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x二等奖作品:归园慢漫,悠见南山(西安美术学院团队)【2021大学生优秀方案推介】
全文字数 | 3884
阅读时间 | 12 分钟
小贴士
2021年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实践活动中,乡村设计方案单元依旧聚焦村宅户厕、村宅厨房和村民活动中心的改造和设计,响应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非常有意义。虽然依旧是结合大学生课程设计的方案性实践活动,但涌现出很多丰富多彩的、颇具启发性的成果,不乏一些闪光点,当然一些问题也值得特别关注。无论这些成果成熟与否,或者可实施性有多高,它们面对现实问题时的思考、价值立场和理念的确立过程,以及为解决问题而提出的种种设想,乃至为推广成果所采取的表达方式,都足以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具体评委意见与获奖名单请点我查阅哦
归园慢漫,悠见南山
获
二等奖
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 | |
孙宁鸿 |牛佳欣 | 杨烁 郑芷琪 | 甘芝 | 黄业勤 | |
刘晨晨 | 吴昊 | 李喆 |
孙宁鸿
牛佳欣
杨烁
郑芷琪
甘芝
黄业勤
方案介绍
1
设计背景
秦岭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水岭,也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宝库,与长江黄河一同孕育着中华文明,秦岭北麓村落也在城市扩张与生态建设推进进程中遇到了新的发展问题与生存挑战。
乡村自身形态与意义变得越来越模糊,如何发挥村落所处秦岭区位的环境资源优势、挖掘唤醒村落文化精神、通过不同尺度的设计改造缓解及解决村民生活诉求,成为秦岭北麓村落良性发展、定向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
2
基地概况
殿镇村位于秦岭田峪口东侧,处于山前峪口冲洪积扇浅山平原过渡带,地形由南向北逐渐降低。隶属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全村面积约20平方公里,西与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隔岸相望,北与财神文化景区及曲江农业博览园相连,南部紧邻秦岭国家植物园,交通便利,山水相依,人文景观历史悠久。
全村户籍人口约4012人,共有11个村民小组,老人约700~800人,儿童、小学生共计约200人,残障人士约200人。除去外出打工人员,村落常住人口约1500人。
3
设计定位与选址
在确定设计选址前,对村落进行了相关区位、人口经济、周边资源、人居环境要素等现状的实地调研,并对村落不同的公共空间、公共活动类型、活动人群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分析。同时,以问卷调查、进户走访、与村委会交流等方式来确定村民诉求,最终确定村委东南角半废弃高地为设计场地,并根据调研成果明确了活动中心的核心功能和建设方式。
在满足村委村民功能诉求之外,也对村落未来产业发展的可能性和趋势做出了预测和判断,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应用发展方式和设计策略。
4
前期分析
对于村内公共建筑及空间进行分析发现村子生活配套基本完备,使用率较高。卫生所的位置在四年前发生改变,从村委会广场入口处搬迁至广场内。村内有三个幼儿园,一处为公办,两处为私办。广场戏台会定期举办活动,作为较正式的舞台使用。现有临时活动室位于村委广场南边高地,室内非常简陋,以石棉瓦做顶,为临时搭建的棚屋。
5
设计策略
策略A 框架式功能聚合
在老龄化加重、年轻劳动力流失的客观情况下,仅存的公共活动空间活力变得愈发珍贵,现有活动中心被临时安置到村委会广场南边高地上,功能单一,存在严重的需求不匹配,临时搭建的建筑空间环境简陋,甚至存在安全问题,同时,场地仍有部分建筑空间未被开发,属于废弃、闲置的状态。
