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性”艺术创作的审美张力
原文载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作者简介:
张想(1983-),男,安徽霍邱人,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科技大学齐白石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艺术哲学、声乐表演与理论研究;
赵小平(1960-),男,湖南衡阳人,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湖湘音乐文化研究、艺术哲学研究。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社科湘字品牌“985”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湖湘音乐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略研究”(项目编号:19YBP005);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韶山山歌的搜集与整理研究”(项目编号:16C0658)。
论“人民性”艺术创作的审美张力
摘 要: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思想具有典型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品格,其“人民性”的创作审美张力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直接反映。“人民性”艺术创作的审美张力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孕育新的活力。从当代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出发,“以人民为中心”是“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基础,发展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是“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保障。
关键词:艺术创作;人民性;审美张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艺术创作是人类创造美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创作 者的情感、记忆、想象外化为艺术作品,并将其动态美 艺术化的一种体验过程,而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记 忆与想象等引发审美体验的倾向构成审美张力。从 “人民性”艺术创作的本质、表现和特点来看,它是创作 者主体性表达的最佳途径,同时又决定其必须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而创作的规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总书记在一系列的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出要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导向,要求“准确把握党性和人 民性的关系、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 [1],并指 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 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 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 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 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2] (P136)艺术创作者应深刻牢记,“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 的本质属性”[3](P19),“人民性”艺术创作是艺术作品 的立身之本。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告诉我们,人民是历 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真正主体,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 水。新时代艺术创作作为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文 化、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途径,在围绕创作题材、创作 方法与创作内容等争论中,应阐明“以人民为中心”的 政治价值与理论逻辑,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创作的活力。
美国艺术理论家阿伦·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中指出:“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4](P117)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美学代表作《艺术与视知觉》中认为,张力能够增加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如果绘画和雕塑不能传达能动的张力,它们就无法描绘生活”[5](P640),可见张力是优秀艺术作品的特性和标志。而审美是主体对艺术作品进行移情与想象而获得自由体验的活动,审美张力便是主体对艺术作品的多元意象进行移情与想象,进而产生的自由体验平衡力。“审美关系是人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是人与自然所建立的主要关系之一。”[6](P12)无论是主体的移情与想象等能力,还是艺术作品中的意象以及意象组合方式都来源于人类认知结构以及实践经验,而人类的认知结构与实践经验等是人民创造的,并在人民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在此意义上,审美张力是“人民性”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正如有学者所说:“作品内部的辩证结构使人认识到世界所具有的辩证结构。通过张力论,作品与现实的关联更为密切。”[7](P193)“人民性”的艺术创作本质上就是要求艺术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如此,艺术作品才能为人民所接受,创作才能更接地气。
新时代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人民性”特性是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人民性”范畴的继承、延续和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当代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工作和艺术创作的一系列论述中,多次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不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8](P203)明确艺术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艺术创作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基础就是新时代艺术创新与继承的相互统一、作品内涵的精神高度与群众生活的统一、中国文化源质与中国形象的高度统一。从艺术创作的历程来看,“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内核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与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各国家艺术的相互融汇,形成蕴含着不同文化性质的体验、记忆、想象的经典艺术作品。这样,多元记忆、想象拓展了主体的审美体验边界,激活了主体不同性质的情感,赋予艺术品深广的创作与阐述空间,在建构艺术作品美张力历史逻辑性的同时,亦增强了艺术作品中审美张力的弹性。从理论逻辑上看,“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特征就是新时代社会主义艺术创作思想发展理念与艺术实践创新的相互结合,使艺术作品焕发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艺术张力。
实践证明,“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是基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并以其为逻辑起点的。2015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9](P78)“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10]在总书记对艺术创作的一系列论述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先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实践品格,是从人民需求、民族复兴出发,全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人民性”艺术创作的内生张力。
