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第一次聊外卖员的行业困境,是在上次外卖员砍人事件的时候,今晚的部分内容也是当时的一些旧文。今晚再一次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前两天我看到了微博vlog博主@曹导发出的外卖小哥职业体验视频。
视频中的开篇,是一段她去北京SKP商场取餐的过程。先是在商场正门被告知穿外卖服不得进入,而且是进去做任何事都不行,但只要你不穿外卖服或者外面披个衣服,就可以进入。
后来她在保安的指引下去了员工通道,在员工通道却被再次告知,外卖员不能进入,必须要去地铁口取餐。
等她到地铁口又被告知这里依旧不能进外卖员,最后博主在视频里大骂这是对SKP对外卖员的歧视。
同时也有另一批人指责这个博主是在煽动阶级矛盾,上升到歧视来赚取流量,因为那个商场其实是有在员工通道外设立取餐点的,只是博主未得知这一信息。这种吵架我挺烦的,而且我看了好几天,大家其实都没吵到重点上。
这个视频最有讨论价值的,不是到底是不是商场对外卖员的歧视,而是平台等资本方对于基层工作者傲慢和压榨的问题。首先,我确实也觉得谈阶级歧视,拔的太高了,还不至于,博主的视频也并不全面,商场在管理上当然可以把外卖区和购物区分流,这样其实能优化环境管理,外卖员取餐也会更方便。视频里博主穿着外卖服被禁止入内是客观事实,商场在商场外设立了方便外卖员取餐的集中点也是客观事实。可为什么博主接触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未见告知她取餐点和取餐方式?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地铁口的保安见到外卖员几乎是如临大敌,告知博主千万不要进去不然商场会扣自己的钱(1000块),甚至连让她站在门口都不行。
三个保安也都是着急忙慌地让博主去另一个口子,别来自己这里。
他们给保安的培训并不是如何引导商场秩序,如何让购物区和外卖区分流,而是单一的“如何禁止外卖员进入”,包括连一个明确的指示标都没有设置,就是一种很典型的傲慢。而且这种对保安的大额罚款,也是在把矛盾转嫁到保安和外卖员这些基层工作者身上的手段。在这只视频里,除了进不去商场那段外,后半部分还记录了博主的多次送餐超时,以及这几次超时背后的原因。第一次是因为美团的智能系统,在美团的骑手,每自己选择接一个单,就会有一个组合单,让这些单子连在一起,也就是系统会帮骑手计算好,在送餐路线上哪些单可以一起取,可以顺路送,然后依次计算好时间。
但技术永远是没有人性思维的,它考虑不到的东西太多了,比如很多只做外卖的小档口本就很难找,会多出寻找时间,电梯上下的巨大人流和由此产生的等待时间,红绿灯的等待时间,这些系统都是不会帮外卖小哥考虑的。最后的结果就是,非但没有给骑手方便,反而会收紧骑手的送餐时间,加大超时概率,扣钱更多了,变相压榨也达成了。
上次我写这个话题的时候,用的是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现在看却依旧适用。电影里有一段是资本家为了减少工人吃饭时间,让工人在吃饭时也能工作,发明了“自动喂食机”。结果因为机器没法完全考虑到人的极限和习惯,不仅没增加效率,反而差点把工人卡进机器里。
还有老板为了让工人能够在单位时间内更高效地产出,选择偷偷加快流水线履带速度,本来工人一个小时只需要做100个零件,但现在流水线加快了,他一个小时需要做300个了,但是工资依旧还是按照时间来算。
这和上面平台的行为,有什么本质区别吗?都是一种变相的压榨罢了。曹导的视频里,她还有第二个超时的原因——她遵守了交通规则(写出来我都想笑)因为平台默认的给骑手的导航是步行路线的导航,因为步行是不考虑是否逆行的,时间也是按照这个去计算的,甚至没有考虑红绿灯的时间,这就会导致什么呢?