对此,我们认为,新建活动中心的建筑空间、景观空间价值需要在满足实际活动需求下,还应解决村内老人居多、村域跨距大、功能空间适应性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对于村落的未来产业更新以及非村落村民、村落未来村民群体的使用可能性进行预测。
① 场地空间整体规划
② 场地功能空间设计转化
设计场地所在区域有行政办公建筑、医疗卫生建筑、礼堂大广场多种公共功能空间,并有主路从中穿过,设计场地南北两条路落差有2.5米,这些场地环境问题共同成为活动中心改造设计的客观影响因素。
③ 场地功能空间聚合构架
策略B 山行式交通赋能
活动中心设计场地处于两条东西干道之间,南北落差有2.5米,对于老龄人群的交通出行和活动造成影响,同时,有限场地的功能增叠必然造成竖向交通的增加,在坡地处理与建筑楼层要求下的竖向交通系统成为一种限制。
我们结合设计场地所在区域的其他重要公共建筑的影响,将活动中心设置为连接主干道、活动建筑与活动广场的双向重要交通枢纽,同时,由于活动中心与南面的秦岭山脉直接对话,因此,我们将场地存在的阶梯转化为山中游观的山形步道,并提取了秦岭山势、山形、山韵三个层面的体感特征,并将其以空间造型、空间引导的形式引入到框架式建筑空间中,构成一整套串联功能区的山行式交通系统,真正赋予交通系统一种核心功能,成为活动中心驻留、游转的重要线性结构。
① 坡屋顶反映场地原有空间动势,并与山形体验的交通系统结合;
② 对坡屋顶进行线性整合,结合连廊特性强化对秦岭峪口、峪道、山腰、山顶等穿行空间的流动感受,保留场地的基本方形几何建筑语言,以与周边建筑呼应;
③ 秦岭“沉稳”,“臂膀”,“孕育”的精神特征可以通过屋顶的空间功能、空间尺度、空间造型来体现,将山形坡顶与屋顶花园、露台紧密结合,并利用地形起伏和植物配置来加强感受。
交通结构式空间
将交通系统的单一串联功能赋予特定的山行空间行为与空间形式,从而拉长交通空间内部的体验长度和和厚度。通过对村落现有活动需求的调研以及潜在发展方向的定位预测,以确定建筑具体功能空间类型,同时,将村民偶遇、闲逛、晒太阳等日常基础活动行为进行提取归纳,并以步行横向与爬坡竖向两套交通结构体系为主,构建非正式活动空间,以交通枢纽本身的空间作为潜在活动内容的承载。
横向山行交通体系
我们将殿镇村的发展方向定位在四个方面:聚集中心、景区承接中心、康养腹地、生态宜居示范村。
① 聚集中心:以提供村民多种活动空间为核心,并通过空间设计引导活动的发生和进行;通过公共空间的弹性使用,以提供乡野课堂、村民生活舞台、聚会中心等临时性文教活动场地。
乡村活动中心的辐射范围取决于活动中心空间吸引力,因此,乡村活动中心本身在以景观、建筑为主要设计手段的方式下应具备更多的空间趣味性和文化认同感,并在满足村民各类活动需求基础上创建多种潜在公共活动发生的机会。
殿镇村依托秦岭北麓优美生态环境资源,村委可牵头组织,包括本村学校师生在内的户外实践课堂,从而构建起走进乡野的户外学习模式,同时,将课堂地点放置在乡野、田间,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多元培养,并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
② 景区承接中心:以乡野民宿、乡野特色餐饮为主体的静态慢性体验。
殿镇村东临秦岭国家植物园,西邻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北靠环山公路,田峪河自西南向东北邻村而过,周边有曲江农业博览园、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等。殿镇村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将以“最美驿站”为定位点,大力精确发展乡野特色餐饮产业和乡野民宿产业。
③ 康养腹地:医疗保健,村民运动健身场所。
殿镇村生态资源优越,空气清新,拥有良好的地域气候和生态环境,可将健康疗养、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体育运动和文化健身等产业聚合起来,形成一条生态康养腹地的产业链。
④ 生态示范空间:绿色生态空间,生态科普空间。
殿镇村位于秦岭北麓,乡村风光宜人,生态环境良好,可结合先进生态节能技术,建成绿色生态乡村空间,逐步形成可参考、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
建筑局部与秦岭山脉山形、民居屋顶山形
视觉关系图
