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三方视角下的中国故事讲述”创享研讨会举行

926日上午,第三方视角下的中国故事讲述创享研讨会在杭州举行。该活动是2022年第四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案例分享和主题讨论,为中外短视频创作者和业界、学界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探讨如何以短视频为媒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获奖作品团队代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 Radio制片人黄瑞、自媒体创作者Amy艾米饭、杭州英语广播节目《Hangzhou Focus》制片人美辰、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合作中心首席记者卢敏等分别进行案例分享,讲述他们的创作过程与思考。

▲黄瑞在线进行创作分享。

黄瑞指出,快时代需要慢思考,《我的汉字故事之大凉山——甘雨随车》讲述了汉字叔叔和Adam乘坐慢火车,一路了解沿途乡民生活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公共服务的温度和老百姓的获得感。《我的汉字故事》系列作品在内容上,从衣、食、住、行、健入手,通过对“快”与“慢”的生动解读,探索中国富有特色的城市,解答外国网友关心的问题;在形式上,通过外国人的特有视角和语言逻辑优势,增强作品的贴近性和吸引力;在手法上,以体验为主,从“人”出发,以“事”体现,注重社会角度的表达,在行进中对话,探索真实的中国故事。

▲Amy在线进行创作分享。

Amy艾米饭来自澳大利亚,她以获奖作品《外国妹子挑战贵阳最辣美食,结果直接被辣哭?》为例展开分享,她表示,在中国可以看到许多外国人从未听说过的东西。小笼包、饺子等中国美食启发她走出舒适圈,不断尝试新体验,成为一名全职美食视频博主。其中,“辣”是让她印象最深、体验最特别的,重庆麻辣火锅、四川麻辣小吃……让她从一个连辣椒是什么都没听过的人,变成一个吃什么都要加辣椒油的女孩。在贵州的美食探索之旅让她认识到,中国有着超乎想象的精彩,永远有更新、更深的东西值得去体验和挖掘。

▲美辰进行创作分享。

美辰分享说,相较于图文,短视频是更加直观立体的传播载体。“Mark杭州”“Mark 亚运” 系列短视频,用“第三只眼”讲述家⻔口的中国故事,从新媒体创作年轻化视⻆出发,突破“重大屏、轻小屏”的创作思维模式,创新表达方式,挖掘本地故事,以实现通过融合来实现融活,快速进入到“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全媒体新阶段。

▲卢敏在线进行创作分享。

卢敏以作品《寻漆中国的法国漆匠》为例展开讲述,他认为,共情表达是做好国际传播的重要参考。通过唤醒个体情感,产生分享欲望,带动社会行为(例如点赞、转发等),可以实现基于个体关系网络的复合式传播,实现从内容到传播的动态过程。《寻漆中国的法国漆匠》就是寻找中外情感共鸣、走出创作局限的一次突破,以法国艺术家文森漆在中国乡村制漆的故事,打开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海外受众之间的感情连接,实现更深刻的传播。

圆桌讨论一:什么样的短视频,可以称为好视频?

光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卫星,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辉,北京雅迪传媒首席内容官、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原副总监周艳,纪录片导演、北京三多堂传媒联合创始人刘军卫四位评审专家围绕“什么样的短视频可以称为好视频?”进行交流分享与创作指导。

▲圆桌讨论一。

沈卫星认为,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的统一是高阶优秀作品的重要标杆。短视频创作不应只停留在社会表象,要兼顾内在逻辑、映射生活多方面内容,透过表象触及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内在丰富的精神文化;要做到讲清故事的同时兼顾艺术性,增强表现力;要将地域性、行业性介绍转化为故事性讲述。“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鼓励外籍博主以视频拍摄为契机,更深入地走进中国城市、乡村一线,通过一个个自然、鲜活的具体案例,提炼出中国精神面貌、生活方式、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不仅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提供了多样途径,也为中国人提供了认知的新拓展。
何辉认为,要利用短视频对外讲好中国城市、中国人的故事。第一,要把对内对外传播区分开来,尊重对外传播规律,给创作以空间,给年轻人以空间,要多研究、考虑海外受众的内容需求和思维习惯,这样才可以生产出真正能被海外观众理解并喜爱的中国故事;第二,要深入了解中国、中国人民、中国文化,不断挖掘好的、新的、有趣的故事。在当今互联网传播时代的背景下,只有新鲜、生动、有趣、感人的短视频,才是对受众具有吸引力的;第三,要不断探索短视频的内容与形式,尝试融入更多思辨内容,融入激情,深入人心。期待未来看到更多接地气、能对现象进行思辩的片子。
周艳认为,互联网时代全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人拿起手机、相机拍摄短视频提供了平台与机会。要创作优秀的短视频,一是要把握时长,根据篇幅调节叙事方式、呈现细节和内容结构;二是既要吸取传统长视频的优势,又要加入互联网传播元素,将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叙事相结合,增加故事代入感;三是要充分考虑平台和受众的属性和差异,探索更大胆、更有冲击力的内容选题和视觉呈现方式;四是要在创作理念上把握对客观内容的主观呈现,实现真正有效的、广泛的传播。

刘军卫认为,短视频需要长思考,打动人心的故事需要精彩的影像呈现和真诚的态度。既需要在音乐、摄影、剪辑等方面具有极高专业水准的内容,也需要具有大胆创意、新鲜表达的内容,这些都可以是短视频创作的有效表达,要在变化中思考规律,形成更开放的对外传播思维。

圆桌讨论二:从想法到现实,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

创享会现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陈喆,歪果仁研究协会联合创始人、首席内容官刘祺,杭州电视台国际部《走近亚运》制片人、双语主播陈永馨,中国外文局煦方国际传媒多语视频部主任钟磊就“从想法到现实,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展开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二。

陈喆认为,短视频创作已经越来越融入当今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中。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提升短视频创作水平的手段,一是以赛代练,通过比赛锻炼选题、策划、摄制能力,向相关领域众多工作者学习想法创意;二是注重讲好故事,拍美视频,充分挖掘优质的内容选题与故事主体,同时追求艺术美感的呈现。

刘祺认为,短视频要用传播倒推创作,用现实引导想法。要放大竞争视角,在国际传播大环境中找准定位,关注国际传播中目标受众的信息环境和信息需求,根据粉丝互动了解受众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内容偏好,构建创作体系和发布逻辑。打破议程设置的框架感,突破传统预设故事线的呈现形式,以博主为核心,向观众传递互动感、真实感,建立记忆点,打造独特风格。

陈永馨认为,视频要多讲感情点,用画面语言引发共鸣,跨越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再优秀的创意也需要充实的基础调研和文化吸纳作搭配,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创作者自身对中国的深入了解是做好短视频的支撑。“第三只眼看中国”广大开门,让不同背景的人参与其中,可以为短视频创作提供多元的思维模式和持续的活力。

钟磊认为,内容选题是在国际传播领域做好短视频的关键因素,要选择具有持续的、广泛关注度的主题,诸如自然生态、科技生活、健康医疗等代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容;要将核心落脚在“人”身上,用不同背景的人物故事,展开故事讲述的各个侧面;要挖掘在易被国内创作领域忽视、但深得国际受众喜爱的内容,做到有趣味性、互动性、启发性。

大赛评审专家、合作平台、获奖团队代表、媒体代表等百余人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参加活动。

 - END -

供稿、供图:中国外文局煦方国际传媒

编辑:袁帆



RECOMMEND


推荐阅读

2022年第四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讲述丨“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外国人讲中国故事的一张名片

第四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在京启动

等你参加!2022年第四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

2021年第三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在广东中山举行

2020年“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在山东烟台举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