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佰」是招谁惹谁了?

检票小哥 3号厅检票员工 2021-01-31


 

写在前面

 

我真的特烦这个事情。


现在很多人聊起《八佰》它不是“这片子拍得好不好”,而是这片子“屁股正不正”。

 

这片现在就跟被砸进了粪坑似的,苍蝇蛆虫都拼了命地往它身上爬,什么美化国民党,什么历史虚无主义,什么美化逃跑将军。

 

很多讨论都已经莫名其妙地出离掉了电影本身,而且这种声音从它一年多前撤档开始出现,硬生生骂到了现在。

 

这群人可笑到什么程度,那个时候电影都没上,自己都没看过,就只是揪着管虎的一条微博,就是一顶“歪曲历史”的大帽子扣上去了。

 

他们的逻辑就是,“我没看,但我就是猜你歪曲历史,所以你撤档活该”。

 

现在电影上映了,眼见为实,我以为那些莫须有的罪名总该消散了,结果还是这群人,我也不知道他们是瞎,还是压根就没去电影院,还是每天跟个臭流氓一样每天就知道看着别人的屁股。

 

他们就是能继续骂。

 

但其实电影里面压根没有孙元良这个人,唯一一次出现还是在字幕里暗示他把士兵抛弃了。

 

也没有美化国民党,反而是借着黄晓明那个角色,把国民党高层在淞沪会战中冷血,无能的那一面,狠狠讽刺了一遍。

 

更没有歪曲历史,去说这场战争是在保护上海,相反管虎用“戏台”这个双面意象,把这场战争是一场“表演战”的属性定调得异常巧妙。


还有人说明明日本人记载的是日本就死了一个人,也没发生大规模战斗,都是管虎瞎编的。

 

那拜托你能不能先去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里看一下?

 

里面有很多电影里桥段的原型,包括被很多人抨击的陈树生(郑恺饰)舍身跳楼自爆的那段,还有日本兵的夜袭,都是在纪念馆里能看到的。


(图片来自公众号电影岛赏) 


我读书时候的历史书上也有专门一小段写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合着我们都搭纪念馆,进教科书了,为啥你们还要死活信日本人那边的说辞,就是不信这些自己国家的档案?就因为日本人跟你们想的一致?那到底谁才是所谓的“歪屁股”?

 

《八佰》点映到现在我一直没写文,就是真的烦死了这些乱七八糟的“歪屁股论”,但现在上映了我看着这些愈演愈烈,还是忍不住在今天的开头这么提一句。

 

聊电影就好好聊电影,别让“电影的背后,也变的全是政治”。

 

《八佰》


 

去年我离看到《八佰》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原定160分钟版的《八佰》是作为去年上影节开幕片来放映的。

 

买到了票,我人也已经到了上海,离放映还有不到24小时。

 

后来就是你们都知道的那个事情,取消放映,全国撤档。

 

因为放映取消,我突然多了一个晚上的空闲,便沿着苏州河一路走到了四行仓库,因为走到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纪念馆早已闭馆,我就站在光复路的马路边上,背朝南岸的“旧英租界”,面朝四行仓库,看了很久,百感交集。

 

我也没想到再见到这个地方就是一年以后了,而且莫名承载了和电影内的士兵同样悲壮的命运——进场救市。

 

所以不管是出于电影之外的这些私人情感,还是出于电影本身,我都是喜欢《八佰》的。


 

《八佰》好看吗

 

先来聊点表面的东西吧。

 

关于八佰的好看。

 

且不谈电影的表意如何,深意几多,《八佰》至少是一部能让人觉得「好看」的电影。

 

当然,我说的这种「好看」,不是仅仅停留在你的眼睛里的那种视觉性,那不叫「好看」,那只是奇观堆砌。

 

真正的「好看」是以你的眼睛为入口,能够进到你的心里,然后给你一种心理上的冲击的东西。

 

《八佰》的「好看」就是后者,它不只限于满屏血肉横飞的视觉层面,更热衷于如何给观众制造心理层面的压迫。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四行仓库的第一场战斗,那场战斗管虎甚至都没有选择正面去表现枪战。

 

而是把镜头对着一扇门,枪声大作,只有声音,没有画面,就这样表现完了战斗的整个过程。

 

这是谁的视角?

