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竞争关键之战:“十四五”如何重塑人才发展新生态(下)

华小略 上海华略智库 2022-12-24



演讲者:陈昌智 华略智库合伙人、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
整理、编辑:陆辰佳 杨悦
(本文根据陈院长2020年10月28日在南通“十四五”规划编制业务培训班上的演讲整理而成,上篇请戳:停不下来的争夺战:“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大思考(上,以下为演讲下篇(内容有删减):)


在这个时代,传统意义上的行业界限被重新定义,“人才”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得到拓展,“不拘一格降人才”不仅仅是一种愿景,更加彰显的是一个城市的态度。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人才发展氛围最好?


汉朝?是的。兵败归降的匈奴太子金日磾,可以从一个马夫成为汉武帝的托孤大臣,以忠信传世。


唐朝?是的。契丹人李光弼、突厥人哥舒翰可以做到封疆大吏(节度使),忠勇无比。

什么时候我们能让各国的人才都愿意来大陆学更好的知识、找更好的工作、过更好的生活,我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强国,既能培养大批高层次、多层次的人才,又能吸引各国人才来仪。


所以,接下来我们讲如何做好人才服务:

01

人才服务的四大重点领域是:公共资源、社交需求、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


对科技人才来说,他们想去科研基础好的城市,很多海外留学生想回来做研究的话,大多选择北京。北京名牌大学最多、科研资源最丰富,能吸引全国最好的高中生源和留学生。


对商业人才来说,他们想去营商环境好的城市,所以多数留学生会考虑上海。根据BOSS直聘研究院《2019年海归人才就业趋势报告》,上海超越北京成为2019年最吸引留学生的城市。上海依靠国际化吸引力和更加宜居宜业的环境超越北京,成为一线城市中唯一实现留学生占比增长的城市。


对政治人才来说,他们想去政治资源多的城市。记得我大学毕业时,师兄姐在北京、广东当公务员最多。为什么选择这些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平台大、机会多(容易出成绩且被看见)。


对文艺青年来说,他们想去时尚多元的城市。当然,文化资源也一般集中在大城市,比如北上广深杭蓉等。


总之,教育、医疗、居住、科技、交通、政治、商业、生态、文化、艺术、旅游资源禀赋越多越好的城市,往往能够吸引到更多人才。

 

1. 公共资源


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既是保底的基本民生,也是高品质生活的要求。对于青年人来说,这是安顿家里“一老一小”最重要的保障,所以各地都非常重视新建各种学校、医院,甚至是国际学校、国际医院。


近两年,有一个城市提升公共资源质量的做法引起热议,就是深圳。


它开到三四十万的年薪招聘顶尖大学的硕士博士,当中小学的老师,这当中多数是“清北学霸”。


因为作为一个只有40年历史的城市,而且是从蛇口工业园区起家的移民城市,是先有园区,再有城市。所以,深圳的教育、医疗资源积累不足,深圳很多人看病都跑到广州去。


深圳花大价钱去招好的老师,希望短期内能快速提高师资资源和品牌。当然,深圳还希望有好的大学,希望把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培养成研究型大学,也能跟北京、上海一样提高基础研究、科学研究的实力。这也是城市重要的软实力。

2. 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非常重要。对人才来说,不管是八个小时内,还是八个小时外,都希望找到同类。


很多大城市包括国际城市,在做生活、工作、社交一体化的新型创新社区,住也好,工作也好,出行也好,都在一个空间单位范围内。


这就是让“科技回归都市”的趋势。纽约、旧金山、西雅图、波士顿、伦敦、柏林等城市的老城区内,都涌现出了科技创新社区,让科技重新回归到最都市的地方。


我们说以前美国的高科技人才最想去硅谷,包括中国以前也是这样。但现在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风起云涌,搞创新搞孵化不一定要在园区,在楼宇里也可以,因为这种创新并不是需要大型设备的高科技产业,很多只要电脑等设备就可以。


静安市北国际科创社区


所以一线城市有很多科技企业、研发机构集聚的科技型楼宇。实际上,很多园中园就是一幢或几幢楼宇。在这里,通勤需求、社交需求、商贸休闲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如今的城市创新区,完成了从传统“科技园”向“科技都市”的转变,从“生产导向”转变为“生活导向”,从“生产要素聚集的工厂”变为了“生活要素聚集的城市”。


创新人才从之前相对单一工作、居住两点一线基本需求,转变为今天对于工作、消费、社交、文化、居住、旅游乃至历史文脉和自然生态等,多元交互的都市化生活方式追求。


所以,未来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城市生活要素配置是否完备,这对于中心城区非常重要


我在南通做决策咨询项目的时候,偶尔晚上出去散步,跟我在北方一些城市的感觉是一样的。晚上21点之后就安静下来了,但你去看一看广州,21点之后街道依旧人来人往,城市夜生活相当丰富。


科技人才离不开“繁华多元的都市”,科技人才更追求“激发灵感的交往”。那么,怎样能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呢?


