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点击上方 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农环格格有话说:
10月16日周日(农历九月十六),大家早安!!
今天是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缩写为WFD),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
.......................................
《中国农业科学》期刊 2016年第6期的一篇文章中,系统分析了中国耕地资源状况、变化态势及未来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比、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粮食作物单产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未来中国粮食增产潜力,对制定国家粮食安全决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2016年第6期。
...................................................
文 陈印军,易小燕,方琳娜,杨瑞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
❖文章重点
以 1980/1996 —2013 年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系列数据为样本,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基于中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预 测 2020 年全国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比、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并从“高产示范区 单产水平”、“品种区试单产水平”、趋势单产等多视角分析未来全国粮食增产潜力。
结果表明,未来中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小幅减少之势,但在粮食作物单产不断提高的拉动下,未来中国粮食总生产能力继续呈上升之势。
❖背 景
耕地资源及粮食增产潜力是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自莱斯 特·R·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之后,耕地与粮食生产问题更是成为国内学术研究的热点领域,但以往人们研究中国耕地、耕地复种指数、粮食生产等问题多基于统计耕地面积,或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或基于 1990 年土地利用概查数据。
关于中国粮食生产潜力到底有多大....
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张晋科等根据 105 个农业生态小区的品种区试单产和 2004 年分区和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析计算 2004 年全国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为 9.20×108 t; 党安荣等基于气候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社会 生产潜力和分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计算全国粮食生产绝对潜力总值为 8.87×108 t;戚世钧等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化肥用量、粮食收购价格、受灾面积和 灌溉面积为影响因素构建分析模型,预测到 2030 年全 国粮食生产总量为 6.23×108 t;卢布等利用“农业 综合预测法”分析预测 2020 年全国粮食总产可达到5.58×108—6.00×108 t;陈百明基于第一次全国土 地调查结果,分析预测到 2030 年全国耕地面积 12 470×104 hm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3 090×104 hm2,粮食 总产 7.38×108 t;李国祥在假设中国耕地保护到位、 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维护和激励、全国粮食播种面积 不会下降的情况下,根据 2006—2013 年间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增长趋势预测 2020 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为 6.7×108—7.0×108 t。
❖实现数据标准一致性
本研究基于中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分析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比、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并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品种区试单 产水平”、趋势单产等多视角分析未来全国粮食增产潜力。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将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 1996—2008 年间的耕地面积数修正为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耕地面积数,以实现数据标准的
一致性;从多视角分析未来全国粮食增产潜力。
材料与方法
耕地面积数据来源于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公布数据, 其中 1996 年耕地面积为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 来源于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 《关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1997—2008 年耕地面积为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 的耕地面积数,来源于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土资源年鉴/中国土地年鉴》;2009年耕地面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来源于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2010—2013 年耕地面积为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耕地面积数, 来源于国土资源部2014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产量等粮食生产数据来源于农业部历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
本文采用的耕地面积数据来源于两次土地调查,其中 1996—2008 年期间的耕地面积基于第一 次全国土地调查,2009—2013 年期间的耕地面积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两次土地调查所采用的 标准与技术方法不同,其结果不能直接进行简单比较,为此本文将 1996—2008 年间的耕地面积调整为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耕地面积数。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2009 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3538.5×104hm2,比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逐年变更到 2009 年的耕地数据多出 1 358.7×104 hm2。 以 1 358.7×104 hm2 为差值,将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 1996—2008 年的分年耕地面积数分别加上这一差值,得到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各年度耕地面积数。
本研究采用时间序列预测——趋势预测方法。以1980/1996—2013年数据列为观察值,绘制以时 间 T 为横轴、时序观察值为纵轴的时序变化曲线, 以多种常规趋势模型进行趋势拟合,选择拟合度高、 未来趋势与国家政策调控相一致的 1—2 个模型对未 来进行预测,预测年限为 7 年,即 2014—2020 年。
结 果
现有耕地面积
............................
中国到底有多少耕地?
根据来源,目前有两套数据,一套是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另一套是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 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至 2008 年底,全国耕地面积为 12 171.6×104 hm2;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2009 年底全国耕地面积为 13538.5×104hm2,比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 1996 年耕地面积逐年变更到 2009 年耕地面积数多出 1 358.7×104hm2,多出 11.2%(注:并非实际拥有耕地数量的增加,而是调查标准和调查技术方法等差异的结果);2013 年底全国耕地保有面积为 13 516.3×104 hm2。
耕地面积变化趋势
.................................
