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1)《哲学的贫困》读书笔记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主讲人:赵阳
全名为《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中发表最早的一个文本,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决定性的东西”就是通过这一文献公开问世的。《贫困的哲学》不只是一部经济学著作,它同时也是一部哲学著作。1846年写了《贫困的哲学》一书,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做了唯心主义的解释,宣扬通过改良方法解决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他认为他用哲学真正拯救了政治经济学,即既批判了政治经济学的“保守主义”,又批评了社会主义的“激进主义”。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的主要观点就是三句话:不要政党、不要权力、一切人和公民的绝对自由。妄想用后来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来迫使资产阶级屈服,这仍然是不现实和相当软弱的方法。蒲鲁东从唯心主义出发,完全颠倒了经济范畴与现实运动之间的关系。哲学的贫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章的讨论针对蒲鲁东为“工资平等”的社会主义所作的经济学论证,揭示这种论证尚未达到李嘉图经济学理论的水准.第二章批判蒲鲁东经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在展开这一批判的同时,精辟地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研究人类经济想象的历史科学方向。
王志建
在《哲学的贫苦》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是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社会历史的核心方法。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法可以理解以下几个方面:
1.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社会关系
普鲁东由于没有研究生产关系本身是如何产生的,所以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天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使生产力按照自然规律发展的关系,是不受时间影响的自然规律。对此,马克思对普鲁东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是人为的,生产力的任何改变都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会永久保持不变的,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社会关系。
2.经济范畴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
普鲁东把现实经济关系理解为抽象的经济范畴的化身,并不是把经济范畴理解为现实经济关系的理论表现。对此,马克思指出,经济范畴是现实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是随着现实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产方式,改变了自己的社会关系,还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观念和范畴。
3.生产力是基于阶级对抗的规律而发展起来的
普鲁东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良,而不是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来实现。对此,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论述了阶级的存在及其历史作用。“要使被压迫阶级能够解放自己,就必须使既得的生产力和现存的社会关系不再能够继续并存。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的发展,是建立在阶级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人类文明之所以发展到今天,就是因为阶级对抗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4.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及经济范畴的变化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经济范畴的变化根源于人们所处于其中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生产关系的变化是由生产力的变化所带动的。也就是说,马克思通过把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范畴放在现实社会历史中,不仅解释了经济范畴的社会关系基础,而且还阐释了经济范畴及其所表现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和暂时性。马克思就是希望通过这种阐释,来对社会进程的真实状况作出全新的说明,以打击普鲁东对它的形而上学解释。
赵磊
1846 年,蒲鲁东在《贫困的哲学》一书中,对交换价值的起源作了论证。他认为以前的政治经济学家都没有说明交换价值的起源,只有他研究和说明了这个问题。蒲鲁东不是用生产形式说明交换形式,而是用人们的思想、意志来说明交换的起源,这是济学上的唯心主义。马克思指出: “在原则上,没有产品的交换,只有参加生产的各种劳动的交换。产品的交换方式取决于生产力的交换方式。总的说来,产品的交换形式是和生产的形式相适应的。生产形式一有变化,交换形式也就随之变化。因此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就看到产品交换方式常常是由它的生产方式来调节。个人交换也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而这种生产方式又是和阶级对抗相适应的。因此,没有阶级对抗就不会有个人交换。”马克思用交换发展的历史详细的说明自己的观点。马克思指出,交换经历过了各个不同的阶段。在中世纪,用来交换的仅仅是剩余品,就是生产出来没有被消费的剩下的产品;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一切产品包括生产的剩余产品,整个工业活动都是处在商业范围之内,当时一切生产完全取决于交换。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兴盛阶段,以前不能交换的东西都可能成为交换和买卖的对象,这是一个普遍买卖的时期,或者用政治经济学的术语来说,是一切精神的物质的东西都变成交换价值并到市场上去寻找最符合它的真正价值的评价的时期。马克思通过批判蒲鲁东政治经济学错误的观点,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交换价值起源的观点。
