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释迦牟尼是中国人,正宗的炎黄子孙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24-09-29

释迦牟尼佛诞生于尼泊尔国,早已得到举世公认。中国古代无数求法僧人曾到此朝圣,说明这是得到古往今来佛教界公认的结论。

那么,释迦牟尼佛到底是什么人呢?或者说,他是什么人种呢?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可以肯定的说,释迦牟尼是中国人,正宗的炎黄子孙。


1. 释迦牟尼是尼泊尔人

释迦牟尼是尼泊尔的克拉底人。

《新编尼泊尔史》(【尼泊尔】阿里亚尔、顿格亚尔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736月):

“克拉底人的第一个国王是亚拉姆巴尔。这个王朝有二十九个国王统治过尼泊尔。在第七个国王吉特达斯提的统治期间,据说乔达摩佛曾来到尼泊尔,住在斯瓦扬布山东面的普查格拉。他在那里收了一千三百五十个弟子,其中知名的有舍利弗、大目连和阿难陀。大约在公元前265年,斯图恩科在位期间,阿育王曾带着他的女儿恰鲁马蒂来朝拜乔达摩佛诞生的地方兰毗尼花园(现在尼泊尔的洛明达----译者),同时也访问了尼泊尔。”


克拉底王朝,是从东方侵入尼泊尔的克拉底人建立的国家,这是尼泊尔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释迦牟尼正是生活在这一时期。我们知道,释迦牟尼出生于一个小诸侯的家庭。因此,我们可以肯定,释迦牟尼家族是克拉底人中的贵族。不仅如此,他的最早的一批追随者,诸如舍利弗、大目连和阿难陀,都是克拉底人。

克拉底人,目前仍然是尼泊尔的主要族群之一,毫无疑问,他们是地道的“蒙古人种”。其实,尽管后来不断有各种人群进入尼泊尔定居,但是,至今,尼泊尔人主要是“蒙古人种”。

尼泊尔与我国西藏为邻。历史上,尼泊尔曾长期是我国西藏地方政权的藩属。因此,藏族学者非常熟悉尼泊尔的情况。上世纪早期的藏族学者根敦群培《白史》(法尊法师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7月,P17-18)指出:


“‘松赞’晚年征服‘尼婆罗’国……其所信奉之教法,亦有与‘苯教’相杂之内道(即佛教),其语言亦唯是藏语之古名。彼等亦自许其种族,是从吐蕃所繁衍者。尚不至此,在‘尼婆罗’之中部,还有‘庞塘’、‘播塘’等西藏名称之地方多处。……又如尼婆罗本国语中,如‘眼’名‘弥迦’,鼻名‘内窝’, ‘手’名‘拉’等,多系由藏语转变而成,详参彼语,即可了知。”



这就是说,长期以来,尼泊尔人一直自认为他们是藏人的一个分支,和藏人同根同源,不仅在语言上相通,而且,尼泊尔流行的宗教(印度教、佛教)的核心词汇都是源于藏语。


2. 佛教圣地在西藏

佛教的核心教义,是释迦牟尼佛血缘最有力的证据。

佛经中的圣地须弥山,就在中国的西藏。

《长阿含经·第四分世记经》第十一:

“佛告比丘:‘须弥山北有天下,名郁单曰……须弥山东有天下,名弗于逮……须弥山西有天下,名俱耶尼……须弥山南有天下,名阎浮提……须弥山边有山,名伽陀罗……过金壁山已,有山名雪山,纵广五百由旬,深五百由旬,东西入海。雪山中间宝山,高二十由旬。雪山埵出高百由旬,其山顶上有阿耨达池……阿耨达池东有恒伽河,从牛口出,从五百河入于东海。阿耨达池南有新头河,从师子口出,从五百河入于南海。阿耨达池西有婆叉河,从马口出,从五百河入于西海。阿耨达池北有斯陀河,从象口中出,从五百河入于北海。阿耨达宫中有五柱堂,阿耨达龙王恒于中止。’”


