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洲文艺复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23-01-30

       关于无皮的毛发,中国有不少的成语,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据现行西方史,文艺复兴指的是自1500年左右起,欧洲开始全面学习、普及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文化知识,使欧洲获得了巨大发展进步。据现行西方史,古罗马的科技文化知识的源头也是古希腊,那么,所谓文艺复兴,实际上就是复兴古希腊科技文化知识了。

       欧洲文艺复兴,这一看起来十分美丽的毛发,事实上没有生长于皮上,属于典型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文艺复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据现行西方史,古希腊的科技中心在当今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即曾经的托勒密王国的首都。这里有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天文台、大学,是欧几里得讲授、撰写《几何原本》的地方,是西方历法儒略历的真正诞生地,是阿基米德读书成才的地方。

       问题是:1000年前,亚历山大城这一带应该是茫茫大海,或者星星点点的沙洲(参阅点击《“古埃及”毫无存在基础,是虚构出来的伪史》)。因此,1500年前,这里不可能存在一座城市,更不可能存在图书馆、天文台、大学甚至私塾。

       那么,请问:

       1. 文艺复兴中的《几何原本》来自何方?

       2. 文艺复兴中的“阿基米德”们的学问,来自何方?

       3. 文艺复兴中的时间概念儒略历以及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核心知识,来自何方?

       4. 文艺复兴中的天文学、地理学、地图学知识以及“上下四方、上北下南”的宇宙模型,来自何方?

       “亚历山大里亚”这块皮没有了,那么,上述看起来十分美丽的四撮毛,该怎么办?

       “亚历山大里亚”这块皮,关系的并不仅仅是古希腊的科学;它对于西方古代史的重要性,远远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力,例如,在古罗马史中,凯撒大帝、安东尼、屋大维等一干的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曾经在这块“皮”上活跃过。皮之不存,撒大帝、安东尼、屋大维等古罗马人物将焉附?


        据现行西方史,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天文学、地理学十分发达,其水平已经远远领先于中国了。例如, 1582年(或1581年),神学家 利玛窦抵达中国,指导中国人天文历算,教会中国人绘制地图,典型的例子就是利玛窦为中国人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

      问题是:1667年,法国的巴黎天文台成立,这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座天文台。1675年,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成立,这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天文台。又过了若干年,这两个天文台才开始正式运行。

      那么,问题来了:连天文台都没有的欧洲,是如何诞生先进的天文学、地理学、地图学知识的呢?

      又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问题!

      我知道,有人会搬出“丹麦的第谷天文台”、“第谷体系”来。对此,我只问2个问题,不知哪位专家能回答:

      1. 第谷仰望星空的时间还不到土星运行一周(29.5年)的时间,那么,第谷是如何观测、记录并发现土星的运行规律的?

      2. 在丹麦根本不能看到水星,那么,第谷是如何观测、记录并发现水星的运行规律的?

      所谓第谷云云,依然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问题!

      据说,第谷将其观测积累的“天文学知识”传给了开普勒,于是有了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据说,基于开普勒这座学术高山,又有了高山仰止的牛顿。

      问题是:第谷之不存,开普勒将焉附?开普勒之不存,牛顿将焉附?

      无论是谈开普勒,还是夸牛顿,都必须基于这一点:1667年,法国的巴黎天文台成立,这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座天文台。1675年,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成立,这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天文台。

      牛顿的经历概述如下:1661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1664年被选为三一学院研究生;在欧洲尚无天文台的1665-1666年间,牛顿在农村老家研究天文学竟然成就斐然;1693年,牛顿患神经病。

       直到牛顿患神经病时,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才诞生18年,远不到土星运行一周(29.5年)的时间。

       问题来了:牛顿的天文学知识从何而来?

       总之,始终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问题!



      据说,古希腊医学十分了不得,诞生了“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的医师”。古希腊医学、动物学,尤其是解剖学超级发达,曾经发生过偷盗尸体解剖之类的神奇故事。因为文艺复兴,西医就此高度发达起来。


中医是这样诊断病情,思考题:古希腊人如何诊断疾病?


       问题是:西医是用X光、彩超、验血、验尿等手段,依靠现代科学仪器来诊断病情;西药依赖于维生素、胡萝卜素、蛋白质、钾、钙、钠、镁、铝之类精细化工产品来治疗疾病。

       问题来了:

       1.  没有电,没有现代科学仪器的古希腊人、200年前的欧洲人,是如何诊断病情的?遇上肝疼肚子疼、头疼难忍的哑巴、昏迷不醒的病人,到底怎么诊断的?

      2. 没有精细化工技术的古希腊、200年前的欧洲的药品,到底是什么?他们到底用什么来治疗疾病的?

       显然,这也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问题。

      


        诸如此类的欧式毛发,我们还可以列举很多,写个三五十条也不难。

        那么,这些欧式毛发是怎么生长出来的,我也不知道。

        不过,我还是要提供一点信息,供大家参考。

        这是一个与天文学、地理学、地图学有着密切关系的问题。

       没有天文学,就不可能有历法(不知今日为何年),不可能有地理学(不知东南西北),更别提地图学了。

      下面这个事实,我一直在讲,还要继续讲下去,直到专家们给出明确而靠谱的说法为止。

      全球通用的“一年四季”历法来自何方?

 在学习英语不久,我们便都熟知了Spring 、 Summer 、Autumn、Winter 这四个单词,经常会接触到欧洲人“春天如何如何”、“秋天如何如何”之类文章,例如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的“名作”。再进一步学习,就会发现,古希腊罗马的著作就开始高谈春夏秋冬如何如何了。

      事实上,整个欧洲、北非、西亚地区,根本就不存在春、夏、秋、冬,不存在一年四季的气候。

      曾有人坚称希腊、意大利有一年四季(好在没人说巴比伦、埃及存在一年四季,所以,我这里只谈希腊、意大利),我恳请他们告诉我:希腊、意大利的春夏秋冬分别是那三个月。转眼间,好几年过去了,也没有人回答我这个问题。


希腊的气候


罗马的气候


显然,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毫无关系。

无疑,这又是一个铁板钉钉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问题。

那么,如今通行于全世界的一年四季的概念,到底从何而来?

我们知道,与春夏秋冬密切相关的“二十四节气”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内涵十分丰富,因为它们属于现代天文学中最基本的词汇,也是编制历法的核心内容。简而言之,二十四节气就是目前通行于全球的太阳历,简称阳历,又被称为“公历”。

 铁的事实是,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只适合于中国大地。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河南嵩山地区作为天文观测的“地中”,其临近的郑州的气候是这样的:


 无需多说,太阳历只能而且必然是诞生于中国,与古希腊罗马包括古埃及巴比伦,一点关系也没有。参阅点击:20个英文单词,透露出西方天文学的真实源头  ,中国是世界天文学、地理学的祖师爷

       


      上面说到的这些事儿,全是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只要稍稍动点脑筋,就能发现显著的漏洞。

       我很奇怪,某些专家教授洋博士土博士,怎么都视而不见?





相关文章


迷信西方伪史的人,该不该算作知识分子?

古希腊伪史全面崩盘,不管你信不信,它都是童话、神话,成为笑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