刘嘉骁
我主要是从《贫困》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出发来阐述的,我们必须要找准《贫困》中马克思在哲学、经济学上所达到的真正水平,才能正确界定其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对于在《贫困》中,马克思是否已经创立了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学者之间是存在着争议的。多数学者倾向于,在《贫困》中,马克思仍旧没有突破在《意识形态》中的把历史唯物主义与无产阶级经济学结合起来的局限性,换句话说,就是哲学方法同经济学方法仍存在不一致。他们认为,从内容上看,马克思的理论研究是建立在曼彻斯特笔记中的劳动价值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之上的,来说明蒲鲁东哲学方法论上的错误的,并没有突破李嘉图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创立自己的劳动价值论,他对蒲鲁东的超越仅仅凭借的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因此,《贫困》的真正意义在于马克思开始意识到哲学的最富有生命力的地方在于其科学的、革命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这是其走向真实的社会生活批判的理论前提,马克思的这些思想仅仅是奠定了无产阶级经济学研究的基础,还没有建构起严格的科学的经济理论,其理论直到《资本论》中才初步完成。当然,我们必须要承认马克思《贫困》中的思想,对以后马克思科学的哲学、经济学思想产生所起到的启蒙作用,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戚奇
马克思认为蒲鲁东是唯心的,其唯心史观主要在于颠倒了经济关系与经济范畴的关系。蒲鲁东受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认为现实世界是从观念世界中产生出来的,经济范畴是人类理性逻辑的表现,他把经济范畴、理论看作是人们思想领域中本来就存在的,而不是客观的经济关系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他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商品和货币等一系列属于经济“范畴”的东西作为理论的出发点并且这些经济范畴是永恒不变的,是固定的。马克思确立在资本主义现实基础上,认为蒲鲁东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颠倒了客观的经济事实和抽象的经济范畴的关系。蒲鲁东没有从现实的经济关系寻找原理、范畴的根源,而是按照他所谓的“适应观念顺序”,企图从一个范畴引出另一个范畴,构成合乎顺序的范畴体系。他按照了黑格尔的方法,从范畴推出现实世界,从而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之中。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方面的生产关系演绎出了生产方面的经济范畴,人们是基于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抽象出了相应的观念和范畴的。马克思认为社会物质生活识第一性的,抽象范畴的第二性,认为先有社会存在,后有社会意识。经济关系决定经济范畴,而不是经济范畴决定经济关系。另外,经济范畴随客观事物和人类物质生活的变化而改变,经济范畴不是永恒不变的。在蒲鲁东《贫困的哲学》里,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根据是“上帝”,是上帝创造了经济范畴,认为社会能动性的各种表现都是上帝意志的体现。蒲鲁东对经济范畴的唯心主义理解,使他不能科学地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对此马克思也进行了反驳。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对经济关系与经济范畴两者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真正研究对象奠定了根基。
郝晗婷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通过批判蒲鲁东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歪曲,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蒲鲁东到处谈“辩证运动”、“矛盾”,但他只是机械地划出好、坏两个方面,认为任何经济范畴都是由好的和坏的两个方面组成,这两个方面构成矛盾。蒲鲁东认为,解决矛盾就是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坏的方面。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的假“辩证”,指出蒲鲁东只是从黑格尔那里搬用了辩证法的名词、术语,却把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部分抛弃了,蒲鲁东并不懂得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关于“两个包含在反题中的对抗因素的斗争,形成辩证运动”的思想是正确的,而蒲鲁东不是从现实出发来认识事物自身的矛盾,而是用主观上任意编造的矛盾代替现实矛盾,这不是辩证法,而是形而上学。马克思研究了现实矛盾的构成方面及其对立统一关系,阐述了矛盾双方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揭示了矛盾双方斗争与融合的辩证运动。他指出:“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既然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相互依赖、不可分割,那么,蒲鲁东企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通过改良消除商品生产中“坏”的方面是不可能的,特别是他想采取消除“坏”的方面来解决矛盾,更是荒谬的。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是又统一、又斗争的,因此,“谁要给自己提出消除坏的方面的任务,就是立即使辩证运动终结”。马克思进一步丰富了矛盾学说,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王晓艳
