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8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阉割杀不死这好剧

鹅,小哥 3号厅检票员工 2021-01-31


今晚的文是3号厅有史以来写过最长的剧评,有5000多字,因为今晚这部剧来得特殊,我们想尽可能把我们想说的都说出来。

写在前面
 

花了一天一夜刷完这部剧的时候,我对着电脑的黑色屏幕缓了很久。


好几天我都没敢写。


它开分8.8,升到8.9,跟《隐秘的角落》持平的时候,我没敢写。


走高到9.0,成为今年唯一一部9分国产剧(大陆)的时候,我也没敢写。


继续飙升到9.2,超过《白夜追凶》成为近5年最高分国产剧(大陆)的时候,我还是没写。



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写,才能把我内心所受到的震撼用文字去传达出来。


也难以想象这部剧的主创执行这个题材的时候,面对了一些什么:


它和我们现实中的互文,它本身被捅的刀子,它带着镣铐起舞的样子,它的坚持,都让我不敢想象。


但我还是必须要把它写出来。


我不知道下一部这样的剧出现,还要等多少年,会不会比之前更久?


或者,还会不会有?


《沉默的真相》


聊剧之前,先谈谈标题里的前两个字吧。

「阉割」。

我知道很多人在看这部剧的时候,脑子里一定都是“卧槽,这居然也能过审”的斯德哥尔摩症状。

毕竟,查贪官,官商勾结,权色交易,性侵,好人蒙冤,坏人得道,这些元素上一次能在同一部剧里看见,还是三年前的《人民的名义》。

但我也务必提醒大家,别忽略这部剧为了过审做出的阉割,妥协,以及受到的伤害。

这部剧有一个非常让我难过的地方。

在未成年人性侵频发的当下,这部剧还必须把原著里遭受官员性侵,年龄只有13、14岁的小女孩们,硬生生改为了高考后再复读的成年女性。

只是因为影视剧里不能出现性侵未成年人的情节。


还有对反派贪腐官员的弱化,它把原著里反派的官职都做了一个降级。

三年前,《人民的名义》里的最大反派,还能被设定为副guo级,可以是省政法委书记&省副省长。

而三年后,连官商勾结里的集团老总,都不能出现原著里的人大代表身份。

涉黑的刑警队长也从升官变成莫名其妙被辞退(这位队长好几场戏的口音都是后期配的,对不上)。

还有官商勾结里的官员,也不能按照原著是当时县级市的副市长,后来升到省级更高的职位,只能是副市长的女婿。


还有,结尾的处理也变得更周正。

原著叫《长夜难明》,因为书里的贪腐永远是保护伞上还有保护伞,几个主角拼尽全力查明真相,但是到头却发现黑暗远没结束。

书中说出真相的支队队长被免职,几个涉案高官要职的死都被粉饰了一番,几个主角都没有好下场。

而剧里,所有涉案的人员都被判刑,专案组的成员都得到表彰,正义是得到了伸张,但也明亮到了另一种极端。


这些删改给《沉默的真相》造成了不可避免的伤害,它弱化了整个故事的社会批判力度,以及主角一伙人以卵击石的悲壮感。


但我真的没想到,镣铐带上之后,它还是舞得那么好看。


(以下含剧透)



三个时空


《沉默的真相》讲了一个关于社会公义的故事。


嗯,我好像很少在国产剧里能用这个词去概括剧情,这也是这部剧的特殊之处。


它有点像去年娄烨的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也是一桩刑事案件作为发端(电影是谋杀,剧里是性侵)。


一群底层的执法人员,为了替好人平反,去对抗由贪腐官员和商人组成的恶势力,不惜赌上自己的一生。



所以,《沉默的真相》的故事很复杂,它的跨度长达十年之久,涉及三个时空,三方势力。


每个角色在其中都经历了非常大的生活巨变,要把这些浓缩进了12集的体量里,每一集节奏都很快,信息量也极大。


我们今晚就也从这三个时空,三方势力,来给大家先捋一下这个故事。


先说三个时空——


2000年的侯贵平。


2003年的江阳。


2010年的严良。


他们在三个时空分别调查的是三个案子,但某种意义上,它其实又是同一个案子。


因为一切的开端,都来自于侯贵平的一次舍身往死。



2000年,大学生侯贵平来到乡村支教,他班上的女学生遭受性侵后,喝农药自杀,最后也没能救回来。


侯贵平开始调查真相,他拍下官员和女学生进酒店的照片,还写下了遭受官员性侵的受害者名单。



但因为不屈服于权势,侯贵平遭人杀害后被抛尸到河里。


涉黑的刑警队长李建国,改了尸检报告的结论,卷宗结案为侯贵平溺水身亡,生前曾性侵当地寡妇和班里的女同学。


这样就能瞒天过海吗?


