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物馆里,看媒体怎样让古董“热”起来

张博 传媒瞭望 2023-03-2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哟~


暑期来临后,博物馆成为遛娃胜地,不少网友纷纷吐槽博物馆“一票难约”;三星堆挖掘现场直播、梁庄王墓及海昏侯墓的那些量大而精美的黄金随葬,令文物的魅力在民间释放;而数字藏品的兴起,更是让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能成为大众珍藏的至宝……


近年来,伴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博物馆热潮不退。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媒体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和义务,迅速而敏锐地联合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新媒体产品及直播、办展、研学等活动,使一件件博物馆的“冰冷陈列”跃然成为惟妙惟肖的“鲜活形象”,焕发出全新魅力。


01

跃然纸上 矗立身边


三星堆考古引发巨大关注。在媒体刊播的节目中,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国宝级文物青铜大立人,在动作捕捉、虚拟跟踪、实时渲染等技术的支持下,从底座一跃而下,“站”在主持人身边,与主持人上演了一场虚实融合、时空交错的“对话”,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智能化让文物插上AI的“翅膀”,而互动化也打造出人屏交互的新体验。人民网推出的互动H5《我来修文物》,带领受众踏上拯救珍宝之旅,解锁“文明密码”。《湖北日报》推出融合创新产品H5《音乐的力量!这些文物“声声不息”》,相关话题阅读量达500万+。《湖北日报》文化中心记者海冰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湖北日报》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推出的海报、视频《一眼万年!“国际博物馆日”带你阅尽荆楚文物瑰宝》,被今年博物馆日主会场青年论坛选为预热宣传片。


“‘5·18’当日,我们还在报纸端刊发了4个整版的相关内容,200份当日《湖北日报》摆放进开幕式主会场,嘉宾纷纷翻阅,称赞《湖北日报》宣传大气、厚重、出彩。微博话题#2022博物馆的力量#登上微博热搜榜、#这些文物声声不息#登上微博要闻榜。”海冰表示,为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北日报》早在2020年就联合湖北省博物馆开展了十大“镇馆之宝”的评选活动。在一个多月的评选活动中,《湖北日报》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优势,先后推出图文报道、短视频、海报、直播等各类产品100余件,获网友及业界广泛好评。


无独有偶,《杭州日报》近年来也积极寻找议题,同博物馆联合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我们每年都会开设主题专栏,用头版和专题版面做深度报道。”《杭州日报》城市新闻中心记者熊艳举例说,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杭州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稿件《全面结对共建 让博物馆真正走到百姓中间去——杭州乡村(社区)博物馆走出高质量发展“特色之路”》,并配发深度系列副稿《浙江首批乡村博物馆名单公布 杭州四家“上榜”》,还同步推出“我身边的乡村博物馆”主题活动,邀请全城百姓一起共建共享博物馆建设。



熊艳表示,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良渚古城遗址自申遗开始,《杭州日报》便与良渚博物院深度合作,提前一年谋篇布局、开设专栏,以约每周一稿的频率深挖良渚古城遗址的故事。同时,联合杭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我与良渚”征文大赛,呼吁全市的中小学生一起聚焦良渚文明,到“博物馆”去,共收到征文2000余篇。


02

相互助力 影响“破圈”


“如果把博物馆比作一棵大树,观众们常见的展览等活动仅仅是看到了土壤之上的树干、树叶、果实,但在土壤之下还埋藏着庞大的根系,而我们就是要将‘根系’呈现给读者,讲述展览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天津日报》文化新闻记者翟志鹏举例道,“我们的系列报道‘讲述博物馆的故事’分别采访了书画修复师、展陈教育工作人员、博物馆留言簿管理人员、资深博物馆爱好者、展品搜集研究专家等,通过他们的讲述为百姓带去更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小知识,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魅力。”



翟志鹏告诉记者,媒体联合博物馆不仅让媒体在创新力、影响力、辐射力上得到提升,而且有助于传统文化形成一股“破圈”之力。“让我记忆十分深刻的是,一位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后对我说:‘感谢《天津日报》关注到展览背后的我们,一个看似普通的展览往往经历过无数次的研究、讨论、推倒与重做,展览背后的故事值得被观众知道。’”翟志鹏说道。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精神需求,而大量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促使博物馆文化越来越热,不少人甚至为了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比如三星堆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都成了炙手可热的明星。


