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房地产的过去、现在及将来--第四篇】大国竞争之沙盘推演!

胯下痛公寓新之助 悟空新之助 2021-03-23

预防针:今天主要想和大家聊聊经济发展的大环境问题,这次不做定量分析,而是做一些定性的分析,内容比较开放,说到哪里就是哪里。本文的沙盘推演可能不太精致,比较粗糙,如有缺点之处,还请见谅。最后,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一、现实情况


目前,综合国力来看美帝第一,中国第二,这一点我想不用怀疑。而且,我们国家是全球有且仅有的唯一有可能挑战美帝霸主的国家。


当前的情况是,老二欲将老大取而代之,而且这不是没有根据的空想,老二是有这种潜力的,这种潜力的源泉来自于老二背后14亿的人口,而且这14亿人口都有一个基因叫“奋斗”——为了个人或者家庭的美好未来而奋斗,个人或者家庭的奋斗虽然渺小,但是如果单位是“亿”,汇集到国家层面将会形成一股不可估量的巨大力量,要知道欧洲加上北美才大约11亿人口呢。而且老大确实感受到了这种威胁,并想方设法要除之而后快。而且,不仅仅是老大感受到了威胁,而是以老大为首的老牌工业强国都感受到了威胁。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对“他们感受到这种威胁”感到意外,如果你假想一下自己是美英德法的领导人,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核心利益和未来,面对一个拥有14亿勤劳人口的庞然大物,你又当作何敢想呢?反正如果是我,我就夜不能寐了!


西方社会对中国崛起的敌意也不是最近一两年就开始的,早在奥巴马执政期间就已经摊牌了。2011年,奥巴马在白宫接受澳大利亚电视采访时,针对中国的迅速发展,曾说:“如果超过10亿的中国居民过上和澳大利亚和美国人一样的生活模式,那么我们都将陷入十分悲惨的状况,这个地球将无法承受。”当然鼓吹中国威胁论的不止美帝,欧洲也有,比如2018年2月21日,默克尔在柏林会见马其顿总理时呼吁,要警惕中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投资,并强调合作不能与政治诉求挂钩。2019年3月份,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非洲曾说:“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可能威胁到非洲国家的主权,我不希望中国的投资侵占我们历史伙伴的主权或削弱他们的经济。”英国就更不必多说了,Hongkong问题,米国一直没有停止做小动作。英法德作为欧洲最有话语权的三个国家,这三家的立场基本上可以代表欧洲的整个立场。


新兴经济体方面,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以及印度(18年GDP增速为7.3%)都想取代我们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五年前,我买一些基本商品比如服装鞋子的时候基本上全部都是“Made in China”,但是现在,我买商品,发现了一些写着“Made in Vietnam(越南)”,而且越南和印度等一些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属于我国传统“不对付”的国家。下图是东南亚各国2018年GDP增速排名,虽然没有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那么厉害,不过还是很可观的。

二、沙盘演绎


根据前面所阐述的现实情况,我们可以知道无论老牌工业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国家都会对我们国家视为竞争者,因为我们自身的体量和潜能,这些竞争与对抗都是不可避免的。现在的大国竞争or对抗,属于一种不见血的你死我活的范畴因为在有核子武器的今天,战争是所有大国都不敢冒险和承受的。所以本文的推演不涉及战争这种选题,因为发生战争的话,都将会玩完,就没什么好讨论的了。现在我们就沙盘推演一下,假想你就是对方国家的领导人,你会如何面对中国这个庞然巨物!再次声明,以下只是一种换位思考的假想!


1、如果我是发达国家(美英德法)的领导人,我会怎么做?


作为发达国家,中国有什么地方吸引到我的了?毫无疑问,我垂涎中国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14亿的市场,另一个是廉价的劳动力。14亿的市场,每个人赚一美元那可就是14亿美元啊,想想欧洲+北美才11亿人口呢?如果再把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的西方体系国家算进估计才可以匹敌14亿吧。正是因为中国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所以脸书/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才会如此期盼进入中国市场,比如扎克伯格为了Facebook可以进入中国市场,多次拜访中国进行公关。脸书公司靠除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以外的市场获得了约5700亿美元的市值,而腾讯在主要靠14亿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就获得了约3.5万亿港币(约4500亿美元)的市值。试想要是脸书成功进入中国,市值在腾讯的基础上打个2.2折增加1000亿市值不是不可能的吧!