几个方面:一是未来我们在建人才公寓的时候,一定要有诚意。我前几天去调研某高新区,他的人才公寓在城市的角落上,靠近乡下了,离市中心非常远。


办公在中心城区的写字楼里,人才公寓却弄得非常远,这样人才是没有幸福感的,你弄都弄了,不如给他弄的舒服一点,获得感强一点。


甚至还有这么一种现象。人才公寓本来是个好事,但建得偏远,服务不好还贵,补贴还巨难申请,人才反而自己去找地方住,这种效果就很不好。


二是要给人才创造交往机会,安放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外地人才过来往往不了解当地民情风俗、地域文化,但如果有一些主题交流活动,让他们能提升自我,能找到同类,可以让人才更好地感受当地的人文关怀。这会提高他们的归属感、价值感。

 


无处不交流,无处不休闲。这是现在年轻人的追求。比如,美国波士顿南湾创新区,这些大城市的都市中心区,都在设计实现“10分钟生活圈”。我们之前说15分钟,现在讲10分钟生活圈。还有“24小时社区”“创新单元”等。


针对创新人群喜爱随时交流的特点,南湾弃用传统大型公共开放空间,转为各类小而美的公共空间,不仅提高交流的便利性和随机性,还通过空间和氛围的设计“制造交流”。


所以,各位我们现在做城市空间开发建设时,一定要高起点设计,打造时尚、年轻的社区空间。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为年轻人服务的,一定要考虑他们的喜好。


年轻人尤其95后、00后跟我们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他们对文化、时尚、审美的需求跟我们完全不同,我们要靠他们来继承我们的事业,所以要安顿好他们,让他们愿意去奋斗、去自我实现。


3. 政务服务


我在调研企业的时候,有企业跟我说,实际上,我们对政策、补贴,也不是说非要不可,有的话我当然更感谢。但如果有优惠政策却很难申请,反而会降低我们的获得感,觉得没劲。这样的话,他们就不会推荐企业或同行过来。


实际上,企业之间的交流,同类或合作伙伴的集聚非常重要,有机的企业群可能带来产业链,产业链再带来人才链。对企业来说,要给到跟它的业务、战略所匹配的人才服务体系。


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一个高层次人才,其实他生活上什么都不缺。但他周围有一群年轻、有潜力的中级、初级人才,他们没有什么政策支持,但对于整个人才团队来说是有必要的。


有的政策对于高端人才而言,他用不着,但他团队里有人需要,我们是不是需要有这种精细化的考虑?为服务好核心人才、核心团队,在核心领域出台类似于“人才圈”的政策。


我觉得是可以的。只要想去做,无非是流程再造的问题。


所以我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观点。我经常被问到:陈院长,我们这边做什么产业、什么载体有优势。


实际上,所谓的优势是你认为的,也是我认为的,但是不是真正的优势,那不是我们说了算的,你的服务对象认为这个是不是优势,这才是最重要的。


4. 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门面,还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在北方某城市做项目时,一个领导提到对标上海,说上海给我最大的印象是整洁、干净、精致,甚至到小区的装点都很讲究,给人很舒服的感觉。这就是城市的气质。


一般来讲,我们提城市治理、社会治理,都喜欢用“智能化”“人性化”“精细化”这些词。实际上,在这些之前还有一个词——“法治化”。


上海非常讲究以法律手段支撑和推动社会治理。不管是在全国率先严禁烟花爆竹,率先实施垃圾分类,还首创环境综合治理、黑臭河道治理和交通大整治,其最根本的手段都是法治。


当时交通大整治的非议非常多,举报信层出不穷,说交警为了完成年终奖任务乱罚款或钓鱼执法等等。但结果整了两年下来,上海的交通秩序好了,大家开始享受到交通秩序带来的好处,也都理解和支持严格执法了。


以前上海郊区城郊结合部有很多违法乱建的地方,但后来经过强力整治,开展“五违四必”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违必治,安全隐患必须消除,违法无证建筑必须拆除,招待现象必须整治,违法经营必须取缔),一旦违反了找谁都没用。


