那么多了,就单纯聊聊电影本身,给大家解读几个我认为电影最重要的点。
 

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肖像》是很典型的轻文本,重视听的电影。
 
全片对白非常少,大量的沉默,对视,频繁出现的肢体近景,五官特写替代负责起了讲故事的职能。
 
整个故事也特别简单:
 
女性画家玛莉安(下称画家)受某个家族邀请,给即将被包办婚姻送出嫁的小姐艾洛伊兹(下称小姐)画一张肖像画,因为画像是被用作送去夫家“验货”的工具,小姐拒绝被画,画家不得不假装为小姐的玩伴,一边相处,一边观察,一边画画。
 
结果在相处中两人相爱,以画画的名义度过了一场短暂的禁忌之恋。
 
听起来会有点像女性版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确实,很多人看完都这么说,两部片都是美学导向型的同性电影,甚至相像到结局都是以一个主角的哭戏长镜头收尾。


 
但两者其实还是有一些本质差别。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视角是单向的,他的权力关系是那个大学生的到来,让小男孩产生了变化,角色中的被动与主动是非常分明的。

 
但《肖像》不是,它是完全双向的。

两位女性的对望,相拥,接吻,性爱,都是完全交缠在一起的,点破前与点破后,两个人都是在互相影响,互相改变,你分不清谁是主动,谁是被动,能感觉到的只有遍布的暗流涌动。
 
而这种双向的暗流涌动,也成为了这部片最精妙的部分,我也就从这部分开始说起吧。
 

「我很想你」
 
这四个字第一次出现,是在两人关系未点破时的一段对话里:
 
小姐问画家,什么是自由,画家回答,一个人,就是自由。
 
后来小姐第一次获准一个人外出闲逛,归来后马上找到了画家,兴奋地对她说:
 

「您明天可以跟我一起出去吗,我在一个人中感受到了你说的自由,但同时,我也感觉到了我很想念你。」

只是简单的三句对话,但其中流淌着的信息暗流却已经有如洪水。
 
小姐开始这段对话的时候,是笑着的,这是整部电影她第一次出现笑容,这种笑容明显到画家都直接讲出了「您今天看起来很开心」


 小姐为什么开心?
 
结合那句上面那句话你就会明白,她在那一刻终于确定自己爱上了这个画家,那是刚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遮掩不住的洋溢。
 
而那句“我很想你”,也成为了她的第一次甜蜜的试探。
 
为什么甜蜜?
 
因为在前面的故事里我们能知道,小姐目前最渴望的就是自由,她从小就没有得到过这个东西,在修道院长大,紧接着便是指腹为婚,嫁给一个从未见过的男人。
 

她视自由如珍宝,但现在她却暗示画家:因为没有你的陪伴,连自由都失去了意义。
 
还不够甜吗?
 
更妙的是,这一段导演的视听语言同样在加剧那种暗流涌动。
 
站位上,一开始是画家为了避免小姐看到自己刚画完画,沾满颜料的手,踱步到了小姐的前面,背朝对方,以回头来对话。


景深上,画家一直是被虚焦的,保持回头,小姐是清晰的,面朝画家。
 
直到那句「我好想你」出口,画家听到这句话立刻紧张地将头回了过来,伴随着这个回头景深突然转换,小姐成了被虚焦的人物,我们的视觉注意力到了清晰的画家的脸上。
 

这时候最重要的一幕来了。
 
画家没有回一句话,只有别过头后近十秒的沉默,在这十秒的沉默里,诺米用非常出色的演技,借这个近景镜头最大化地表现出了人物当时的心理:


她嘴唇微微张开,开始用嘴巴轻轻呼吸,胸口起伏了一下,然后微微皱眉,眼神失焦了一瞬,马上又恢复镇定,快速走开了。
 
这太像被告白后的少女怀春了,导演正是希望观众顺着这十秒去猜测,画家是否也同样心动,只是面对试探和当时女同的禁忌,不敢回应。
 
导演当然也没有吝啬这个答案,电影这一幕的二十分钟后,在他们拥吻前的最后一次闲谈里,小姐直接告诉了我们答案:
 
 
妙吗?
 
