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州为什么能:解码资本市场高地的崛起基因



作者:邵好

来源:上海证券报(ID:shzqbwx)


近年来,苏州已绣出一幅“厚积薄发、山高水长”的“资本市场高地图”。身处这片热土,我们感受到赓续千年的亲商文化,见证着敢想敢干的企业家精神,品味沪苏同城的协同力量,触摸科创与资本交感的时代脉搏。奇迹之中定有必然,一起来揭开资本市场“苏州现象”背后的内在基因和底层逻辑。

公元前515年,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营造了姑苏城。那时,初掌大权的伍子胥修筑新都只为重返楚河,谁曾想,2500年后这片土地在经济领域竟问鼎天下——2021年,苏州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超越北上深,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
长江奔涌而过,太湖伴城相依。“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河网密布,桥梁纵横,独特的人文地理,孕育出苏州兼容并包的“水文化”——昔日外商承接地,如今产业触角已遍布全球,增益世界。
时间为经,空间为纬。苏州总是能出人意料,敢为人先。以古人之规矩,开当代之生面。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苏州创获了园区经验、昆山之路、张家港精神“三大法宝”,交织出了工业之都、江南文化的“双面绣”。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近年来,“苏州板块”在中国资本市场异军突起,迅速成为现象级的“资本市场高地”——以占全国0.09%的国土面积和0.77%的人口,贡献了2021年A股IPO数量的6.7%。
时间进一步向前延伸,2016年至今,苏州新增上市公司超过100家,其中科创板41家,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一支生力军。
奇迹之中有必然。上海证券报记者一路走,一路看,试图揭开资本市场“苏州现象”的内在基因和底层逻辑。

底蕴:赓续上千年的亲商文化 
提及“人间天堂”苏州,脑海里首先呈现的是斜风细雨、小桥流水,是吴侬软语的江南泽国。“山温水软似名姝”背后是强大的经济实力。过去数百年间,苏州都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明代布衣军事家郑若曾在《江南经略》一书中高度评价苏州:“天下财货莫(不)聚于苏州。”自中国经济中心在南宋时期转移至南方后,江南就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得中原者得天下”演变成“得江南者得天下”。苏州,是富庶地区的中心。
1675年,罗马尼亚人尼·斯米列斯库充任俄罗斯特使时游览了大半个中国,他将苏州称为“中国著名的富裕城市……是中国任何其他地方闻所未闻也。”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苏州是一个壮丽的大城,周围有二十英里,出产大量的生丝,这里的居民不仅织造绸缎,供自己消费,还将之运往外地市场出售。他们中间有些人因此成为了富商。
悠久的手工业历史和延绵的商业传统,形成了苏州“亲商”的文化基因。置身其间,你感受到的,是全民上下对工商业活动的尊重与帮助。
从苏州古城沿金鸡湖湖滨大道一路向东,古朴的宅院、园林被抛在身后,城市的天际线陡然增高,小桥流水的古典江南风情,变成车水马龙的现代城市风貌,恍若转眼千年。
“通过‘SIP(苏州工业园区)政策总入口’,企业可以在一个平台查询到不同层级政府部门的政策。企业登录后,通过‘政策大脑’可直接匹配合适的政策并进行在线申报,既省时,又不易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谈及“政策总入口”给企业申报政策带来的便利,瑞熙(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业务主管徐智灵颇为感慨。
“政策总入口”是苏州工业园区整合政府职能的一个缩影。
与绝大多数地方不同,在苏州,一家企业与政府打交道,只需跟苏州工业园区企服中心(下称“园区企服中心”)一个平台打交道即可,无需到每个部门递材料、审核、盖章。据悉,目前已有超10个部委办局将300多项涉企政策业务授权到园区企服中心,企业可一站式申请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扶持政策。
看似简单的统一平台,却几乎成了国内“独一份”。据了解,早在10多年前,苏州工业园就尝试政府服务功能整合的探索,勇敢地迈出了以一个窗口服务企业的第一步。有了平台只是开始,园区企服中心在给企业办理各项业务的同时,将与企业相关的所有表格、资料进行数据化、信息化,最终形成了囊括所有园区企业的庞大数据库。
“多年的积累,我们有时会比企业还了解企业。”园区企服中心主任杜丰告诉记者。
左手打造政策总入口,右手整合企业数据库,园区企服中心能够自动比对企业状况与政策条件,企业甚至无需自查政策,就能够一键申报,扶持政策应享尽享。
“我们从‘你找政策’向‘政策找你’迈进。”杜丰向记者解释,平台可根据企业数据标签进行自动计算与匹配,在用户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和需求后,平台还会给出专家或人工建议,最终形成与企业相匹配的定制化政策报告。“某一项政策优惠已经达标,可以申请了,或者某一项政策优惠即将达标,可以在某些方面努力争取。”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在苏州随处可见。
2020年3月,苏州昆山重磅推出“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推出重点项目“拿地即发证、出证即开工、完工即验收”全链代办服务模式,实现“用能报装”接入平均时限再提速30%。“一件事”专窗推出线上线下全链式集成办理,实现新设企业“1天开办、2天营业”。
在苏州,企业的事就是地方经济的头等大事,历任“一把手”都把支持企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2021年9月14日,时任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在召开座谈会时表示,服务民营企业就是服务高质量发展,要以更加务实有效的政策举措,最大限度为企业排忧解难,助推民营工业企业坚守实业、聚焦主业,持续做大做强,加快向世界一流迈进。
从苏州市委书记升任江苏省省长后,许昆林依然不遗余力推动江苏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2月25日,他在“金融赋能镇江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强调,要在服务实体经济上发力突破,增强科技金融供给能力,引导企业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切实压降综合融资成本,更好满足制造业、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的融资需求,让更多市场主体活跃起来、壮大起来。

