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周东美 】—土壤环境非常复杂,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十分重要!!

2016-07-29 王 见 农业环境科学

【点击上方 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  ◆  ◆  ◆  ◆ ◆  ◆ 

农环格格有话说:


        7月29日周五  大家早安!!


微笑中透露着幸福和美好........照片中是周东美老师和夫人徐静娟

这里要先介绍下徐静娟老师: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也是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

没错......这是一对幸福的夫妻,也是两位优秀的科学家............


我想说.......在事业成功的背后往往那份相互之间爱的支持显得格外重要........

幸福和美好 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相依相伴….祝福周东美老师和夫人幸福长久!


◆  ◆  ◆  ◆  ◆ 

今天专访——周东美

……………………………….


周东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

  ◆  ◆  ◆  


观点

人们不难发现,在没有明显外源污染的情况下,我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的状况基本良好;如果能够合理地、科学地加以利用和管理,认真而有效地进行污染防治,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关注耕地土壤的适宜性和规范化,将追求经济利益和切实保护土壤资源相统一,一定能够获得良好的回报。 


这是摘自周东美研究员文章中的一段话。在当前土壤比较火热的时期,我想大家更需要有一个对土壤、对土壤环境的科学认知




访   谈



▼ 问:周老师好,对您的访谈,我好像准备了很多问题,筛选后,发现咱还是得先从“土十条”谈---土十条出台后,您是什么心情?


周东美:作为一名多年来一直从事土壤环境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我十分高兴看到“土十条”的出台。土壤环境问题太需要重视了,过去很长时间被忽视或轻视了。土壤给我们提供粮食和纤维,土壤污染了,我们的粮食就不安全了,人的健康就受到极大威胁。而根据国家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在2014年4月17日公布的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指出,我国目前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整体不容乐观。所以,国家出台土十条也是意识到土壤环境问题必须尽快开展行动。



▼ 问:“土十条”计划,它的核心是在“风险管控”,您觉得是吗?您怎么看这个核心定位?


周东美:是的。“土十条”的核心是“风险管控”,是因为土壤一旦污染,恢复到起始状态将十分困难,费钱、费力,所以要预防为主,不要让土壤被污染;而对于目前我国面广量大的污染土壤,去全面修复,一方面技术尚不成熟,另外修复代价太大。而风险管控可以在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效应的基础上少花钱,提倡的是安全利用 。安全利用也是我们国家在现阶段的一个必然选择。


▼ 问:“土十条”计划本身与您的预期有出入吗?您觉得还有什么问题是否需要完善呢?  


周东美:“土十条”计划 应该说很全面。不过我认为计划里面的一些内容大家还可以再讨论。比如说,目标中的几个考核指标不是很具体。耕地和场地的安全利用率如何定义?是根据面积还是根据点位?这将又面临从全国层面上如何得到一个科学可信的数据。还有,土十条中规定地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要严于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这个提法我个人觉得有问题,因为这样做就脱离了土壤本身的特点,就是不同土壤在性质上存在巨大差异。我国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就是根据全国主要类型土壤上得到的最严的基准值制定的,而对地方标准来说,现有标准已经是过严了。如果再制定一个严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标准,不单没意义,也不科学。


▼ 问:那么标准问题,您在很多篇文章中都有提到,应该是您比较关心的。比如您在2014年的一篇报告中说,“土壤重金属标准不是越严越好,可给出筛选值”---土壤重金属标准缺少筛选值?这个怎么理解?


周东美:我的意思是当我们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去评价土壤是否污染时,发现有些超标土壤其地上部的农作物可食部位的污染物含量并未超过相关国家粮食卫生标准。判断土壤是否污染最终应该根据其地上农作物来看。所以,如果我们给出的是筛选值,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农作物来做最终判断。


▼ 问:同时您说---确定土壤环境基准是制定土壤环境标准的基础?


周东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综合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和社会经济水平给出的,而基准值是通过严格的实验来获得的。我们国家目前在土壤环境质量基准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包括获得这些基准值的原理和方法、以及针对不同土壤和不同污染物的基准值等。



▼ 问:对于“土十条”计划,我们可以看到这份计划的执行者---涉及单位很多,您认为大家应该是怎样的一个合作执行才会更好地完成计划呢?