骑手为了不被超时扣钱,必须要牺牲自己的安全,而如果外卖员选择遵守交通规则,那客户的外卖就会超时,矛盾转嫁便就完成了。男主夏洛尔(卓别林饰)在一家餐馆当服务员,因为顾客太多,导致顾此失彼,上晚了菜,惹恼了顾客,被投诉,然后被老板扣了工资。
这一段乍一看好像只是非常正常的服务行业日常缩影,反映的是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需要提高。但要知道,1936年卓别林拍摄这部《摩登时代》的目的是为了拍“一个描述工业时代的故事,反映私营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之间的冲突”。
他为工人阶级发声的意图,强烈到直接把这段话打在了电影开篇。所以这一段剧情的视点和服务行业其实无关,恰恰相反,他在用一种非常高明的人物关系处理,去让观众自己意识到这种关系其实是一种很典型的剥削关系。我给大家捋一下这段戏。你就能明白那些外卖事件的滑稽在哪了。
利益受损的主要有两方,被扣了工资的服务员,晚吃到餐品的顾客,他们两个也是整个场景里最激烈的矛盾双方。
而餐馆老板几乎不存在于这段矛盾中,只是扣了服务员工资,这份钱又是归属于老板的,反而节省了一定人力成本。
然后我们再看这段剧情里根源上是谁的问题,服务员为什么会送错,送晚?通过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卓别林送餐的时候经过跳舞区,被跳舞的人群拉着跳了好几圈舞才出来(喜剧效果),这反映的是送餐流程不完善,为了节约房租成本,顾客跳舞区和送餐路线是重叠的,
另外,那天明显的客流量和服务人员比例是完全失衡的,3个服务员根本处理不过来那么多的顾客。但餐馆老板依旧为了省却人力成本,让服务员去超负荷地工作。
结论很明显,主要错误是店老板的,但是离奇的是,承担错误后果,利益受损的是无错的服务员和顾客,吵的最凶的也是服务员和客户。外卖员的超时,就是夏洛尔的犯错,而我们就是那个顾客,外卖平台就是那个扣工资的店老板。当这三个关系一一代入,剥削关系其实就已经很明显了,外卖配送时间的过紧,外卖员数量和业务的不成比例,接单数量和收入不够平衡,晚送的罚款数目过大。这些根源性的问题才是导致了外卖员闯红灯,经常性晚送的主要原因。
各平台晚送被投诉大概是扣50-100,一次晚送,半天白干,提前点送达被投诉罚款大概是在500-1000。一个礼拜白干,来不及没送上楼被投诉,也要扣钱。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扣钱的项目,某些平台不穿制服,穿凉拖鞋都会被扣钱,派单后一天也只有3次转单的机会,转不出去就必须自己送,再远你也没办法。而且目前大部分平台都没有差评申诉渠道,不管真假差评,都只能自己承受,默默罚钱。对于部分外卖平台的专职骑手来说,你甚至连拒单,转单的选择都没有,不论远近能不能按时,必须接受。他们其实没有什么选择,想要按时,不被扣钱就只能硬着头皮冒死闯红灯。要么就停止或者少接单,但这又会导致一个月的收入根本不够养活自己和家人。最后引发了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异化”现象(异化通俗说就是人在劳动中不再被当做人,而是一个单纯的工具)这种异化本质上是一场“劳资矛盾”,是资本家(平台方)和劳动力(外卖小哥)的权益矛盾。但外卖员是第一受害者的同时,顾客成为了第二受害者。有时候晚送,吃不到热乎的饭都还是轻的,如果你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打差评投诉,但明明外卖员也竭尽全力,他气不过,打击报复顾客,新闻里也不是只有一次两次,不遵守交通的外卖员始终都是不安全的因素。依旧只有同为受害者的外卖小哥,他们永远是被推在前台挡子弹的人。背后制定不合理规则的“平台方”永远不可能有任何的利益受损,因为我们甚至都“看不到”他们。网上还有一个声音:“你们觉得压榨,那就不要做啊?”说这种话的人,基本就是没脑子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完全不知道还要考虑劳动力的供需关系。在外卖员行业,准入门槛非常低,导致劳动力一直是供大于求的,你不做,还有大把的人抢着做,这就是为什么在《摩登时代》里,夏洛尔到处被剥削,却还是要到处求人给工作。在当时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消费疲软,机器已经大量地取代底层劳动力,大批工人失业,在岗的工人也因为这种供需的不平衡面临剥削。更是为什么工厂大喇叭几次通报夏洛尔做的零件有松动,要被扣工资,但他依旧没能力做好。
当然不是,因为他已经做到极限了,高速转动的流水线,让他只能选择不吃不喝疯狂赶工,最后精神错乱,被卷进机器都要继续工作。
所以我们要真正去讨论的,是如何让这种情况越来越少出现,是如何想办法倒逼平台改善对外卖员让出利益,改变不合理的管理机制。一大群被赶入羊圈的绵羊和大街上准备进入工厂做工的工人,被巧妙地剪辑在了一起,卓别林把这群工人象征为任资本家随便宰割的羔羊。
看吧,快100年过去了,等我们现在回头再看这一幕,为什么还是那么熟悉?
「3号黑店」“一个人的影展”四周年限定纪念周边
正在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