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目录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2023年第2期
(总第284期)
01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群众路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起源 / 汪仕凯论历史自信的生成理路、价值意蕴与实践指向 / 于安龙02《民法典》适用研究
意思表示解释论 / 关淑芳
应收账款转让规则的立法选择 / 王轶 杨治朋
03 美学 · 环境美学(教育部名栏)论“人民性”艺术创作的审美张力 / 张想 赵小平
未来主义: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新趋势 / 徐刚 胡铁生
现实社会批判与理想社会憧憬 - 以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反乌托邦小说《小小小小的火》为例 / 吴玲
革命政治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 程文侠
中国政治学的苏联传统及其实践 / 王向民 王钰鹏
数字经济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的机理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 / 朱永明 朱雅杰 沈志锋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与发展对策 / 任广乾 李俊超 赵梦洁
数字金融发展、信贷寻租与企业创新——基于中小板上市企业的研究 / 黄婷婷 高波 苗真子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地资本化收益的影响检验 / 张合林 冯景
绝命之书:韩非使秦及《初见秦》相关问题考证 / 陈彬彬
《晋书斠注》校勘管窥 / 张明 王东
论柴德赓的史料学思想与方法 / 方美美 周少川
经学、史学与文学的融通:经史视野下郝经的《诗经》观 / 王珏
数智时代广告产业的伦理审视及治理路径 / 高嘉琪 解学芳
艺术形态视域下中国当代广告文化研究路径探析 / 吴文瀚 程逸
摘要Abstract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群众路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起源
汪仕凯
摘 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长期过程的高度总结和集中概括。从民主政治在中国历史实践的角度来看,群众路线其实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起源。群众路线包含由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共同构成的完整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本环节,内在地贯彻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全过程人民民主有着深厚的本土起源和鲜明的中国特色,集中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和实践现代民主政治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民主政治,而且使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一种现代政治文明的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世界意义,正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得到彰显。
关键词:群众路线;人民主权;全过程人民民主;
论历史自信的生成理路、价值意蕴与实践指向
于安龙
摘 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历史自信源于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源于党的强大奋斗精神和突出世界贡献。坚定历史自信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良方妙药”、化解政治虚无主义的“尖锐利器”、增强志气、骨气、底气的“精神滋养”、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动力源泉”。历史自信是一种历史意识,更是一种历史责任和担当。我们必须以初心使命铸就历史自信,以“两个确立”筑牢历史自信,以自我革命提升历史自信,以中国实践强化历史自信。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历史决议;生成理路;奋斗精神;
《民法典》适用研究
意思表示解释论
关淑芳
摘 要: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如果表意人的意思与表示完全一致并能够被他人毫厘不爽地领受,当为理想状态。但现实生活中,表意人的内心意思是什么,表示出来的意思是什么,受领人受领的意思是什么,常常成为争讼的焦点,从而使意思表示的解释成为必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2条之规定,通过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习惯解释、诚信解释等方法的妥当适用区分意思表示解释的不同情形,使民事主体的意思与表示尽可能地趋于一致,方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意思自由。意思表示解释原则、方法的发展,既体现着对民事主体自由意志的尊重,又对行为自由设定了边界。而意思表示解释方法的多样化,则为妥善解释民事主体的意思表示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意思表示解释原则;意思表示解释方法;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
应收账款转让规则的立法选择
王轶 杨治朋
摘 要:债权融资对债权流通的公示需求使得应收账款登记被纳入《民法典》,但应收账款登记规则能否扩展适用于一般债权则存在疑问。在一般债权转让中,无论从法律文本、法典编纂的历史素材还是立法本意,都不能得出第768条得以类推适用于其他债权的解释结论。若将其拓展适用于一般债权,将与债权转让通知在价值理念、制度功能和对抗主体范围方面产生龃龉。但在应收账款转让中,因应收账款便于流通和登记的特性,转让登记在价值理念上偏重效率,以交易信息披露机制实现功能替代,同时因债务人自身高度的商事注意义务和避免双重履行的内在动力而课以其查阅转让登记的注意义务,所以已经登记的应收账款转让无需通知债务人。未经登记但已通知的应收账款则可适用现行规范中对保理人通知的效力规定,以及《合同编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对一般债权多重转让的规定。既未登记又未通知的应收账款转让则应借助送达诉状方式向债务人进行债权转让通知。
关键词:债权转让通知;应收账款转让登记;债权融资;对抗债务人;诉讼送达;
美学·环境美学(教育部名栏)
论“人民性”艺术创作的审美张力
张想 赵小平
摘 要: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思想具有典型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品格,其“人民性”的创作审美张力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直接反映。“人民性”艺术创作的审美张力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孕育新的活力。从当代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出发,“以人民为中心”是“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基础,发展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是“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保障。