这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但是,我们不妨再看看唐玄奘的阐释《大唐西域记》卷一:

“则赡部洲之中地者,阿那婆答多池也 (唐言无热恼。旧曰阿耨达池,讹也)。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矣……出清泠水,给赡部洲。是以池东面银牛口,流出殑伽河(旧曰恒河,又曰恒伽,讹也),绕池一匝,入东南海;池南面金象口,流出信度河(旧曰辛头河,讹也),绕池一匝,入西南海;池西面琉璃马口,流出缚刍河(旧曰博叉河,讹也),绕池一匝,入西北海;池北面颇胝师子口,流出徙多河(旧曰私陁河,讹也),绕池一匝,入东北海,或曰潜流地下,出积石山,即徙多河之流,为中国之河源云。”


简而言之,按照唐玄奘的理解,须弥山有一个湖,位于大雪山以北、香山之南,它是恒河、印度河、阿姆河(缚刍河)、叶尔羌河(徙多河)四条河的的发源地

这些河流,全是实名,而且,唐玄奘在西天取经的行程中,全部亲身经过,并记入了《大唐西域记》的行程之中,而且按照当时中国的认识,以为徙多河就是黄河的源头。

西藏学者甚至找到了现实的须弥山:冈底斯山。《苯教史纲要》(才让太、顿珠拉杰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11月):

“如今来冈底斯山朝拜的香客有来自藏区、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克什米尔等不同国度的人,这就是神山文化向周边传播的结果。”(P30)


“旁边有玛旁雍湖和馨香山,四周有四条河流的源头,这四条河流且有明确的名称,从雍仲九层山西面的貌似大象的山岩的口中流出象泉河,又称徙多河;从该山南面的貌似孔雀的山岩的口中流出孔雀河,又称恒河;从该山北面貌似狮子的山岩口中流出狮泉河,是为印度河;从该山东面貌似马的山岩口中流出马泉河,又称布拉玛普特拉河。这四条河流各自汇集数百条溪流从雍仲九层山的四个方向最终流入大海。”(P78)


显然,释迦牟尼佛实实在在地告诉佛教徒,佛教的天堂就在西藏。

基本可以肯定,西藏是释迦摩尼家族的故乡。




3. “印度教”也源于中国

如前所述,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语言是梵语,即中国早期的一种方言,具体来说就是古羌语。我们只需要思考一个简单不过的问题:如果释迦牟尼佛是一个“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的话,他会把佛教圣地、精神天堂确定在西藏么!

无疑,释迦牟尼是中国人,正宗的炎黄子孙。

事实上,被释迦牟尼称为“外道”,没完没了地用梵语与释迦牟尼师徒展开辩论的那些所谓的“印度教徒”,也是地道的炎黄子孙。例如,《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

“坚固服饵 ,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坚固动止 ,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坚固咒禁 ,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坚固变化 ,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上面这段话,如果我们不告知来源,人们一定不会认为是描述古代印度教徒的文字,甚至会坚信出自中国古代某个道教文献。事实上,凡是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十种仙”的修行方式,不过是当今中国统称为“道教”的各种修仙派别罢了

事实确实如此。

被印度教奉为至尊的大自在神的栖身之地也在西藏的冈底斯山,而且其天后、弟子楞伽王、神猴哈努曼塔,甚至妙音天女,均栖身冈底斯山。

佛教、印度教的圣山,都是位于中国的同一座山,教义同源。

我们知道,道教与西藏的苯教同源,理论是相通的。说到这里,也就够了。

总结一下,基本可以这么说,事实上不存在什么“印度教”






“古印度史不靠谱”系列文章,点击:

西方史学的学术弃儿、孤儿、流浪儿


“古印度史”不靠谱

古代印度的“大秦国”:中国移民创建的国家

大月氏西迁,使南亚、西亚走出了蛮荒

唐朝时,印度次大陆均为中国的附属国

唐代的疆域:西到黑海,南抵印度洋,北至北冰洋

梵语是月氏人(古代羌人)的语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生民无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