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略智库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张嘉旭
来源:华略创智(ID:HUALUETT)
近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会同央行上海总部等12个部门重磅印发《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示范区金融16条”),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发展进程再次按下“加速键”。华略智库金融研究院凭借在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发展领域多年研究经验,特此推出《长三角金融业发展全盘点》系列研究。本文为该系列第二篇:上市情况与金融人才对比。(上篇请戳:长三角金融发展盘点(一):总体发展与银证保行业篇)(因部分城市2019年数据尚未公布,因此人才部分数据时间截至2018年12月31日,数据来源于各城市统计年鉴及网络;上市部分数据截至2020年2月29日,数据来源于ifind。)截止到2020年2月底,长三角区域29个城市的主板上市公司总计678家,市值达9.71万亿元,相比2018年增加29家,增长率为3.85%。长三角区域的主板上市公司占全国主板上市公司总量的比重为34.3%。其中浙江省的主板上市公司数量占比最多,为218家,占长三角主板上市公司数量的32.34%,其次为上海市和江苏省,分别为212家和194家。1、从上市数量来看,截至2020年2月底,上海主板公司上市总数一枝独秀,但南京近两年增幅最大
上海主板上市总数达212家,多于第二名到第五名的上市数量之和,而南京近两年上市数量增幅达16.3%,从17年的49家上升至57家。图 2017-2019年长三角主板上市公司数量TOP152、从上市公司总市值方面看,截止到2020年2月底,上海主板上市公司总市值依旧在长三角地区独占鳌头,但其他城市增长态势迅猛,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局面
上海主板上市公司总市值在长三角区域占比过半,多于其余14个首位城市市值总和。与此同时,杭州、苏州、南京、南通、金华等地在2017-2019年间的主板上市公司总市值的总体增幅皆保持两位数增长,发展迅猛,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其他城市“多点开花”的良性发展氛围。专题一:南通市防风险、促融资,推动企业大力发展
1. 南通市在全国率先开展私募基金风险专项整治2018年底,南通市主动作为,预先排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私募领域非法金融活动风险专项整治,初步整治了“伪私募”猖獗状况,有效降低了私募领域潜藏的非法集资风险。截至目前已通过立案、注销、解散营销团队等化解风险机构40家,剩余的违规机构也均已停止了新增业务。据不完全统计,较整治前全市已压减违规私募存量30多亿元,为广大市民挽回了大量的潜在投资损失。
2. 南通市创新绿色金融信贷机制
2018年3月底,南通“投贷联动”首单获批:江苏辰星药业获得南京银行科技金融2000万元信用授信+10万股股权投资。6月,南通市成立合作联盟。截至目前,全市实现29笔外部投贷联动业务,授信额超12亿元。5月,南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首批接入江苏省服务平台,江苏省平台开通后首笔融资落户南通,该平台为对接成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打下良好基础。截至目前,该金融服务平台上线企业数达到5520家,核准上线金融机构30家,483家企业发布融资需求20.98亿元,已有254家企业与金融机构成功对接,获得贷款授信9.79亿元。
02
科创板:上海上市企业实力雄厚但与北京、深圳等地相比风险也较为突出
在全国范围内,截止到2020年2月底,一共有70家科创板企业,整个长三角区域的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数量的比重为45.7%,占全国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市值的51.7%。1、聚焦长三角地区,上海科创板上市公司龙头地位明显,苏州杭州紧随其后
截止到2020年2月底,长三角区域29个城市中,一共有9个城市32家企业上市科创板。其中上海、苏州、杭州的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分别为13家、6家和5家,占到全部长三角区域科创板企业数量的76%。从公司数量及市值情况来看,上海科创板上市公司实力雄厚,以四成的企业数量占据过六成的长三角地区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市值。截止到2020年2月底,长三角区域29个城市的科创板上市公司总计32家,市值达6147.53亿元。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板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效果显著,沪苏杭等科创板重点城市借助各自区位优势形成错位化发展。长三角地区科创板上市公司中,生物医药、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及电子元器件等战新产业占据大半江山。其中上海大力发展半导体及电子元器件产业,在长三角7家上市科创板的半导体企业中占据6家。苏州市推动智能制造领域加快发展,在现有的6家上市科创板的苏州公司中,5家都集中在智能制造及相关领域。杭州软件开发业实力雄厚,4/5的杭州科创板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制造行业。专题二:沪苏杭形成错位发展优势,推动战新产业长远进步
1. 上海
上海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近五年来形成了“顶层政策+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的多层次发展体系。2015年上海市成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目标规模500亿元人民币,并已于2019年底完成投资。2017年,上海市发布《关于本市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加快上海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2018年11月,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核心区域的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正式揭牌,力争带动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发展。2. 苏州2017年,苏州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营。该平台旨在通过搭建网页和微信的双平台,为众多待转型升级的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诊断服务、智能制造评级服务、专业解决方案对接等服务。同时引荐智能制造优秀服务商,对有需求的企业提供统一的专业化服务,形成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截至2019年底,苏州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入驻企业已破1万家,其中注册企业累计达3961家。3. 杭州2018年,杭州市软件业务收入达3873亿元,在全国中心城市软件业务收入中位列第三,名列中心城市软件业务收入累计增速榜首。杭州各区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减轻软件开发企业负担。例如,杭州滨江高新区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该区税务部门建立企业成长名录,组建专业团队对接形成个性化服务方案,跟踪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对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由普通企业的25%减少至10%征收。