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土地租金也低,因此可以将一些低端的轻工业和制造业搬迁到中国,让这里代为生产,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可以说,中国在发达国家看来,最吸引他们的就是可以 以更低的成本生产产品 卖更多的人 从而赚更多的钱。


我不希望发生的事是什么?毫无疑问,我不希望中国发展高科技,包括高端制造业/高端设备/先进材料等高附加值高利润的东西。


面对崛起的中国我要如何做?目前的情况是中国的人力成本和土地租金都大幅提高,相较于越南和印度等新兴国家并没有优势,因此不存在“廉价的劳动力”这个吸引点了;但是其他新兴国家的产业和配套设施可能没有中国齐全,因此现在还不能将所有的产业转移到其他新兴国家,何况中国还是14亿的市场,本地生产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即便如此,我们可以将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产业转移到其他新兴国家,待到其他新兴国家的配套产业发展起来了,再慢慢把其他产业转移到这些新兴国家,最终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如何培养新的代工国家呢?类似“米歇尔计划”,给予一定的技术和资本支持。


但是14亿人口的大市场,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但是随着中国自身技术水平的发展,我们国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肯定会越来越低。因此,死守是守不住的,因为终究会失去的。与其死守,还不如开拓新兴市场。比如东南亚和印度就是不错的新兴市场,而且都尚待开发,其中东南亚有6.4亿人口、印度有13.4亿人口,两者相加差不多有20亿人口,虽然购买力和中国尚有差距,但假以时日,对冲或者替代掉中国14亿的市场也不是没可能。比如三星手机,曾经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第一,如今却可以忽略不记,当然三星还是在给中国的手机厂商提供零部件。但是即便失去了中国的14亿市场,三星还是占据世界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原因在于三星一直在积极的开拓其他新兴市场,比如印度、非洲、美洲等。


综上所述,为了应对中国的崛起,发达国家的应对措施就是培育新兴国家,包括技术培育和市场培育,一个为了转移产业,一个为了培养未来消费者。

2、如果我是东南亚、印度等新兴国家的领导人,我会怎么做?

比如越南和印度这两个国家,一直视我们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国家,如果有机会,那还不往死里整。对于新兴国家,他们的优势和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类似:劳动力成本以及土地成本低廉,巨大的潜在市场。所以,当务之急就是以这两个核心红利招商引资打造自己的产业集群并完成工业布局。

目前,趁着中国的人力成本以及土地租金高启,我会竭尽全力向全世界招商引资,趁你病要你命,最好把那些投资中国的资本全部拉到自己国家,打造自己相关产业的全产业链,借此推动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比如三星就在越南投资了约两百亿美元了吧,这还是三星一个公司投资的,对于三星这种公司,只要他在一个地方重点投资,其他配套产业链上的公司也会跟着三星去当地投资,所以这种放大效应带给越南的资本远不止200亿美元。

三星自2008年开始对越南投资,当初投资金额为6.7亿美元,截至2018年4月,三星对越南投资总额增至173亿美元。三星目前在越南各地共设8个厂房,主要生产手机与电子零件等。以前这些工厂全都在中国大陆。

要不是那场“自卫反击zhan”,越南的发展不说成为日本,达到韩国的水平还是可以的,到那时,我们中国就真的是十面埋伏了,好在英明的领导人一战让其后退了几十年,直到现在才有崛起之势。

很多人不认同以上观点,但是你要知道上个世纪50年代越南的经济是远好于韩国的,韩国的经济腾飞很大程度是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扶持,为什么扶持韩国,原因有两点:一是发达国家需要将低端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市场,本国保留高利润的高端产业就行了,环顾全球,排除非洲和中东,亚洲是人口最大的洲,因此要在亚洲选个国家,而韩国正好是美国小弟,不选韩国选谁?二是当时美苏冷战,在中苏交恶之前,美国必然想着对付中苏两个大国,靠一个日本在东北亚对抗明显势单力薄,那就再扶持一个韩国,并且韩国不像日本是个岛国,韩国可以作为进入亚洲的跳板。

现如今,西方国家需要遏制中国的发展,一方面会采取技术限制等手段,另一方面必会培养小弟对抗中国,越南和印度天生具有对抗中国的基因,因此扶持这两个国家最好不过了。对于越南和印度的扶持应该会不同,因为虽然印度现在自身问题很多,但是印度也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而且马上要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如果印度顺风顺水的发展,那印度就会成为挑战美国霸权的二号种子选手。但是越南则不同,体量小太多了,先天条件不具备挑战老牌工业强国的潜力。现在西方老牌工业强国必然会扶持以越南、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经济体,以替代中国所扮演的一些角色。

作为新兴国家,一方面想要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要发展自己的高科技,代工富强不了国家,唯有靠高科技才能富国强民。