关键词:艺术创作;人民性;审美张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美国华裔文学专题
未来主义: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新趋势
徐刚 胡铁生
摘 要:近年来,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科幻作品因兼具科学性、文学性与人文关怀精神而屡获雨果奖和星云奖等国际科幻文学大奖,并成为美国华裔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支新兴力量。该领域的科幻小说以其独特的华裔文化价值观视角,表达出美国华裔科幻作家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及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忧虑,因而具有鲜明的未来主义倾向。该类型小说的科幻叙事实质上也是华裔作家在科幻文学这一话语场中对自身诉求及其文化价值观的表达。美国华裔作家在该领域构建的话语空间所表达的政治和文化诉求以及后族裔人文关怀,因具有不同文化群体直面现实困境、重新定义自我身份、消解“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憧憬未来和谐社会而成为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关键词:未来主义;科幻小说;政治与文化诉求;东方哲思;后族裔人文关怀;
现实社会批判与理想社会憧憬
- 以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反乌托邦小说《小小小小的火》为例
吴玲
摘 要: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摆脱了美国华裔文学聚焦“故国想象”和“文化冲突”的叙事传统,开始关注白人主流社会中“边缘人”的生存状态,其小说《小小小小的火》以反乌托邦小说理想社会建构的逆向思维模式作为故事的叙事手段,从精神困境下的反乌托邦书写、反乌托邦的物质困境叙事、“乌托邦”社会成员的自我救赎三个层面讲述了美国白人、非洲裔和华裔等种族人群的故事,并以中华传统文化中倡导的“人性善”及“和为贵”的文化精髓揭示出“乌托邦”社区西克尔高地的居民所崇尚的乌托邦“秩序”和“规则”背后所潜藏的社会危机,并通过对美国“社会病”的诊断及其开列的医治良方,体现出美国当代华裔作家的人文关怀和主人翁精神。
关键词:伍绮诗;《小小小小的火》;美国华裔文学;流浪;异化;挑战;超越;
革命政治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程文侠
摘 要: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中国现代政治主体表现出鲜明的建构性。维新派、国民党都先后尝试运用党派政治学说培育政治人才,将政治教育作为撬动政治革新的杠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看到仅靠上层政治变革难以改变国家命运,而将关注焦点转向社会基础的改造。马克思主义是倡导社会改造和政治革命的知识体系,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学术教育活动与党的组织建设融于一体,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知识更新与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从而为推动中国社会政治的进步锻造革命先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是象牙塔里的知识体系,而是政党组织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政党组织发展的行动策略。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治主体;政治知识;政治教育;党的建设;
中国政治学的苏联传统及其实践
王向民 王钰鹏
摘 要:如何解释中国政治学的组织建制以政治教育的训练体制为中心,这是中国政治学史研究必须回应的问题。从苏联政治教育传统出发,讨论根据地的干部政治教育实践,可以发现,中国革命的核心是“政才”的训练,这决定着中国政治学的组织建制必须围绕着基础理论层面的知识阐释与革命主体对理论的掌握,此即“政治教育”与“政治训练”的起源。同时,由“以俄为师”的留苏精英通过根据地干部培训学校的嫁接,逐渐形成了中国政治学的组织化建制模式。
关键词:中国政治学;组织建制;政治教育;干部培训;苏联传统;
数字经济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的机理研究
—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
朱永明 朱雅杰 沈志锋
摘 要:数字经济作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赋能者,能够从工业制造、金融、消费服务及社会治理等领域承担和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本质要求。我国应科学构建数据要素价值化的理论体系和实现路径,凝练国内数字经济的创新和竞争属性,发掘数字经济潜在红利,使数字经济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利器。同时也要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构建当代数字经济体系,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经济撬动全球化健康、平等与可持续发展的外延使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与国内外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多方力量一起,使世界走向崭新的数字文明发展阶段。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与发展对策
任广乾 李俊超 赵梦洁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长期探索的新成果,已成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国家属性造就了国有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应有的使命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在经济规模、高质量发展、三次分配以及对外投资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宏观层面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中观层面区域发展不协调以及微观层面内部制度设计不完善等问题依旧掣肘着国有企业功能作用的发挥。因此,在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应深度融入国际市场,积极构建多元稳定的国际规则新格局,利用产业链链长优势建立健全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同时也要注重深入推进新时代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建设,真正落实“做好蛋糕、做优蛋糕、分好蛋糕、做好中式蛋糕”的使命任务,为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国有企业;使命担当;发展对策;
