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根据二十四史《食货志》,问古希腊史的几个问题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19-12-18

 


 

专家们说,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此言有理,符合历史实际。

中国古代有官方修订历史的传统,所修《二十四史》,号为信史,即经得起历史检验、符合实际、足以指导后世的历史记载。

 

一、粮食决定文明的存在

古代史家和朝廷一样,高度重视农耕。

《汉书食货志》:

凡货,金、钱、布、帛之用,夏、殷以前其详靡记云。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钱圜函方,轻重以铢;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布于布,束于帛。太公退,又行之于齐。至管仲相桓公,通轻重之权,曰: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人君不理,则畜贾游于市,乘民之不给,百倍其本矣。故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贾者,利有所并也。计本量委则足矣,然而民有饥饿者,谷有所臧也。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即准平。守准平,使万室之邑必有万钟之臧,臧繦千万;千室之邑必有千钟之臧,臧繦百万。春以奉耕,夏以奉耘,耒耜器械,种饷粮食,必取澹焉。故大贾畜家不得豪夺吾民矣。桓公遂用区区之齐合诸侯,显伯名。……有司言三铢钱轻,轻钱易作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质,令不可得摩取鋊。”

这段话,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讲述了中国的货币史。大意是:早在夏商时期,中国就有成熟的货币了。到了周朝,姜太公建立了严密的货币制度。到了汉朝,通过不断实践和理论总结,终于建立了国家掌控货币发行权、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的制度。

2、论述了货币的本质:“流于泉”,是促进物畅其流的媒介。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便一再强调:货币,饥不能食、寒不能衣,因此,货币并不是财富本身。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足够的实业,没有足够的粮食、布匹产出,货币再多也没有意义。

3、叙述了中国古代高大上的货币理论。古人也知道货币是个好东西,但掌握不好,就会成为坏东西,因为,自古便有商人通过炒作货币、掠夺实业,而获取暴利。春秋时期,管子通过研究发现,市场上钱太多了,粮价就会暴涨;钱太少了,粮价就会暴跌,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都不利于发展经济,会令投机行为盛行,导致国家经济混乱。因此,他在治理齐国时,通过建立鼓励和保护实业、稳定市场和保护百姓利益的货币发行、市场调控制度,使齐国迅速富强起来。

管子依靠发展实业,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法家,也是通过发展实业,使秦国统一中华。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重中之重的实业,就是粮食生产。

为什么呢?

因为,在古代,粮食是最最宝贵的东西,捧着金银珠宝,也很难买到的东西。

某些开口闭口“商业文明”、“进口粮食”的“专家”,必然是伪专家。

在《管子·轻重戊》有个故事:齐桓公对管子说:俺想搞定鲁国,你有什么高招?管仲说:好办,只要您和您的随员穿上鲁国织的绨(一种较好的丝织品),在大街小巷闹市区溜达一圈就行了,剩下的事我来办。桓公照办后,管仲便找来鲁国商人说:你们鲁国的绨好啊,我家主人喜欢,你们赶紧送来吧,有多少我要多少,价格从优。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随着齐国人纷纷改换布料,鲁国商人的外放分工法如火如荼。一年后,鲁国实现了产业升级,全民纺织工业化,靠从齐国进口粮食,没人搞三农了。时机成熟,管仲建议桓公换回当年的服装,再到大街小巷闹市区溜达一圈,齐国官员百姓纷纷脱掉进口服装。随即,桓公下令关闭海关,禁止进口鲁国丝绸,禁止向鲁国出口粮食。一夜之间,鲁国丝绸成为垃圾,粮价大涨,经济崩溃,鲁国百姓纷纷逃亡齐国。仅花了三年时间,鲁国俯首称臣。

这个故事,有两点启示:

第一,春秋时期,鲁国的工业基础相当好,所以,鲁国商人通过外放分工法,一年时间就将鲁国转变为工业化国家,开始搞资本主义了。

第二,是提醒大家,粮食是国家的生命线。

第三,钱不能当饭吃,关键的时候,钱买不来粮食。

 

