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8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我求求这剧千万别崩

3号厅检票员工 2020-08-18


写在前面
 

谁也没想到《以家人之名》会爆。


开播一周,热搜基本就没有断过,一个预告都能在热搜屠榜,豆瓣近7.2万人打出8.6的高分。


可以说是热度、口碑都占了。



至于爆的原因,其实我初看的时候,也没说出个一二三来。


就是觉得这剧看着挺舒服的,我能感觉到那是一种很普世的情感在作祟,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只打一张亲情牌,就能让人又哭又笑,还是挺厉害的。


但当我再一次回看,我才发现其实每个人物、每个故事设定,都藏着编剧的巧思。


是这些巧思,构成了今年夏天最好的这部家庭国产剧。


《以家人之名》



《以家人之名》的故事构成很简单,就是三个原生家庭和一个重组家庭衔接。


三个原生家庭,就是三个孩子和一地鸡毛:


第一个孩子叫凌霄(宋威龙饰)。


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因为妹妹的意外离世,凌母陈婷精神受到创伤,一直认为是凌霄害死了妹妹,与凌爸争吵不断。


最后,整个家庭分崩离析,陈婷离开这个家,凌霄独自跟着父亲生活。


但因凌霄亲眼目妹妹的死,以及母亲的离去,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成了怎么都回避不了的心理阴影。



第二个孩子叫贺子秋(张新成饰)。


他还没出生的时候,父母就已经离婚了,他的生父想贺子秋的妈妈贺梅打掉孩子,但贺梅怎么都不舍得。


可是农村家庭的家庭背景,让贺梅根本没能力养大一个孩子,只得靠骗人把儿子扔给了相亲对象李爸。


然后,便再也没有回来。



而李爸自己的孩子,也就是我们的第三个孩子李尖尖(谭松韵饰),本身也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母亲早年病逝,让她从小就缺乏了母爱。



于是,一个奇特的重组家庭便产生了——


凌霄的爸爸和李尖尖的爸爸,因为住在老小区的上下楼,两家类似的情况让他们决定搭伙过日子。



再加上贺子秋的出现,五个没有直属血缘关系的人,就这样成为了彼此的新家人。


整个的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





《如父如子》+《家有儿女》


《以家人之名》是一种悲喜剧的结合。


它的底色是悲剧,我估计很多人看简介,都会想到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它们涉及的也是同一个命题:


血缘关系和长久的陪伴,究竟哪一个更重要呢?


《以家人之名》这个剧名就是一个双关,原生家庭以家人之名绑架孩子,非血亲家庭以家人之名治愈孩子。


在其他人眼里,这一家五口没有血亲关系,不是真正的一家人,但他们却认定彼此是最亲近的家人。


很多细节自然地透露出他们深厚的感情。



比如第二集,子秋想上厕所,结果尖尖在厕所,他立刻拿起钥匙就上了二楼,跟在刷牙的凌霄共用一个厕所。


两层楼的钥匙是互通的,五个人像是住在带露天效果,但还没完全打通的复式里一样。


这熟悉和亲密的程度,是很多家庭所没有的。



《以家人之名》比《如父如子》多做了一步。


《如父如子》里,小孩从小就被抱错了,所以跟原生家庭没有那么深的羁绊,电影把主要的视角放在父母的身上。


《以家人之名》则视角同时放在孩子的身上,孩子的选择更是成为了主要的刻画对象。



凌霄的外婆去世,生母遭遇车祸下半身瘫痪,继父去世,同母异父的妹妹不愿跟叔叔一家一起生活。


所以凌霄最后不得不选择了原生家庭。



子秋看着李爸为了他们累倒,也选择随生父出国留学,减轻李爸的负担。


成年回国后,子秋还要面对生母重新出现的情况。



凌霄和子秋对自己的母亲有恨,她们让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童年创伤,但同时也有爱。


跟原生家庭的羁绊,让他们无法只选择某一方,这个抉择如果处理不好,容易显得煽情、狗血。


所以,主创以类似《家有儿女》情景喜剧的形式,让故事变得没那么狗血,让观众能笑完哭,哭完笑。


像李尖尖在饭桌上宣布自己来月经,给上一个放烟花背景音,这段一下就变得有趣起来了。



讲完以后,音效巧妙地来了一个停顿,镜头切到四个男人愣住的样子。


他们跟李尖尖的大方,形成强烈的对比,喜剧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



尴尬的背后还顺便说明一个事,月经羞耻。


事情还没完,李爸转移话题说吃鱼吧,结果李尖尖拿出凌霄送她的内衣,说:


“我哥给我送了一件衣服,还是白色蕾丝边的。



这话因为不符合我们的认知,所以显得语出惊人,可以把人逗乐。


乐完以后,16岁的李尖尖还不知道什么叫内衣,再次点出中国性教育的问题。


这些家庭相处的快乐碎片,背后有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对现实、对生活的反思,所以才能反反复复地重看。