天时:交相辉映的时代脉搏
14、25、35,这是2019年至2021年,苏州新增A股上市公司的家数。数量持续增长,让资本市场的“苏州现象”愈发受到外界瞩目。
毋庸置疑,舒适的亲商文化、良好的产业基础、朝气蓬勃的企业家,是“苏州现象”的优秀基因。但引人深思的是,苏州上市公司为何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对照中国资本市场近几年的变革,不难发现“苏州现象”与另一重要改革并行出现——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硬科技公司应者如云。
时代浪潮奔涌。擅长制造业创新的苏州企业乘势而上,脱颖而出,迅速成为科创板上市公司群体的先锋队。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来自苏州,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有3家来自苏州,截至目前391家科创板公司有41家来自苏州。
作为企业上市的重要推动者,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在支持企业上市方面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帮助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实现鱼跃龙门。
“目前苏州市,以及下辖各县级市(区)均设立了金融监管局(办),牵头推进上市后备企业梯队培育,针对处于不同阶段的上市后备企业开展各类培育服务,部分县级市(区)建立领导挂钩服务机制,为上市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推荐指导、协调推进等服务。针对企业上市过程中涉及的合规证明出具等事项,各地提供了各具特色的解决方案,持续优化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谢善鸿对记者表示。
据悉,在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努力下,沪深交易所、北交所、全国股转系统等均在苏州设立服务基地,为苏州企业近距离提供精准培育服务。
近年来,苏州积极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机遇,不断深化与上交所的战略合作。早在2019年5月,上交所苏南基地就在苏州挂牌成立。目前,该基地已成为上交所服务苏州的一个窗口,基地与苏州市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开展企业走访、上市培育、专业培训、联合研究等工作,共同营造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良好生态。
2020年9月,科创板企业培育中心(苏南)落户苏州,该中心辐射带动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集聚上交所、高校、专业机构、企业等各方资源,搭建科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包含培训、走访、问诊、沙龙等形式的精准培育服务。
作为服务企业的一线,园区企服中心也启动了“上市苗圃工程”。杜丰告诉记者,打造适合园区企业的IPO赋能体系,涵盖政策、培训、产业、融资、专业机构、传播等六大领域。
例如,研发上市精品课程,帮助“苗圃”企业高管树立正确上市观、完善上市知识体系、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联络交易所、国内顶级服务机构,打造“苗圃”服务生态圈,与上交所合作开展“科创沙龙”;帮助“苗圃”企业与上市公司、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及“苗圃”企业之间,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及产学研对接等。园区近两年共有22家企业上市,其中95%为“苗圃”企业。