2、对比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京和深圳,上海科创板公司实力较为雄厚但风险也较为突出
第一,从数量及市值来看,北京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较上海略多,但总市值不及上海。截至2020年2月底,北京科创板上市企业共16家,总市值3046亿,而上海同期共14家上市科创板的企业总市值达4075亿,其主要原因在于北京仅一家千亿级市值的科创板公司,而上海共有两家。表 上海科创板上市公司一览
第二,从估值来看,上海科创板公司估值极端情况相对较多,而北京、深圳科创板公司估值相对平稳。上海科创板公司估值在正负2000倍估值间波动较大,而北京、深圳相对集中在几十倍到上百倍估值之间,波动幅度相对较小。表 北京科创板上市公司一览
第三,从行业分布来看,北京科创板公司分布范围较广,上海与深圳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上海、深圳两地的科创板企业集中在生物医药、电子及信息服务领域,而北京科创板企业除上述三个行业外还涉及交通设备、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及国防军工等多个领域。
03
人才:金融人才数量及薪酬稳步增长,但与北京、深圳等地相比薪酬竞争力较弱
1、长三角地区金融人才数量及薪酬保持稳步增长,但对人才吸引力减弱
截止到2018年年底,长三角29个城市金融业从业人员总数为126.84万人,比2017年同比增长2.96%。然而,长三角地区金融从业人员总数占全国金融业从业人员比重相较2017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从18.8%下降至18.14%。单从从业人员数量来看,长三角地区对金融人才吸引力有所减弱。2、上海保持长三角地区金融人才发展领先地位,但与北京、深圳等地相比薪酬竞争力较弱
2018年,上海金融从业人数突破36万,在长三角区域内遥遥领先;金融业年平均工资接近24万,相较2017年增长3.5%,居长三角地区首位。然而,上海金融业平均工资一直以来都远低于同为一线的北京、深圳等地,薪酬竞争力较弱,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长三角地区对金融人才吸引力减弱的原因。图 2017-2018 北京、深圳、上海金融从业人员总数对比
图 2017-2018 北京、深圳、上海金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对比
3、南京金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不升反降,金融人才结构有待调整
2018年,南京市金融从业人员数量增长近50%,然而平均工资较2017年同期下降17%,也是长三角地区2018年金融业平均工资排名前15的城市中唯一负增长的城市,表明南京金融业饱和现象隐现,人才结构有待调整。图 2017-2018 长三角金融从业人员数量TOP15(单位:万人)图 2017-2018 长三角金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TOP15(单位: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区域产业升级、资源整合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8年长三角地区紧扣“到2020年,三省一市要建设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打造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一目标,在金融一体化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上海继续保持龙头地位,南京、杭州、宁波等“第二梯队”及温州、合肥等“后起之秀”大力推动金融业长远发展,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态势。然而,长三角地区金融业依然存在上海一枝独秀、实力悬殊,就平均水平而言与深圳、北京等地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协同开放,与国家重大政策规划形成共振效应,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积极性,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1) “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承载着示范效应使命。未来需进一步在区域内围绕“开放”“创新”两条主线展开,并与区域内相应重大政策或规划形成共振,比如上海自贸区、杭州大湾区、科创板、上海科创中心等。(2) 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通过碳交易市场等绿色金融平台,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助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大绿色金融这一重要市场化工具的投入与使用力度,降低长三角地区间的市场分割。(3) 以科创板为抓手,促进长三角产业与资本联动,三省一市发挥各自优势,强化分工合作,沪苏浙皖共同做好“1+1+1+1>4。完善长三角地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增强上交所科创板服务长三角能力。推动长三角资本、人才、科创等各类资源要素聚集,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添活力。(4) 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推动长三角数字金融长远发展。加强与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企业进一步合作,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借助以大消费、大健康、大治理为代表的产业形态转型升级,为数字金融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