不,这个世界上没有密不透风的墙。


2003年,侯贵平的女朋友找到检察官江阳,请求他帮侯贵平翻案。



两个时空开始相接,产生联动。


江阳又像当年的侯贵平一样,不顾一切阻挠在追查真相。


七年来,他每次找到新的线索,又会被恶势力切断,但哪怕一次次受挫,也没有因此放弃。


最后,江阳也跟侯贵平一样被人诬陷,坐了好几年的牢,落下一声污名。



但侯贵平和江阳又都很聪明。


他们都给下一个时空留下了信息,告诉他们那个墙上透风的洞在哪里。


留下了什么呢?


一张照片,一份缺失的尸检报告,一群沉默的见证者。



这才有了2010年警察严良的接手。


严良要调查的是地铁抛尸案,这个案件的死者是江阳。


他顺着死者信息往下调查时,发现怎么都绕不开侯贵平的案件。


最终,一切沉冤得雪。



很多人写这个故事的时候,会用「十年隔空接力赛」去形容,我觉得「接力赛」这个词太轻了。


这是一场大逃杀。



侯贵平想帮助学生逃出黑暗的笼罩,却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和名誉,母亲也因此疯了。


江阳接手做这件事情,身上的光也慢慢被黑暗吞没,落得身败名裂,几乎家破人亡的下场。


他们只是要逃出黑暗,迎接光明而已。


但付出了整整十年的时间,两条鲜活的生命,长夜还没能结束。




三方势力


再来说三方势力吧。


寻常的刑侦剧,人物的对立面是一条直线,一端黑,一端白,一正一邪。


《沉默的真相》一开始也是在这个框架内来引出人物。


「白」,自然是严良所代表的这一方面警察。


但微妙的是,这部剧里的「黑」对应的是谁,是不一定的。


我们一开始可能会认为,是第一集就在地铁站抛尸的律师张超。



毕竟,张超的每一个行为都不太像是一个好人。


他拖着巨大的行李箱强行过安检,拿着“炸弹”恐吓群众,而且当警察打开行李箱,里面蜷缩着一具尸体。



张超被抓后立马认罪,证据全都对得上,却在开庭当天翻供,说自己没有杀人。



张超有不在场证明,他肯定不是凶手,但一切不可能只是巧合,背后肯定有一伙人在设局对付警察。


张超显然是成员之一。



随着李静、法医老陈、张晓倩和朱伟等人逐渐入局,到了第5、6集观众可以逐渐意识到:


「沉默的真相」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他们想要做的又是什么。


江阳和张超显然是一伙的。


他们这群人以地铁抛尸案、爆炸案和照片九宫格,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倒逼警察去追查真相。



这些犯法吗?


答案是肯定。


江阳是检察官,张超是律师,朱伟是刑警,老陈是法医,他们当然知道自己是在知法犯法,站在一个灰色地带。


真正的「黑」也逐渐变得清晰,它是官商勾结的恶势力。


这就打破了黑白平衡角力,形成一个三角势力,「黑」「白」「灰」三方抗衡的局面。


「灰」这一边利用舆论让警察扳倒「黑」,但又不放心警察,不敢直接道明真相,怕一切又被盖过去。



所以,他们一步步引导警察,同时又在提防警察,并在报纸上公布照片九宫格,做好双重准备。



这是《沉默的真相》第一个耐人寻味的地方。


灰色意味着什么?


在这部剧里,灰色是无奈。


这群人几乎都是执法人员,也相信正义和公正,他们明明是最不可能这么做的人,但最终还是这么做了。


这是编剧的潜台词:「他们走投无路,也别无选择。」



灰色也是人性。


如果能找到其他方法去扳倒恶势力,这群人绝对不会这么做。


但没有。


所以,江阳选择以自杀的方式,利用警察让那些人接受法律制裁。



灰色,你不能完全定义它是对的,又不能完全定义它是错的。


当我们的国产剧可以容纳人物灰色的一面时,那才是我们的创作者更接近人性的时候。



从悬疑剧到人性的拷问


我们上面说了,观众在第5、6集就能看出端倪了,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想看下去?


而且还越看越触动,分数也是越往后越高?


