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想写写我对《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的一些浅见。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是为下一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进行基本面定调,因此研究该公报对发掘下一年中国的赚钱机会以及规避潜在风险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本人能力所限,不能对该公报进行细致又全方面解读,因此仅就房地产等方向分享一些粗浅的看法,仅供参考!该公报发布不久,立即引来各方人马的立体解读,其中,我看到不少所谓的的“砖家”解读出“没错,大放水没跑了!”的结论,只觉一顿好笑,通过对比最近两年的公报,我得出一个结论:房地产,要大结局了!本文主要通过对比2018和201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分别对2019和2020经济部署内容进行分析,由于《财联社》已经对过去两年的公报做了很好的归纳分类,本文会借鉴财联社的内容。相较于去年,今年在财政政策方面写得更为详细,过去的19年我们就经常听到新闻说某某政府机关号召要“过紧日子,减少一般性支出”,这么来看,这种趋势在2020年将会延续下去,因为2020年的财政政策展望明确写着“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非但如此,还详细写到了“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这说明我们地方政府的财政比较吃紧,导致中央不得不单独拧出来强调。
为了平衡收支,一般策略就是开源节流,开源?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似乎无源可开,所以只能从“节流”入手了,未来几年,政府机关“过紧日子”将会常态化。进一步的,随着我国人口开始负增长,我们需要的公务员也会相应的减少(原因:不需要、也养不起)。按照目前的人口发展趋势,本世纪末,我国可能就剩下7个亿左右的人口,意味着未来80年,人口会减少7个亿,放在未来80年里,基本上每10年就减少9000万,这其中考虑到前三波婴儿潮的时间段和人均寿命,2025~2065年将是我国人口锐减最急速的40年。而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单人劳动生产率会继续提升,同时也伴随着必须向服务型组织转变的时代浪潮里,未来公务员等事业单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公务员等事业单位将由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政府机关“过紧日子”之后很可能就是“过普通人的日子”,而不是“回到过去”。
有些人可能会说:“卖地啊,不就开源了么?”并且由地方财政吃紧得出利好房地产的结论。关于这一点,我会在后文讲述。去年还明确写着“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今年直接去掉了这部分。明年应该会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的管控,这也符合国家去杠杆的意志。未来地方政府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的日子也将渐渐淡去。
因为我们国家面临的最重要的基本点就是人口减少以及老龄化加剧,而且人口会逐步向中心城市集中,继续增加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尤其是边缘非核心区域的城市,只会浪费资源。
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情况,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你就可以吸纳多少流动新居民。而实体经济在创造就业岗位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2019年货币政策展望虽然也提到了改善货币传导机制,但是整体上还是没有2020年的展望写得具体。2020年的展望里明确写着“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
为什么要强调疏通货币传导机制呢?无他,就是为了防范放出的水流到了不该去的地方,比如房地产领域。以前,本来政策的本意很不错,结果在实践过程中给走样了,导致收效甚微。今年的工作会议相较于去年,更加凸显了制造业的重要性,明确了是要给实体制造业输血,而不是给其他行业注水。
同时,2020年的货币政策展望也强调扶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这其实和“六稳”中的稳就业密切相关。据统计,我国民企私企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去年还对5G、人工智能等领域很是宠爱,并且还强调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可能是出于稳增长的需要吧)。但是今年能够明显感到人工智能降温了,不仅仅是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在降温,而是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都在降温。
今年的产业布局更加接地气,再次强调对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同时也强调推动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这应该是为了促进国内消费产业的发展,只不过明年打算从旅游业和体育业切入。
GDP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当前,国内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成形,而且随着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加速,再加大“铁公基”的投资只会增加以后的维护负担,而且以我国现有的经济体量,再想靠投资带动经济发展比较难。中美贸易战的当口,出口这方面可以活动的空间不大。因此,只剩下消费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占GDP比重一般不少于6成,比如美国的占比为67%,同为东亚文化圈日本的消费占GDP比重为55%左右,而我国才40%左右。这说明我国的消费潜力巨大,而且还有待释放。(详见旧文:中国与美国GDP各细项比重的比较研究)OK,终于说到房地产了。2020年的房地产政策指导相较于2019年的,更务实也更聚焦。明确了:“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房地产政策的风向已经完全转变。我国接下来会着手卸去房地产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转而优化房地产行业的存量市场,着重解决社会底层人民的基本住房需求。金字塔只要保证最下面的地基是稳的,那就不用担心金字塔会突然崩塌。2019年,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5488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98802万平方米,大约60亿平方米,按照人均40平米算也可以容纳1.5亿人了。如果未来每年新生儿按照1000万来算,那都要足足15年才能消化完。国家有政策说未来要争取让1个亿的农民进城,那也还差5000万人啊。且不说当下不少农民已经在城里购房,只不过户口还是保持农村户口;且不说未来我们还要新开工多少住宅商品房,君不见头部房企屯了多少地么?且不说,我们空置率是有多么的高!虽然官方数据公布我国城镇化率大约为60%,考虑到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有学者分析我们的真实城镇化率大约70%和日韩等先行国家的同期城镇化率进程相当。已是危房一座,你还继续加高,那不是嫌自己以后死得不够惨么?为了说服各位读者,且看侠客岛——《【解局】放水?加杠杆?楼市松绑?不要想多、想偏了!》一文:各位想想,房子是用来干嘛的?归根结底是用来住的。或是满足实现置业梦想的刚需住房需求;或是满足想住新房的改善性住房需求。
不过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房子的属性不只居住这一条,它还有投资和金融属性,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和投机行为便由后两个属性引发。
但是,如果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太大,拉动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人们就会不把房地产市场当作消费市场而是当作投机工具。
此后,全社会的资金将一拥而上,疯狂追逐短期内的高收益率,却迫使其他行业甚至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处于资金干渴状态,限制产业迭代发展。
对个人而言,一切养老、教育、医疗、娱乐、出行需求都要为买房让路,榨干6个钱包才能供起一套房,不乖乖勒紧裤腰带还能咋整?如果房地产发展这一步,那就离题太远了。
因此,经济发展出现了下行压力就要松动房地产吗?万万不能。如果为了短期增长数字好看,就轻易松绑房地产调控,不仅会导致宏观杠杆率进一步攀升,也不利于民生改善和创新升级。
更重要的是,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阶段结束后,如果再度出现大幅过剩,积压的问题和矛盾消化周期只会更长,消化难度只会更大。饮鸩止渴绝非良方。
”
对于那些没有逻辑只会张口闭口说利益集团的,你们根本不懂什么叫利益集团,我送你一句话:
最近几年,年年都在强调“住房不炒、稳房价”,字虽相同,但,涵义似乎变了:
18年前,住房不炒、稳房价是说给老百姓听的:“老乡,莫慌,房价不会涨了!”
18年后,住房不炒、稳房价是说给房地产听的:“老总,莫慌,房价不会跌的!”当曾经的引擎变成现在的刹车片,那就是时候换个引擎了!
站在2019年看——中国房地产最后的五年
关于房地产的未来趋势,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房地产杂谈,不能让老百姓的钱变“毛”了
房地产杂谈,一些关键问题的看法
2050年,中国人口会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