秩序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也代表一个城市的价值观。做的时候会很难,一旦做成功了,是福泽长远的事情。


南通整个城市,未来应该在很多方面对标沪苏这些大城市的治理理念和模式,重塑城市品牌,升级城市品质。

02

各地人才政策和服务的创新做法介绍

 

大部分都是给钱,给服务。钱其实不是决定性因素,但钱是一个非常具有诚意的因素。


这方面广东做得最早,“黄金10条”“白银10条”都是从他们那边推广过来的,现在长三角很多地方也开始这样做了。


某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发端于香港,成长于深圳,但它最大的研发中心在上海。


我去调研的时候,问他们,为什么要把最大的研发中心放在上海?


他们说,第一,上海的应用场景是全国最多、最丰富的,资源开放也做得不错;第二,上海的政策也是全国最优厚的。


这令我也有些意外。以前总觉得上海城市能级高,所以在资金扶持上会弱一点。但其实你们看看上海一些重点开发区的政策,比长三角很多地方力度更大。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给钱还是很有必要的,关键是怎么给。


尤其是对刚毕业的大学生,生活成本于他们而言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上海不补贴,苏州、南通能给他一笔有吸引力的生活补贴,你说他们会更倾向于哪里?


当然,不管是购房补贴、创业补贴、住房补贴,都需要与重点产业培育相结合。


在对上海周边某新一线城市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总部企业中那些40岁以上的高端人才都选择留在上海,哪怕给力度很大的补贴或待遇也不愿意离开(放弃上海户口或住房)?


因为对于高端人才来说,收入到达一定层次,边际效应就开始下降了,他们要的是上海的公共服务质量、社交休闲资源和城市综合环境。


杭州人才政策我们叫“赢得凤凰的梧桐之术”,因为杭州的新经济比较发达。以前我们讲人才,都讲要有高学历、要出身于好企业,但现在杭州却“逆向而行”。


今年7月,95后快递小哥李庆恒被评为D类高层次人才,获100万购房补贴、3万车牌补贴。因为李庆恒拿到“浙江省第三届快递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是省级“技术能手”,而杭州规定,高级技能人才也可以评为高层次人才。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这个地方的传统行业效益不错,对地方的税收贡献很大,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或很好地服务城市运行,那就不要管是不是高大上,这些企业里的人才都需要得到关心关爱。


包括直播带货一哥李佳琦,也获得上海户口了。他一场直播下来的带货量几千万、上亿元,当然是人才,我们叫在线新经济人才。突破学历、不唯资历,从贡献上进行衡量,这就是新的人才评价和认定方式。


具体怎么去服务人才,无非是提高政策的获得感和便捷度。


杭州电商发达,政府与企业彼此高度了解、理解和信任,政府借助数字化技术提高城市治理效能,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在全国做得相当不错,比如城市大脑。


下面,谈几点体会,城市做好人才工作的三个维度:


第一,完善城市服务,打造有温度的城市形象。


这次疫情对我们的城市就是个大考。城市应对疫情的能力、效果,以及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准确度,都将对城市信誉、品牌、功能产生深远影响,也将成为后疫情时代年轻人选择栖息城市的重要考量指标。


一个人也好,一个城市也好,应对危机的态度、做法、成效其实就是你的品牌。


2月份,当大多数地方都在让企业复工时,深圳首先做到了产业链的复工,也就是帮助本土企业上下游供应链的工厂一起复工。


很多地方都没有做到,因为当时仅深圳自己的工厂复工是没用的,产业链上游下游环节在其他城市的企业,无法运输、无法交付,而深圳的领导就能跑到产业链供应链上游的城市去请求当地部门协助复工。


第二,做实在地化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和人才的匹配度。


很多地方,产业都是单体式的存在,没有成为链式的存在。各位,链式、群式的产业形态转型升级,是非常最快的。比如,虽然传统燃油汽车产业在下降,但嘉定的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车联网已经在优化布局,它还是基于原来的汽车产业生态形成的。


转型升级得先有规模,有规模才有生态,有生态才能更新换代。也就是说,产业集聚才会带来人才集聚。尤其是对非一线城市来说,人才政策必须对接核心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第三,因时而变,不断更新人才工作理念与政策。


新技术、新模式、新需求层出不穷,人才的种类和特质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此次疫情加速了网络直播行业的崛起,直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扩大,杭州市余杭区发布“直播电商政策”,吸引人才建设“直播经济第一区”。


我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叫“城市成长伙伴型企业”。就是说,一个城市一定要有一些企业是跟城市一起成长的,城市孕育了企业,企业也会反哺城市。但这个反哺不仅仅是税收,企业也会带来最先进的理念、技术,从而影响这个城市的气质,助推城市的进步。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杭州与阿里的互相成全、彼此成就。各位我们想一想,你们做产业做那么久了,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有没有培养出一个品牌或企业,不仅为地方带来了GDP,带了税收,而且企业的人才,发展的一些理念、诉求也间接推动了地区成长的呢?


