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杂谈,向房地产【公摊面积】开炮!
2022年2月12日,半月谈和新华社官方微信号发布了头条评论文章——《公摊面积成糊涂账?别再让买房像开盲盒》,直接痛击房地产市场公摊面积乱象。
这是头牌主流媒体首次对房地产【公摊面积】进行强烈的舆论宣导,不像以前和稀泥,本次语言文字态度明确、攻击力较强,该文章也强调了取消公摊面积对于征收房地产税的重要意义,强烈推荐大家看看。
和房地产泡沫一样,公摊面积也是广大居民深恶痛绝的不合理规则。
该文章开篇(第二段)就指出公摊面积的阴暗面——“公摊被挪作商用,本应属于业主的收益不知去向;公摊面积对应的装修费、物业费等易被重复征收。”
同时表明态度呼吁取消公摊面积——“为减少相关社会矛盾发生,当前亟须提高房地产市场透明度,将取消公摊面积纳入规划中,长远筹谋、稳步推进。”
该文章还举例了近期发生在某东部沿海城市新交付楼盘的真实一幕:购买110平方米的住宅,到交房时却发现套内面积仅有60多平方米,公摊占比近46%(发生在青岛)。公摊面积乱象和不合理之处详述如下:
该文章最后发表了取消公摊面积、使用套内面积的必要性,重点谈及套内面积对房地产税征收的意义:
【应探索用套内面积替代建筑面积计价,将公摊面积“水分”挤出去。从宏观角度而言,这可以使房地产市场统计更科学,更真实地反映群众现阶段的居住条件,更敏锐地揭示市场行情变化,为房地产税征收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为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调控措施提供更有价值的数据参考。
取消公摊面积,尤其意味着杜绝其伴生的猫腻与漏洞,从源头避免大量矛盾与纠纷,保证市场交易更公平透明。
此举既是为营造公平透明的房地产市场环境服务,也是为适应长远改革,接续房地产税、房屋产权到期后的相关政策等未雨绸缪,最终服务于民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该文章有一段驳斥房地产开发企业(此类房地产利益集团)谬论的文字很精彩——
【面对取消公摊面积的呼声,有一种声音认为,取消公摊面积后,开发商势必提高套内单价,房屋总价可能相差无几,只是换汤不换药,故而没有调整的必要。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对于购房者来说,能够住上明明白白的房子,不再为一笔接一笔的糊涂账埋单很重要。这更关乎公平。】
毫无疑问公摊面积是不合理的,给了房企做手脚的空间,取消公摊面积对房企利润影响巨大,他们当然会驳斥了,甚至说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大家千万不能信以为真。
那么我国有没有城市房地产交易使用套内面积呢?还真有,重庆就是,这可以算试点了。
早在2002年6月,重庆人da常委会通过的《重庆市城镇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中就要求:商品房现售和预售,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计价依据,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商品房权证应当载明共用部位及设施。
重庆的规定毫无疑问保护了在房产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购房者利益,用套内面积计价更加公开透明,对于购房者来说,是更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我国公摊面积巨大,有数据表明:一栋6层高的住宅楼,其公摊率一般在18%至20%;一栋10层高的中高层住宅楼,其公摊率往往在20%以上;一栋20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楼,由于楼梯高度、墙体厚度、强弱电井等公用设施等,公摊率会达到30%甚至更高。现在新建小区大多数高层,公摊面积可想而知。
对于公摊面积涉及的高房价问题,我在2021年旧文《房市漫谈之上海,魔都东京大比拼》就说过:
中国的房子面积按照建筑面积计算,而日本房子的面积按照实用面积计算的。在日本走廊、阳台、电梯等公用部分是不能计算在房价中分摊到每一户住户头上的。日本的70平方米的房子,可能相当于中国的100-110平方米,基本上相差30%左右。
对于我国超高房价的这个事实,有四个角度解剖:一看绝对房价(全球前十城市占一半),二看房价收入比(内涵了收入差距),三看房贷利率(贷款7成买一套支付两倍房价的钱),四看公摊面积(基于公摊面积实际房价要比成交价高30%)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