框架式空间原型结合场地功能需求同步生成,通过景观设计手段,实现功能聚合与功能关联,在这个过程中,建筑空间与景观空间紧密结合,形成一种富有趣味的园林化空间,秦岭山脉成为借景元素。这种园林化空间在乡村的定义可以转化为游览空间,进一步转化为一种弹性使用的空间利用模式,交通空间、功能空间将有机结合,以建立起一种整体的空间体验方式。
策略C 乡村+弹性空间应用模式
殿镇村每月有老人返乡聚餐的活动,聚餐之外是对于乡土人情的重视以及村委组织的人文关怀,活动中心可以成为老人饭后闲聊的大型会客厅、散步公园、乡土博物馆。为此,我们提出“乡村+”的空间应用模式,以乡村会客厅、乡村公园、乡村博物馆为主体,构建一系列活动舞台,满足交谈、游玩、美育、科普宣传等多种建筑功能、景观功能需求,同时也为殿镇村八卦锣鼓为代表的等非遗活动提供表演场地,进而成为乡村文化遗产、文化活动的活态存储空间。
同时,殿镇村拥有悠久的集镇村落历史,乡村集市是一种分时聚集型商贸空间,而活动中心框架以及山行式交通系统都暗示着一种线性空间关系,因此,我们认为线性空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唤醒村落原有的集镇活动方式,并成为诸如园林、博物馆、会客厅等公共空间弹性使用模式的基础空间结构。
方案赏析
调研花絮
我们驾车前往秦岭脚下,到达殿镇村后,便一路上坡,开始了对村民行为活动的调研,并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对村落的公共活动以及多个公共空间进行了深入了解和实地勘探。
殿镇村目前没有一个正式的可供村民专用的活动中心,原有活动中心独栋楼被安置为村内卫生所,活动场所被临时移到村委广场南面的高地上,现为简陋棚屋。
通过对村落不同的公共空间、公共活动类型、活动人群进行调研分析,最终确定村委东南角半废弃高地,即现有村民活动室区域为设计场地,并进行实地测绘。
同时,以问卷调查、进户走访、与村委会交流等方式来确定村民诉求,了解到村民对活动中心空间品质以及参与村落多元活动的要求,并根据村委计划为弘扬村落红色文化而进行展馆建设等需求,明确了活动中心的多层次功能和建造方式。
我们认为新活动中心的建设需要基于当地的建筑文化及生活空间习惯,为此,我们对村落的典型民居空间、已建生活基础设施也进行了相关调研。了解到关中民居“生土伙墙”的联排居住方式、庭院的多层次使用方式对于生活起居的重要性。
殿镇村从山前集镇发育而来,村落至今都会举行各类文化集会活动,并有村内专门组织的八卦锣鼓队,虽然成员从最初的二百人左右缩减到如今的四十人,但仍然是村落文化历史的重要一部分。此外,古庙会、十月古会、幸福宴席、每月露天电影是殿镇村代表性集会活动。
在城市快速扩张与秦岭生态保护大背景下,秦岭山下的殿镇村也遇到了新的发展问题与生存挑战,老龄化、空心化的趋势也加速了村落自身文化特征与公共活力的消失,但是殿镇村拥有的文化集镇历史和自然环境资源仍能促使聚集活动的持续开展。
作为环境艺术专业学习者和实践者,我们应结合当代文化生活需求,利用村落的环境资源优势,挖掘唤醒村落文化精神,通过不同尺度的设计改造缓解甚至解决村民的部分生活诉求,以多元活力空间为秦岭山脚下的村落提供新的栖居方式!
图文 | 大学生实践西安美术学院团队
编辑 | 孙一休
END
大学生实践
相关资讯
乡村设计方案单元
x 设计方案x三等奖作品:剧场厨房(重庆大学团队)【2021大学生优秀方案推介】
x 设计方案x三等奖作品:厨房更迭,荫下同餐(同济大学团队)【2021大学生优秀方案推介】
x 设计方案x三等奖作品:南桥织梦(厦门大学团队)【2021大学生优秀方案推介】
综合信息
x 【乡村设计方案单元】2021年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实践获奖名单
x 【乡村调研报告单元】2021年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实践获奖名单
x 【乡村规划方案单元】2021年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实践获奖名单
x 【总结篇】2020大学生乡村规划实践优秀方案推介系列x 【总结篇】2019大学生竞赛获奖方案推介系列
x 【总结篇】2018大学生竞赛获奖方案推介系列x 【总结篇】2017大学生竞赛获奖方案推介系列
欢迎交流:rural@planning.org.cn
乡村振兴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