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才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格里历也诞生于这里
据专家说,14至16世纪时,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而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就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牛人如无所不能的达·芬奇,大多是意大利人。
然而,根据明末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所著《职方外纪》,并非如此。
《职方外纪》的作者爱儒略,就是意大利人。他生于1582年,1609年受耶稣会派遣至远东。1610年抵达澳门,1613年到北京。1623年,他与明朝官员杨廷筠合作完成该书,目的是向中国人介绍最新的全球地理知识。
在《职方外纪》中,意大利除了是罗马教廷所在地,有几户富豪人家日子过得不错,剩下的就是诸如此类的信息:
“温泉,女子或浴或饮,不生育者,育;能育者,多乳。所产铁矿,掘尽,逾二十五年复生;第在本土,任加火力,铁终不熔,之他所始熔。”
(翻译:意大利有一个温泉,如果女人泉水洗澡,或者喝了泉水,不孕不育者,立马能生育;能生育的,便会奶水充足。意大利有一个铁矿,挖尽之后,过25年会再生。这里的铁矿,如果在本地,无论怎样的火力,也不能将其熔化,只要运到外地了,就可以熔化了。)
法国最了不起的东西,便是:
“是国之王,天主特赐宠异。自古迄今之主,皆赐一神,能以手抚人疬疮,应手而愈,至今其王每岁一日疗人。”
(翻译:天主特别关照法国历代国王,使他们都拥有手摸治病、一摸见效的特异功能,但是他们每年只坐诊一天。)
英国最值得一提是,有一座随风飘荡的海岛,岛上风吹草低见牛羊:
“有小岛无根,因风移动,人弗敢居,而草木极茂,孳息牛羊豕类极多。”
至于希腊,唯一能让人产生兴趣的信息就是:
“有河水,一名亚施亚,白羊饮之即变黑;一名亚马诺,黑羊饮之即变白。”
(翻译:在希腊,有两条河。一条名叫亚施亚,白毛的羊,饮了这河的水,毛会变黑;另一条河名叫亚马诺,黑毛的羊,饮了这河的水,毛会变白。)
来自欧洲的信息,为什么会是这样?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当时的欧洲,尚处于半原始状态,根本就没有靠谱的人通过靠谱的方式传播靠谱的信息。事实也确实如此,19世纪法国学者丹纳说:
“到1550年,英国只有猎人、农夫、大兵和粗汉。一个内地的城镇统共只有两三个烟囱。乡下绅士住的是草屋,涂着最粗糙的黏土,取光的窗洞只有格子没有窗子。中等阶级睡的是草垫,枕的是木柴,枕头好像只有产妇才用,杯盘碗盏还不是锡的,而是木头的。”
“至于法国,到15世纪末,国内的优秀人士,所谓贵族只是粗野的蛮子。威尼斯的大使们说,法国绅士的腿都像弓一样弯曲,因为老是在马上过生活。拉伯雷告诉我们,歌德人的蛮俗,下流的兽性,在16世纪中叶还根深蒂固。1522年,巴大萨・卡斯蒂里奥纳伯爵写道:‘法国人只重武艺,看不起别的事情。他们非但轻视文学,而且深恶痛绝,认为文人最下贱,所以把一个人叫做学者是对他最大的侮辱。’”
伏尔泰说:
“整个欧洲直至16世纪以前,一直处于这种腐化堕落状态中,只是经历了可怕的动乱,才得到解脱。”
值得注意的是,身为传教士、意大利人的爱儒略,在向中国人介绍欧洲各国时,排在第一位的,既不是教廷所在地的意大利,也不是希腊,更不是“崛起的大国”英国,而是西班牙(含葡萄牙,下同)。
而且,唯独在介绍西班牙时,没有“手摸治病”、“山洞治病”之类的昏话,全是看起来比较靠谱的文字。爱儒略极力夸耀了西班牙的四多:金银多、能人多、书籍多、奇巧设施多。《职方外纪》关于西班牙的内容摘要如下:
“欧逻巴之极西曰以西把尼亚……国人极好学,有共学,在撒辣蔓加与亚而加辣二所,远近学者聚焉,高人辈出,著作甚富,而陡禄日亚与天文之学尤精。古一名贤曰多斯达笃者,居俾斯玻之位,著书最多,寿仅五旬有二,所著书籍,就始生至卒计之,每一日当得三十六章,每章二千余言,尽属奥理。后人绘彼像,两手各持一笔,章其勤敏也。又有一王名亚丰肃者,好天文历法,精研诸天之运,列宿之躔,撰成《历学全书》,世传岁差本原皆其考定,制为一定图象,为今历家大用……又有浑天象,其大如屋,人可以身入于其中,见各重天之运动,其度数皆与天合。相传,制此象者注想十七年,造作三年,曾未重作一轮。
……又有书堂,阔三十步,长一百八十五步,周列诸国经典书籍,种种皆备,即海外额勒济亚国之古书,亦以海舶载来贮于此处。其地原系旷野山林,后因造此堂,鸠工住集,七年遂成一城云。以西把尼亚属国,大者二十余,中下共百余。其在最西者曰波尔杜瓦尔,分为五道,向有本王,后因乏嗣,以西把尼亚之君系其昆仲,乃权署其国事焉。……国中共学二所,曰阨物辣,曰哥应拔,其讲学名贤曾经国王所聘,虽已辍讲,亦终身给禄不绝。欧逻巴高士多出此学。近有耶稣会士苏氏著陡禄日亚书,最精最广,超数百年名贤之上,其德更迈于文。”
翻译:
1. 西班牙位于欧洲的最西端。这个国家的人非常爱学习,这里设有大学,在撒辣蔓加、亚而加辣的二所大学,远近前来求学者云集。在这两所学校里,髙人辈出,著作甚富,他们在神学(哲学?)与天文学方面研究最为精深。
2. 很早以前,这里有一名叫多斯达笃的名士,居“俾斯玻”之位,只活了52岁,他所著的书籍之多,如果从他出生的那一天开始计算,平均每天要写36章,每章2000多字,而且全是深奥的道理。因此,后人绘他的像,两手各握一支笔,以赞扬他的勤奋与智慧。
3. 西班牙曾有一个名叫亚丰肃的国王,爱好天文历法,潜心研究天体运行,撰写了《历学全书》。那里世代传说,“岁差”就是他发现并完成计算,并且绘制了图象,后来的欧洲人编制历法时广泛采用他的这一成果。
4. 西班牙人制作了“浑天象”,它和房子一样大,人可以进入于其中,在里面观看各个天体的运动,它们与实际星体运行状况是一致的。相传,“浑天象”制造者,此前花了17年时间冥思苦想,开工建造花了3年,建造期间没有一点返工。
5. 西班牙有一个图书馆,宽30步,长185步,这里收藏有各国的经典书籍,非常完备,即便是希腊的古书,也专门用船运载回来收藏在这里。这个地方原本是旷野山林,后来,因为建造这个图书馆,大批工匠在此居住长达7年,这里就变成了一座城市。
6. 西班牙的属国,大的有20多个,中小属国有100多个。它最西边的属国是葡萄牙,下设五个道,葡萄牙本来一直有自己的国王,后因乏嗣,而西班牙国王是他的兄弟,便代行国王权利。
7. 葡萄牙有阨物辣、哥应拔二所大学。在这两所大学的老师,如果是国王聘请的,即便是不再上课了,也终身享受工资。欧洲的高水平的知识分子,大多在这两所大学求学过。
8. 最近,葡萄牙的耶稣会士苏氏,他所著的神学(哲学?)书,最为博大精深,水平超过数百年来学者,他的修养更是胜过才华。
显然,上述内容从根本上颠覆了现行的“文艺复兴史”。
17世纪初以前,欧洲的文化、科学、教育的中心在西班牙,而不是意大利、荷兰、法国、英国,或者其它哪一个国家。
当时的西班牙,是欧洲的三大中心:
首先是欧洲的教育中心,人才培训基地。西班牙不仅拥有全球第一的图书馆,而且,欧洲的高层次人才大多是这里培训出来的。根据爱儒略所说:“(西班牙)在撒辣蔓加与亚而加辣二所(共学),远近学者聚焉”,“(葡萄牙)国中共学二所,曰阨物辣,曰哥应拔,其讲学名贤曾经国王所聘,虽已辍讲,亦终身给禄不绝。欧逻巴高士多出此学。”
其次是欧洲的学术中心、科研中心。根据爱儒略所说:“(西班牙)国人极好学……远近学者聚焉,高人辈出,著作甚富,而陡禄日亚与天文之学尤精。”“(葡萄牙)近有耶稣会士苏氏著陡禄日亚书,最精最广,超数百年名贤之上,其德更迈于文。”无论是天文学,还是神学(哲学),都拥有了不起的成就。
第三是欧洲的经贸中心。根据爱儒略所说:“(西班牙)国中有二大名城,一曰西未利亚,近地中海,为亚墨利加诸舶所聚,金银如土,奇物无数”,西班牙是欧洲联通美洲的枢纽;而欧洲的经贸中心在葡萄牙,“其境内大河,曰得若,经都城里西波亚入海,故四方商舶皆聚都城,为欧逻巴总会之地也。”
这就是说,在当时的欧洲,西班牙是事实上的中心。
爱儒略所述,有几点是要存疑的。
第一个是关于多斯达笃的著书问题。