“人民性”艺术创作的内生张力自始至终是将“以人民为中心”放在首位,“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11],建构了人类艺术史上最为重要的精神文化,传承了人类上千年的精神文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艺术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12](P20)
“以人民为中心”是“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基础,主要在于:其一,“人民性”艺术创作是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核心命题,同时也是诸多经典艺术作品的基本价值导向,它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需求。因为艺术实践活动是创作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辩证统一,艺术作品中的意象及组合方式源于社会实践,受众的审美能力也得以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而创作者基于受众通过实践熟知的意象文化与生存体验,利用“有意味的形式”创作出艺术品,受众通过实践熟知的文化意象与生存体验,以及喜闻乐见的“有意味的形式”,正是艺术作品审美张力的基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路单从哲学视域观察,不仅体现了哲学思考样式的变化,而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对“人民性”问题的辩证阐释和现状把握,是“人民性”艺术创作的思想生成与逻辑起点。要理解“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这一新的维度,就要从具体的劳动生产过程出发去叙述艺术作品内容的来源,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和艺术的实践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强调了“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而且经常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话语,阐释了艺术创作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即“社会主义艺术,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艺术”。
其二,“精神是力量,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新时代人民思维实践精华的集合”[13](P10)。“人民性”艺术创作思想亦是实践浓缩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是在突破形而上学的内在逻辑上运用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体现为接受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指导和渲染,接受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和主张。艺术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艺术思想所蕴含的核心范畴。“人民性”艺术创作是当代中国艺术创作最基本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艺术作品审美张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对“人民性”艺术创作的思考和辩证把握,可以从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找到答案,因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恩格斯的“典型人物”理论等,都对“人民性”艺术创作提出了要求。恩格斯在《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的信中谈道:“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4](P590)恩格斯十分赞赏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人间喜剧》的人物造型,认为这些典型的人物塑造映射了社会众生相,成为人们认识当时法国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巴尔扎克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能为我们刻画出一种艺术语境,这些语境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情节,它客观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而且故事剧情形成了一种辩证的戏剧性结构,通过情绪结构、意念结构及情感结构的结构张力为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赋予了积极的意义。
其三,“将人民对文艺作品的认可度作为新时代人民美学人民性的衡量标尺,对虚拟现实文艺范畴的创造性革新、审美性引导成为新时代人民美学审美性突围的关键”[15](P32)。在此意义上,“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基础实际上就是对艺术创作方法的判断,其讨论要点在于对“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观的内涵把握。把握与理解“人民性” 艺术创作的“ 人民本体论”命题,应该从艺术创作的初衷开始,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3] (P7 -19),因为“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思想实现了实践目标、实践主体与实践评价手段的高度统一,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当作我们艺术创作的源泉和输出。从艺术创作的形式与内容等视角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富有一种强烈的意象张力,为当代艺术创作及发展提供了一条通往现实的道路,并成为“人民性”艺术创作成果的内在与外显。
别林斯基提出“美是生活”的观点,认为生活对审美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活中的审美要素以及主体的审美能力都源于生活,大众在生活中形成的认知方式、生存体验等是审美自由体验的前提。艺术作品的审美张力源于生活的张力,在音乐作品中音乐织体是艺术张力的载体,承担着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功能。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取材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以越剧曲调为旋律素材构建而成。协奏曲以小提琴、双簧管演奏核心旋律,兼用大锣、大提琴、大管等乐器烘托出沉重、不祥的情感意象,用强烈的切分和弦折射出抗争命运的主题,用生与死的永恒主题叙事陈述了梁祝从相爱、抗婚到化蝶的悲惨命运。艺术家以人民群众中的普通故事叙事,反讽封建社会文化与人民群众的对峙,突出了艺术人物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权力、邪恶的挑战、蔑视的矛盾对立。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继以身殉情,其中所表现的淡定、超然、洒脱以致把生死置之度外,与封建礼教宣扬的“忠孝”形成了强烈反差。在当代艺术创作中,“人民性”艺术创作思想作为新时代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载体,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题材,外化为强烈的艺术作品结构张力而表露出来。
艺术创作审美张力是自由审美体验达成的平衡力,具有多元方向,而“人民性”则指明了艺术创作的方向。人民的艺术为人民,发展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是“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方向,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1]鉴于当前艺术创作出现了脱离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情况,艺术创作的题材及生产技艺日益西化,艺术作品和人民群众的审美与生活经验难以共情等艺术生产生态环境的变化,艺术家要“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16](P434),要深入生活,热爱人民,自觉扎根于群众之中,以全新思路理解新时代艺术创作的理念。新时代艺术创作者仍要深刻理解艺术“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的根本问题,应以表现、描写、歌颂人民为前提,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艺术创作,通过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整理、改编和重新演绎,赋予传统艺术形态以新的形式,建立为群众所熟悉、所理解的中国乐派、中国画派和中国戏剧。文学艺术亦是如此,“文学史上有一条规律,凡是一种文学形式衰退了的时候,挽救它的只有两种东西,一是民间的东西,二是外来的东西”[17](P119)。民间之所以能够为文学艺术注入活力,是因人民在生活中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精神财富以及人民集体无意识中潜藏的经验与本能。