如果有,那你很幸运;如果没有,未来一定要有。


前几天在江阴调研。当地最自豪的企业是什么呢?是远景能源。当然,华西集团、海澜集团也极其重要,但也需要更多新兴领域的新企业新业态。


而远景能源就是未来派制造业企业的新锐。它2007年来江阴的时候只是一个有优良技术的草创团队,13年后却变成销售额200多亿的全球企业。


他们刚去江阴时,场地、基建、安居等等,各方面问题政府都为它们解决了,然后随着这个企业慢慢发展壮大,现在它不仅是一个制造业企业,它的业务还涵盖了全球清洁能源的投资、并购、交易、服务、咨询,是一个服务型制造业企业。这个企业,就大大提升江阴制造业的档次和能级。


更好的城市,能够成就更好的青年;更好的青年,为城市创造更好的未来。


为此,我们要解决3个问题,第一,青年人才想不想来?第二,青年人才会不会来?第三,青年人才敢不敢来?


最近,“青年友好型城市”这个词我们听得非常多,这个词可能看起来不是很新鲜,但是杭州、苏州、深圳今年以来都在提,并出台了新的政策。


城市的硬件、软件,都在为这个城市的青年们准备,让他们感觉到社会公平度高,就业机会多,寻工作是凭能力而不是凭关系,创业成本低;有问题找法律而不是找权力,许多青年人才凭着自己实干奋斗就能获得美好的生活:这就是青年友好型城市。


一方面,青年友好型城市对人才的政策支持度较高,如出台优厚的人才政策,在同类城市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青年友好型城市为青年人才提供便利的吃、住、学、医、娱等优质公共服务,使青年人才安居乐业。


所以,我们未来的商业布局不仅仅要站在商业企业的角度,还要从地方产业发展的角度,有意识地布局和扶持。


提几个不成熟的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研究制定青年人才集聚计划,聚焦重点产业、重点技术领域和功能平台的人才引进和结构优化。


那些最能创造效益的企业,肯定要付出更大代价来支持它们的青年人才。


第二,设立创新创业赋能中心和未来场景应用计划,打造“入海前站”“工匠之都”“青年之城”“活力街区”。


南通纺织业那么发达,肯定要成为“工匠之都”。“入海前站”就是要提高国际化程度,这个地方要有足够的高度与机会。


第三,不仅为广大青年劳动者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还要提升生活满意度,满足青年人追求更高质量生活的美好期待。


第四,探索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人口和人才服务模式,及时掌握人口总量、流量流向、人力资源、服务需求等信息。


不管各位做不做人才工作,未来5年,人才工作一定是很多地方政府的重点议程,它不仅是为了稳房价,更重要的是用来应对这个地方的老龄化、支撑新兴产业的发展。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才去留选择,是对一座城市经济实力、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人文关怀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每一个城市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功能定位都是不同的。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没有通用模式、标准答案。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们是否选择在某个城市奋斗和栖息,最核心的指标,是看这个城市是否能给予适合他们的发展平台和机会。


我刚才问了一下,各位领导是哪个地方的?大多是南通本地的,我觉得外来干部可以多一点。一个地方外地干部越多,这个地方越有活力,这是实话。


外地干部哪里最多?美国。为什么人家那么强大,因为全世界的人才都喜欢去美国。中国的深圳也是,正是因为有“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姿态,才有深圳无可比拟的创新造富的活力。


能让年轻人愿意挥洒青春、追逐梦想的城市,必然是一座能让年轻人“近悦远来”的未来之城。


———— e n d ————
推荐阅读

【原创】停不下来的争夺战:“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大思考(上)

【访谈】问策“十四五”:香港文汇报采访华略智库创始人姚荣伟

【原创】上海郊区的城市化进程:从卫星城、新城到独立城市

【动态】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华略智库2020年10月刊

【荐文】逃离一线城市的科技公司:科技产业转移新趋势及原因

【荐文】黄奇帆:人生和事业就是一场不断的重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