数字金融发展、信贷寻租与企业创新
—基于中小板上市企业的研究
黄婷婷 高波 苗真子
摘 要: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小板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检验信贷寻租扭曲创新效应的存在性及数字金融对这种效应的调节机制。结果发现,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信贷寻租作为非正规经营活动,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扭曲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消除寻租对企业创新的扭曲激励,地区资源、行业特征、所有制结构不同导致数字金融作用的结果不同。总之,持续推进金融数字化改革,进一步打击信贷寻租腐败,引导金融资源的公平分配,有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金融;信贷寻租;企业创新;调节作用;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地资本化收益的影响检验
张合林 冯景
摘 要:在“三权分置”背景下,农地资源的资本属性被激活,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不断改善着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无形之中逐步融入农地流转的交易过程,进而影响农地资本化收益。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将农地细分为三类,并结合当期年份“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PKU-DFIIC)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地资本化收益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可知,增强农地保障依赖性和增加农村劳动力收入是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农地资本化收益的重要路径。因此,应提高数字金融与乡村的适配度,深化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劳动力就业、农地资源碎片化整治的融合,进而巩固农民增收与农地的多重关系。
关键词:农地资本化;数字普惠金融;劳动力;收益;
绝命之书:韩非使秦及《初见秦》相关问题考证
陈彬彬
摘 要:韩非使秦之年,学术史上有秦始皇十三年(韩王安五年)、秦始皇十四年(韩王安六年)二说,一年之差主因《韩世家》和《秦始皇本纪》《六国年表》记载不同。由记载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秦火焚书历史事件的阴影,也可以看到战国诸国史官记载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角度。《初见秦》是《韩非子》首篇,《韩非上秦王政书》是第二篇开端,此乃韩非绝命二书。《初见秦》作者多有争议,本文从宏观政治立场与微观文本分析两个层次,考证其作者为韩非。
关键词:韩非;秦始皇十三年;秦始皇十四年;《初见秦》;
《晋书斠注》校勘管窥
张明 王东
摘 要:《晋书斠注》是吴士鉴为唐修《晋书》所做的一部集注体校注,是目前《晋书》注本中最为完备者。其效仿裴松之《三国志注》,吸收诸家晋史及历代载籍,兼取清代以来学者校勘考订成果,形成自己的校勘特点。其校勘成绩突出,涉及唐修《晋书》之脱讹衍倒之校订,不少成果为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所吸收。但其校勘亦有自身局限性,存在当校未校、校勘不精、据讹校讹等现象。
关键词:《晋书斠注》;校勘;脱漏;错讹;衍文;误倒;
论柴德赓的史料学思想与方法
方美美 周少川
摘 要:作为近现代成绩卓著的史学家,柴德赓在学术研究中形成了特征鲜明、相对系统的史料学思想与方法。他注重史籍的史料来源,通过剖析史籍的史料源流与丰富程度评定史籍的价值。在掌握史料方面,他认为要打好基本功、通晓目录学知识并擅于使用工具书,从而达到对史料掌握的“竭泽而渔”。对于史料的考证,柴德赓强调要从“必要的考证”和“新的观点”两方面着手,将传统的考证方法与唯物史观相结合来鉴别史料。柴德赓丰富的史料学思想与方法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的重要遗产。
关键词:柴德赓;史料学;史料思想;
经学、史学与文学的融通:经史视野下郝经的《诗经》观
王珏
摘 要:在经史的语境中讨论《诗经》的意蕴和作用,是郝经《诗经》观的主要特点。郝经融通经学、史学与文学,以经史为依据阐释《诗经》的思想内涵,特别重视《诗经》所蕴含的道统观念和史料价值,彰显《诗经》在辅佐王政、教化民众、齐家修身方面的社会意义。郝经从经史之学所蕴含的仁义礼智出发,阐释了《诗经》“性情”“风雅”的具体内容是“发乎情,止乎礼义”和“去浮华,植本根”,倡导诗文应承载传经、述史的重任,对堆砌雕琢的文坛不良风气进行纠偏救弊,对元代诗学理论产生了一定影响。郝经的《诗经》观不仅提升了《诗经》在经学史、史学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还反映了集合经、史、诗诸多内涵的《诗经》学的复杂面相。
关键词:郝经;《诗经》;史学;经学;文学;
数智时代广告产业的伦理审视及治理路径
高嘉琪 解学芳
摘 要:数智时代,广告产业经历内容创作从人工设计到智能生产、传播场景从有限媒介到无处不在、分发规则从无差别到精准营销等一系列智能化转变。数智技术为广告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也引发一系列科技伦理隐患,主要是隐私危机与难以满足的安全需求、信息茧房与逐步丧失的归属需求、算法歧视与无法达成的尊重需求、创意阶层被取代与难以满足的自我实现需求等。基于广告治理视野,可通过政府行政治理、行业自我治理、舆论监督治理三方面重塑数智时代的广告伦理。
关键词:数智时代;数智技术;智能进阶;科技伦理;广告治理;
艺术形态视域下中国当代广告文化研究路径探析
吴文瀚 程逸
摘 要:广告是伴生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算法时代的到来,广告的文本功能与文化功能日益凸显,艺术形态研究成为我们以广告洞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重要窗口与手段。广告艺术形态研究着眼于广告文本样态与艺术表达特征,形成了对既往以实务研究与广告史研究为主体的广告研究范式的合理补充。广告艺术形态研究指向包括:从自体到宏观,当代社会文化表达的广告艺术形态阐释。从关系到文本,当代广告文化的艺术形态建构。从景观再现到符号表征,广告艺术形态研究的媒介文化扩展。艺术形态研究扩展了广告文化研究的范式,深化了广告文化研究的思辨性。
关键词:广告;广告文化;广告学;艺术形态;文化研究;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郑州大学主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教育部第二批名栏建设入选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等。
文化记忆重构下中国典籍的跨媒介传播 — 以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进入公众号内搜索,即可检索历史推送内容。
加关注方法:
1. 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zdxbzsb” 或“郑大学报哲社版”并关注;
2. 扫描下方二维码并关注。
长按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