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几何原本》作者是徐光启,托名利玛窦而已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21-06-21

《几何原本》作者是徐光启,

《同文算指》作者是李之藻


(续前)


按,阅读本文前,建议先阅读拙作《《坤舆万国全图》只能且必然是诞生于中国》。



三、《几何原本》是徐光启所作

弄清了《同文算指》的真相,我们就不难发现,不仅《几何原本》,而且连署名利玛窦的《译几何原本引》一文,皆为徐光启所作。


1.署名利玛窦的《译几何原本引》系徐光启所作

其实,只要我们稍稍开动脑筋,仅凭《译几何原本引》,便足以证明《几何原本》是抄袭中国著作的伪作。

《译几何原本引》:

几何家者,专察物之分限者也,其分者若截以为数,则显物几何众也;若完以度,则指物几何大也。其数与度或脱于物体而空论之,则数者立算法家,度者立量法家也。或二者在物体,而偕其物议之,则议数者如在音相济和,而立律吕乐家,议度者如在动天迭运为时,而立天文家也。此四大支流,析百派。


其一量天地之大……其一测景以明四时之候……其一造器以仪天地……


稍稍阅读过二十四史的人都知道,以天文历算律吕同源一家,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至于西方,连统一的度量衡都没有,何来“量法家”?

西欧没有统一的度量衡,又何以知“物几何大”?无法知道“物几何大”,有如何产生“几何家”?

我们前面说过,利玛窦时代,西欧连天文台都没有,何来“天文家”?

西欧无天文台、无天文家,如何“造器以仪天地”?如何“量天地之大”?

西欧根本就不存在四季的气候,又如何“明四时之候”?

利玛窦接下来的话,则铁证如山的抄袭中国文献了:

医者不知察日月五星躔次,与病体相视乖和逆顺,而妄施药石针砭,非徒无益,抑有大害。故时见小恙微疴,神药不效,少壮多夭折,盖不明天时故耳。


利玛窦说:欧洲的几何学家通过编制历法,指导医生按照季节节气给病人看病下药;如果医生看病时不能准确把握天时,根本就不可能把病治好,造成“少壮多夭折”的严重后果。毫无疑问,这是地道的中国理论,中医学说。

利玛窦根本没有上面这些知识,更不可能拥有如下中国学问:

良将所急,先计军马粟之盈出,道里地形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次计列营布阵,形势所宜,或用圆形以示寡,或用角形以示众,或为却月象以围敌;或作锐势以溃散之;其次策诸攻守器械,熟计便利,展转相胜,新新无已……如中夏所称公输、墨翟九攻九拒者……


《孙子》《墨子》等等中国诸子百家的文字,利玛窦能够信手拈来!

一个需要自己口译而由他人来将《几何原本》撰成中文的人,能写出如此流畅缜密、引经据典的中文序文来?

事实上,只要我们静下心来通读《译几何原本引》,再读读徐光启文集中一篇篇文字,不难发现,其文风如出一辙!完全可以肯定,《译几何原本引》必不是出自利玛窦之手,而是徐光启代笔。



2.《几何原本》的姊妹篇

人们在讨论《几何原本》时,往往因局限于这部著作本身,而不识庐山真面目。

其实,“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受”的《几何原本》同时,还出现了“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受”的《测量法义》《测量异同》、《勾股义》等,以证明西学的天文地理之发达;通过诸题均引证《几何原本》的公理定理,证明《几何原本》之实用价值,目的是为利玛窦等人参与修订历法、掌控国家天文台开道。

聪明反被聪明误。恰恰是徐光启的这一番操作,全面暴露了《几何原本》的真实面目。

抄书者自作聪明,本想通过抄书证明西洋人都是水平远高于中国的大数学家、天文学家,遗憾的是,由于学艺不精,连立方程解方程都不懂,闹出了大笑话。

乾隆年间编撰四库全书《总目天文算法类提要》一针见血地指出:

《测量法义》一卷,《测量异同》一卷,《句股义》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然测量仅句股之一端,故于三卷则专言句股之义焉。序引《周牌》者,所以明立法之所自来,而西术之本于此者,亦隐然可见。其言李冶广句股法为《测圆海镜》,已不知作者之意;又谓欲说其义而未遑,则是未解立天元一法,而谬为是饰说也。古立天元一法,即西借根方法。是时西人之来,亦有年矣,而于冶之书,犹不得其解,可以断借根方法,必出于其后也。



四库全书的编撰者说:《测量法义》之类,一眼就能看出是地道的中国货;利玛窦等人的水平实在是太差,到中国都已经很长时间了,依然都不懂立方程解方程,可以肯定,他们一定是在明末清初之后,才具备这方面的数学知识。

直到明朝末年,西方连立方程、解方程都不懂,那么,《几何原本》能是一个什么东西呢!西方有能有什么几何学!


