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巴比伦人精通几何学,请看他们怎么用的吧
据说,许多年来,出土了成千上万块埋藏地下几千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土坯砖。其中,发现了60进位制、圆周360°、毕达哥拉斯定理、方程式计算等等高大上的数学知识。
比如,《巴比伦泥版文献中的勾股定理》(《中学教研(数学)》2003 年第1 期):
“在大英博物馆所藏的一块巴比伦泥版上有如下数学问题: ‘已知矩形的长为4, 对角线为5 , 问宽是多少?’解法是‘4 乘4 得1 6,5 乘5 得25 , 从25 中减去16,余9。因为3 乘3 得9,故即为所求的宽’。”
这些“数学知识”,尤其是几何知识,是真是假呢?
纸上谈兵,那叫吹牛。
我们看看事实吧。
1
据说,巴比伦人建了一个首都,名叫巴比伦城,面积8.5平方公里。
据说,2500年前,希罗多德来这里旅游了,还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它(巴比伦城)的四围有一道既宽且深的护城河”。
巴比伦城有100个城门,护城河上建设有100座桥,显然,城外有100条通往四面八方的大道。
古今中外,哪一个8.5平方公里城市----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县城,建有通往四面八方的100条大道?
这些,都是信不信由你的东西。
有100个城门、100座护城河桥梁的
巴比伦城
幼发拉底河,从巴比伦城中间穿过,将全城一分为二。巴比伦人在河上建了一座桥,是为联通河两边唯一的桥梁。
在河上建桥,是门技术活。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几何学知识的应用。
从桥梁建筑水平,就足以反映建设者的几何学水平。
中国古代,在无数湍急的河流上,因地制宜,建起了浮桥、索桥、石拱桥、吊桥等等。
那么,巴比伦人是怎么建这座桥的呢?
据希罗多德《历史》,巴比伦人是这样做的:
“她(女王)下令削切巨大的石块,而当她所需要的石块切好的之后,人工湖也挖好了,于是她便把幼发拉底河的河道引导到挖好的人工湖处去。人工湖满了,原来的河道也干涸了。于是,她便着手首先把城内河流的两岸,用烧好的砖砌起来,又把河门前面引到河边的那些坡形的码头也砌上了砖,就和筑城砌砖的时候完全一样。在这之后,她便用已经掘出的石材,大约在城市正中的地方,修筑了一座石桥,石桥用的石块则是用铁和铅接合到一起的。”
由此可知,架桥的程序是这样的:
1、先挖出一个巨大的人工湖;
2、再挖引水渠,把河水引导到人工湖去;
3、等到城中河道的水干了,先把城内的河两岸统统砌砖,再修建码头;
4、再在河中垒砌若干石柱。在石柱上搭上几块木板,桥就建成了;
5、在让河水回归河道。
真累啊!宏伟的工程总算完工了!
由此可知:巴比伦人的数学水平到底如何。
2
下面,我们回归常识,稍作分析。
以当今的工程建设速度来看,仅仅完成疏浚河道、在两岸的砌砖、建码头、架桥的工程,至少也得10天才行。
2500年以前,完成这些工程,至少也得1个月,即不少于30天。
您可曾想过:要挖多大的人工湖,才能容得下连续10天来波浪滚滚、源源不断的幼发拉底河水?
这仅仅是一道初中数学题,提供基本数据了,谁都会做。
会做这道题,才叫懂几何常识。
今天,幼发拉底河的水流量是这样的:
古代的幼发拉底河河水,比当今要大得多。
如今的要发拉底河,年平均流量1030m³/s,即,幼发拉底河一天的水流量,是这样的:
1030m³/s ×24小时×3600秒=88992000m³
如果建设工程为10天,那么,幼发拉底河的水流量共计:
88992000m³ ×10=8.8992 亿m³
这就是说,就必须建一个能容纳 8.8992 亿m³ 河水的大水库。
如果建设工程为30天,那么,
8.8992 × 3= 26.6976亿m³
就必须建设一个 能容纳 26.6976亿m³ 河水的大水库。
储水量 8.8992 亿m³ 或者 26.6976亿m³ 的水库,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请看,中国大名鼎鼎的太湖的数据:
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蓄水量为44亿立方米。
8.8992 亿m³ ,为太湖蓄水量的五分之一。
26.6976亿m³ ,为太湖的60.68%,即大半个太湖。
8.8992 亿m³ ,比中国另一个著名湖泊洪湖还大:
洪湖的湖泊面积为402平方公里,蓄水量为7.5亿立方米。
26.6976亿m³ 蓄水量,与中国五湖之一洪泽湖接近。洪泽湖的面积1600平方公里,容积30.4亿立方米。
也就是说:巴比伦人挖的这个人工湖,超过了中国绝大部分的湖泊。巴比伦人工湖----面积1600平方公里的人工湖,堪称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了。
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巴比伦人要想挖出这么一个湖,必须征集全国的青壮年劳动力,苦干十年八年时间。
为了修一座石板桥,挖出了这大一个湖!