在发展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过程中,“人民性”艺术创作的审美张力应集中在“源于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服务人民”四个维度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人民性”艺术创作的内涵外化,它的张力来源于艺术家与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良性互动,呈现为形式与内容辩证统一的矛盾的状态,即为艺术创作的审美张力形态。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艺术、群众艺术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1]艺术家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去塑造“贴近生活”的人物形象,实现艺术创作方法的超越,达到艺术发展为人民、艺术成果由人民共同享受的目标。“文艺人民性当中本来是内在包含着现代审美意识的”[18](P13),文艺人民性与现代审美意识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性,而这种统一性是文艺与受众之间动态关系的必然,也是“人民性”艺术作品审美张力以发展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方向必要性的原由。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的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9](P60)发展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作为“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方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
第一,“人民性”艺术创作的审美张力外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的“发展、引领、导向、繁荣”的辩证统一,是创作者与群众生活实践之间辩证关系的体现。创作者基于群众生活实践,以群众熟知的艺术意象与认知方式,从而赋予作品人民性,而人民性又因源于群众的生活实践而具有中国特色。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艺术工作者把人民利益、民族团结、国家发展等作为艺术创作的主流思想和基本方向,对“人道主义”“人性”“人的解放”“劳动的异化”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凸显了艺术创作“人民性”的价值导向,为新时代艺术创作的审美张力夯实了理论基础。针对西方现实主义文论思潮,俄罗斯文学家杜勃罗留波夫在《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一文中阐述了“人民性”的观点,指出:“真正的富有人民性的作品,既运用从民众生活中产生的地道的语汇来表现人民的真实风俗生活,而且与人民站在同一阶级立场,抛弃书本学识的局限,真正地深入民众之中去感受体验他们的质朴感情,然后进行艺术化的表现,传达出人民生活之真、情感之真。”[20](P184)可见,杜勃罗留波夫眼中的“人民性”就是“表现人民生活、人民愿望”的作品,是表现现实主义情怀的艺术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在发展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过程中,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讲话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认识艺术创作的“人民性”属性、消除对“人民性”错误理解和思想谬误、激活“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精神血脉。
第二,从艺术创作本质上看,发展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要求新时代艺术创作要紧跟时代步伐,契合时代精神,描绘“中国故事”“中国经验”“中国精神”“中国智慧”,聚焦“中国特色”。“中国特色”蕴含着人民特有的生存体验、思维方式与具有审美色彩的文化意象,因此,契合时代精神、体现中国特色的艺术必然具有更强的艺术审美张力。追溯艺术发展史,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21](P860)毛泽东认为一切艺术作品的源泉都是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不断深入生活、扎根生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与人民共情的艺术作品。邓小平也指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2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1]可以看出,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都强调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对于艺术创作的积极作用,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是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艺术应该坚守的方向。因为“人民性”艺术创作原则指导下的艺术生产“都是成功地塑造了感人的艺术形象,这些成功的艺术形象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具有超越时空的长久魅力”[23]。
第三,环境与时空的变化,使得群众对艺术作品的内涵具有不同层面的感悟。根植于实践的审美张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变化的表现方式之一便是人民性,因此,艺术创作的审美张力须契合人民性,才能适应时空环境的变化。在新时代艺术创作过程中,“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必须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坚持人民地位至上的原则,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3](P45)。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是通过鲜明的形象反映社会的,它不仅叙述了主人公个性化的实践劳动,而且呈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状态、审美趋向和价值观念。法国著名艺术理论家丹纳在观看莎士比亚戏剧演出后说道:“莎士比亚,初看似乎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奇迹,从别个星球上来的陨石,但在他的周围,我们发现十来个优秀的剧作家。”[24](P8)丹纳所强调的是莎士比亚的戏剧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艺术形式上,艺术作品不仅通过抽象的概念来反映社会,而且还通过具体情感来再现社会生活,塑造典型人物。这样,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才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新时代“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就体现为“时代生活”与“时代精神”、“价值性”与“利益性”、“形式”与“实践”等的辩证统一,优秀及传世的作品是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内部体现,它们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人民性”艺术是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以音乐为例,我们所欣赏到的优秀音乐作品,从乐曲中的《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金蛇狂舞》《渔舟唱晚》到歌曲中的《延安歌》《南泥湾》《祖国颂》《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唱二郎山》等,都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抒发了群众的心声,真实地展现了群众的精神面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恰恰是时代对艺术创作提出的要求,而“人民性”艺术创作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张力,更使得其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并且“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12](P21)。
