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最近最好的国产片了

检票小哥,黑曜石 3号厅检票员工 2021-06-30


写在前面 


 

我估计很多人可能都还不知道《了不起的老爸》这个片子。

 

片名听起来都有点像是印度片,父亲节也不是什么热门档期,会带着老爹去看电影的人估计也是少数。

 

但是,我还是想帮他好好吆喝一下,因为不管从什么角度看,抛开所有的情感因素,这都是今年非常值得去影院看的一部商业片。

 

可能是春节档之后的影片太过疲软,实在太折磨我,这片让我在影院得到了一次久违的商业片语境下的放松。


《了不起的老爸》




这种放松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导演的真诚。
 
《了不起的老爸》倒是真的有点像导演意识和视听语言更强版本的《李焕英》,二者都涌动着一种非常可贵的真诚。
 
但我只用真诚来概括这种优点,好像又有点偷懒和粗暴。
 
具体来说,这种真诚之下,是很多方面的尊重,尊重马拉松这项运动,尊重生活的真实性苦难,尊重一个少年的成长逻辑,尊重一个父亲的不完美。

 


商业表达中的现实主义
 
虽然这个片子还是一部有着明确煽情点和卖点的商业片,但是导演和编剧在商业化表达中尽可能地加入了很多的作者意识和作者表达。
 
对类型规则既定运用的不满足,让原本极其容易悬浮和鸡汤化的体育亲情题材,成为了增加叙事厚度的类型结合,并且完成了一次非常难得的现实主义。
 
这种现实主义并不仅是取景和调度上的写实,更在于勇于呈现人物的苦难和两难的困境。

 
从小就怀揣跑步热情的孩子,梦想成为和母亲一样的马拉松运动员,瞒着父亲参加训练,无论如何也要争取一次上赛场的机会。
 
而担心孩子疾病复发的父亲,则阻拦儿子参加训练,买来新钢琴让孩子继续练习闭眼弹琴,为了培养他失明后的谋生技能。
 
跑步,便成了父与子之间的矛盾和隔阂。
 

但是故事的核心矛盾并不是孩子的固执和不懂事,也不是父亲“暴君”式的过度控制,而是孩子坚持跑步的梦想被病痛所折煞,父亲则是担心孩子跑步导致病痛复发。
 
跑步这一矛盾,在子与父身上开枝散叶,让两人都各自背负两难,互相埋怨和记恨,却又互相离不开。这种两难以及伴随其中的无奈即是现实主义中重要的一个内核,生活的无解。
 
影片的现实主义还在于用生活化和写实性细节对人物的刻画。
 
作为父亲的肖大明,要如何省钱给孩子换台新钢琴?
 
午餐借口“三高”,只点便宜的素菜,从朋友碗里夹肉;晚上在江滩边洗车,节省洗车钱;朋友都拒绝通宵订单,只有他喊着接单。


父亲形象的贴近性在于他并不是一个高大伟岸的父亲角色,也不是人生导师,反而有着笨拙和可爱的一面。
 
上一秒还坚称自己一定能作为陪跑跑下来,下一秒就体力不支瘫躺在地;豪气地倚着新钢琴毫无犹豫要买下,下一刻便“死皮烂脸”和老板讨价还价。
 
以及一个非常细腻的生活环境刻画。父亲一起共事的出租车同事,用“从这里到机场”衡量马拉松的42.195公里,因为他们最喜欢跑这样的远程单子,能赚100块钱。
 
而儿子对于马拉松的执着是绕着操场外围跟着训练队跑,没鞋也要跑的坚持。但他不是只有马拉松,现实和梦想的对立又能看到他心思敏感的一面,才会和喜欢的人一同弹奏时问到,“好的为什么要和差的在一起?”


现实主义和伪现实主义,就在于一个顺风,一个碰壁。
 
伪现实主义在于顺风,虚有其表而无内核。但片子中父与子两者所面临的两难境遇和各自在生活中不停地碰壁,才是《了不起的老爸》现实主义的所在。这种现实主义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真实生活中的某些所在。
 
还有一处作者式表达很明显的地方,就是钢琴琴键的符号表意。
 
家里用来练习的旧钢琴坏了一个琴键,父亲便省钱买来一台新钢琴。但新钢琴带来的却是父子之间的一次冲突。父亲阻拦儿子参加马拉松训练,儿子不想再弹琴,执意希望有次参赛机会。


琴键的再次出场,是在后半段儿子终于如愿跑完了一场马拉松。片子以旧钢琴琴键的特写镜头,聚焦于用火柴棍支撑起来的坏琴键。
 
琴键是儿子的个体境遇,也是儿子自己,还能发声,但注定会塌下坏掉。而最后那根将琴键支撑起来的火柴,则是让孩子重新找到方向的马拉松长跑。琴键塌下到支撑起来,其实是儿子的成长和方向寻得。
 
这种支撑起来的力量,让儿子在失明后的第一次奔跑,以比往常更用劲儿的力量,溅起了更高的水花。


再往深一点想,这台坏掉又被支撑起来的钢琴其实隐喻着没有注定要失败,注定要被抛弃的人。马拉松的陪跑机制,就是一个社会向心力很好的设置。身体有缺陷的人,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参与到马拉松比赛,而不是说像换掉一台坏掉的旧钢琴一样,抛弃他们。
 
给予更多的人以更多的关怀,提供更多的社会向心力,而不是离心力,也是这部片子想要表达的人文关怀。

子中的作者表达和现实主义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起来一种具体可感的真实性。
 
 