周东美:“土十条”计划里面包括土壤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以及土壤修复技术和管理等多个方面。土壤污染问题的解决涉及到方方面面非常多,既有管理也有方法、原理和技术。从管理方面,不但涉及到国家的多个部委,也涉及到省、市、县、乡、村的多个行政单元;而从技术支撑层面,则包括监测、评价、修复原理与技术等,各个方面事实上都非常复杂,都有非常多的工作需要去做。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们无论是管理还是技术支撑,部门或研究单元之间是脱节的,这一方面降低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浪费了有限的国家资源。希望这种状态将来能够有彻底的改变。我想只有大家紧密合作、资源共享,才能很好地去进行我们国家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 问:您在2014年有一篇文章“客观地看待我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的现状---关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有关问题的讨论和建议”---这篇文章您提出了一些很中肯的建议,那么我国的土壤污染状况到底怎样呢?


周东美关于我国土壤污染状况到底如何,这个实际上是个非常困难的问题。虽然我国曾经或正在做大量的土壤环境状况调查,但我们国土面积非常大,难以做到非常详尽的调查。据说国家环保部正在推动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的详查,但出结果还太早。另外,因为土壤本身的复杂性,我们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难以用来直接判断土壤是否污染。也就是说,有些土壤污染物超标,但农产品中的污染物含量并未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所以说,判断土壤是否污染,最好有地上部的农产品中污染物的数据。虽然土壤上种植不同农作物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我们可以以较敏感的农作物来进行判断。


从我个人的了解,我觉得目前我国农田受到污染的比例应该在10%以下。虽然比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公报中的19.4%的耕地超标比例相比低了不少,但这个面积仍然十分巨大。


▼ 问:也就是判断土壤是否污染,需要看土壤本身污染的数据与地上部农产品污染物的数据综合起来进行?这样做的意义在哪?并且这里涉及到您曾经特别指出的 土壤采样工作以及土壤样品保存的工作?


周东美简单一点说,当土壤超标而农作物可食部位不超标,则这个土壤并没有被污染,所以农作物中的数据很重要,而且这个数据相比于污染土壤的生态环境效应通常更加敏感。但我们尚不能从农作物超标就直接判断土壤是否污染,原因是引起农作物超标的原因可以是来自土壤,也可能来自大气、水体或肥料。


土壤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决定于土壤样点布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历史样品的保留可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土壤污染的演变过程,从而为污染土壤治理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 问:对于土壤环境基础研究工作它的重要性是获取数据对吗?数据的重要性在哪?


周东美基础研究工作不单提供数据,它也帮助我们认识土壤污染的时空演变过程与规律、发展相关科学研究方法、探明相关作用机理并指导我们的土壤修复实践。


▼ 问:我知道您负责一个非常重要的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您能给我们普及下这个实验室的工作吗?  


周东美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获批处理是2008年,但土壤研究所开展土壤环境方面的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1976年就成立了土壤环境保护研究室,几代土壤环保工作者开展了大量工作。目前这个实验室有近50名科研人员,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等有100多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队伍。我们的研究方向包括:土壤环境过程与生态效应、土壤环境风险与健康、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演变规律、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技术。承担了包括国家973、863、科技支撑、行业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0多项。


我自己的工作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关于重金属的土壤-水-生物界面过程,比如我们建立了基于Wien效应来量化重金属在土壤上的结合能量关系、土壤中重金属的电化学分析方法、预测重金属生物毒性效应的陆生生物配体模型和静电模型等。近期,我们有很多工作在做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原理与示范,比如,我们采用同步辐射技术来看改良剂对重金属的结合机制,在江西贵溪、江苏宜兴、徐州和江宁都有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基地,已经发现有些改良剂使用的效果非常好。


▼ 问:能看出,您的团队承担了很多具体又很重要的土壤环保科研工作。 土壤修复和土壤治理有什么不同吗?


周东美土壤修复和土壤治理两个概念大家理解不完全一致。有些人认为,土壤修复是要将或努力将污染土壤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而土壤治理则是通过工程措施或使土壤中的污染物总量减少或将其有效性降低。个人觉得,土壤治理的概念要更大一些。


目前的土壤修复或治理虽然有很多技术,也有人提出现在土壤修复或治理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工程问题和资金问题。但我认为,土壤非常复杂,污染物类型众多,污染程度不同,所以很难找到一个包治百病的技术,每个污染土壤都会有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这正是科研人员需要去攻关的。我认为,土壤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的技术措施来共同完成。


问:现在土壤污染修复或治理方法有很多吗?