艺术创作的审美张力在实践中生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孕育着新的活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科学实践观,在此实践观下,“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基础得以不断充实,同时得以朝着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不断发展,在此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保障。历史证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人民群众却是文化的创新者、坚守者。从中国文化特质来看,特有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等,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李艳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显然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人民的解放意识与共产主义觉悟及创新张力等要素有直接的效应关系,是这些‘力’汇合运行的结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张力结构。”[25]可见,“人民性”艺术创作的发展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充分证明了实践是人民群众有目的的自觉活动,是广大群众的需要与满足,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实践目的上的发展。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特质,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它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而且积极地在改变世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26]马克思一方面将人的实践活动置于生产的事实过程中,通过生产的实践活动来体现社会历史的主观价值,实现个人的自由和权力。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以往人们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主体与实践动力的观点,根据马克思的判断,他认为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是主宰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可见,“人民性”艺术创作的审美张力在于通过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现了艺术家创作中所追求的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艺术创作的特质。
其次,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它滋养着华夏儿女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来源,使得中华文化得以不断延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明确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理念。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拥护不拥护”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依据。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性”赋予了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27](P91)中国共产党人把群众的利益当成第一要务,把群众的满意度当成执政的目标。显然,“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一种文化意义上,它也是一种实践创新,其内涵张力存在于艺术的实践和美的创造之中。随着人民实践的丰富,新的艺术意象与意象组合的生成,主体审美能力的提升,艺术创作的审美张力也会得以强化。
再次,人民的生存体验、实践经验的变化必然引发审美的变化。“叙事诗的技巧 — 自然也就是小说的技巧 — 在于发现社会实践的各个切合时宜的、显著的具有人的意义的种种特征。人总希望在叙事诗中看到他自己更清楚的、放大了的映象,他的社会实践的映象。”[28](P55)当艺术呈现了人民的具身体验时,艺术才能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1]“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不仅体现了“人民性”艺术创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承接,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创作理念与实践创新的结合。“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3](P18)如今,艺术家能否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主要是看艺术家是否扎根群众,是否能从群众日常生活中吸收养分。“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应该是在实践中生成的文化形态中体现,具有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在众多的优秀艺术作品中,无论戏剧、电影、音乐、美术,还是诗歌、小说等,都有共同的审美张力,那就是使得作品的主人翁赋予强大的生命力,伴随着观众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彰显了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对真、善、美的颂扬,在人物艺术形象塑造上表露了作品所具有的艺术内涵。“人民性”艺术创作审美张力的特质取决于社会主义艺术创造的真实性和“人民”主体性,在创新与继承关系上,既强调创新的必要性,又指出继承的重要性,特别是当今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作品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要让艺术创作适应群众的欣赏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12](P22)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的愿望作为工作目标,尊重个人的创造,尊重创作者的实践,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
“人民性”艺术创作的审美张力是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基础上展开的,这种审美张力主要体现在艺术创作的主体上,也就是说艺术创作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表现的主体,必须体现艺术创作的主体性。因为,人民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而且还充分显示了“人民性”艺术创作的活力。可见,“人民性”艺术创作的审美张力是以“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来获得,因为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主体以及人类的艺术行为本质的获得离不开社会实践过程,它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艺术的人民本体论”的主体思想。
(参考文献已省略,如有需要请点击“阅读原文”进行下载)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郑州大学主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教育部第二批名栏建设入选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等。
文化记忆重构下中国典籍的跨媒介传播 — 以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进入公众号内搜索,即可检索历史推送内容。
加关注方法:
1. 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zdxbzsb” 或“郑大学报哲社版”并关注;
2. 扫描下方二维码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