地利:沪苏同城的辐射带动
“苏州与上海,一衣带水,往来密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星期日工程师’、合办联营企业,到抢抓浦东开发开放机遇、发展外向型经济,苏州的每一步发展、每一个跨越,都离不开上海的溢出、辐射和带动。”在2021年10月举行的沪苏全面加强科技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苏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庆文略带深情地说。
20世纪80年代,苏州从周边不少城市引进了各种专业技术人才,仅从上海引进的“星期日工程师”就有成千上万。每逢周末,这些人就从上海等地赶到苏州的各个乡镇企业,指导生产、传授技术、培训工人,有的“星期日工程师”还自己动手,为企业改进设计、改造设备,许多“星期日工程师”的技术创新成果被移植到苏州乡镇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苏州有一个说法,大树底下碧螺春,意思是说上海是棵大树,苏州在底下种好碧螺春。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承接上海的溢出效应,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产业优势。苏州靠近超级枢纽城市上海,全球的科技、产业、人才、资本汇聚到这里,而下一站一般都是近在咫尺的苏州,研发、总部在上海,制造在苏州的企业比比皆是。
时任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2021年做客《对话》节目时曾打过一个比喻:“婚礼倒香槟酒,第一个杯满了以后溢出来,肯定是第一圈先满。”
与上海相邻,也令苏州较早思考国际化之路。1994年2月,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协议,苏州工业园区成为中新“深层次合作试验场”——既是中国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是世界启发中国的“种子”。
如今,苏州16万家工业企业已涵盖了35个工业大类、167个工业中类和491个工业小类,拥有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四大核心产业。
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海东在2022年苏州新年第一会上表示,从产值、重点企业、人才、载体、聚集区域等指标看,绝大多数的市场高级要素都聚集在了这四大产业上。如,顶尖人才和重大创新团队就全部集中于此,90%以上的新型研发机构也汇聚在此。
因地理区位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反过来又成为区位优势,吸引更多企业奔赴而来,令产业集群能效层级不断提升。
科创板上市公司天准科技便因产业而来。2009年,苏州有一个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天准科技创始人徐一华参加了评比。在当地考察时,他欣喜地发现,苏州的高端制造业蓬勃发展,而天准正是瞄准高端制造业发力。
他说:“苏州有我们服务高端制造业的所有要素,面试的时候,我就跟评委说,支持我,我会来;不支持我,我也会来。
事后证明,苏州给予天准科技巨大的支持。公司成立之初,政府从公司场地免租、员工宿舍补贴等都给了很大支持,甚至进行了800万元天使轮投资。上市过程中,公司需要办理很多手续,政府都给予了大力帮助。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苏州生物医药及相关产业的收入产值已达2100亿元,在全国名列前茅。信达生物是一家苏州土生土长的生物医药企业,通过10年发展,目前已经成长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头部企业。无论是从新药数量还是人才密度看,苏州已经稳居全国生物制药第一方阵。
2022年1月5日,苏州又高调提了一个“小目标”,形成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集群,推动产业经济向创新经济跃升、产业大市向创新强市迈进。按照计划,“十四五”时期,苏州将动态投入超100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和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推动发展创新集群,将苏州打造为“创新集群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