但我写了这么多,其实才写了电影的三场戏,加起来还不到两分钟。
 
你还可以用上面那一番对话,后知后觉地去代入他们的每一次相处,觉察她们在哪一刻爱上对方,在哪一刻想亲吻对方,在哪一刻是不得不克制忍耐。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台词都没有几句,但只要几分钟你就能够感受到那么汹涌澎湃的爱意。
 
这就是好电影的魅力。
 

意象
 
上面只是一个小的举例,我们再接着往下聊几个重要的意象,因为可以解读的实在太多了,本身列了「书」,「画」,「神话故事」,「篝火」,「腋窝」,「孤岛」,但碍于篇幅,就只能选择其中几个聊了,如果有人看完后觉得想听其他几个,可以在留言区跟我继续讨论。
 
「书」「神话故事」
 
这两个意象必须放在一起去说,因为它们始终是一体的。
 
这本书第一次出现在他们相伴游玩归来,小姐问画家要了去看。而后便开始贯穿整部电影,也贯穿她们两个的关系。


先是借着读书中故事的由头,引出了那个古希腊神话:
 
歌手俄耳甫斯与美丽的神女欧律狄刻相爱,但不久,欧律狄刻就死于了毒蛇。俄耳甫斯悲痛欲绝,便前去冥国,求冥国众神归还欧律狄刻。
 
他用悲痛的歌声打动了整个冥国,冥王准许俄耳甫斯带走妻子,但要求他必须走在妻子前面,到达之前不可回头。俄耳甫斯答应了冥王的条件。
 
离开冥国的路上,俄耳甫斯禁不住担忧转身回头望去。看到妻子的影子就在身后,他伸出双手,却发现妻子已经逐渐消失,俄耳甫斯回到人间,至死不娶。
 
这个神话的重点在于“是否回头”。
 
用画家的理解来说:俄耳甫斯的回头是选择了记忆,那不是爱人的选择,是诗人的选择。
 

用小姐的猜测来说:是妻子呼唤了俄耳甫斯,所以他必定回头。
 

而两个女主关系的发展,其实就是在和这个神话互文,如出一辙。
 
他们同样开始于一个回头。
 
那天画家第一次以玩伴的假身份陪小姐游玩,镜头以画家的眼睛为视角,小姐出门后突然奔跑,镜头拉远,小姐整个身躯出现,突然站定,在那个特写中回头。
 
四目相对。
 

那是她们第一次见面。
 
她们的结束也是一个回头,甚至那个回头和神话几乎一模一样:
 
当画完成了,意味着她们也必须结束,画家不得不离开,男性开始闯入了这个乌托邦,带走画,也带走小姐去结婚。

在她迈出门的最后一刻,突然出现了一声“回头”。


 画家犹豫几秒后还是回头望了过去。


小姐穿着白纱裙出现在楼梯转角,故事也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幕上。
 
她当然知道自己不可以回头,她也知道俄耳甫斯不该回头,只要回头便再也忘不了,但她依旧毅然绝然,毫不犹豫,因为回头才会存在记忆。
 
不回头或许能减轻痛苦,但那一刻,她只想要记忆。
 
就这样,书中的神话巧妙地发展成了一种离别性的符号,而书也依旧独立地推动着主线的发展。
 
书的第三次出现是她们俩在翻云覆雨之后,想给彼此留下一副画像,但找不到画纸,便让小姐随便说了一个页码(第28页),画家在那一页的空白处给小姐画了一副自画像。


而当电影结局你才会发现,其实上面书本的每一次出现,都是在给电影最后书的最后一次出现做下铺垫:
 
电影结局里,画家多年后,在画展上偶然看到了一副肖像画,画的就是已经为人母的小姐,而小姐手上拿的就是那本书,手指正好插在第28页。


至于电影中多次出现的,她们来回摆弄书页,插入书页的性暗示,更不需要多说了,这是只属于女性与女性的快乐。
 

「画」
 
其实说整部电影就是一幅油画,我都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片名叫《燃烧女子的肖像》,它同时也是一副画家多年后画下的一副油画,而导演为了加强美学上的油画感,在布景里下足了功夫,你只要仔细看就会发现,布景里的墙都是老旧脱落的,漆面也都是涂抹不匀的。