我主要说一下马克思在“罢工和工人同盟”中对蒲鲁东理论的批判,这一节是以《贫困的哲学》第三章“第一个时期——分工”中一段论述为对象的。蒲鲁东这一论述的中心思想是:工人工资的普遍提高必将引起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工人同盟组织的以争取提高工资而进行的罢工斗争,结果除了“加剧贫困以外,不会有别的结果”。在对蒲鲁东这一谬误的批判中,马克思指出:“普遍提高工资就会使利润普遍降低,而商品的市场价格却不会有任何变化。”工人工资的提高是资本利润的减少,工人阶级最初以提高工资而联合起来形成的同盟,“总是具有双重目的:消灭工人之间的竞争,以便同心协力地同资本家竞争。”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对以劳动阶级的“同盟”为标志的阶级斗争形式作了深入阐释。
首先,马克思认为,“同盟”意义上的“联合”斗争,是劳动阶级“形成一个自为的阶级。他们所维护的利益变成阶级的利益,而阶级同阶级的斗争就是政治斗争”。
其次,劳动阶级作为被压迫阶级,在这一“政治斗争”中,“被压迫阶级的解放必然意味着新社会的建立。”
再次,在建立“一个消除阶级和阶级对抗的联合体”这样的“政权”之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仍然是阶级反对阶级的斗争,这个斗争的最高表现就是全面革命。”同时,“从来没有哪一种政治运动不同时又是社会运动的。”
马克思科学阐释了无产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革命的关系,发出了不到半年后他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先声,也阐明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立场和核心观点。
刘红梅
我是从《哲学的贫困》中关于生产关系的思想说我的感想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阐述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通过经济学的研究,深入到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去,从而在一般社会关系中发现了生产关系,并认为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一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它不可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不可能永恒不变。马克思指出,蒲鲁东和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一样,把“分工、信用、货币等资产阶级生产关系说成是固定的、不变的、永恒的范畴”,因此,他们“没有说明这些关系是怎样产生,也就是说,没有说明产生这些关系的历史运动,”而把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当作是永恒不变的关系。他们之所以得出这个错误的结论,就在于他们是把现实生活归结为理性和观念。可见,只要不是从现实的生产关系出发,而是从理性和观念出发,同时又把理性和观念绝对化,那就必然得出生产关系永恒不变的结论。并且马克思也指出,蒲鲁东用永恒不变的观念解释历史,是黑格尔历史唯心主义,是把现实的生产关系还原为方法,把方法论绝对化、永恒化,是一种脱离实际的认识中心主义。
李泽陆
《哲学的贫困》一书中,马克思的重点是用已经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原理阐明资本主义的本质来历,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现实历史根据和正确方向。书中不仅对蒲鲁东的说法展开了批判,也是对蒲鲁东所依赖的哲学基础,即黑格尔的形而上学的批判。
马克思初步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他指出:“生产方式、生产力在其中发展的那些规律,并不是永恒的规律,而是同人民及其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相适应的东西。”批判了经济学家将资产阶级制度论证为永恒的、天然的观点,同时也揭露了蒲鲁东将任何一种事物归结为逻辑范畴,任何一个运动,任何一种生产行为都归结为方法,由此得出产品和生产,对象和运动的任何总和都可以归结为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批判了其从现实走向抽象的唯心主义。在论述所有权时,马克思指出:“在每个历史时代中所有权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面发展起来的。”他认为,给资产阶级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
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反对抽象的概念和观念,反对一劳永逸找出社会的规律来指导社会的运动。在发展中,我们要反对那些孤立的将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作为唯物主义的教条,而应该从一定的社会形式、发展阶段进行考虑,全面辩证的看待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
王艳
在“分工和机器”这一节中,马克思针对蒲鲁东认为分工是一种永恒的规律,是一种单纯而抽象的范畴的唯心观点,具体叙述了分工的历史,并且区分了现代工厂中的分工和现代社会中的分工的主要特点,即现代工厂中的分工由企业主的权力进行调度,而现代社会分工则遵循自由竞争的法则。 马克思在叙述分工的发展时认为,作坊内部的分工是很不发达的形式,“手工作坊的益处并不在于真正的分工,而是在于可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可以减少许多杂费开支等等。”作坊内部实行的协作为工场手工业的分工作了准备,因为“劳动者集合在一个作坊是分工发展的前提。”随着市场的扩大、资本的积累、各阶级的社会地位的改变、被剥夺了收入来源的大批人口的出现,工场手工业取代了手工作坊,而工场手工业分工的发展又终于产生了机器,机器的使用则对分工有极大的影响,使分工有巨大的进步,形成了现代工厂的分工。这样,马克思在叙述分工发展历史的同时,概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三个阶段: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马克思充分肯定了机器生产的革命作用。确实,工厂出现后发生了一些非慈善的行为,例如使用童工,使工人片面化等,但它却是工业发展的必然阶段,机器生产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造成阶级矛盾的发展和尖锐化,这一切都是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准备了条件。
往期回顾: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英国状况——十八世纪》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8)《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9)《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0)《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