二、以唐代为例

众所周知,中国,是欧亚大陆唯一的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地区,即最适合发展农业的地区。但是,即便如此,古代中国也是不是闹饥荒。

现在,我们以唐代(618年-907年)为例,说说粮食问题。

唐朝的首都长安(今西安市),位于号称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但是,长安城的粮食,总是不够吃。

《资治通鉴》卷二O九叙述了一个颇为有名的故事:

“是岁,关中饥,米斗百钱。运山东、江、淮谷输京师,牛死什八九。群臣多请车驾复幸东都,韦后家本杜陵,不乐东迁,乃使巫觋彭君卿等说上云:‘今岁不利东行。’后复有言者,上怒曰:“岂有逐粮天子邪!”乃止。”

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关中闹饥荒,一斗米卖到了一百文。朝廷组织力量从外地转运粮食,日夜不停,牛大量累死,依然不能满足需求。大臣们请皇帝迁到洛阳办公,但是左右朝政的韦后一家人不愿意,就让巫师对唐中宗说:今年东行不吉利。当大臣们再来建议的时候,唐中宗生气道:天下岂有跟着粮食跑的皇帝!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

逐粮天子,还真是唐朝皇帝的一大特征,当然不是专利。

唐朝正式起家于关中。关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进可攻退可守,但是一旦夺取天下,以此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却问题多多。

长安城的缺粮,在西汉时就存在。随着关中人口的不断增长,到隋朝时已是常事,隋文帝已经当上了“逐粮天子”。一旦关中粮食收成不好,隋文帝就往洛阳跑,比如,《资治通鉴》卷一七六:开皇四年(584年),“九月,甲戌,隋主以关中饥,行如洛阳。”正因为如此,隋炀帝一直想着迁都。

唐太宗时期,关中也不时闹饥荒。太宗刚登基的贞观元年,“关中饥,至有鬻男女者。”

唐高宗、武后时期,长安更是常常闹粮荒。唐高宗、武后长期在洛阳办公,等同于迁都洛阳,大批常住人口、流动人口,跟随皇帝,纷纷转向洛阳,同时运送大批粮食救助长安城,如此这般,长安的粮食问题才不是显得特别紧张。

唐中宗的时候,甚至因为首都缺粮,下诏让国子监停课,让外地学生离开京城,统统回家,《集学生制》(《全唐文》卷十六):

“……去岁京畿不稔,仓廪未实,爰命乐群,暂停课艺,……其国子监学生等,麦熟后并宜追集,务尽师资,诸州牧宰,亦倍加导诱……” 

圣旨说:去年京城缺粮,没办法,只好让学生们放假了。今年秋收后,各州刺史、各县县令,你们一定要做好工作,安排学生们回京城上学。

唐玄宗时,也曾下诏让国子监停课,《令两监生徒赴学诏》(《全唐文》卷三十):

“风化之本,其在庠序。去秋不熟,生徒蹔令就舍。讲习之地,安可久闲。其两监生在外者,即宜赴学。” 

首都长安粮食供应时好时坏的问题,在唐朝,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念过中学的人,都应该知道“长安米贵”的故事,《幽闲鼓吹》:

“白尚书(指白居易 )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

这则故事说,当初,白居易进京赶考,拜谒顾况。顾况看了白居易的名片后,盯着白居易说:京城的米价又涨价了,在这里生活,可艰难啦!等看完白居易递上来的习作的第一篇后,赞赏不已,连忙说: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在京城生活,就不成问题啦!

长安位于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竟然粮食紧张,原因何在?