3.《几何原本》的翻译时间与过程

最晚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徐光启就加入了耶稣会(韶州),成为基督徒。

万历三十二年(1604),徐光启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万历三十五年(1607),散馆后,担任翰林院检讨;不久,回家守制。万历三十八年(1610),守制终,回京继续任翰林院检讨。翰林院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朝廷最具权威的机关,拥有了阅读中央图书馆一切图书的条件。

正是在此期间,在徐光启拥有最丰富的文献来源的这一时期,才冒出《几何原本》及其姊妹篇《测量法义》、《测量异同》、《勾股义》等书的。

《译几何原本引》:

癸卯冬(万历三十一年,1603),则吴下徐太史先生来。太史既自精心,长于文笔,与旅人辈交游颇久,私计得与对译,成书不难;于时以计偕至,及春荐南宫,选为庶常,然方读中秘书……客秋,乃询西庠举业,余以格物实义应。及谭几何家之说,余为述此书之精,且陈翻译之难,及向来中辍……先生就功,命余口传,自以笔受焉。反覆展转,求合本书之意,以中夏之文重复订政,凡三易稿。先生勤,余不敢承以怠,迄今春首,其最要者前六卷,获卒业矣……万历丁未(万历三十五年,1607)泰西利玛窦谨书



大意是:万历三十一年冬天,徐光启进京赶考,来拜访我。鉴于徐光启做事认真、长于文笔,且与我相交甚久,我想,如果得到徐光启的支持与合作,将《几何原本》翻译出来并不难。第二年,徐光启进士及第,并且被选拔入翰林院为庶吉士,继续学业。这年秋天,他到我这里来,询问欧洲的学校和科举制度,我没有与他谈这些,而是向他讲述格物之学。讲到几何学时,我说:《几何原本》这部书非常好,但是很难翻译,以前曾翻译多次,都没能成功。徐光启被我的话打动了,就让我口译,他笔录,并不断切磋探讨,力求与《几何原本》的本意相合。二人同心协力,先后三易其稿。到万历三十五年(1607)春,终于译出了最重要的前六卷。即:《几何原本》的翻译,始于万历三十一年冬天,终于万历三十五年春,前后共三年多一点。

这番话,显然是假的。

首先,徐光启中进士后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相当于在读博士后,学业负担沉重,很难有机会来陪利玛窦“命余口传,自以笔受”。按照该文所述,他们正是利用这三年多一点的时间完成了该书的翻译工作。事实上,这三年中,徐光启的全部闲暇时光时间加起来也不过十个月。而利玛窦热衷于周游于官场收罗基督徒,他必然是大量利用官员们的休息时间。因此,很多时候,利玛窦、徐光启的闲暇时间是不契合的。二人零零星星、断断续续的合作时间,全部凑在一起,至多五个月。在短短的五个月时间里,二人能用“命余口传,自以笔受”的方式,完成一部学术性著作的翻译吗?完全不可能!

其次,如前所述,利玛窦的中文水平不是一般的差。利玛窦说此书很难翻译,几次翻译都半途而废。显然,利玛窦也承认自己的中文水平很差,不足以担负此书翻译工作。以利玛窦这样的汉语水平,徐光启每“笔受”一句,都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

第三,徐光启与利玛窦所言,相互矛盾。在徐光启笔下,利玛窦不仅中文十分好,而且每翻译一本书,利玛窦都是精益求精,一再亲自对译著进行了详细的修订,如徐光启《题〈几何原本〉再校本》:

是书(指《几何原本》)刻于丁未岁,板留京师。戊申春,利先生以校正本见寄……暨庚戌北上,先生没矣。遗书中得一本,其别后所自业者,校订皆手迹。


按照徐光启的说法,利玛窦在给徐光启口译《几何原本》,二人共同订正并出版成书之后,利玛窦再次对出版的《几何原本》进行了详细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校正本”寄给了回到上海老家的徐光启,请徐光启想办法出版。两年后,徐光启从上海回北京上班,利玛窦已经死去。徐光启在其遗物中,竟然发现:利玛窦又完成了对《几何原本》的第三次修订稿。于是,有了所谓《几何原本》第二版。

利玛窦有如此中文水平,还请徐光启等人翻译,纯属多此一举!


