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八大碗”,你知道是什么吗?
近来不少人在尝尽了北京的各种新式菜肴之后,又怀念起老北京的吃食儿了。于是,过去普姓最为喜爱的“八大碗”又被“挖掘”了出来。老北京的“八大碗”究竟是什么呢?
提起“八大碗”的由来,还有这样一段神话故事。相传八仙过海惹怒龙王,久战难胜,饥饿难忍,便分头寻食充饥。曹国舅一人不辞劳苦,行至一村庄农宅,菜香扑鼻,不觉垂涎三尺。只见四方桌上八人围座,于是带走8样诱人的菜肴并留言:国舅为众仙借菜8碗,日后定当图报。以后人们为讨吉庆改方桌为八仙桌,坐八客,食八菜,并一直流传至今。
在民间,所谓“八大碗”,源于流水席,传统婚丧嫁娶,乃至社日等,都需聚众而餐,这是与唱大戏同样重要的民间庆典,由于场面、桌椅、碗筷等数量不够,只好采取“随来随吃,吃完即走”的方式。
数百年磨合下来,老北京民间“八大碗”的菜单基本固定,即 大碗三黄鸡、大碗黄鱼、大碗肘子、大碗丸子、大碗米粉肉、大碗扣肉、大碗松肉和大碗排骨。
清代流行“满族八大碗”,它来自关外,即 雪菜炒小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小鸡珍蘑粉、年猪烩菜、御府椿鱼和阿玛尊肉, 因制作粗放,随着定鼎中原。
后来又出现了“粗八大碗”,即 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和家常烧鲤鱼。
到后来,又出现了 “细八大碗”,即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川肉丝、川大丸子和松肉。
粗细“八大碗”多是餐馆制作的升级版,材料讲究,做工亦细,但以传统婚礼为例,来宾往往数百人,只有较大餐馆才能提供,否则席面不够。
“八大碗”方便、实用、热闹,广受欢迎,在老北京,还有所谓“清真八大碗”,自大厂传入,即清炖羯羊肉、红烧牦牛肉、清蒸香带鱼、酸辣汤里脊、牛丸烧白菜、烟笋焖豆腐、壹品八宝饭等,它也有简版,即炖牛肉、炖杂碎,胡萝卜、长山药、海带、醋熘白菜、粉条、丸子、炸豆腐等。
“八大碗”不一定是八碗,而是主菜八碗,凉菜、主食不计,有时另以小菜名义增加炒蔬菜,头批入席的多是贵客,加菜情况常见,只是“八”有“四平八稳”,人们仍维持了这个称呼。
在匮乏时代,“八大碗”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冲淡了日常生活的无聊,但聚众饮食易传染疾病,此外暴饮暴食亦不合健康之道,随着生活改善,老北京“八大碗”渐行渐远,一度失传,虽然现在也有商家将其恢复,但没那个热闹劲儿,又都是荤菜,今天人还真不太能吃下去。
自费18873元亲测,带回京城所有老字号饭庄真实测评/为什么北京那么难吃/北京人早起得来一套/北京人过冬天还讲究“配对儿”/名人笔下,最地道的老北京美食/牛街,北京南城宝地!吃货天堂/北京16家清真必吃馆子,你都吃过几家/北京80年代的早点真地道/这22碗最地道的卤煮、炒肝、爆肚/一个老外吹牛说要在1年内吃遍北京,结果3年了,还在南城没出去/北京清真饭馆儿的“两烤、三轩、四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