周东美土壤修复方法非常多,举例来说,农田土壤的修复技术包括:客土法、土壤改良、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等。目前成熟的技术不多,主要是土壤和污染物的复杂性引起的,需要根据污染土壤情况来制定最优的修复对策。当然,土壤自身对污染物有一定的修复功能,但一般来说时间很长。在我们国家人多地少的国情背景下,这种方法的应用还是比较有限的。


▼ 问:那么谈到土壤污染肯定会和“重金属”联系在一起,大家对“重金属污染”这个词或者说是术语知道的人很多,您能给我们解读下“重金属”吗?土壤污染物除了重金属还有哪些呢?


周东美重金属通常是指比重大于5.0的金属元素,不包括放射性的核素。我们曾经仔细统计过,大概符合这个定义的有50多种。但很多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污染问题目前较少,而我们较为常见的重金属有:Cd, As, Pb, Hg, Ni, Cu, Zn等。

因为重金属容易通过土壤进入到植物根际然后再在可食部位积累,所以大家非常关注。而在我们的土壤中还存在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农药、增塑剂和抗生素等多种污染物。这些污染问题现在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目前,我们自己承担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就在做纳米银的土壤环境过程和风险方面的工作。


问:在实践中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科研机构对土壤自然质量的保护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与土壤固有性质相关的、独立的保护标准,其标准赋值几乎全部与生态安全和农产品品质等有关,均将土壤作为资源利用时的质量要求而忽略了土壤自身的保护。---这是您文章的一段话,您是在表达要增强对土壤自身的保护?


周东美是的,我们的确非常希望将土壤保护在一个非常洁净的状况。过去我们都认为土壤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可以容许有一些污染物在一定范围内加入到土壤。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自身生存质量更高的要求,把洁净的土壤保护住将具有重要意义。毕竟我们对土壤的了解还很有限,留下越多的处女地我们将来就能够从中得到更多。


▼ 问:我们该怎么去保护呢?目前有什么具体保护土壤的措施吗? 


周东美坚决贯彻执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源头控制、保护优先。控源工作十分重要,但也很有难度。保护土壤必须优先保护我们的水资源、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仅盯着土壤远远不够,所以说土壤保护需要多部门、多学科的联动。


▼ 问:在土壤环境研究工作中应该涉及到“标准、方法、保护、治理”这些问题 哪个更重要呢?


周东美你说的这几个问题是贯穿土壤环境保护的各个阶段,每个方面都非常重要,不能偏颇。土壤环境本身非常复杂,没有一种包治百病的苦药和良方,所以科学原理和技术的支持非常重要。这也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有长远打算和切实可行的目标。


▼ 问:您最想看到我国的农业是一个怎样的发展? 


周东美希望我国农田都没有污染,种出来的所有粮食和蔬菜都是安全的。人们吃着放心粮、放心菜、放心油。而这些都离不开健康土壤,土壤是有生命的。没有土壤就没有树、没有纤维、没有粮食、也就没有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所以希望我们珍惜土壤,保护土壤,尊重土壤。


..............................


周东美研究课题如下:


承担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土壤环境过程与生态效应、土壤环境风险与健康、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演变规律、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技术。承担国家973、863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的主持人,发表200余篇SCI论文。



.................................


现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

《Plant and Soil》、《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和《Geoderma International》等10多份国内外刊物编委。

.................................


以上访谈感谢 周东美老师


农环订阅微平台出品

-----END -----

.............................. 

重点推荐:

【专访.赵方杰】—-谈从土壤到作物,多学科交叉解决农产品重金属污染问题


【人物专访】----翁莉萍谈土壤科学


【原创.人物专访】陈怀满---  “土十条”具体明确   执行会有问题吗?


【原创.人物专访】 在《Nature》刊文呼吁“中国增加土壤治理投入” 作者尧一骏


【专访.黄占斌】----谈环境材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李旭东老师小课堂】农村生活污水知多少


【专访】张壬午谈未来农业---生态、有机和信任!


【探索微观世界】藻类与水体环境


【专访--梁威】—现行《水污染防治法》已不适应现在的农村

................................

..............................

一周热文推荐:

【专家讨论】实施“土十条”中的相关问题

长期施肥土壤的肥力变化与研究展望

【论证】有机肥与耕地土壤质量

【研究热点】土壤微生物学--陆雅海分析土壤微生物学研究现状并展望

【科学讨论】我国氮肥的实际利用率究竟有多少

【现象】土壤学不应忽视对作物土传病原微生物的研究

大棚蔬菜之忧

.................................

更多文章敬请查阅“农环荐读”

农业环境科学

欢迎带着您的观点  一起来聊农业环保的那些事儿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合作QQ号:103169304

合作微信号:3294087148

 投稿邮箱: gege@cae.org.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