同时,新家让他们逃离原生家庭之苦,原生家庭也让他们更珍惜新家。


这份感情所裹藏的东西,使得这些快乐变得弥足珍贵了起来,可以不断细嚼。



人物讨喜


当然,有好的概念肯定是不够的,这种偏群像的戏,最重要的就是人物设定对剧情的支撑。


而《以家人之名》就是做到了让观众喜欢这些人物,相信这个新家庭的存在。



这部剧没有通过旁白去丰满人物,而是靠一些看上去不重要的细节去给人物添砖。


慢慢带观众认识这些主要人物,转变他们对人物的印象。


比如,当你通过街坊聊八卦,才知道凌霄妹妹真正的死因:


不是凌霄让妹妹误食核桃,而是被出去打麻将的妈妈反锁在家,耽误了救治时间。


一下子就能理解凌霄外表的冷漠。



当你跟着李爸的回忆,看到子秋在乡下一身泥土,背着箩筐在山里采东西,看到李爸却笑着喊:“爸!”


才会知道子秋看起来开朗乐观,其实懂事得让人心疼。



还有,你尖尖平时大大咧咧的样子。


直到她对着流星大喊“妈妈”,你才能发现尖尖细腻的地方。



这些瞬间能让你感受到人物内在的情绪,有了共情,才会真正地投入进去,喜欢上这些人物。


但那只是对单个人物的理解和喜欢。


真正把这一家五口黏合在一起,让观众相信这份新家庭的存在,是因为塑造了李爸的这个父亲形象。



李爸跟中国传统父亲很不同。


孩子们的情况他都看在眼里,孩子们感受到了平等的关怀,本身就是一种言传身教。


孩子们也会视彼此为最重要的亲人。



第五集,李爸喝醉酒情绪爆发的那场戏,极具张力地展现了他的父爱。


他听到子秋二姨让子秋要懂事,这句常人听了可能觉得是关切的客套话,但李爸的反应是气愤。



他知道孩子本来就孝顺,只希望跟他们都没有血缘关系的子秋可以减轻一点心理负担。


还有他担心凌霄再次看到亲妈,每晚都失眠的情况。



这就是李爸,所有孩子的情况他都会摸得清清楚楚,把他们当作是自己亲生孩子去对待。


他不喜欢任何人借着关心的名义,去提醒他孩子不是亲生的,去给孩子心理压力,所以他才会歇斯底里地质问:


“可有些人她非得提醒我,我不是亲爸,那他们的亲人在哪里啊?


这句话一说出来,凌霄、子秋和李爸的父子关系,就是一辈子的事了。



同时,为了避免李爸的形象塑造过于理想化,沦为缺乏血肉的圣人形象,编剧给李爸和子秋安排了一场对话。


李爸告诉子秋,他老婆去世的时候,其实怀着一个孩子。


那个孩子,是一个男孩。


这是李爸收养子秋的私心,他想要一个男孩弥补当年的遗憾。



这场戏让理想化的重组家庭,变得更有可信度,一家五口的羁绊能扎进了每个观众的心里。


写在最后


《以家人之名》前10集的剧情看似简单,其实铺垫做得特别扎实,一个放在整个国产剧里都能当教科书的故事开场。


观众看着三兄妹成长,会为他们不得不长大成人,一家人面临的分离,以及未来的重逢而感动。


只是从目前一些预告、片头片尾和配角设置看,我隐约有些担心《一家人之名》会烂尾。


隐患有二。


一个是大哥凌霄和小哥子秋,在回国以后好像都跟小妹尖尖有感情线。



观众已经把他们三个代入到家人关系中,之后再谈恋爱,会很容易产生割裂感。


这要看主创怎么把爱情线融入到亲情线里,讲清楚他们内心的感情变化。


并且,这部剧叫《以家人之名》,之后的剧情如果犯国产剧的老毛病以爱情线为主,那就走偏了。


容易再次沦回到玛丽苏的俗套(两个哥哥都是学霸人设,只有小妹尖尖学习成绩不好),这不是观众想看到的内容。


还有一个是他们长大后拍家庭合照,子秋的母亲也在里面。



前期剧情对两位妈妈的塑造过于扁平化,都是刻板的恶妈妈形象。


观众对她们已经产生排斥的情绪,很难去原谅她们之前的一些作为。


这也需要编剧费笔墨去饱满她们的心路历程,否则,最后会沦落到为了大团圆结局而强行大团圆。


如果不幸崩了的话,那就等我下一篇文再骂吧。


配图/《以家人之名
音乐/反光镜-《长大》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
激励计划签约账号【3 号厅检票员工】原创内容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