 

是被关在门内的逃兵的视角。


 

让观众感觉到害怕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进入那个最害怕的角色的视角,让观众和那些逃兵一样,面对未知,面对突发,面对不可预见的危险。

 

所以编剧还在这段戏里安插了一个被枪声吓疯,最后消失在枪声里的逃兵,这个角色就是给观众的“下马威”。

 

代入你,吓疯你,然后让自己人朝你开枪。

 

够狠吧。

 

这里就体现出来了,管虎拍战争片的两板斧——

 

第一,将视角下沉,不着墨太多大人物,即使是群像,也选择以懦弱,怕死的底层士兵为主视角,因为那最贴近观众,也能让镜头体现更多的个体意识。


 

第二,这些小人物的动线,尽可能落在表现战争对于他们的异化上。

 

战争最残酷的不是身体真的被子弹击穿的那一刻,而是身体随时有可能会被击穿的每一刻,那种心理上的惶恐,便是战争对人的异化。


那要如何让观众彻底感受到这种异化呢?

 

也是两个办法。

 

最直接的还是用死亡,用频繁的,意想不到的死亡。

 

毕竟烂的战争片和好的战争片的最大区别在于:

 

一个让观众觉得,怎么都死不掉。

 

一个让观众觉得,怎么就死了?

 

比如欧豪张译还有一个逃兵想借水道逃跑,只是为了躲日本兵,那个逃兵就一下溺死了。

 

小七月只是想看一眼自己的白马,下一秒就被爆头了。


 

张译只是伸了个手,手指就被打烂了。



那个被躲着瑟瑟发抖的学生,镜头切到他还没几秒,一颗手雷他肚子就被炸烂了。

 

太容易死了。

 

而且更让观众难过的是,你会后知后觉地发现,这些角色其实都是没有名字的,连到死都没有名字,你顾不上他们叫什么,你也来不及想他们叫什么。

 

第一个出现真名的士兵,还是郑恺饰演的陈树生,但那是他舍身自爆的最后一句。


 

这就是第二个方法,去制造一种个体的“淹没感”,这是战争片表现异化的核心,也是一种出离了宏大叙事后的个体关切。

 

这些东西《八佰》都做得非常好。

 


两台大戏

 

我们再往深入了聊。

 

要看懂《八佰》,你就必须弄懂什么叫「看戏」。

 

「看戏」这个词可以说是贯穿了整部《八佰》第一意象。

 

管虎想要我们看戏,而且是两台大戏。

 

第一台戏是北岸的仓库战场,这是明面上的戏台——


 

四行仓库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八百壮士”的所有拼命和牺牲,唯一的意义就是完成一场真实的“表演”。

 

演给谁看?

 

这个答案电影里交代的很清楚,一共两群人。

 

一群是西方国家的人。

 

四行仓库的历史背景是淞沪会战的尾声,国军节节败退,上海几近沦陷,蒋介石政府走投无路,只能寻求在即将召开的布鲁塞尔会议上争取到英美等国的援助。

 

四行仓库保卫战,便成了国民政府最后的筹码,他们计划用这群士兵的生命,去交换那些国家所谓的“同情”。


 

电影里空中的直播飞艇,租界里咋咋呼呼的西方记者,无不在说明,那是一场打给西方看的“苦情战”。

 

第二群人是对岸的同胞。

 

因为高层指挥的无能,民众早已对抗日失去信心。

 

而四行仓库是上海最后一块没有沦陷的国土,又刚好仓库与租界只有一河之隔,河的对岸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看台。


 

同胞观战,就是在“看戏”。

 

租界河边的戏台上,戏子调侃的那一句台词其实就点明了这个象征——

 

他们说这岸的民众,“满坑满谷的跟看戏似的”。


这是那个时代赋予那群士兵的使命,他们要给国人看一场“没有节节败退”的战斗,看日本人不是完全不可战胜的,看中华民族还有希望。

 

“这场戏”电影直接用台词摆出来了,大部分观众应该也都看出来了。

 

但我今天重点要说的,是另一台没表现的那么明显,但反而是管虎真正寄托了表达的“正戏”——

 