《新唐书·食货三》:

“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

意思是说,关中地区虽然是个好地方,但是,田地还是显得太少,不足以满足粮食需求,所以,一直需要从东南地区运粮补给。

首先,我们看看,关中平原的面积。

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渭河盆地、关中盆地,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

当时,在关中平原共设有京兆(即首都)、华州、同州、凤翔(歧州)等四个州府,实际统治面积,据笔者粗略估计,约4.4万平方公里。

我们再看看,唐代的时候,关中平原的人口。

据《旧唐书·地理一》,关中地区的州府人口数据是:

(京兆府)天宝领县二十三,户三十六万二千九百二十一,口一百九十六万七千一百。

(华州)天宝领县三,户三万三千一百八十七,口二十一万三千六百一十三。

(同州)天宝领县六,户六万九百二十八,口四十万八千七百五。

(凤翔府)天宝领县九,户五万八千四百八十六,口三十八万四百六十三。

唐代天宝年间,四个州府,下辖共四十一个县,人口共计2969881,接近300万人。

显然,在唐代,以约4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的粮食产出,远远养不活300万人口。

粮食不够吃,怎么办?

唯一的办法,利用政府的力量,有组织地从外地调运粮食。

有唐一朝,朝廷始终把“漕运”作为一个天大的事情来对待。

所谓“漕运”,就是把全国各地应该上缴朝廷的粮草,通过水路运到京师。这项工作,直到清朝,都是关乎政局稳定的大事。因此,国家专门安排高级官员来负责这项工作,比如明清两朝,就有漕运总督一职。

在唐代,凡是能够较好地完成“漕运”任务的官员,大都作为能臣干吏,获得提拔重用。

到了唐玄宗时期,京城粮食紧张局面,才初步得到缓解。《新唐书·食货三》:

“开元初,河南尹李杰为水陆运使,运米岁二百五十万石,而八递用车千八百乘。”

到唐玄宗开元以来,每年运米多达二百五十万石。

朝廷在大运河终点洛阳,和长安城,建立了规模巨大的粮食储备仓库。只要能往长安多运粮食,就好;越多越好。《通典·食货十二》开出了天宝年间的清单:

“诸色仓粮总千二百六十五万六千六百二十石:北仓六百六十一万六千八百四十石,太仓七万一千二百七十石,含嘉仓五百八十三万三千四百石,太原仓二万八千一百四十石,永丰仓八万三千七百二十石,龙门仓二万三千二百五十石。”

到天宝年间,朝廷在长安、洛阳的粮食储备,达到了惊人的规模。

但是,所谓的缓解,是在关中平原风调雨顺的年岁,才是有效的。

其实,长安的日常粮食供应,是依靠市场,依赖商人的。因此,源源不断地从外地往关中运输粮食的,还有商人。一旦瞅准时机,尤其是粮食歉收、供应紧张的时节,商人们便会哄抬粮价,弄得民不聊生。

如果关中平原出现荒年歉收,别说京城居民了,这时候,连关中的农民,吃饭也成问题了。

唐朝建立有健全的市场干预机制。汉朝以来设立的常平仓,就是专门用来平抑涉及民生的市场物价的机构。

财力雄厚的朝廷,这时候也一定会出手,以强有力的粮食储备,来压制奸商,平抑市场物价。

唐玄宗就一再发过类似的诏书,比如《平粜诏》(《全唐文》卷三十三):

“嘉谷不登,……宜于太仓出粜一百万石,分付京兆府与诸县粜,每升减于时价十文。……应缘开场差官分配多少,一时各委府郡县长官处置,仍令采访使各自勾当。其太仓含嘉出粟,兼令监仓使与府县计会处分。其奉先、同官、华原等县,与中部郡地近,宜准诸县例数便于中部请受。”

这年,关中粮食歉收,无良商人哄抬粮价。朝廷一下子以每升低于市场价十文的价格,抛售100万石粮食。(相关简介:1=10斗,1=10升;古人一天的口粮约为2升。)

但是,“长安米贵”依然是一种常态,总是明显高于其它地方。

为什么呢?

