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的思考:经济、房产和其他

胯下痛公寓新之助 悟空新之助 2021-03-23

一、经济

(1)超过8成的中小企业维持不了3个月

为了调查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清华、北大联合调研了995家中小企业。调查结果显示,受疫情影响,超过5成的企业2020年营收下降20%以上。同时,超过8成的企业维持不了3个月生存。

从被调查企业的所属行业、员工人数和营业收入来看,被调查企业涵盖的行业广泛,而且其中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

针对疫情的影响,具体调查结果显示,34.0%的企业最多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91%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就是说,85.01%的企业最多维持3个月,只有9.96%的企业能维持半年以上。

而且,29.58%的企业估计疫情导致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28.47%的企业预计营业收入下降20%-50%,合计58.05%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20%以上。

疫情期间主要的开支压力来自于员工工资和五险一金,其次是租金和贷款。

(2)和03年比较

本次疫情,受冲击最明显的是交运、餐饮等行业,虽然现在这些行业的GDP占比低于2003年,但这些行业的就业人数占比却增加了很多,已经从2004年的25%左右上升至2018年的35%。

一方面,这些行业就业人数在私营和个体比例远高于非私营企业的比例。另一方面,私营和个体就业人数占全部城镇就业比例也持续提升,从2003年的30%提升至2018年接近60%。

这两个因素共同导致这些易受疫情冲击行业就业占比大幅提升,也意味着本次疫情对就业和收入冲击将远大于非典时期。

同时,居民部门债务与GDP的比例已经从2003年的不到15%上升至2019年的55%。同时,有调查数据显示,每年还本付息支出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也在持续上升,从2005年的5%上升至2019年的13%。

总的来说,随着就业压力上升导致居民收入下降,居民部门现金流将面临更大压力。

二、房地产呢?

现在,房价看涨的人只有唯一一个希望,就是政府大放水?

先说三万亿,2月3日开市至今,央行已投放流动性达3万亿元左右,其中,逆回购投放达2.8万亿元,逆回购自然到期回笼达2.5万亿元,也就是央行今日公告所说的“随着央行逆回购不断到期,春节后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的短期流动性已基本收回”。

再看最新M1和M2的数据,2020年1月,广义货币(M2)余额202.31万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狭义货币(M1)余额54.55万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同比增长0%,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4.4个和0.4个百分点

M1和M2的增速并没有拉升,为何?因为我们广义货币(M2)余额202.31万亿元,两倍于2019年GDP总量,已经非常巨大了,没有大放水的空间了。

当然仅看一月数据还不够,还请静观其变。
关于会不会放水,也曾在多篇文章分享过,比如《房地产杂谈,“放水?不要想多、想偏了!》。目前,并不存在放水的空间,而不是说国家不想放水。还有,泡沫经济的破灭绝不会比本次疫情来得温柔,而是更狠。
有一些人,还在说什么利益集团舍不舍得的,本人不想赘述了,详见文章《房地产杂谈,一些关键问题的看法》。
你们根本就分不清什么是利益集团,像极了曾经有些人认为王思聪公子赚了5个亿就是成功企业家一样。
截至目前,开年前40天房地产企业破产了96家;去年,约8个月时间房地产企业破产了252家。今年的破产速度是去年的2倍有余。房地产非常依赖现金流回转速度,行业本就处于下行通道,加上本次黑天鹅推了一把,结局可想而知。
对于一些朋友,尤其是买了期房的(尤其是地方性小房地产公司的项目),你不但要关注疫情、还要关注就业岗位稳定性、更要关注你的房子会不会烂尾!
未来几年,房地产热门词汇必有一个是属于“烂尾”
关于房贷利率,我曾在旧文《房市漫谈之武汉,2020年适合上车吗?》说过:
房贷利率方面,目前房贷利率已经和LPR挂钩,房贷利率 = 当期的LPR + 利率加点。过去数月的LPR数据显示,1年期的LPR已出现多次下调,5年期的LPR也下调过一次。而且不仅新房的贷款利率和LPR挂钩,曾经的贷款也将和LPR挂钩。参考欧美日的房贷利率,我国的房贷利率还有较大的下降空间,本人估计,未来将会继续通过下调LPR利率的方式下调房贷利率以减轻还贷压力,促进消费增长。
昨天,央行公布了最新的LPR数据,双双下调,符合我当初的预期。对于降低房贷利率,也不用奇怪,而是必然。而且随着房贷利率的下调,迟早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并轨,最终只会有一种房贷利率。

三、深远影响
本次事件,影响巨大。可能是个历史转折点。

日本反应麻痹大意让人非常意外,可以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为了樱花季,毁了奥运会,结果两头空!

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会名誉扫地,当然也包括我们。

早就知道了传染疾病存在,拖延不决,最终如此。

很多官媒报道本次疫情让很多国际巨头停工停产,文字之间似乎还有些骄傲的味道。

殊不知,如此名誉扫地,会导致多少产业链搬离China,每隔几年就来一次,谁受得了。

本次事件只会加速各种产业链转移(去其他国家或者回家)。

产业升级还没建树,世界工厂岌岌可危。

我们应该焦急,我们的应该对此抱歉,而不是字里行间透着骄傲。

世界,不是没有你不可的,曾经或许是,以后还存在吗?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精彩推荐

  1. 站在2019年看——中国房地产最后的五年
  2. 关于房地产的未来趋势,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3. 疫情的影响:经济、房价和其他

  4. 可以沉默、最好发声、不要粉饰

  5. 疫情杂谈,本次疫情到底有多么严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