按照爱儒略所说,如果多斯达笃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写书,那么,他平均每天要写72000字。我们客观地分析一下,假设他从20岁开始写作、每天一刻不停地写作17个小时,那么,在此后的32年时间里,他平均每天要写11.7万个字,即每分钟要写115个字,这速度,比许多人说话的速度还要快。
这显然是不识数的人编出来的昏话,只能骗不识数的人。
不过,由此可知,在西班牙,有许多来历不明的书籍。
这就引出了关于西班牙的图书馆的第二个问题。
按爱儒略所说,图书馆宽30步,长185步。按明朝的营造标准,1步合1.6米,即西班牙的图书馆宽48米,长296米,面积14208平方米。按照2012年的信息,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书446.2万册;其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正好是西班牙图书馆的2倍。由此推算,16世纪末的西班牙图书馆藏书应该超过220万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个世界上,中国是唯一的人文鼎盛数千年的国家,是当时世界图书最多的国家,《明史·艺文志》:
“(明)宣宗尝临视文渊阁……是时,秘阁贮书约二万余部,近百万卷,刻本十三,抄本十七。”
永乐皇帝组织编撰《永乐大典》之后的明宣宗时期,朝廷的图书馆的藏书才“近百万卷”。
按照爱儒略所述,当时的西班牙正在到处收集图书。
在没有历史文献,当时欧洲国王还在“手摸治病”的情况下,西班牙能有100册图书就不错了。
欧洲的邻居是土耳其,这里或许不少图书。但是,土耳其这个庞然大物,当时是欧洲的死敌。双方连通商做生意尚且困难,更别说采购图书了。
我们前面谈到过的,自哥伦布之流“大航海”以来,无数的欧洲人来到亚洲。在随后的几百年时间里,众多的西方传教士、商人、官兵,疯狂收集中国出版的一切书籍,源源不断地传到欧洲。西班牙人门多萨1585年撰写的《中华大帝国史》,就记载了这段历史:“因为中国人有大图书馆,价钱便宜”,
“我们一般叫做中国的这个大国……有关的书籍和史书是被携进马尼拉城,原在中国印刷刊行,并且由该国的译员译为西班牙语。因他已受洗成为基督徒,他们留在这些岛上作为居民跟我们一起,遵奉洗礼的戒律,并且逃避为此而受到刑罚惩处。”
西班牙人想法设法弄到中国图书之后,通过加入基督教会的中国人翻译成西班牙文后,源源不断地送回西班牙。
显然,西班牙的图书,主要来自中国。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天文学的,即“有一王名亚丰肃者……世传岁差本原皆其考定”的问题。按照爱儒略所说,欧洲早就发现并考定了“岁差”问题,以支撑历法编制了。
什么是岁差?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岁”。
在古代,“岁”是特指木星,所以木星也叫“岁星”。木星在太阳系中是仅次于太阳的第二大天体,其亮度仅次于太阳、月亮和金星,运动轨迹基本和太阳运行轨道(黄道)基本相同,大约每经过12年,木星便走完一轮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古人根据每年出现的位置,把这一个轮回划分为十二星次: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木星走完一星次叫一岁,木星走完一圈便是12年。
因此,中国古称12年为一纪,也因此产生了众所周知的十二生肖。
但是,木星的运行周期是11.86年一个轮回,这样,慢慢的,木星就会与十二星次错位,86年错位一次。
“岁差”里的“岁”,指的是回归年。假设人站在地球上观看太阳,太阳从上一个冬至回到冬至,在时间上就是一岁。
人们在观测天体运行时,是以钟表在计算时间。而钟表时间是一种理想状态的时间。
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时,自身也在运转。事实上,地球如一个极端缓慢运行的陀螺一样在进行自转。假设地球中心是静止的,那么,地轴就绕着垂直于地球轨道平面的直线画出一个锥面,天极绕着黄极画出一个圆,完成这一绕转需要26000年。这样,每一个回归年和钟表时间上一年就有了微小的差距,这个微小的差距就是岁差。岁差不断累积,就导致节气点推迟时间越来越大。