3、极端假设(内容太过极端,可以跳过不看

我们都说小米是价格屠夫,只要是小米进军的行业,行业的价格(利润)就会砍掉很多,事实上确实如此,手机和电视机等行业小米在打击虚高的价格方面确实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实际上,中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也在扮演“价格屠夫”的角色,只要是我国企业进入的行业,可以将价格压制到最低,其他国家根本没有机会,比如钢铁、太阳能光伏等产业,基本上把老牌发达国家干趴下了。再比如通信行业,如果技术无差别(忽略政治因素),我们国家的华为和中兴在投标价格上绝对可以把其他公司干趴下。

这样,发达国家会恐惧,要是中国掌握了发达国家所掌握的核心科技,那么他们国家将无钱可赚,因为中国可以把价格压得更低,他们的企业会被挤压得没有生存空间。

所以,与其等死,还不如现在就围猎中国,把中国给真空化。我们不要这个市场了,不赚14亿人口的钱。全心全意扶持其他新兴市场,并且联合其他老牌工业强国和新兴国家都不和中国做生意,将中国给孤立化,这样中国的科技发展因为不能参与全球竞争将会停滞不前。这样等到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完全没有竞争威胁的时候,再和中国做生意。

没有中国市场,欧美一些跨国公司顶多少赚点钱;如果等到我们中国强大起来了,他们就赚不到钱。“少赚点钱”与“赚不到钱”有什么区别,我觉得智商稍微在线的人都会拧得清楚,既然如此,是选择“少赚点钱”还是选择以后“赚不到钱”呢?答案显而易见!

以上是一种极端假设,基本上不可能发生,因为在全球化的今天,放弃14亿具备极强消费能力的人口几无可能。

三、我们要怎么做

我们国家的经济目前很尴尬,高端制造业等等,反正是高端的利润大的,基本上没什么建树,在国际市场没有形成集群竞争力低端行业,由于人力成本和地租的上涨,人口红利基本上消失殆尽,前路并不平坦,况且还有东南亚虎视眈眈。

实话实说,今年经历了这么多,细数我们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我只想到了14亿的市场是他国暂时无法替代外。其他的好像并不是非我们不可的,但是即便是14亿的市场,东南亚6个多亿的市场也在冉冉升起,印度13亿肥沃的市场也在蓄势待发。

在核心科技领域,我们并没有卡脖子的技术,什么是卡脖子技术呢?我在曾经推送的旧文——《请,追求“自主可控”的人生!——说过:

什么是核心技术?就是能够卡脖子的技术。很多人还不清楚什么叫做卡脖子技术,所谓卡脖子技术,就是不可替代的技术,就比如一条大峡谷,而卡脖子技术就是这个峡谷上唯一的桥梁,你如果想绕过去,那就会付出百倍千倍的代价,这种代价是不可承受的。


对应到企业就是没有这个技术,企业就无法正常生产产品,也就可以关门倒闭了。对应到国家就是会给整个国家造成整体后退的风险;因为国家的正常高效地运行是在那些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比如高铁的核心部件、CPU芯片、操作系统、高性能材料等等。不是说没他们不行,而是没他们之后会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变,社会运行的效率会大大降低,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社会后退。

胯下痛公寓新之助,公众号:胯下痛公寓新之助请,追求“自主可控”的人生!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靠什么?毫无疑问靠科学与技术,而且是核心科学技术。这一点在“中兴事件”和“华为事件”已经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谁掌握了核心科技,谁就有主动权。我们当前面临的危机是:世界工厂的地位可能会被取代,而我们在核心科技领域却还没有形成集群竞争力


因此,接下来我们国家必须加速发展高科技高技术,尽快让中国的高端制造业、高端装备以及先进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国际市场形成集群竞争力。这样才会在国家竞争对抗过程中占据主动权和控制权。而且应该加速,时间上并不允许慢悠悠的追赶,因为后面的以越南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也会大力发展高科技。


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当前,时间是极其宝贵的,留给房地产的时间多了,留给未来的时间就少了。


要混凝土还是要未来,你会选择哪个呢?


备注1:本篇文章写得比较含蓄,还有一些没有写出来,不然可能发不出来。

备注2:文章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精彩推荐

  1. 站在2019年看——中国房地产最后的五年

  2. 2019年以前和以后的中国房地产

  3. 【中国房地产的过去、现在及将来--第一篇】中国房地产发展史概要

  4. 【中国房地产的过去、现在及将来--第二篇】房价的两次飞跃

  5. 【中国房地产的过去、现在及将来--第三篇】未来31年人口趋势推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