 
模仿的是油画中的背景质感。
 
打光也尽力去靠近油画里那种分明的明暗区分,让整个电影呈现出一种极其漂亮的古典主义美学。

 
画又在小姐和画家的这段关系中,发挥着多重象征意义。
 
好多次镜头是以画作为视角,去看模特,给我们介入了一种凝视与被凝视权力关系。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在一起开始提到的,二人被动与主动的关系转换。
 

一开始画家必须去凝视小姐,因为她要通过观察来偷偷画下小姐。
 
但她意识不到,她的凝视让小姐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存在感,她开始反过来看画家。
 
特别是当她同意成为模特后,她成了每天都要长时间盯着画家的模特,凝视关系第一次调转了。
 

后面的故事里,通过对画和被画的关系的讨论,她们就像是攻防一样不停转换着主动与被动,凝视与被凝视的权力关系。
 
而等到那场篝火,她们最终达成了一个平衡,在篝火两侧第一次毫不闪躲地对视,忘情到裙子被篝火点燃也全然不知。

 
镜头在那一刻短暂定格,成为了一张油画。
 
也就是我们的片名,《燃烧女子的肖像》。
 
 

「孤岛」

那这电影除了谈恋爱,还有别的东西吗?
 
有,我们来说最后一个,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负责议题的意象:
 
孤岛。
 
整个故事都发生在一座孤岛上,每一个看过的人都这么说,包括我。
 
但没有人知道这种感觉是怎么来的,甚至没有任何一句台词告诉你这是一座孤岛。
 

一开始画家坐着船登陆在一个海滩,然后不知道哪里来的妇女集会,不知道去了哪里的母亲,男性也消失了,整部电影男性只有不到2分钟的镜头,船上一同到来的男人都消失了,你连谁是女仆肚里孩子的父亲都摸索不到。
 
这座城堡越来越像是一个孤岛,只有女仆,画家,小姐三个人生活,很多时候都是没有人说话的,频繁出现的大海这一意象,以完全看不到边的特点渲染着一种莫名孤立感。
 

这其实是导演刻意为之的心理暗示。
 
你不知道画家是从一座孤岛来到大陆,还是从大陆来到孤岛,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会在导演的这些暗示中感觉到一种异世界的脱力感,好像这些是被困在这里的人。
 
那么,谁被困住了?
 
男性消失了,答案显而易见:女性。
 
明白了吗?为什么导演要让所有人以为这是座孤岛?
 
因为孤岛的象征意义直接指向了那个年代包围着女性的包办婚姻甚至男权枷锁,孤岛,便是困境,是一座被假想出来的女性牢笼,这也是两个女主爱而不得的第一阻碍。
 
哪怕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有为女性呼喊过一句口号,连偶然提及的台词都没有,但你只要明白了孤岛的象征意义,再去看这部电影,便能意识到,其实到处都是艺术化的女性主义反抗。
 
小姐第一次出镜时的奔跑,以及奔跑后的那一句,“我想这样(奔跑)很久了”
 

妇女篝火集会上的阿卡贝拉,她们唱的是"Non possum fugere.":我无法逃脱(翻译来自豆瓣影评作者@Настя)。
 
孤岛中意外怀孕的女仆,来月经的画家,被婚姻束缚的女主,她们三角式的互相护持。
 

那位从未出现的姐姐的自杀,还有那位突然出现的老奶奶帮女仆成功堕胎,这些都可以理解成,那个年代的男权桎梏下,女性的团结和自救。
 
这部看似拘泥于爱情的电影,其实骨子里是带着极强的议题性在左右叙事。
 
最后
 
我今晚始终没有去谈它的同性标签,我也不希望大家这么做。
 
这就是一部爱情电影,适合所有还能感觉到爱的人。
 
我希望你和我一样享受其中。
 
晚安
 
 
 
音乐/Jeffrey Biegel - The 4 Seasons:Violin Concerto in G Minor, Op. 8, No. 2, RV 315, "L'estate" (Summer) (arr. J. Biegel for piano):III. Presto
配图/《燃烧女子的肖像》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