我以为,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粮食产量不高。正常情况下,农民能够上缴税赋、投入市场的余粮,十分有限,大约在年产量的10%的水平。因此,唐朝宰相杜佑仍然坚持:什一而税,天下之中正。

而这10%的“余粮”,相当一部分,并没有离开本地,因为政府为了预防当地灾荒,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功能各异、相互补充的三大粮食储备库,由地方政府统一管理。据《通典·食货十二》:

“正仓总四千二百一十二万六千一百八十四石:关内道百八十二万一千五百一十六石,河北道百八十二万一千五百一十六石,……”

“义仓总六千三百一十七万七千六百六十石:关内道五百九十四万六千二百一十二石,河北道千七百五十四万四千六百石,河东道七百三十万九千六百一十石,……”

“常平仓总四百六十万二千二百二十石:关内道三十七万五千五百七十石,河北道百六十六万三千七百七十八石……”

正仓就是国家的战略物资储备库,与司农寺管理的粮仓性质一样,粮食来源于租庸调制征收所得,它们仅仅是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储备于全国各地而已。

常平仓,是地方政府调控、稳定当地物价,保护民生的资本和手段。

义仓,是地方政府救济穷困百姓、预防灾害的资本和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唐朝粮食储备中,义仓的数量是最大的,占总量的一半以上。

不难看出,能够流入市场的“商品粮”,是十分有限的。

第二,由于交通技术限制,运输十分困难,速度十分缓慢。

在古代,我国的交通水平,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水路,尤其是安全可靠的内陆河道,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二三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凭借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先进的工程技术,开凿出一条又一条人工河。贯通全国的,如秦始皇造灵渠,打通了自长江通往岭南的高速公路;自春秋到隋朝,打通了钱塘江到海河的大运河。区域性的高速公路网,更是数不胜数。

发达的国土资源统计制度和先进的全国地图制作技术,为唐朝水陆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唐朝中央根据全国各地的交通条件,对运输速度、经费等等,实行标准化管理。

《唐六典·尚书户部》:

凡陆行之程:马日七十里,步及驴五十里,车三十里。……水行之程:舟之重者,溯河日三十里,江四十里,余水四十五里;……沿流之舟则轻重同制,河日一百五十里,江一百里,余水七十里。(其三硖、砥柱之类,不拘此限。若遇风、水浅不得行者,即于随近官司申牒验记,听折半功。)

陆路运输,用马驮运,日行七十里;人负重步行或者用驴驮运,日行五十里;用车拉,日行三十里。

水路运输,逆水载重船航行,走黄河,日行三十里;走长江,日行四十里;走其他水路,日行四十五里;顺水航行时,载重、非载重船同一标准,走黄河,日行一百五十里;走长江,日行一百里;走其他水路,日行七十里。顺水、逆水速度平均下来,走长江,日行七十里;黄河,日行九十里;其它水路,比如大运河,日行五、六十里。

可见,在唐代,交通效率是这样的:

1、船运:如果将逆水、顺水折中计算,那么,在黄河,船平均日行90里;在长江,在长江,船平均日行70里;在其它水路,船平均日行不到60里。对三者再平均一下:船平均日行70里,约35公里。

2、马驮:日行70里,约35公里。

3、人负重步行或者用驴驮运,日行50里,约25公里。

4、车运:日行30里,约15公里。

车辆的运载能力,远小于船舶,其在平原地区才日行三十里,速度仅为大运河的一半。可见,水运的效率,大大高于陆运,称水路为高速公路毫不夸张。

由此可知,如果一个地方出现饥荒,从1000公里之外运到,以最快捷的方式----船运,至少需要28天。

 

三、问“古希腊文明”几个问题

1

古希腊时期,比中国唐朝早一千多年。毫无疑问,唐朝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远远领先于古希腊。

希腊的土地贫瘠,除了山,还是山。毫无疑问,这里的农田,远远赶不上关中平原。

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是地中海气候,十分不利于主粮生长。毫无疑问,这里的气候条件,远远赶不上关中平原。

在唐代,3.6万平方公里的关中平原的粮食产出,养不活300万人口。

那么,以希腊半岛的农业水平,在古希腊时代,能养活多少人口?

