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底层密码:技术革命是如何爆发的?日本、欧洲与美国的科技差距在哪里?
作者:清和社长
来源:智本社
(ID:zhibenshe0-1)
华小略说
1月7日,当马斯克在上海临港特斯拉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电动车交付仪式上激动热舞的时候,谁能想到这个十几年前,炮轰华尔街,放言要上火星的“狂人”真成了现实版钢铁侠。如今,像马斯克这样持续在突破技术边界上不断发力的企业家才是国家应的科技创新胜利的关键性人才,这也是美国傲视全球的资本所在。那么,一个国家如何才能站在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呢?
马斯克从中寻找到下一个创业方向:殖民火星。
01
海洋文化与农耕文化
海洋文化与科技基因耦合
02
自然国与法治国
制度成本决定创新成本
03
基础科学与人文主义
科学创新只为自然科学本身
二是现代基础科学到产品投放的周期大大缩短。以前,从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到特拉斯发明交流电经历了比较长的过程,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到原子弹爆发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如今,不少基础科学的应用周期大幅度缩短。
贝尔实验室时代,科学家与工程师分离。如今谷歌的科学家也是工程师,既能做研究,也要做项目。斯坦福不少教授身兼数职,既是科学家,又是工程师,还是创业者、投资人。
基础科研起到高屋建瓴、指引方向的作用。如果企业总是寄希望于他人的基础科学,则在战略上就会失去先机,在质量上和在行动上都会落后于人。
所以,基础研究光靠市场不行,光靠举国体制也很难搞好。有人认为,“学好数理化”才能发展好基础科学。这种观念恰恰导致基础科学落后。“学好数理化”有利于应用性技术,而基础科学创新需要文理并重,消除功利心态。
基础科学,来自整体的基础学科;基础学科,来自整个社会的文化、法律、制度以及基础教育等“土壤”。如果没有国会中众多律师出身的议员制定科学的法律,硅谷高管有效的项目管理以及金融、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人才,则难以出现基础科学创新。
如美国国会在1980年代通过的《拜杜法案》规定,允许大学和其他非盈利组织获得政府资助项目的发明专利。这个法令促进了技术成果转化,科研人才也可以放心搞科研不担心牢狱之灾。
谷歌公司最初的PageRank算法,就是来自国家科学基金会数字图书馆计划(DLI)资助的项目。还在斯坦福大学就读的拉里·佩奇用这一算法创立了谷歌公司。
类似于《拜杜法案》这样的法律创新、制度创新,来自律师、法官、法学专家的贡献,以及法学理论创新。
又如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问题。美国国会下设了一个审计总署,负责调查和评估政府政策以及计划项目,确保经费不被挪用以及高效使用。
早在1945年,美国国家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主任的万尼瓦尔·布什向杜鲁门总统提交了著名报告《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阐述了基础科学的重要性。
报告认为,最适宜开展基础研究的是大学体制,政府可以通过与工业界和大学签订研究合同和提供资助的制度来支持科技。报告建议成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负责资助基础科学研究。
根据这份报告,美国逐渐形成了一种混合模式:即联邦研究机构、大学、企业和非盈利科研机构四类主体有效分工协作——避免基础科学的公共特性问题。
具体分工:
联邦研究机构负责部分基础研究以及重要的应用技术研究。如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曾负责研制原子弹。
大学以基础研究为主,美国最出色的研究型大学几乎都是私利大学,大学鼓励研究人员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企业主要负责距离市场较近的技术试验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测试。美国社会机构极为发达,他们不少承担了基础研究、市场研究和政策研究的任务。
这里既有政府的作用,还有企业、大学、社会机构的力量,属于真正的政产企学研融合。硅谷是典型案例。
硅谷是在开放自由、鼓励创造、包容失败的文化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政府、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以及投资公司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