人和:敢想敢干的企业家精神
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可生瞻眺之情,花鸟皆报绰约之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千百年来以巧夺天工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
飞针走线间的匠心坚守,在苏州传承千年,如今演化成为苏州制造业的制胜法宝。
“日出万绸,衣被天下。”清末民初的吴江区盛泽镇已是远近闻名的绸都。100多年后,“古绸都”走出了“新巨人”。1992年,东方盛虹从一个村办小厂开始,几十个人“一穷二白”起步,坚持“做就做好、做出特色”的信念,最终形成一条从纺织、化纤到石化、炼化的新型高端纺织产业链,构建起从“一滴油”到“一根丝”的产业航母。
秉持“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苏州涌现出一批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它们执着专注。作为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成立伊始就落户苏州。分享创业经验时,华兴源创创始人、董事长陈文源脱口而出的话就是“专注,不忘初心”。公司一直专注于检测设备领域,不停地思考如何超越竞争对手,以实现追赶世界先进的初心。
1999年,一则机器人足球比赛的新闻,令钱东奇萌生了用机器人扫地吸尘的创意。从一个灵光乍现的想法到一款真实可用的产品,钱东奇和他一手创办的科沃斯在苏州摸索了9年,直至2009年首款量产扫地机器人“地宝”上市,才真正拉开了科沃斯自研自制、自建品牌发展的序幕。如今,科沃斯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家用服务机器人品牌。
它们埋头做事。固德威董事长黄敏总说自己不善言辞,喜欢低头专注做事。在光伏产业十数年跌宕起伏中,黄敏和他的团队只做一件事——把光伏逆变器做好。
由于从早期就对标严标准,固德威的逆变器凭借超低故障率和稳定的产品质量,连续多年荣获IHS“全球十大组串式逆变器品牌”,如今在户用储能逆变器这一细分领域上做到全球出货量第一。“做企业其实大道至简,把企业、产品和服务扎扎实实地做好,就一定会有市场。”黄敏说。
它们开拓创新。“核心技术掌握在日本企业的手中,我们没有参考资料,只有不断试错,从材料、工艺开始一步步地突破。”绿的谐波董事长左昱昱回忆起产品从无到有的进程,无限感慨,“如果说我们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要禁得住熬,舍得花时间。”
从零开始,绿的谐波用了10年时间获得了国际客户的认可。如今,绿的谐波在国内自主品牌机器人市场占有超过60%份额,其中谐波减速器主要终端客户包括机器人、华中数控、新时达、埃夫特、优必选、Universal Robots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它们追求卓越。沙钢集团在钢铁行业颇有知名度。经过40多年磨砺,沙钢集团从一家作坊式的小轧钢厂,蝶变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世界500强企业。贯穿其中的,就是不甘平庸、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
解无解之解,答无问之答。苏州交织时空,绣出一幅“厚积薄发、山高水长”的“资本市场高地图”。
苏州网师园内有一处“殿春簃”,三扇后窗外分别栽种芭蕉、竹子和腊梅,象征夏秋冬三季,只要走过一扇门宇,就能看到三种截然不同的美景。
透过资本市场这扇门,我们看到了更加精彩的苏州现象。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原创】四大名著文旅热潮:清冷红楼下的大观园该何去何从(下)

【原创】红楼文化+旅游:三座大观园的“还俗之路”还有多远(上)

【原创】寻找魔都的“神奇动物”:上海最新独角兽瞪羚企业盘点

【原创】华略轮值CEO做客东方卫视,解读长三角如何扩大与有效投资

【原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周岁记终篇:“大虹桥”的深远影响

【原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周岁记之三:“南金翼”借势腾飞

【热文】湖州市委书记这篇党代会报告不一般!写法独特、金句频出

【热文】大国的战前心态——聊一聊“俄罗斯困境”

【热文】俄乌激战之际,美为何叫停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

【月刊】最近一个月,华略智库有哪些新鲜事儿?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