4.徐光启之孙的说法

徐光启和李之藻一样,为了基督教可以牺牲一切。他们这些文抄公,不仅把作品的署名权拱手奉献给了西方传教士,而且为此编造了维护这一造假行为的种种谎言。

为了维护利玛窦《几何原本》“原创权”,徐光启在《题〈几何原本〉再校本》中说:

是书刻于丁未岁,板留京师。戊申春,利先生以校正本见寄,令南方有好事者重刻之,累年来竟无有,校本留寘家塾。暨庚戌北上,先生没矣。遗书中得一本,其别后所自业者,校订皆手迹。


按照徐光启的说法,《几何原本》第一版是利玛窦口译,他笔录;第二版,是利玛窦亲笔修订后,寄给了徐光启;又有利玛窦死后留下的“校订皆手迹”的遗物。

奇特的是,1610年,利玛窦去世。利玛窦去世23年后的1633年,徐光启去世。徐光启去世后,他的孙子发现了徐光启亲笔修订的《几何原本》“三校本”。

针对这神奇的“三校本”,徐光启之孙徐尔默所言则大不相同,《跋几何原本三校本》:

《几何原本》……昔万历丁未,泰西利氏口译而授之先文定公,先文定公笔受而述之简册,正其讹舛,删其复蔓,而付之一剞劂氏。越五年辛亥,再校而复刻之。今此本中仍多点窜,又辛亥以后之手笔也。


徐尔默维持了《几何原本》第一版是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录的说法,但是,强调徐光启还做了“正其讹舛,删其复蔓”的工作,并完成了出版。稍加注意,便能领会到:徐光启的水平远高于利玛窦。

徐尔默又说,利玛窦死去一年后的辛亥年,即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徐光启开始校订该书,之后出版了第二版。这就是说,第二版与利玛窦毫无关系。

更关键的是,徐尔默证实:第三版是徐光启对第二版的亲笔校订,有徐光启之“多点窜”的“辛亥以后之手笔”为证

徐尔默的这番话,已经证明《几何原本》的真正作者就是徐光启本人。

跋几何原本三校本》接下来的一番话,则是明确表示:徐光启才是《几何原本》的真正作者:

译本曾转寄西土……以此知先公之于数学出自性成,特借西文以发皇耳,庸詎非两相成而两相得也哉!


徐尔默说:我爷爷本是数学天才,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一个基督徒假借“洋文”来展示自己的才华罢了!徐光启以自己的才华成就了耶稣会头上的“科学”光环,耶稣会则投桃报李,授予徐光启为“保罗”的至高荣誉,这便是所谓的“两相成而两相得”。

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几何原本》的中文“译本”,曾经被寄给欧洲!寄到西方干什么呢?无限的想象空间!

5. 结论

徐光启是虔诚的基督徒。

徐光启利用供职于翰林院、拥有阅读朝廷图书馆藏书的机会,剽窃中国文献,撰写了《几何原本》,托名于利玛窦,以达到神话耶稣会士、使他们进入朝廷的天文台工作并参与修历的目的。

《几何原本》出版后,徐光启忠心耿耿地不断修订,于是又出版了第二版、第三版。

徐光启向耶稣会表达忠心,确实获得了回报:被教廷封为保罗。

徐光启精神胜利了。


待续:

四、利玛窦的中文著作集锦


我的相关文章

铁证如山:明末耶稣会士剽窃中医,伪造译著,虚构出西洋医学

《坤舆万国全图》只能且必然是诞生于中国

重新认识鸦片战争的真相

自古以来,中国国民教育高度普及,被鸦片战争所毁灭

古埃及伪史的系统性崩盘,及其20大连锁反应

古印度史是依据什么编撰出来的?答案是:忽悠

巴比伦伪史的编造者,初中数学不及格

古罗马人逛街都扛着20公斤白银,这是一天的面包钱

24、雅典的地下文物、古墓群在哪里?

三星堆是夏朝都城遗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