创办于1891年的斯坦福大学是硅谷的人才动力以及文化中心。1938年,斯坦福大学毕业生休利特和帕卡德创立惠普公司,硅谷诞生。
1955年,“晶体管之父”肖克利在硅谷建立半导体实验室。此后,围绕着斯坦福大学以及半导体产业,仙童半导体、英特尔、AMD、思科、谷歌、苹果等公司在硅谷聚集并崛起。
如今,硅谷是世界科技中心。2017年硅谷登记的专利数量占美国整体的12.9%;2018年风险投资金额占到美国的17.1%。
硅谷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政府力量的合理使用。
美国政府提供人才移民政策,吸收大量国际技术人才支持硅谷发展。如今硅谷外来移民比例接近40%,不少华裔工作者在硅谷打拼。
美国政府资助斯坦福大学项目,建立西尔维尼亚电子国防实验室、电磁系统实验室等。同时,政府早期大量采购计算机、晶体管,帮助惠普、英特尔等初创科技公司发展。
二是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斯坦福大学具有开放的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兼顾科研与实践,技术转化能力极强。斯坦福大学有一个技术授权办公室,专门负责技术转化。
根据斯坦福大学的规定,技术授权转化的收益,研究人员、学院以及学科系各占三分之一。这一分配机制促进了学校与工业界联系,有利于学生努力研究技术的同时,扩大收益以及促进创业。
斯坦福校友圈的资金又会以投资、捐赠的方式支持斯坦福的科研以及学生创业。如今的斯坦福在学术上,即基础科研方面成就极大,同时在商业上也极度成功,真正做到“文武双全”。
目前,斯坦福共有81位校友、教授或研究人员获得诺贝尔奖,位列世界第七;27位曾获得图灵奖,位列世界第一;现任教职中有19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校友共成立了近4万家企业,年均创造营收约2.7万亿美元,如果将这些企业规模加总将成为全球第10大经济体。
另外,斯坦福是一家私立大学。一个自由开放的学术之风,以及服从于真理与内心的激励机制,才有真正的科技创新。
马斯克曾经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材料科学和应用物理硕士。但是,入学第二天,马斯克就决定离开学校开始创业。这种行为,在美国斯坦福、硅谷并不罕见。
这就是硅谷生态系统及开放文化的优势。德国的严谨传统、日本的守礼意识,有利于创造高质量、精细化的工业品,但不利于“破坏性创新”。其中的细微差距,我觉得是“人文主义”,美国更强调人的思想自由以及自我价值,具有更加宽容、平等、开放的人文环境。
从2001年至2016年,在获得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共计101位科学家中,拥有美国国籍的科学家62席。
最近十多年,日本大幅度修改了国内法律和制度,实施了注重基础科学创新的基本计划,正在加速积累基础科学。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距,初看是几百个顶级科学家的差距,认真点看是基础科学研究的差距,深入一点看是国家教育体系以及经济制度的差距,再深入点看是整体创新土壤、文化气候的差距。
德意志帝国元帅毛奇曾经说过:“普鲁士今天的胜利在小学课堂的讲台上就已经决定了。”
参考文献
【1】硅谷钢铁侠,阿什利·万斯,中信出版社;
【2】欧洲剑桥经济史,波斯坦, 经济科学出版社;
【3】西方哲学史,罗素,商务印书馆;
【4】国家理论,约拉姆·巴泽尔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5】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商务印书馆;
【6】美国科学200年:从漫长的平庸到物理学家的战争,陈希,新财网;
【7】美国科技为什么强?从体制视角看中美科技实力对比,任泽平,泽平宏观;
【8】拐点经济学(音频课程),清和,智本社课堂。
【原创】美国双子城的“反常规经验”:二三线城市如何发展总部经济【原创】精致老上海:1930年的“一路”电车可以告诉你那么多【原创】“十四五”时期区域综合开发的转型思考【原创】文创火爆IP解析:传统文化新形态受欢迎的逻辑【荐文】麦肯锡中国报告2019: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正在悄然改变【荐文】2020年第一个工作日,深圳书记、市长发出坚定战略信号!
【荐文】知识网红们的为什么不太经得起时间考验?【荐文】中国人均GDP超1万美元:这到底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