表 1 反映了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 1996—2008 年和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 2009—2013 年全国耕地面积。由于是基于不
同的调查标准与技术方法,2008 年与 2009 年间的耕地面积出现断崖式变化(图 1)。
表 2 反映了基于相同标准,即基于第二次土地调查的 1996—2013 年间的全国耕地面积数。从调整后的 1996—2013 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看,全国耕地面积呈逐年减少之势,不过减少幅度趋于缩小 (图 2)。
2020 年耕地面积预测
.......................................
以经过调整后的1996—2013 年全国耕地面积数据为样本,应用趋势模型进行拟合,其结果:
LT1=-59.9571T+14383.8679,R2=0.8343。LT2=-403.1242ln(T)+14629.3798,R2=0.8508;LT为第T年耕地面积预测值,其中LT1和LT2分别代表两个拟合模型;T 为时间序号,首年为 1,下同。以 2013 年底全国耕地面积为基数,对两种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修正,2020全国年耕地面积预测结果分别为 13 090×104 hm2 和 13 383×104 hm2,取其均值为13 236×104 hm2。
现有耕地复种指数
.....................................
耕地复种指数是指 1 年内在同一地块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实际上称之为“耕地种植指数”更为确切,但目前各种文献 一般均用“耕地复种指数”这一名词,一般用百分数表示。耕地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种植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
中国的耕地复种指数到底是多少?
目前没有一个 统一的说法
过去,中国每年均发布来自于统计部门的耕地面积数,直至 1996 年。1996 年全国统计耕地 面积为 9 546.7×104 hm2,据此计算 1996 年全国耕 地复种指数为 159.7%;根据 1980—1996 年间全国耕 地复种指数变化趋势推测,至 2013 年全国耕地复种指 数应该已上升至 173%。刘巽浩1997 年基于全国统计耕地面积预测 2010 年全国耕地复种指数(潜力)为170%;闫慧敏等基于多时相遥感信息分析获得1996—2000 年间全国耕地复种指数均值为 142%;范 炳龙等基于 NDVI 曲线分析获得 1999、2000、2001、2002 年全国耕地复种指数分别为 156.8%、153.4%、157.7%和151.1%。
1996 年后,中国不再发布统计耕地面积数,而是采用国土部门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耕地面积数,直至 2008 年。根据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1996年全国耕地面积为 13 003.9×104 hm2,据此计算的1996 年全国耕地复种指数为 117.2%;2008 年全国耕 地面积为 12 171.6×104 hm2,耕地复种指数为 128.4%。
根据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 2009—2013 年 间全国耕地面积(表 1),2009 年全国耕地复种指数 为 117.2%,2013 年为 121.8%。
上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数据来源不同,得到的耕地复种指数存在很大的差异。从实际用于种植农作物耕地的复种指数看,中国东北和西北大部分耕地的复种指数为 100%(即一年一熟);黄淮海平原大部分耕地的复种指数为 200%(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 部分为 150%(二年三熟),部分为 100%(北部一熟 区和中南部棉花产区);长江以南大部分耕地的复种 指数为 200%(一年二熟),部分为 300%(一年三熟), 少部分为 100%。一些遥感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 论。从遥感分析结果看,全国实际用于种植农作物的耕地复种指数在 150%以上。但根据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 2013 年耕地面积,全国耕地复种指 数只有121.8%。这说明在全国总耕地面积中有部分耕 地并未用于种植农作物,即有一部分耕地处于撂荒状态,一部分用于种植花卉苗木、经济林果和其他绿化植物,还有一部分非农占用。所以,用基于第二 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耕地面积作分母计算得到的耕地复种指数明显低于实际用于种植农作物的耕地复种指数。因为我们平常所用的耕地面积是耕地总面积,而 不是实际种植农作物的耕地面积,并且实际用于种植农作物的耕地面积数据也难以获得,所以本文采用国土部门发布的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耕地面积数计算耕地复种指数,即 2009 年全国耕地复种指数为117.2%,2013年为121.8%。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趋势
...............................
前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数据来源不同,计算所得耕地复种指数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以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修正后的1996—2013 年全国耕地面积(表 2)和农业部历年农 作物播种面积为依据,计算获得 1996—2013 年间全国 耕地复种指数(表 3)。结果表明全国耕地复种指数 呈逐年增长之势,1996—2013 年间共上升了 15.7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递增 0.92 个百分点。
2020年耕地复种指数预测
.................................