就是反过来看的对岸,以及对岸的民众。


 

看戏和被看,在苏州河的两岸形成了一个相对概念,当租界里的国人把四行仓库当戏看的时候,他们自己也早已成为了管虎眼里的另一场戏。

 

这里才是各种讽刺的好戏上演的地方。

 

在这场战斗一开始,对岸满目都是丑态——

 

南岸的人在对北岸逃难过来的同胞排外,北岸的人生怕自己和士兵染上关系。


 

女人一边打麻将,一边担心霞飞路的房子,一边翻着白眼说日本人跟我有啥关系。



男人在同胞有难的时候不救人,不开门,明哲保身,各扫门前雪。

 

富人在开赔率,赌日本人三个小时能不能打下四行仓库。

 

穷人在趁着战乱偷东西,沿街都是坑蒙拐骗。

 

记者在当汉奸,卖消息发国难财,小贩在卖望远镜,给这边的人看对岸的“戏”。

 


“好像这场战争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洋人的一句感叹,点明了管虎在这场戏里下的“讽刺”,

 

但他同时又不是停留在讽刺,也没继续南北两岸去互相对比,而是想要两岸产生互相影响的联动——他更想给我们看这些国人的变化。

 

电影里谢晋元一直在重复一句台词——「要让民众觉醒」,这在某种意义上才是电影的主线,也是历史书不会写进去的时代痕迹。

 

而管虎把这种痕迹拍了出来——民众随着仓库战事的变化而在不断觉醒。

 

觉醒的是什么?

 

是一种“我是中国人,我们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家国意识。

 

管虎把这种觉醒的渐进感表现的很好,它不是一下子的,而是一点一点的。

 

比如最初是日本兵夜袭那一段,民众迅速打开探照灯,一起大喊给仓库里的士兵提醒,战斗结束之后,民众完全不同于之前事不关己的冷漠,大家聚集在河边对着欧豪,张译喊“你们是英雄”,还有那三个偷渡过去的学生,投笔从戎。



但值得玩味的是,我们也能在这个段落里同时看到,当英国士兵驱赶河里的欧豪,张译的时候,民众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大家发现日本兵的时候,喊的也是“日本兵越界”了,这种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台词。

 

这种民众逐渐有报国心但没胆的犹豫和小市民心态,被这段表现的非常到位。

 

后来就是全片最高潮的“三小时战役”,这是彻底唤醒了对岸同胞的一场战斗。

 

战斗结束后,镜头横扫了对岸的民众,大家举满了用各种字体写着「西墙」的提示牌,后来就是刘晓庆那个角色捐旗,童子军送旗,青帮一众兄弟为了送电话线舍生取义。



我印象最深的是戏班子改戏,从走麦城,唱回赵子龙一夫当关的长坂坡,班主那句“杀他个七进七出”尤其响亮。

 

同时醒目的还有戏台背后那块此前被遮掩的牌子,那块牌子在那场戏之后多次出现,上面是四个大字——浩气长存。



这段是南岸开始第一次出现有人为了这个国家赴死,两岸的民族意识也在慢慢走向统一。



最后你甚至能看到和尚和修女在街头同时为士兵祈福,民众不论身份的捐款捐物。


这才是电影最让人动容的时刻,这种动容不是在于北岸生死的悲壮,而在于那份悲壮所带有的力量,以及它在南岸催生的东西。

 

这份东西,也在电影中形成了一层铺垫,让电影最后杜淳对黄晓明的那句反问多了一层悲剧性——

 

「你们就这么定义这场战斗吗?」

 

是啊,你们就这么定义这场战斗吗?

 

这句话也同样可以问现在的很多人。

 

是,我知道你们会说:你们太幼稚,战争背后都是政治,要看党政大局观。

 

但我只是觉得可悲,这些士兵83年前被当做政治工具,83年后为什么还要被你们当网络舆论场中所谓争斗左右的工具。

 

只看政治你们不会觉得太自己太冰冷吗?

 

那些士兵的鲜血才是唯一在历史里滚烫至今的东西啊。

 

 

音乐/送别-朴树

配图/标注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
激励计划签约账号【3 号厅检票员工】原创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