换言之,古希腊时代,希腊半岛有多少人口?

2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准备搞定鲁国时,便禁止向鲁国出口粮食。

古希腊时期,希腊人整天侵略地中海沿岸国家,到处搞殖民地,甚至侵略波斯帝国的土地。

那么,波斯帝国是否会禁止向“商业文明”的希腊人出口粮食?

那么,波斯帝国是否会派兵袭击、拦截希腊人的运粮船?

3

中国农民的粮食产出,可以进入商业流通的数量极少,远不足10%

西亚、北欧地区的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远低于唐代中国,可以肯定,西亚、北欧地区的粮食产出,可以进入商业流通的数量远不足5%

那么,古希腊的数以千万的人口的粮食需求,从何而来?

据某些专家说,仅仅一个雅典帝国,就有1千万人口。果如是,古希腊至少有1500万人口,至少1000万人口的粮食需要进口。

按照中国标准,人均日食2升粮食,年须粮食7.2石。进口1000万人口的粮食,则需要7200万石。

7200万石,这个数字,占唐代巅峰时期的全国粮食储备的一半以上。

不知道古希腊从哪儿买来这么多粮食?

4

唐代中国,拥有无边无际的粮食产区。

长安城,才100万人口。

唐代中央政府,以国家的力量,组织开展向长安城运输粮食的大工程。即便如此,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长安米贵”的问题。

古希腊需要解决1000万人的粮食问题。

古希腊的N个相互为敌的“城邦”,是如何分别解决“雅典米贵”、“斯巴达米贵”的问题的?

5

西亚、北欧,没有大运河,一切只能靠路上运输。

以唐代官方的运输行业标准,向古希腊出口粮食的国家,不知道是以哪一种方式,完成如此天文数字的粮食运输的?

古希腊从海上运输粮食,运粮船只,每天的航速是多少?

希腊内陆,没有大运河,一切只能靠陆上运输。希腊除了山,还是山,没有一条平坦的大道,没法走运载过多过重的运粮车,只能肩挑马驮,速度如何?

以唐代官方的运输行业标准,不知道古希腊是以哪一种方式,完成如此天文数字的粮食运输的?

6

唐代政府为了解决“长安米贵”问题,在全国,尤其是大运河沿岸、洛阳、长安建设了N个规模巨大的粮食储备仓库(洛阳附近有遗址,有兴趣的,可以去考察一下)。

不知道靠进口粮食搞古希腊文明的雅典、斯巴达,还有“米诺斯王国”,是否也在各个海岸线、城邦内,设置了巨大的粮食储备库?

鉴于雅典帝国需要进口的粮食,远大于唐代长安城,估计雅典的粮食储备库,一定是震惊世界的。

遗址在哪里?



相关文章:

原创 已修改 科学证明:古埃及、希腊罗马史,都是伪史;欢迎驳斥

原创 反科学、反智商的希腊伪史:“亚力山大里亚学派”

第九问:原创 亚历山大东征?希腊化王国?酒后梦话而已,笑着听听就行了

第八问原创 古希腊用奴隶制耗光了波斯帝国的男人,却让亚历山大捡了现成

第七问:原创 专家您说:雅典文明,像样的考古成果在哪儿?

第六问:原创 希腊伪史第6问:雅典公民大会?100%的伪史!

第五问:原创 希腊伪史第5问:古希腊的天文学,来自中国吗?

第四问:原创 古希腊人用什么打仗?只能打嘴炮!

第三问:原创 古希腊的米诺斯文明,是不是假的?请专家指教

第二问:原创 古希腊语言文字,是近代伪造,历史上并不存在
第一问:原创 学术战狼求教专家:您的雅典城邦至多5000人

十个问题:原创 别骂街,请回答关于“希腊伪史”的十个问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