以 1996—2013 年 间全国耕地复种指数(表 3)为样本,应用趋势模型进行拟合,其结果:MT=0.8734T+105.3354,R2=0.9646(MT 为第 T 年耕地复种指数,T 为时间序号,首年为 1)。以 2013年耕地复种指数为基数,对拟合结果进行修正,2020年全国耕地复种指数预测结果为 127.9%。
粮食作物与非粮作物种植构成现状
.........................................
2013年全国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 16 462.7×104 hm2,其中粮食 作物播种面积 11 195.6×104 hm2,非粮作物播种面积 5 267.1×104 hm2,分别占农作物总面积的 68.0%和 32.0%。
粮食作物与非粮作物种植构成变化趋势
..........................................
全国粮食作物面积占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重从 1980 年的80.0%下降至 2013 年的 68.0%(表 4 和图 3),共下降了 12 个百分点,年均下降 0.36 个百分点;全国非粮 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重从 1980 年的20.0%上升至 2013 年的 32.0%,上升了 12 个百分点。
粮食作物面积占比存在波动现象。从分阶段看,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比在 1980—2003 年间下降幅度较大,尤其是 1999—2003 年间以年均 1.79 个百分点 的幅度下降,2003 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比下降至65.2%,创历史最低点;2003—2007 年间粮食作物播 种面积占比恢复性上升,从 2003 年的 65.2%上升至2007 年的 68.8%;2007 年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比再次呈逐步下降之势,不过下降幅度变缓,2007—2013 年间年均下降 0.14 个百分点。但随着近年粮改饲在各地的推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比下降幅度会趋于扩大。
2020年粮食作物与非粮作物种植构成预测
..........................................
以1980—2013 年间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比重数为样本,应用趋势模型进行拟合,其结果:
PT1=0.00658T2-0.64836T+81.23550,R2=0.88727。PT2=-0.41794T+79.85299,R2=0.87067。
PT 为第 T 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比重,其中 PT1 和 PT2 分别代表两个拟合模型;T 为
时间序号,首年为 1。至2020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比为65.0%和 66.9%,均值为 66.0%,与 2013 年相比下降 2 个百
分点,但较 2003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作物面积占
比最低年份)高 0.8 个百分点;全国非粮食作物播种
面积占比将上升至 34.0%;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播
种面积占比为 66:34。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现状
....................................
表 5 反映了 2013 年全国粮食作物种植构成情况。结果表明,按种植规模, 玉米、水稻和小麦分别为中国第一、第二和第三大粮 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分别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 的 32.4%、27.1%和 21.5%;大豆和马铃薯分别为第四和第五大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分别占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的 6.1%和 5.0%。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
...............................................
表 6 和图 4 反映 了 1980—2013 年间全国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粮 食作物播种总面积比重变化趋势(图 4 中的其他为除 了玉米、水稻、小麦、大豆、马铃薯之外的其他粮食 作物面积比重,包括了表 6 中的高粱和谷子)。
2020 年粮食作物种植构成预测
..............................................
以 1980—2013 年间的全国粮食作物种植构成数据为样本,应用
趋势模型进行拟合,其结果:
水稻:PT 稻 =0.00095559T2-0.10843T+29.59646,R2=0.75974(PT 稻为第 T 年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 种总面积比重,T 为时间序号,首年为 1。其他类同), 预测 2020 年全国水稻面积比重为 26.8%。
小麦:YT 麦=-0.16183T+27.44345,R2=0.56545, 预测 2020 年全国小麦面积比重为 20.5%。但考虑到 近年棉区部分棉花面积被小麦替代,小麦面积比重 下降幅度将会缩小。综合考虑,将 2020 年全国小麦面积比重预测结果提升至 21.0%(略低于 2013 年的21.5%)。
玉米:PT 玉=-3E-06T5+0.0003T4-0.0098T3+0.1564T2- 0.8006T+17.752,R2=0.9902,预测 2020 年全国玉米面 积比重为 34.5%(包括青贮玉米面积)。
大 豆 : PT 豆 =-0.00219T2+0.12938T+6.40419 ,R2=0.55774(数据经 5 年滑动平均处理),预测 2020年全国大豆面积比重为 6.0%。
马铃薯:PT 薯=1.94084e0.030661T,R2=0.94200,预测2020 年全国马铃薯面积比重为 6.2%。
粮食作物单产现状
.................................