亲情主线和运动支线的结合方式
 
这一点我想单独拿出来好好写,是因为这是很多国产电影都存在的问题。
 
最近银幕上的商业片,多多少少都有编剧不知道如何把主支线交替叙事,这个听起来特别基本的事情做好的症结。
 
比如《送你一朵小红花》哪怕亲情线和爱情线都很好,但编剧其实没有把这两种好达成一种非常自然地结合,导致后半部分爸爸妈妈就消失了,这是一种很遗憾的地方。
 
但《老爸》的编剧这点就做得很好,在矛盾设置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父亲表现爱的方式,在一开始就不是照顾,关心,而是粗暴蛮横地禁止孩子跑步,而对应的儿子热爱跑步的方式,是去对抗父亲的禁止。
 
这样一弄,亲情主线里就成了父亲对孩子马拉松梦想的压制,控制。
 
运动支线里就成了对马拉松梦想的支持,昂扬。
 
这俩线有了一个很明确的相交,就是“那个马拉松梦”,也因为这种对同一个事物(梦想)的矛盾对待,这两条线便非常自然地交接在了一起,


这时候编剧再突然给予观众上帝视角,让观众成为一种客观的第三方,在我们观众的视角里,大家自然不会去讨厌任何一方。
 
因为我们能看到,这个父亲的爱成为了一种自己背负罪名的苦爱——他让孩子从小就像个盲人一样生活,看似暴君,但是事出都是一种害怕失去孩子的爱。
 
他知道儿子一定会恨自己,但他又必须这么做,便成了一种交煎的苦爱。
 
而儿子虽然哪哪都看起来很不懂事,医生都说了不能再去参加跑步,还偏偏要对抗父亲,去训练,但大家也不会因此不喜欢这个角色,反而会因为他坚持的梦想的热情,而宽容这种不懂事。

 
这是观众的第三方视角能感受到的,也是编剧的能力体现。
 
当然,仅靠这种交替叙事,至多是维持住电影前半段不分裂,后半段不能一直这么摇摆下去,你势必要让故事走下去,要让角色作出选择,但是难就难在,你要是偏倚到任何一边都会让另一边的角色“不在场”。
 
比如你让他开始专心追梦,那爸爸就会消失,你让他们专注父子的情感故事,那跑步的线就会消失。
 
后半段怎么写,视点如何转换,都非常考验编剧,但是编剧用了一个我也没想到的方式——设置了一个喜剧化桥段,把二者合二为一


儿子疾病复发失明后,加剧着一种“不懂事”,直接出走住到了哥们家里,并且拒绝见到父亲,
 
父亲没法天天来照顾儿子,又爱子心切,只能利用儿子失明看不到东西这点,假装自己是一个哑了的看护“赵师傅”,为了不被发现,每天用手机的文字转语音功能和儿子对话,以此每天陪在儿子身边照顾他。
 
在这个喜剧化的设定里,编剧又塞入了大量细节去融合丰满。
 
比如有一场是,他们推轮椅上残障通道,孩子要看护推快一点,因为那是他失明后第一次出门,他太久没感受到速度了,“赵师傅”只能努力推,但是却不敢喘粗气,怕孩子听出来声音。
 


一场戏,孩子想要速度,带到了运动支线里,那种对梦想破灭的失落。
 
下一秒再立刻给我们看爸爸红着脸的憋气,又带回到了情感主线,父爱的笨拙感扑面。
 
支线就这样像水流一样,一点一点流入主线,合二为一。
 
 三

落点也极佳
 
结尾两段高潮的处理也都非常干净漂亮。
 
最后放手的那一个镜头,完全可以算是我今年在国产商业片里看到过最好的一幕。
 
父亲在马拉松最后还剩4公里的地方停下了,心率异常,选择也在这里产生了,他没办法再陪儿子走下去了,是攥紧那根陪跑绳,让失明的孩子安全留在自己身边,还是撒手,让他自己跑完剩下的路。
 
最终他第一次选择了后者,像是希望拼命送出什么一样,用力地把手上的绳子甩了出去,镜头仰拍,以天空作底,好似父亲正把孩子用力地甩向天空。
 


在这一个升格镜头里实现一种“依依相送,但不必追”的双向成长。
 
所有凝望,所有絮语,所有爱意,都在那一个3秒的慢镜头里被全部表达了出来,太干净,也太漂亮了。
 
这甚至还不是最后的高潮,在儿子跑向终点的时刻,现实开始走向超现实,早已去世一直只在闪回里存在的马拉松运动员妈妈,出现在了跑道上,笑着回头看向自己的孩子,领着孩子跑向终点,跑向光里。
 
运动员妈妈成了一种精神领航,爸爸而则一直是一种生活的支撑。


这一刻让电影不再是单纯父系的成长,而是一种对孩子成长的彻底健全,就像豆瓣网友说的“妈妈在领跑,爸爸在陪跑”。
 
父亲也完成了自己的成长,再一次拿起小号,拾起自己年轻时不得不放下的热爱,而且如果你仔细听就会发现,电影后半部分配乐都是小号和钢琴的融合。


写在最后

 

结束灯亮起的时候,我才发现,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厅前面放了一台老式钢琴,可能是上一个活动剩下的,还没来得及搬,但是就还挺微妙的。

 

好像它和我们一起看完了这场电影。



配图/《了不起的老爸》
音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