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数学文化插上一双翅膀 ——《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读后感
本文为“数学文化阅读心得征文比赛”参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点击图片查看征文比赛通知。
☞数学文化阅读心得征文比赛延期通知
给数学文化插上一双翅膀
——《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读后感
作者:郭英
作品编号:013
投稿时间:2019.6.25
在谈对于这本书的认识之前,我想先来说一说我对数学的认识。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其所折射出的精确、抽象、公理化的思维方式,务实求真的理性精神,不断超越及自我否定的创新气度以及简洁、对称、和谐、秩序等独特美感的敏锐洞察等,却是其他所有文化门类中所鲜有的。而这正是数学所内涵的更为丰富、广远的文化价值,也是我们的教学实践在彰显了数学的工具价值之后,更需着力开掘的文化宝藏。
这学期拜读了张齐华老师的《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圆的认识》一课,《圆的认识》是一节五年级的课,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张老师的数学文化教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转化成没有规矩,仍成方圆。“圆,一中同长也”;“圆出于方,方出于矩”;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图等等。不仅彰显了厚重的数学文化,同时颇富抒情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让听课的老师感受到了一节生动的数学课堂;张老师的《交换律》坚信了数学向着纵深处开掘的至理,读这份案例为其深度和细腻而震撼。对数学文化的追求正是本节课的显著特色,这种数学文化特质不仅外释为一份感性的素材,更内蕴成一种理性的思辨。“猜想—验证—猜想—验证—猜想”犹如泛起涟漪的思维波,思维的确定性、变通性、辩证性、得以相互印染,这种质辩的深入性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教学本质内涵和教学价值取向;《认识整万数》一课,让我了解到张老师是如何破解数学知识内在的结构的。精彩的四十分钟,来自于课外日日夜夜,来自于教师对教材内容和数学知识结构的深入把握,对数学规律方法的深层次揣摩,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调查了解。这三节课他从数学的历史演变中汲取力量;他致力于在实践层面还原数学的本来面目,演绎数学的文化魅力,展现数学的意趣与价值。
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我们教育者的追求的目标。这些在张老师的课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细细揣摩张老师的课堂,分析其课堂教学背后的教育理念及价值观,在实践中不断尝试、研究如何让我们的数学更有数学文化的味道。
比如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数学研究性学习和数学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时,教材只是简单地介绍了算盘产生的年代以及算盘算珠的简单认读,而“算盘”作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计数和计算工具,有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对世界计数和计算工具史的发展也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很有必要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入探究 。类似的实践活动在一些相应的教学活动中也积极开展;如在教学中《乘法口诀》时,笔者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去网上收集、筛选资料,形成交流的材料,到班级交流。笔者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制作成课件,在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中,将《乘法口诀》的发展、演变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又如,在教学《数学方广角――对策》时,引用“田忌赛马”的故事,播放这个故事的Flash影像,回顾赛马过程,利用课件演示对阵图,在归纳、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清楚地经历了每一个回合的过程,体会了最优化的思想。创建这样浓浓的“传统文化味”,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添了学生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教学《对称》时,让学生收集图案,并利用电脑设计“对称”图形;教学《年月日》时,让学生设计主题网站,了解我国古代的历法,认识平年、闰年以及日历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学习《简易方程》,组织学生研究方程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让学生去研究《九章算术》;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让学生研究分数在中国的发展;教学《图形与变换》时,先展示给学生一些战国时期的铜镜、唐代花鸟纹锦、瓷器、剪纸、年画、脸谱等等吉祥图案,然后让学生搜集有关图案的资料,了解每幅图案的出处、年代以及代表的含义或者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学生们经过调查、上网、查阅书籍等方法,知道了图案的来历和发展;了解了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等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他们了解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精髓,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之,我们应该给数学文化插上一双翅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努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染,产生共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请读者为作品013号打分
(打分结果将作为评奖的指标之一,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也想参赛↓↓↓
数学文化阅读心得征文比赛
传播数学,普及大众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好玩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