2013 年全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为 5 377 kg·hm-2,其中水稻 6 717 kg·hm-2,小麦 5 056 kg·hm-2,玉米 6 016 kg·hm-2,马铃薯 3 418 kg·hm-2,大豆 1 760 kg·hm-2。以水稻单产最高,玉米单产次之,大豆单产最低。
粮食作物单产变化趋势
..........................................
全国粮食作物单产总体上呈上升之势。1980—2013 年,全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从 2 734 kg·hm-2 上升至 5 377 kg·hm-2,增长了96.6%,年均递增 80.1 kg·hm-2;(图 5)。
从分阶段看,全国粮食单产增势趋缓。1980—1984年,粮食作物单产年均增长了 218.5 kg·hm-2,年均递增7.2%。其中水稻单产年均增长 311.7 kg·hm-2,年均递增6.8%;小麦单产年均增长 272.9 kg·hm-2,年均递增12.1%;玉米单产年均增长 221.3 kg·hm-2,年均递增6.5%;马铃薯单产年均增长 87.0 kg·hm-2,年均递增 4.4%;大豆单产年均增长 58.6 kg·hm-2,年均递增 5.0%。
2020 年粮食作物单产趋势预测
.................................................
以 1980—2013 年的全国粮食作物单产数据为样本,应用趋势模 型进行拟合,其结果:
粮食作物单产:YT 粮 1=-0.6154T2+86.921T+2911.6,R2=0.9458,预测 2020 年粮食作物单产为 5 675 kg·hm-2;YT 粮 2=65.383T+3040.8,R2=0.9394,预测 2020 年粮食 作物单产为 5 845 kg·hm-2。YT 粮为第 T 年粮食作物单 产,其中YT粮1和YT粮2分别代表两个拟合模型;T为 时间序号,首年为 1。其他类同。
2020 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
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面积占比。根据前面对2020 年全国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粮食作物面积占比预测结果,2020 年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13236×104 hm2×127.9%=16929×104 hm2,与 2013 年相比 增加 466×104 hm2,增加 2.8%;2020 年全国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13236×104 hm2×127.9%×66.0%=11173×104 hm2,与 2013 年相比减少 23×104 hm2,减少0.20%。
未来全国粮食总产量增产潜力
.............................................
(1)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看全国粮食总产增产潜力粮食总产量增产潜力:根据各地高产示范结果, 全国粮食作物单产可以提升至 9 100 kg·hm-2,以 2020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结果 1 1173×104 hm2为基数,全国粮食总的生产能力为 10.17×108 t,与2013 年相比,增产 4.15×108 t,增产 68.9%。
(2)从“品种区试单产水平”看全国粮食总产增产潜力粮食总产量增产潜力:根据各地试验结果,就 全国而言,与品种区试产量相比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有35%—50%的提升潜力,以 36%的提升潜力计算, 全国粮食作物单产可以提升至 7 300 kg·hm-2,以 2020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结果 11 173×104 hm2 为基数,全国粮食总的生产能力为 8.16×108 t,与 2013年相比,增产 2.14×108 t,增产 35.5%。
讨 论
本文采用的耕地面积基于两次土地调查,其中1996—2008年各年度的耕地面积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 1996 年耕地面积数据,2009—2013 年分年度耕地面积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 2009 年耕地面积数据,在不进行处理的情况下,2008 年与2009 年间耕地面积出现断崖式变化(图 1),两个 阶段之间的耕地面积数据不能直接进行变化趋势的 比较分析。为此,本文对 1996—2008 年耕地面积进 行了处理,将其调整为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 结果。
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分年度耕地面积是在 1996 年耕地调查面积的基础上,减去耕地面积净减数,即 1997 年耕地面积=1996 年耕地调查数 —1997 年耕地净减面积;1998 年耕地面积=1996年耕地调查数—1997 年耕地净减面积—1998 年耕 地净减面积;依次类推。按此方法,推算出 2009 年 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耕地面积,比第二 次全国土地调查多出的 1 358.7×104 hm2,并非实际 拥有耕地数量的增加,而是受调查标准、调查技术 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将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 调查的 1996—2008 年的分年度耕地面积数分别加 上 1 358.7×104 hm2,即为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的分年度耕地面积数据。本文所采用的处理方法未见他人采用,尽管显得简单,但其结果反映了耕地的变化趋势。
人们普遍认为目前全国耕地复种指数应在 150%左右,甚至高于 150%,然而根据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耕地面积计算的 2013 年全国耕地复种指数只有 121.8%。之所以会出现偏差,是因为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耕地面积中,有部分耕地并未用于种 植农作物,即有一部分耕地处于撂荒状态,一部分用于种植花卉苗木、经济林果和其他绿化植物,还有一 部分非农占用。所以用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耕地面积作分母计算得到的耕地复种指数明显低于实际的耕地复种指数。因为没有法定的实际用于种植农作物的耕地面积的数据,所以本文采用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耕地总面积数计算耕地复种指数。实际上, 人们平常所说的耕地面积均为整体耕地总面积,而非实际种植农作物的耕地面积。