《河南日报》文旅新闻部记者温小娟表示,博物馆服务功能越来越多元,不仅有丰富的文物展示,还开发出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博物馆。“所以,我们在聚焦博物馆报道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提升影响力,努力将宣传效果最大化。比如在河南博物院举办活动时,我们在微博设置话题,以考古盲盒、玉佩棒棒糖等博物院文创产品作为奖品,吸引网友互动,让更多的人关注博物馆,吸引人们走进博物馆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受疫情影响,博物馆动辄闭馆或限流。但令人欣慰的是,在闭上一扇门的同时打开了一扇窗,云展览、云直播数字博物馆等新业态应运而生。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河南日报》联合各地博物馆推出《指尖上的国宝》专栏,在每周二周五定期推出全省各地博物馆‘三维’数字文物、视频或数字展览馆,让藏在博物馆、躺在库房中的文物‘走进千家万户’,在人们指尖‘动’起来、‘活’起来,让观众随时随地欣赏各种国宝级文物。”温小娟如是说。



中央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谭云明表示,媒体与博物馆的深度合作让尘封在历史记忆中的传统文化孕育出新的力量。“新媒体技术为各类线上活动提供了更多可能,使博物馆有条件、有能力发挥文物在传播知识、解读文化、弘扬精神方面的作用。”在谭云明看来,以传统博物馆为文化基础,以媒体为窗口延伸,多方位、多手段不仅为公众带去了新的文化体验,而且有力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杭州日报》城市中心记者俞倩借《杭州日报》与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名人馆区合作的“童画杭州名人”为例认为,媒体与博物馆通力合作,以活动为载体,不仅达到了传播正能量的理念,而且可以让广大青少年以优秀名人为良师和榜样,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和精神,提升青少年的人文精神素养。


“媒体积极主动组织策划实施系列活动,并充分发挥传播优势,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体现了高度的文化情怀和社会担当,这对弘扬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冰说道。


温小娟则表示,媒体与博物馆的联动无论对于博物馆还是媒体或是观众,都是多方共赢的。“对《河南日报》而言,从‘纸端’到‘指端’,很好地发挥了党报媒体融合作用,努力地达到传播力量的最大化、传播内容的最优化和传播效果的最深化。”


03

上下融合 入脑入心


专栏、直播、H5、办展、研学……媒体不仅让受众从视觉、听觉、触觉多维度感受文化遗产中隐藏的知识和奥秘,而且进一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对于媒体在未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思路和方法的建议,翟志鹏认为,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媒体既要及时刊发展览、活动、会议等新闻消息,更要注重“第二落点”的挖掘。“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新闻热点,媒体应及时为读者答疑解惑,充分发挥好专家学者、研究机构、高校及博物馆等各方面资源,让读者找到传统文化与时代以及自身的结合点。换句话说,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生活的阳光、空气和水。”翟志鹏同时提到,媒体还应积极开拓思路,尝试与新媒体形式结合,让传统文化题材的新闻报道更加鲜活、立体,更具可视性、可读性、可听性。


海冰也表示,媒体应加强与博物馆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激发博物馆的滋养之力、凝聚之力、奋进之力和融合之力,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让文物事业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媒体其实是一座桥梁,可以作为公众与博物馆、景区、纪念馆等文化场馆之间互动沟通的渠道,通过各种活动、融媒体、深读稿件等方式,让中华传统文化‘活起来’。”在俞倩看来,“童画杭州名人”构建了纪念馆、社会、学校、家庭、媒体“五位一体”的教育新模式,这样的活动不但实现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创新发展,也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们的心中。


温小娟则表示,媒体要打好组合拳,在做纸媒深度报道的同时,还需要创作出更多融媒精品。“记者不能仅仅固守自己擅长的文字报道领域,应尝试拓展边界,与时俱进学会‘十八般武艺’,运用图片、视频、文字、直播等,制作符合大众需求的新媒体产品,并利用多样化渠道进行全方位传播。”


在熊艳看来,媒体首先要把握精髓、系统宣传。在全方位、系统性研究,准确把握文化精髓、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基础上,通盘谋划好一年甚至一个周期的工作重心。其次是要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入脑入心。用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用网言网语来引导舆论、做好传播、凝聚合力,同时在线下用丰富的活动触达更多人,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入脑入心。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要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在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创新中打造传世精品。因此,媒体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任重而道远。



编辑:齐雅文

审核:杜一娜

联系邮箱:mediaweekly2014@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