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亮■浑天仪
浑 天 仪
1
夜晚,大地滋生着记忆、欲望与植物,
而白昼是一种抵达,冒险,放纵。
年羹尧伫立城墙一角,默然久之,夜观天象,浩然长叹曰:“事不谐矣”。
谐与不谐,祭祀与报偿,险象与拯救,
这一切,都得纳入天象之列。
“天垂象”。究竟是启示,还是阐释?
星辰与风,在交替中寻求人的理解与同情。
诠释者,人中龙凤,老子生下来须眉皆白,
长者仪态;卫青擅长行动,英气勃发,俊朗。
老子以沉默揭示物象,卫青奋然扭转局势。
“浑天如鸡子”。观念成就工具,于是有了浑象与浑仪。
透过窥管的光,事实与表象,猜想与确认,逐一澄明。
于是,洛下闳看到了昼夜分界线,夜半中星,
耿寿昌得知神灵指示,赤道坐标与黄道经度,
张衡着手制造多层运转的圆,辨析南北极,赤黄道,节气与列宿。
此后,所有的天象解释权在握,世界的主动权在握。
长安如巨大的鹰,洛阳如莲花瓣,汴梁画栋,临安织锦。
时间被垄断。重要的事物纳入官营,如盐铁。
2
白昼的唱针,深入夜的黑胶唱片——
记忆、欲望和植物,乐音建立秩序,和声,对位。
巨大的沉默,获得复调的表现力。
纠结的是人,不是午后的指环,亦非影子与树木。
在时间的断层,人被撕裂,而历史就如茶杯盖子,
捂住蒸腾的现实,毒贩子在西安,如同买办在上海。
“妙尽璇玑之正”。站在代表昼夜的铜壶之上,
金铜仙人和胥徒,左手抱箭,右手指刻;
水推动圆圈:被劫持的天空转动,帝国转动。
浑天仪,园林、监狱与纪念碑。
浑天仪,后现代时间装置,坐落在记忆、欲望与植物之间。
因狂暴而被囚禁的时间,夜未央。
一种观念失传,如同一匹骏马消失在撒马尔罕。
说的是:天无定形,日月星辰就浮生于虚空之中,
并不附着于“天体”。
如今,我们既不被天空覆盖,又没有落在大地上,
这就是悲剧的根源,也是可能的结局。
人类,需要培育“一种对大地的记忆能力”。
大提琴,将更多的黑暗植入大地,
函谷关那边,青牛和老子建立了双重忧伤。
不能想象长安由羊杂汤、肉夹馍和青曲社构成,
那些秦俑的眼中,流出了俘虏的泪水,
强光与喧哗,油腻的气味,征服了征服者。
现实获得了歌唱性,勾勒出神曲以来的新构造,
海上咸腥味大幅减退,大海消瘦,
长安在漂移中,失去了它的长度。
想象一下那些天子们,朝向太阳光线射入的南面,
眼前是日晷和骏马,微风中屋檐与铃铛,流苏如水,
太庙神位的允诺,让铅锤的影子记录疆域的范围。
当未央宫遗址上传来嬉笑和墨镜的反光,
当夜色不再繁殖死亡与忧虑,灯焰不再覆盖干咳,
当,废墟的轮廓被雨声敲打成想象中的浴缸,
那么,下一个黎明还值得守候吗?
公共场所虚张声势的雕塑是阳痿者的作品,
复原能力的退化,导致月球般的内心荒凉。
汉唐人物宽大的衣袍里塞满稻草般的意念,
灵魂抓不到任何方向的风,只有迟疑和虚空。
唯有站在白鹿原上,可以享受一阵清凉。
远处,孩子的欢笑像红色柿子高挂,那黄土堆积台原
被阳光所涂抹,足以保持想象力的斑驳。
一群白鹿陆续走进人的视线,开始疾驰,
今日樱桃园,令古老的生机一息尚存。
长安,在城郊孩子们的争执、和解和笑声中浮现,
长安在城墙、鼓楼和跪射俑的对角线中复活,
长安藏在秦腔的魂儿里。
1 大雁塔
多少人夸赞塔的气势和造型,
仰望斗拱,想起献身的大雁。
更多人关注舍利的埋藏地点,
忘却那些圣徒们辩驳的经过。
追寻青砖的意义,翻译佛经的意义。
无法修葺的意义,榜上题名的意义。
塔势涌出的意义,烈风无休的意义。
莲花藻井的意义,埋燕造塔的意义。
篡改的意义,建构虚无的意义。
呱噪的意义,没有意义的意义。
从远处看,大雁塔
更像一座埋藏意义的陵墓。
2 兵马俑
最初,每个兵马俑身上都有彩绘,
发掘后瞬间氧化,五色尽褪,化作灰白。
这样更见风骨。车兵、步兵还有骑兵
列成各种阵势,神态健硕,呼之欲出,
脸型、发饰、体态和神韵,各不相同。
那些陶马更是神奇,有的双耳竖立,
有的张口嘶鸣,有的闭嘴静立,
让人想起大漠以北或草原之西。
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
把守着死亡甬道、胜利墓穴。
3 铜车马
那龟盖状的蓬盖,封闭式豪华车舆,
足以消除征战的劳顿,那彩绘软垫,
几何花纹铜板、铜铸件,华美无比。
八匹铜马和御官俑,正精神抖擞上路,
马脖子下悬挂的缨络,绝无锻打的痕迹,
留下无数个谜团,刻画行进中的姿态。
4 杂耍俑
头戴圆形软帽,身穿紧袖交领上衣、
紧口连档长裤、短而小的盔甲,
杀气全无,却一味夸示自己的装扮。
在死的阵营里,飘荡着诙谐和嘲弄,
那些杂耍者,举止各异,突梯滑稽,
或持竿,或腰间系着小裙子,挤眉弄眼。
1 鹰
鹰的形象,早就锲入唐太宗的脑子,
他有鹰的血统。
在长安,他有鹰的幻觉——
一只灰色的苍鹰。
他自况,是一只关进笼子的鹰。
在画堂,在花园,他听到有人在台阶上吟唱:
“行胡从何方?列国持何来?