要多荒唐就有多荒唐,要多愚蠢就有多愚蠢!
3
这里的“古文明”,专家称之为“两河文明”,因为这里有两条大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在“两河文明”时代,这两条大河上,建了几座桥?
在其他地方建过桥没有?
总之,巴比伦建了几座桥,就挖出了几个人工湖。
巴比伦建桥,面临两大难题。
一是涉及人力资源问题、政权稳定问题。
这里,我提供一个参照物:中国的隋朝的时候,国土面积数百万平方公里,人口四五千万。隋炀帝仅仅搞了一个大运河工程,便招致天下大乱,政权倾覆。其实,大运河的工程量,不足巴比伦人挖人工湖的十分之一。
第二个问题是:土地问题,即农田问题。
巴比伦人修一座桥,就淹没了16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不知道毁掉了多少农田。再这么修下去,巴比伦人真的会没饭吃了。
因此,我估计,巴比伦大地上,可能只有这一座桥。
因此,河上架桥,在巴比伦、古希腊、古埃及,一定是很稀罕的事情。
因此,巴比伦的这座石板桥,一定是西方世界的游览胜地,学习体验几何学的高科技建筑。
据说,希罗多德见多识广,游遍了西方古文明区。
显然,希罗多德以前没有见过桥,以后也没有见到过桥。所以,希罗多德在巴比伦见到这座桥以后,不仅觉得它十分神奇,而且认为这一建造过程充满了高科技、大智慧,故而不惜笔墨,予以详细记载,作为西方古代高科技的见证。
4
有人说,古希腊、古埃及、巴比伦的几何学十分发达。
不会建桥的文明,会存在高度发达的几何学?这是哪门子的科学理论?这是什么样的思维逻辑?
说说中国古代的事情。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上能架桥吗?
仅就我所掌握的有文字明确记载的史料,最晚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秦国公子针(音钳)便在黄河上架设了浮桥。《初学记》:
“公子鍼造舟处在蒲阪夏阳津,今蒲津浮桥也。”
随着秦国地盘的逐渐扩大和统治的稳定,黄河上诞生了永久性浮桥,《史记》正义:
“(秦昭襄王五十年,即公元前257)初作河桥。此桥在同州临晋县东,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桥也。”
这蒲津桥,就是诞生“登鹳雀楼”一诗、“西厢记”故事的地方:山西永济。至今,还保存有唐代留下的遗存。
蒲津桥
中国历朝历代,都在黄河上架设了多座桥梁。
如果按照巴比伦人的方式修桥,不知道该在何处挖一个多大的坑,来容纳滔滔黄河水?
刘禹锡诗云: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一二千年前,在长江上完成一个以铁链封锁长江的工程,如果让巴比伦人来做,不知道该在何处挖一个多大的坑,来容纳浩浩长江水?
古代中国,因地制宜的各式各样的桥,高难度的桥,太多太多。同样是,最晚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诞生了栈道。
如果是巴比伦来建栈道,不知道会不会是:先把山削平?
在一般的河流上修桥,在中国那就不算事了,因为普通的乡村村民都能完成。
古代中国,把“几何学”用到了各个方面,诞生了许多高大上的成果,国人至今受益。要想了解更多,请点击:“李约瑟难题”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伪概念
这才叫做几何学。
5
结论:
1.其实,希罗多德《历史》纯属胡言乱语。比如,即便挖了人工湖,要想堵住河水,引入人工湖,也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
2.连桥都不会修,基本的生活问题都解决不了----古希腊、埃及、巴比伦有“几何学”吗?
3. 希罗多德《历史》是伪史,而且是十分无知的人伪造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