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设计x全国二等奖作品:小食塘记(昆明理工大学团队)【2020大学生竞赛获奖方案推介】
全文字数 | 3471
阅读时间 | 11 分钟
小贴士
2020年度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中植入“乡村设计方案竞赛单元”版块的探索,聚焦村宅户厕、村宅厨房和村民活动中心的改造和设计,响应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非常有意义。虽然依旧只是结合大学生课程设计的方案性竞赛活动,但涌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颇具启发性的成果,不乏一些闪光点,当然一些问题也值得特别关注。无论这些成果成熟与否,或者可实施性有多高,它们面对现实问题时的思考、价值立场和理念的确立过程,以及为解决问题而提出的种种设想,乃至为推广成果所采取的表达方式,都足以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具体评委意见与获奖名单请点我查阅哦
小食塘记
获
全国二等奖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
胡李燕 | 周茜 | 张先嘉 赵艺博 | 周佳 | 褚子婧 | |
杨毅 | 赵蕾 | 李昱午 |
胡李燕
周茜
张先嘉
赵艺博
周佳
褚子婧
杨毅
赵蕾
方案介绍
1
基本情况
设计基地位于云南省迪庆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同乐村,距离叶枝镇2公里, 国土面积60.95平方公里,海拔1840米,年平均气温14.3℃,年降水量947.70毫米。
同乐村的产业主要以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为主,二、三产业还有待开发。
2
村寨特色
同乐村是以傈僳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传统村落,其现下仍保留着浓厚的傈僳族风情文化传统,例如火塘祭祖与阿尺木刮等。村内民居仍保留着木楞的形式,多以石头为基础。
同乐村是典型的高山高原气候,昼夜温差大。当地火塘形式的保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当地自然地理气候环境的适应。村民的日常生活皆是围绕着火塘展开——白天在火塘边炖煮、熏腊、会客、闲谈,夜晚则一家人围塘夜话、靠火而憩。
3
问题分析
产业分析
同乐村现在仍以第一产业为主,村民收入较低。村民会不定时地将村内的熏肉等傈僳族特产送去参加展销会换取收入,但这种收入数额较小、波动较大,不能完全调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三产业上,虽然村中有开设旅游服务,但由于食宿设施陈旧、游客较少等原因并未形成常态化的旅游接待产业。
生活分析
同乐村绝大部分的农户都是人畜混居。带来卫生与健康方面的隐患。在后续的设计中更多考虑人畜分离的居住模式。此外,传统的傈僳族火塘在使用时会在室内聚集大量的烟尘,这样高密度的烟尘聚集不仅影响室内卫生,而且对使用者的健康也会造成影响。
文化分析
传统火塘与新兴灶台在使用上存在冲突,在同乐村传统的居住模式中,一切生活都是围绕着火塘展开的:在火塘上烹煮、祭祖、会客……然而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与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始的火塘已经难以满足所有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不少村户家开始自发新砌土灶台。火塘的社交功能逐渐被分散与剥离。
村厨现状
4
设计概念
作为高山高原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村寨,同乐村有着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色饮食习惯,例如传统的火塘模式等,由此而衍生出的厨房改造是有其必要性的。
厨房改造面向的使用主体主要有村民生活、村民生产、游客三个方面。由此思考下的同乐村厨房改造模式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
①
“新农厨”计划
对应着从事第一产业的村民家中,围绕其农业生产生活进行厨房改造。
②
“熏肉公社”计划
对应着以傈僳族熏肉为核心的第二产业发展的探索,在租用的村民家中建设熏肉公社。
③
“火塘民宿”计划
对应着主打火塘元素的沉浸式、体验式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依托可供游客体验的傈僳族火塘厨房来进行游客食宿的组织。
5
方案阐释
“新农厨”计划
“新农厨”计划聚焦于村民生活中使用厨房的方方面面。考虑到原有的传统火塘文化与新兴灶台之间的冲突。改造也根据不同村民家中的生活习惯,以余国华、余春华两家为代表进行“有灶台”与“无灶台”的新农厨空间探索,对厨房中的工作流线与空间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改造。
平面改造
两种模式中,都对传统的火塘提出了新的改造方案。在原本置于地面的原始火塘上新设计了“悬挂式”火塘装置与集烟空间。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火塘使用方式与火塘文化习俗,还重新激活了火塘的社交属性,使火塘更加适应现代的农村生产生活。
通风改造
装置设计
“熏肉公社”计划
同乐村原本的熏肉都是由村民自产自食,而“熏肉公社”计划希望能整合熏肉资源,在租用的村民厨房中熏制猪肉,统一包装外销,打造当地熏肉品牌,带动经济发展。
平面改造
剖面改造
装置设计
“火塘民宿”计划
本计划选取余江家的住宅,余江是村中为数不多会写傈僳族文字的人,并且有毕业证。在项目中将改建成具有傈僳共享火塘厨房的火塘民宿,并结合主人自身的文化修养作为沉浸式体验场所对游客开放,以民宿服务及餐饮服务激活村民的产业发展,增加村民的收益并有利于傈僳火塘文化的传承及傈僳文字文化艺术的传播。
平面改造
剖面改造
装置设计
效果展示
方案赏析
调研花絮
一片净土
云南省迪庆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同乐村是典型的山地乡村。到达同乐村的交通方式很少,从昆明出发坐火车到达丽江市,再乘车颠簸五到六个小时才能到达。因这样的地理位置条件,同乐村仍是一个封闭的小山村、一片未开发的净土。
同乐村位于叶枝县的南面,澜沧江流域的东岸,位于云岭山脉和碧罗雪山山脉之间,自然风光优越,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的核心腹地。