地轴的这种运动,称为“进动”,它使得天极改变着相对恒星的位置。天轴方向改变,天赤道的位置也在改变。天赤道的平面和轴线垂直,与地球赤道面平行。因此,黄道和赤道的交点即二分(春分、秋分)点,也在恒星之间慢慢向西移动。春分点移动的速度:
360°÷ 26000 ﹦50.2″
这就是周年总岁差。
正因为差距微小,所以,不经过专业的天文人员持续几百上千年的观测、记录、比对、分析,是不可能发现的,更不可能掌握其规律,拿出足以应用于历法的计算方法来。
关于岁差的发现与计算,《宋史·律历志》:
“日度岁差…..虞喜云:‘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又何承天云:‘《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正仲秋。今以中星校之,所差二十七八度,即尧时冬至,日在须女十度。’故祖冲之修《大明历》,始立岁差,率四十五年九月却一度。虞邝、刘孝孙等因之,各有增损,以创新法……今则别调新率,改立岁差,大率七十七年七月,日退一度,上元命于虚九,可以上覆往古,下逮于今。自帝尧以来,循环考验,新历岁差,皆得其中,最为亲近。”
晋朝时,虞喜经过比对中国古代2700年的天文观测记录,总结发现了“岁差”现象的存在。稍后,南朝刘宋时期的何承天给出了相应数据。接下来,祖冲之拿出了可靠的岁差计算方法。从虞喜的“每岁渐差”到祖冲之的“始立岁差,率四十五年九月却一度”,经历了约150年时间。此后的天文学家们又一步一步地改进计算方法。
如前所述,当时的欧洲,没有天文台,更不存在靠谱的天文观测数据。1667年,巴黎天文台成立,这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天文台;1675年,格林威治天文台成立,这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天文台。其实,这两个天文台也是在几十年后,才进入正常运转。18世纪之前,西班牙完全不具备发现岁差的可能性。
我们知道,五星公转一周,金星225天;木星4333天约11.86年;水星约88天;火星687天;土星10760天约29.5年。
就在爱儒略来华之前不久,哥白尼(1473-1543年)宣称:
“在运动着的天体中,第一是土星,30年绕日一周。其次是木星,12年一周。再其次是火星,2年一周。第四是每年一周的轨道,我们说过其中包含地球,加上本轮式的月球轨道。第五是金星,9个月一周。水星占第六位,80天一周。处在这些行星中间的是太阳。”
五星的数据尚且如此粗枝大叶,“岁差”云云,纯属子虚乌有的传说。
关于天文学,爱儒略先后编造了四个故事:意大利用玻璃制造自动浑天仪、在见不到水星的丹麦建造观测七曜的天文台、西班牙国王在八字没一撇的情况下“考定岁差”并“制为一定图象,为今历家大用”、西班牙拥有大型的浑天仪。
由此可知,爱儒略等人的天文学知识几乎为零,仅仅知道一些名词而已。
爱儒略等人关于天文学的皮毛知识,从何而来呢?西班牙人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说,西班牙人疯狂采购、翻译之后,运回欧洲的书籍中,包括有这几类:
“数字及天体运行;行星和星体,它们的周转和特殊影响……数学科学,算术,及运算规则……自然和裁判星相学,研究星相学及掷数字作推算的规则……手相术和面相术,及其他符号和标志,各种的含义……怎样圆梦,怎样在旅行前,或做任何结局不可知的事之前进行占卦。”
基本可以肯定,黄道十二宫、十二星座,不过是从中国搬过去后改头换面的东西罢了。在没有天文台的欧洲能产生“十二星座”,那必然是没过脑子的神话。
据说,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下令历法改革,启用新历,即当今所谓格里历。
那么,格里历来自何方呢?
根据《职方外纪》,我想,格里历应该诞生于西班牙。格里历的核心技术,只能是来自于中国的书籍了。
密切相关的文章,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