中国玉米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尤其是 2003—2013年间更是以年均 122.5×104 hm2 的幅度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2014 年和 2015 年全国玉米 种植面积分别为 3 712.3×104 hm2 和 3 811.7×104hm2,较 2013 年又有明显增长。由于国内玉米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并且玉米库存积压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上出现了放松玉米生产和大量进口廉价玉米的呼声,农业部和有关部门也提出压缩玉米 种植面积。笔者对世界上总人口超过 1 亿的 11 个 人口大国粮食供需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各人口大国 不仅重视稻米的自给(11 个人口大国中 6 个国家稻米自给率大于 100%,3 个国家稻米自给率为95%—99%),同样也重视玉米的自给(11 个人口 大国中 6 个国家玉米自给率大于 100%,2 个国家玉 米自给率为 90%—98%)。重视稻米自给,主要是为了保障口粮供给安全;重视玉米自给,主要是为了保障肉蛋奶等畜产品供给安全。中国玉米主产区玉米生长季正是雨热丰富季,具有发展玉米生产的 优势,中国不应放松玉米生产,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应通过技术与管理措施来解决。为此,本文预测到2020 年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仍较 2015 年小幅增加 (增加 1.11%),但增加的将主要是青贮玉米,而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有可能减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技术的逐步成熟,马铃薯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为此,马铃薯增产潜力遥遥领先其他粮食作物。
粮食增产潜力是一种潜在的增产能力,本文 2020年粮食总产量也是可能达到的产量,是指在必要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这一产量目标。
最近,中国粮食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三 量齐增”,即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均处于历史高 位。在此情况下,压缩国内粮食种植规模减轻财政负担、进口低价粮食替代国内高价粮食、进口粮食就是 进口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呼声再起。的确,进口粮食就是进口水和耕地,可以解决中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短缺问题,在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较低的情况下适度进口一些粮食是可行的。但是,作为一个拥有近 14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放弃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基本目标,大量进口粮食,必将拉动 国际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2007—2008 年国际市场谷物价格快速上涨、各个谷物出口国纷纷限制甚至是禁止本国谷物出口,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则因无力支付 高昂的购粮费用,又无力在国内实施价格补贴,以致 国内食品价格暴涨,而发生严重骚乱或暴动的情景有可能再次发生。为此,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到 2020 年中国粮食产能应保持在 6.3×108 t以上。
结 论
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全国耕地面积小幅减少, 但因耕地复种指数提升,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将小幅 增加;由于粮食作物面积占比下降,未来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小幅减少。未来全国粮食仍有明显的增 产潜力,到 2020 年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看, 全国粮食总产约有 68.9%的增产潜力,从“品种区 试单产水平”看,全国粮食总产约有 35.5%的增产潜 力;从趋势单产看,全国粮食总产潜力为 6.34×108—6.53×108 t。
相关文章:
---END ---
..............................重点推荐:
【专访 .蔡祖聪】---土壤研究不能只关注热点而忽视非热点问题
【专访 .陈阜】中国农业的转型发展--构建生态高效的耕作制度
................................
..............................
一周热文推荐:
【会议通知】首届农业资源与环境论坛 --农业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及面源污染控制专题研讨会
【专家观点】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点对点土壤-农产品同时采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更多文章敬请查阅“农环荐读”!!
农业环境科学
用科学的力量 保护农业环境
研究 观点 专访 资讯 专栏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长期招募农环专栏作者-联系邮箱:gege@cae.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