氍毹、毾㲪、五木香,迷迭、艾纳及都梁”。
心里想的还是鹰,玄武门的扑杀。
惦记着鹰,他把一只白鹘起名叫“将军”。
他死时也像一只鹰,眼珠变黄,骨架松散,
呼吸重浊,这些自由的征兆,
内心却是更为残忍的搏击,他重又抬起头,
朝向大戈壁、草原通道
和更为寥落的西域,他对人示意——
藏好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放走
大鹰坊里所有的鹰。
2 犀牛
犀牛与南蛮并列走在长安大道上,
引起此起彼伏的议论。
犀牛来自爪哇、苏门答腊或波斯,
最近的犀牛是岭南人贡献的。
犀牛的眼中有一滴泪,
长安的场景对它没有意义,这里很冷。
不回南方有可能冻死,
死在长安很不值得。
犀牛的眼睛,只能容得下一点泪,
大如月亮,温润如玉,
至死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到长安。
这只独角犀牛,因孤独
和寒冷而死。
之后,转化为小雕像,作为一种稀罕之物,
帝国的南方记忆,
以及:对外来事物
无保留的敬意。
3 孔雀
孔雀,让人想起李商隐的诗句
和他本人,他的漂泊、才华与神秘感。
一种披着绿色和金色的金属光泽的美丽生灵:
孔雀与李商隐。
李商隐,一个唯美者遇上了党争
和朝廷秘闻,唯有韵律与词
使他慰藉,据说孔雀也是随音乐起舞的。
青鸟殷勤为探看。长安落叶
飘落在孔雀身上,她缓逐烟波起,复低鸣,
那细雨灵风,邂逅与离绝,让京都之人
无法理解,他们只知道功业之难,
感受的敏锐,停留在投骰与酒令。
孔雀在长安,仍然保持“婆娑之态度”,
偶然以嘴啄崖,涌泉流注,成为一个水池。
李商隐与孔雀对视,以音影相接,
令玉生烟,诗赋略胜于造化。
让我们从长安回到西安,注视天空下的
城市,人类的宿命。它们有着
父性和攻击力,庞大,繁殖数字和人,争斗与媾和。
这等于说,仿青铜时代到来了。
如同帝国治下的版图,扩张的本性,
这里无法掩盖那一团乱麻——
边疆与叛乱,阁楼与暗杀,血与粮食,雾雨电。
城市就是意外,电梯成就它的高度,
而钢笼结构包裹了宗教、贸易和航海,
甚至更多的不祥之光。
这里是光。黑暗中的光。最后
将被黑暗吞没,因为它是软弱的光,
照亮的,仅仅是摩天楼,一个“砖砌的不可思议的峭壁”,
陡峭而严酷,有着细致微妙的线条,直接单一的目的。
但西安不仅仅是水泥和花岗岩之地,
它是散漫的光,面包师、盲人和地下室蜗居者
难以享受。
目光汇流,欲望集合,声音扩散。
这里有着伟大的庸俗,胸无点墨的电车,
自由的粒子与波、光的暴力矩阵、玻璃,
还有,基因组科学家、金瓶梅教授、行为艺术、
水泥理性,激吻,精神病院的出色涂鸦。
“都是短暂的混乱”,在托尔斯泰这位
全能叙事者看来,没有什么灾难具有终极性,
甚至焚毁特洛伊和莫斯科的大火,
也无法毁灭一切。这就是戏剧性。
依凭着建筑、词和权力之基座,
每座城市都是象征系统,围绕着
风、回声和琉璃,欲望和恐惧,
以迷惘的神情,开动心脏的印刷机。
所有的光线由此进入,最后发现
洞穴里有一行小字:“城市,人类的新天赋”,
愚蠢貌似全能,海关象征皇冠。
在交织的光影中,人们依稀看到
西安的那些深层次的浅浮雕,台阶上蹲伏的
野兽,神灵的弦外之音,星光的遗址;
浑天仪下,人与时间浑然一体。
2017年4月12日定稿,杭州
《浑天仪》
作者:王自亮
ISBN:9787537853675
出版:北岳文艺出版社
责编:畅浩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定价:36.8元
“百科诗派创派十周年年鉴”:
本系列是为纪念“百科诗派”创立十周年特别策划的里程碑式年鉴系列选集,各成员作品独立成书,集中呈现了流派发展至今百科类作品的巅峰时期创作,充分展示了流派成员在跨文体、跨领域、跨国界、跨年代写作上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丰硕成果。该系列承载着诸多学科、领域知识与诗性内涵相结合的创造性方向,具有明显区别于当今诗坛的先锋性、实验性和品牌可识别性,是继2016年“百科诗派”的九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公众平台、文学论坛流派作品大展、限量版诗歌明信片、书签、文化衫、办公类礼品发行、在各国诗歌媒体发表多语种流派宣言等)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全方位联展,流派品牌的一次重磅出击,也是给广大读者群的一次文字盛宴式的献礼。
《浑天仪》简介:
本诗集由六卷组成:卷一、大宇之形;卷二、农事诗;卷三、一个建筑史家的视觉笔记;卷四、双城记;卷五、长江,一部个人史;卷六、自画像。其中“大宇之形”部分将量子、裸奇点、时空、以太等诸多前沿科学概念融入诗歌,是百科精神完美的诗学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