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这种片都要删了吗?

灰白 3号厅检票员工 2020-08-19



写在前面
 
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本来是有点不敢相信的——

大陆上映的经典青春片《初恋这首情歌》,是删减版,有长达3分钟的删减。

本身看到定档消息的时候,我都还在想,这么青春无忌的一部片子,上的还都挺是时候的,它特别适合学生看。

因为它特别干净,几乎是一以贯之地在给我们看“喜欢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这个真理。

暴力,政治,情色哪一个词都与它毫无关系,就是一种非常纯粹的青春励志。

但就是这么正能的片子,公映版还是出现了几个不可思议的删减。

两处男女主角的吻戏被删除了,这是全片仅有的两处吻戏。

还有一处给乐队取名的时候,抽烟的镜头也没了。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字幕里著名的性手枪乐队,变成了手枪乐队,原本字幕里称呼Gay的名称词,被替换成了“神经病”。

抽烟被删可以理解为避免诱导青少年,但吻戏和那些字幕,让我觉得特别莫名其妙。

的确片子里面的男孩女孩是15岁左右的年纪,放在国内是太小了,但我们说了很多次了,性取向,性萌动,青春期喜欢一个人的意识,这是你们怎么删除,遮蔽都不可能从所有孩子体内抹去的。

它们一定会发生。

而且它本身是非常美好的,只有在所有的有益信息缺失,教育缺失,呈现缺失的时候,它才会失控。

遮遮掩掩才会显得欲盖弥彰。

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这些东西的美好,就像这部电影一样,它本身就只是一次非常纯粹的青春启蒙。

《初恋这首情歌》
 

我就不去重复《初恋》这部片子有多经典了。

豆瓣评分8.2,IMDb7.9,烂番茄新鲜度95%,4年豆瓣8万人打分这些数据化的标签,足够让你明白,它的院线上映有多么宝贵。

整个故事也和片名一样干净,以14岁男孩康纳(福迪亚·瓦尔什-匹罗)的一次蓦然钟情为起点,即兴组建的乐队为依托,铺开了青涩少年们的筑梦之旅。


大概由于导演自己本身的音乐人属性。

整部电影都可以当做一首歌来欣赏。

很多人看完后应该会记住好几个碎片:

少年们对艺术之光的追逐又草莽而赤诚,在街头旁若无人地奏乐打鼓,唱出内心曲折。梦中的姑娘就戴着魅力十足的金圆环,款款从他们身边行过。
 
初生情愫的鼓涨与纯粹,未来图景的逼仄与迷沉,世俗枷锁的冲撞与唐突。

它没那么沉重和寂寥,就像夏天末尾时吹过香樟树的风一样轻淡。
 
一切和蓬勃意气相关的,几乎都在片子里了。

如果一定要下个定义,那么我想这部电影,其实是献给所有还相信青春不死,理想不死,万物必将从破灭重生的人。
 

纯净与随性
 
《初恋》的故事就只有一个核心词,纯净
 
它的纯净是三棱镜的折射,层次细腻丰富,像把光打在了不合群而痴摇滚的都柏林青少年身上,每一处情感边角都因为这种笼罩而豁亮起来。
 
就从男孩康纳对蕾菲娜(露西·宝通饰演)的恋慕说起吧。
 
那时的康纳并不快乐,经济时局衰靡,家庭关系几欲坍塌,新转到的学校以互相欺凌为特色,他还领受了一个混混的拳头,眉眼是来自生活与权力恩赐的乌青。


但就在这个时候,他从混沌沼泽中看见蝴蝶,看见她。
 
女孩嘴角叼着一根没点燃的烟,站在台阶上摆出疏离的姿势,漫不经心地在等什么人,又好像没等什么人。
 
她就站在这该死生活的对立面。


电影还设了一点悬念,两次将女孩的脸虚化,只通过台词告知我们“她很美”。


直到康纳渐渐走近,仰视般的视角双倍强调她脸的轮廓,来告诉观众,这一刻。她在他眼里很有魅力。
 
 
“要火吗?”
“不,打算戒了。”
“反正我也没有火柴。”

玩笑与试探同在,勇气与强撑并存。

她是空想的模特,他有空设的乐队,在最好的年纪里面他们的理想最登对,无所顾忌也无所不往。


更能体现这种爱情纯度的是,康纳沉迷却不忘我。
 
当他搭乘蕾菲娜回家,方得知他们之间不仅有地域的阻隔(女孩即将去伦敦),还有一个驾跑车的男友横亘其中。


这之后,即使是氛围最合宜的一刻,康纳情不自禁地吻了她,他还是忍不住问,“那伊万怎么办?”

这种质问更像是对他自己的,他无法兼容爱情的不唯一,也无法接纳女孩对爱情的不专一。
 
他也在等一个可能的答案,女孩会愿意松口说我跟你,或者女孩释然地说我们早就分手了。

但一切都没有,康纳只是一次次地把气氛破坏掉。也恰恰是这种微妙的尴尬,把青涩情爱无处着落的迷惘烘托到了极致。

 
包括乐队组建时的随性。
 
贴出一张再散漫不过的告示,“不用打电话,敲门即入”,两个相爱的男生对视点一点头,“很适合我们,走吧。”