村寨沿着起伏的山形散布,与自然山水相结合,村寨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就是大自然。因为山形的起伏,村内的小路常常是土路伴随着石阶,村内的柿子树上点缀着金黄的果实,空气里混合着泥土与青草的气味。整个村子给人的感受就是淳朴而宁静。
“阿尺木刮”
进入同乐村,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纪念性的广场,广场上立着雕像与石刻碑,是为了纪念几位对同乐村乃至傈僳族作出贡献的人物:有发明了918个傈僳族字符的哇忍波;傈僳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余信芝;傈僳族“阿尺木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碧清。这个广场在平时会被用作村民的大型活动场地,例如傈僳族新年与“阿尺木刮”表演。
同乐村家家户户的房屋旁都圈养着牲畜,路上也可以见到拉着牛、羊,身着传统傈僳族服装的村民。当地特色文化民俗——“阿尺木刮”舞蹈,据说就是根据傈僳族日常生活中观察山羊的神态与习性诞生的。
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发源于维西县澜沧江流域,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
“阿尺木刮”的动作及声音都明显模仿山羊及游牧生活中的一些事,具有浓厚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它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讲述了本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大自然、向往幸福生活的质朴情感。
木楞房
同乐村的建筑大部分还保留着木楞和穿斗木构架的结构,可以说同乐村的木楞房是维西县傈僳族村寨中保存的最完好的。
在同乐村,几乎每一栋木楞房都是没有开窗的。这对于我们来说十分的新奇,因为在建筑学的视角里,窗户对于通风和采光来说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同乐村当地的民居中,通风与采光的功能除了门洞,似乎只有依靠木楞间流出的空隙与屋顶的漏缝来进行了。
屋顶形式很快的就吸引住了我们的眼球:由一根一根圆木楞垒起的墙上搭着的屋顶,并不如我们熟悉的古建筑屋顶一般是由青瓦片组成的,而是由一片一片的长方形木板组合而成,一长组木板上压着一片长木条,长木条上再压着石块固定。
询问之后才知道,由于当地的自然气候,常常有大风天气,只有用大石块压住屋顶的木板,才不会被风吹走。这样的屋顶形式独特,但形式简陋,常常漏风。但对于当地来说,没有窗户的木楞结构、存在大量烟气的火塘,都需要通风。
厨房
在同乐村这样的小山村,对于“厨房”的概念似乎是比较淡薄的。不仅仅是厨房,在同乐村,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可以在居室里、在火塘旁完成。我们发现大部分村民都是直接在火塘上进行烹饪、烧烤。同时火塘又承担了进餐、会客、休憩甚至祭祀等诸多功能。
火塘对于傈僳族村民来说有着更重要的精神内涵,火塘内的三脚架的三个脚代表着祖先的灵魂,因而每年都要对火塘进行祭拜,并且平时不能够用脚踢火塘、跨越火塘。搬家时最先入户的也是火塘,只有火塘在了,才是家。在傈僳族的传统里,一个家里只能有一个火塘存在,子女长大后分家会重新修建自家的火塘。并且傈僳族的火塘终年不熄火,即便是夜晚也会保留火星火种。
然而室内火塘使用起来有着诸多不便捷。比如,因为火塘保留了原始的形式,故而大都低矮,围着火塘烹饪和吃饭常常需要蹲着,且锅、碗、瓢、盆等厨具缺乏收纳整理,洗菜、收拾等功能的设置都不够合理和人性化,由此而引发了我们对于改造设计的思考。
同乐村也有着众多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玉米粥、苞谷饭、火烧粑粑、荞麦粑粑蘸蜂蜜、火烤洋芋、傈僳八宝粥、捂煮肉、油炸蜂蛹、凉拌树胡子……这些美食的原材料大都来自于自然山野,原汁原味。
愿景
同乐村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宁和与惬意,村民们自给自足,友爱和谐,对于外面的世界抱有纯真的期待与善意。他们对于作为外来者的我们是热情的,对于自己的家乡是骄傲的,对于更好的未来是充满了期盼的。在这样的一片净土里生活,怎么能不快乐呢?而我们能做的,是尽我们的努力保护好这片净土,也让村民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图文 | 大学生竞赛昆明理工大学团队
编辑 | 霍逸馨、孙一休
END
大学生竞赛
相关资讯
乡村设计方案竞赛单元
x 乡村设计x全国二等奖作品:树下光“荫”(四川农业大学团队)【2020大学生竞赛获奖方案推介】
x 乡村设计x全国三等奖作品:寻味入里 · 餐与其间(重庆大学团队)【2020大学生竞赛获奖方案推介】
x 乡村设计x全国三等奖作品:流水别“厨”(华中科技大学团队)【2020大学生竞赛获奖方案推介】
x 乡村设计x全国三等奖作品:舌尖上的”幸福村“(长安大学团队)【2020大学生竞赛获奖方案推介】
x 乡村设计x最佳表现奖作品:竹檐悦色(安徽工业大学团队)【2020大学生竞赛获奖方案推介】
x 乡村设计x最佳研究奖作品:“内·外”兼修,分类施“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团队)【2020大学生竞赛获奖方案推介】
综合信息
x 【乡村设计方案竞赛单元】2020年度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决赛获奖名单
x 【乡村调研及策划报告竞赛单元】2020年度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决赛获奖名单
x 【乡村规划方案竞赛单元】2020年度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决赛获奖名单
x 【初赛获奖名单】2020年度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
x 【任务书】2020年度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
x 【补充说明 | 竞赛】2020年度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
欢迎交流:rural@planning.org.cn
乡村振兴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