这就是这部剧第二个耐人寻味的地方。


它和《隐秘的角落》一样,在故事讲到后半部分的时候,已经完全不再是一个悬疑剧,更像是一个人性拷问实验。



在这十年间,里面的每个人物无数次地站在十字路口,他们每一次的选择都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选择,会走向不同的人生分叉径。


比如,张超和侯贵平。


同样知道女学生被性侵,张超选择沉默,侯贵平选择发声 。


张超是侯贵平的B面。


 

又比如,老陈和江阳。


同样知道侯贵平的尸检报告有问题,老陈选择明哲保身,江阳选择为侯贵平平反


老陈是江阳人生的另一个对照。



但七年后,当张超、李静和老陈再次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他们改变了当初明哲保身的做法。


这才有了2010的故事。



这些人的不同选择,促使他们走向了不同的人生,被毁掉的和被成就的,失去的和得到的。


但是要把这些物是人非的悲情拍出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稍有能力不足就容易破坏叙事节奏,甚至破坏人设的完整性。


但是编剧非常聪明,知道抓节点,不像很多类似的剧一样,去把这些悲情打碎,穿插进查案的过程里。


而是把查案的过程作为积累,让角色的情绪在某几场日常戏里集中爆发。


而编剧(原著)选的戏也很妙——


饭桌戏。



这部剧一共有3场最主要的饭桌戏。


是法医老陈,江阳,朱伟这对铁三角,在不同境况,不同时间,在火锅店里吃饭。


每一场都承载了当时这几个人物的挣扎。



第一场是江阳初涉侯贵平案,因为查案第一次收到死亡威胁,打算放弃。


而朱伟的出现,让他开始重新燃起了战斗的欲望。


编剧是怎么表现的呢?


通过两杯酒。


一杯酒,是江阳听完朱伟被李建国陷害后敬朱伟的。



另一杯,是朱伟听说了江阳查案的事情后反过来敬江阳的。



朱伟和江阳是两个很像的人,眼里见不得恶和不公义。


所以这一来一回,再加上朱伟带来了一个关键线索,就这样在这个饭桌上直接扭转了故事的走向。



这场戏最后这群人选择了结队继续查案,关键线索的出现,也让他们对案件重新恢复了信心。


在那一场戏里,所有人都还是相信,邪不压正。


但是在那样的社会里,真的邪不压正吗?



第二场饭桌戏给了回答——不一定。


那是距离上一场饭桌戏四年之后了。


江阳和吴爱可因查案分手,朱伟也被上司打压,为了让他无法查案,被下放到了警校“学习”三年。


这段饭就是老朱归来的接风宴。



这个时候,侯贵平案已经彻底断送了江阳和朱伟的仕途,他们逐渐被边缘化。


老陈选择告别,辞职创业。


这顿饭的背景悲怆吗?


但编剧表现悲的方式不是让他们哭天喊地,而是反过来,苦中作乐。


中间放了一个喜事,江阳结婚了,找了一个和他貌似特别不般配的女孩,还生了一个孩子,大家貌似互道恭喜,但观众看得出来,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憋闷。



有几个细节特别好。


一个是朱伟提及侯贵平的名字,老陈立刻喊住,所有人在那几秒里笑容一下子消失了,无人说话。


还有一个是老陈提到了江阳前女友的名字,非要自罚三杯,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三杯根本不是什么自罚,是老陈心里憋闷。



他是替两位兄弟不甘心,替法律被践踏而难过,借这个理由喝酒罢了


江阳和朱伟也一样,最后两个人喝到眼中含泪,和第一场戏的最后他们的信心满满,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



但这远远还没完,长夜难明,这才刚到三更,真正黑暗还在后面。


最后一场饭桌戏,才是真正的全剧高潮。


这又是距离上面那场饭桌戏两年之后的事情了。


这场饭桌就是江阳被诬陷出狱后的接风宴,重点在江阳。



这个时候的江阳可以说是身败名裂了,靠着老陈的接济在勉强度日。


这一切不是他犯了多大的错,仅仅就是因为他想追求正义,想要找到真相,想要帮好人伸冤,让恶人伏法。


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编剧安排了一场特别绝的戏,来让观众感受到江阳的这个情绪——


江阳的钱包丢了。


他一瞬间就崩溃了,哭得歇斯底里。



这和上一场戏里老陈的三杯酒一样,钱包就是个借口。


这场戏里,江阳其实一直在忍,提到离婚的妻子孩子他忍,提到侯贵平案的进度他忍,接老陈的钱的时候他忍。


但钱包掉了,他是真的忍不住了,这么多年的委屈一下子全都宣泄了出来。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江阳在问凭什么,编剧在问凭什么。


我知道,最近每个观众也都在问,凭什么?


所以,凭什么?


音乐/《彩虹山》
配图/《沉默的真相》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
激励计划签约账号【3 号厅检票员工】原创内容

点击图片查看

「3号黑店」“Flipped系列周边

正在热卖中...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