就这样招到了贝斯手和鼓手。
 
 
他们无所畏惧,青春的抉择维度就该简简单单,不想要遗留任何一点错失的遗憾。
 
还有片中几乎所有人物对艺术的纯粹追寻。
 
康纳的哥哥布兰登(杰克·莱诺饰)热衷摇滚乐多年,满书架的黑胶唱片,培育出了极佳的鉴赏品味,也对音乐有所理想。

 
康纳出生之后,布兰登的加拿大之行被母亲截断。而即使留在了家里,他还是保有对艺术的热血和执著。
 
当妹妹说自己想当建筑师时,布兰登说那不算职业,画家、诗人、清洁工、出租车司机才算,并提醒妹妹幼时对画笔从不松手。


看似偏执的引导之下,是他对艺术梦的非功利捍卫。不为什么,也不要别的什么,它就是心里最无法抹平的一道甜美沟壑。
 
就像电影中我喜欢的那首《up》中,康纳唱道:

“going up/向前走吧
she lighes me up /她将我的世界点亮”
 


「她」唱的是康纳的女神蕾菲娜,而对更多的人来说,「她」又何尝不是心中不为人知的一处寄托圣地,一种至纯至狂的理想执迷。
 

干净是靠生活的脏来衬托的
 
纯净往往不能独立存在,长大的过程塞满了杂质,但也是这些杂质程拓初了青春里纯净的可贵。
 
一旦透亮的青春玻璃纸揭开,不可避免会看到斑驳的各式生活底色。
 
其中最突兀的一处是家庭。
 
开头一场不足两分钟的早餐戏,就凸显了康纳介于崩裂家庭中的无措感。
 
桌上一片食物狼藉,所有人都穿厚重的冷色调衣物,只有母亲穿亮眼的红色披肩,对后面的出轨形成暗示。


斜坐的父亲手中一直夹着烟卷,手势不断配合语气增大幅度,位于构图中的中心点,强调他在家庭中的牵制位置。

哥哥态度随意、分心,摆弄小物件,叼着烟与父亲互动是嘲弄戏笑,初步构筑了他性情表层的轻慢。
 
而康纳是一个承受者的弱势身份,接受父亲的转学告示,哥哥的消极调侃,他几乎就没有正面镜头,多为侧写和中景速切。


这一整个家庭都呈现出歪斜欲坠的状态,康纳在其中被迫不停摇摆,乐队和初恋成为他唯一的支点。
 
电影对别的乐队男孩也间接作了家庭样貌的横切,且并非一味刻画破碎,还从细节描摹具体的纹理质感。
 
把兔子养在床上的男孩埃蒙,他爸爸去了圣约翰里,“一个不再殴打妻子和邻居的戒酒之地”。

 
陪伴左右的母亲表达出亲密关系的侵占欲,会在排练时送水果,当面抚摸他的脸颊。

但也欣喜于他们带给儿子快乐,给予他们场地和支持。

 
而黑人小伙伴恩格,也只有母亲角色出现,口音和衣着,包括镜头扫过他们房子的装横,都是浓郁奇趣的热带风格。


这位母亲也给了儿子尊重,会让康纳自己去问恩格会什么乐器。


甚至在康纳目睹家庭离散之后,他专心于乐队演出,幻想出了50年代的摇滚舞会,致敬经典科幻片《回到未来》一个充满张力的造梦桥段。
 
父母重归于好,温柔交舞,哥哥骑着车风驰电掣地进来,对付了欺辱蕾菲娜的男友,女孩欣慕地对康纳微笑,好像圆满都得到了填补。


但我更喜欢的是幻想破灭之后的一段。
 
康纳得知现实的蕾菲娜已经去往伦敦,他回到家门口,电影用了一段跳接剪辑。
 
先是移到哥哥躺在沙发上落寞地吸烟,然后是独自看电视,吃面包的父亲,才到失魂落魄的的康纳。


生活是什么呢?“happy and sad”就是注解。
 
悲伤和快乐轮番交替上演,无人例外,不论青春与否。
 

少年最后一定会赢的
 
青春不是一眼望到头的绝对干净,生活不是可以预知的完全喜悦,唯有理想与自由是恒久不熄之火。
 
电影中的破碎和不如意那么多,可每个人还是仰着脖子不服一个输字。
 
最诗意的一段或许发生在康纳母亲身上,这个成功逃离出去的女人,曾花了很长的时间去等待丈夫转变,企盼他带自己去西班牙。
 
哥哥叹息说,她每天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来,就为了点支烟,读一读她的文章。


景深处的女人穿着淡粉的衣服,旁边几只空高跟酒杯,她眩醉在自己制造的梦幻里。
 
她最后离开了这个家庭,也更像是去追另一场梦,去竭力抓住她所能抓住的“新的一抹余晖”。


包括看似一直浑浑噩噩吸飞叶的哥哥。他最后的确是目送康纳和女孩远去,始终没能离开这座岛。
 
但他同时也塞给了康纳写满歌词的纸,那是他在干瘪生活里依旧丰满的艺术之梦。

 
我在看第一遍时认为结局如此美好,但有另一些声音在说,导演的意图并非圆梦,康纳带着女孩乘船出逃只是幻想的延续。
 
但谁说结局是最重要的呢?青春最美好的部分是落幕吗?
 
其实无论是喜剧结局,即康纳勇敢带着女孩乘风破浪,让大海剥离青春的妆,他们在狼狈中笑。


还是所谓的悲伤结局,即康纳看到从伦敦回来的女孩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蜷腿坐在公园椅子上苦笑疲惫,他失望离去并惊飞了一群白鸽,这就是爱恋的收尾。


两种皆是成长。

一种是学会勇猛,一种是学会从无望中抽离,走向新生。
 
毕竟,他们是不是离开了那个岛,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
 
你是不是离开了那个岛呢?
 
这才是电影最后留给我们的,关于青春,关于生活本身,也关于未来之梦的问题吧。

配图/《初恋这首情歌》
音乐/ Sing Street 《up》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
激励计划签约账号『3号厅检票员工』原创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