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兴不起来
正文
今天是儿童节,想说些除了儿童节快乐之外的东西。
前几天看到教材案舆论鼎沸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2021年年末,我们在上海举办的读书会上,一个读学前教育的女孩。
那晚她给我们在场的人读了一本绘本,绘本涉及很广,从性教育到性别平等,从地球村概念到世界和平之可贵,都是很多当下成年人都没有学会的东西。
念完之后她还给我们讲了一段自己与小朋友的对话——
大意是当自己从老师的成人视角谈及战争下的难民孩子,孩子们都表现出了远超成年人的共情能力,纷纷问老师怎么才可以帮到他们。
可能因为这是那个充满成年人创伤话题的夜晚里,唯一的一个儿童视角,我在那个晚上听这段朗读的过程,好像在看一艘承载希望的月亮船,它划开关于下一代的星河,轻轻地窥见未来。
“未来”。
这是我眼中儿童节的意义,它有着童趣和行乐的通行外衣,但内里的本质命题始终是如何让下一代的能更自由和安全地“童趣和行乐”。
这个“下一代”并非是你的孩子,它是指下一代人,以及由ta们组成的未来主流社会。
于是,在这一天选择去思考这个问题,便不止是在关心你未来的孩子
更多是在关心当你老去,当你无儿无女的时候,这个社会会如何对待你的晚年,是关心你将来要生活的国家的样貌。
这种关心背后的本质是一种“争夺”,关于我们未来的孩子变成什么样子的“争夺”。
ta们未来是包容的、还是极端的,是习惯于歧视的、还是愿意拥抱平等的,是开放的、还是锁闭的等等等等。
最近教材案的一系列舆论,就是一次太典型的三方“争夺”。
一方是那几本有问题的教材的编写者。
他们让小男孩儿去袭胸、去掀女孩儿裙子,让小女孩儿跳绳时露出底裤,有意描绘女老师凸起的乳房轮廓,女学生以兔女郎的形象出现在插画里。
在孩童早期的教育中,刻意地放大女性的性征,同时在放大性征的情况下,有意地描绘出男童的勃起状态,并将可以称得上是“猥亵”的行为融入男孩女孩的日常活动里。
其想将孩子引于何方自然不言而喻。
相对应的,另一方自然是最早发现并且呼吁公众关注的那些人,他们帮我们的孩子反抗于这种“反文明”的教育。
但这件事后续的舆论里,其实还有一个一直被大家忽视的第三方——
#教材起底#的热搜之后,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带着主观意愿的“批判者”,他们所指控的不是上文那些违背道德、法律、公序良俗的教材问题,而更多是以自我审美、民族主义情绪、自身的利益出发,借机完成一种教育上的重新封闭。
能举的例子有很多,诸如讨伐不合传统审美的画风;在上面真实问题里夹带诸如女孩不能穿得太少,但男孩可以这样的厌女思想;对教材中的涉及国际化的内容视为反贼(不是指侮辱先烈和国旗);借机对所有正规性教育的东西采取同样的敌意。
甚至在这场运动中,连清华大学艺术学院院徽都无法幸免。
在一条关于清华院徽的讨论下,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跪姿,“细思极恐”下,似乎有关日本的文化渗透,已经打入了清华内部。
“不是甲骨文就是好东西,审美应该与时俱进”、“我感觉横着看像‘日本’两个字”这些语句背后同样是一种对下一代的夺舍,是一种希望将极端化的仇恨还有自卑埋入下一代心里的追魂。
更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他者的间隔”。
就像我们无数次作为案例提起过的一个新闻——多年前一个卡通动画,里面的魔法女孩头发有各种颜色,结果被家长举报是引导染发,停播整改了。
这个家长在做的事情,就是诠释了“他者的间隔”:他无法知道自己的孩子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什么,只是以自己成年人的视角,去替代他们思考,最后得出了这个动画有毒的结论。
家长可以在看到动画片里的女孩儿们有着粉色头发的时候,认为染发是错误的导向,所以勒令动画片下架,但我们永远无法阻止孩子们走上街头,并在街头上看见漂亮的粉色头发的时候不引起他们的注意力。
对于孩童的视角来说,如果他们从未在课本、动画片里见过不同于黑发的其他颜色的头发,当他们在现实里看见其他颜色头发的时候,他们其实会更感兴趣。
审核的尺度是可控的,但教育的尺度是无形的,它只存在于家长、教师和社会中的人的心里,我们只能基于固有的自我的经验去告诉一个孩子,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是我们无法永远陪伴在孩子身边,盖住他的眼睛,捂起他的耳朵。
于是新的问题也产生了,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我们觉得他们需要什么和他们真正需要什么之间,应该如何接轨?
对于教育的尺度,对于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怎么样的未来,我们是否应该把落点落在我们该如何对一个具体的、在成长的孩童身上?
以染发为例,我们可以做的,是告诉他们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童染发可能会造成的危害,同时,告诉他们有些想做的、喜欢的事情,可以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去尝试。给出限制的范围,再在限制之上给出合理的解释。
像教材插图里的问题,我们可以堵,是不是也可以“疏”?“掀女孩儿裙子”是错误的,“在把手放在女孩儿的胸部上”也是错误的,那在拿掉教材里不应该存在的插画之后,我们是否还可以在孩子的成长教育历程中,做一个向导,去告诉他,什么是对一个人的尊重,什么是一个人应有的品德。
我想,教育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以家长的视角有意识地缩小他们的世界,因为世界不会因为大人的掩盖而真正失却任何一个部分。
现象始终存在,事件也永远在产生、在日夜更替,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更理性地思考,是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他们对话,去用我们曾经丈量过的、我们所懂得的美好去拥抱他们的未来。
建构他们世界的过程里,所有的美好与不美好,都一定会反哺给我们,因为这一定是我们共同的、一脉相承的明天。
配图/网络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