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哟~“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后,一直牵动着大众的心,媒体报道成为大众了解事件情况的重要窗口。对于媒体来说,报道这次突发灾难事件犹如面对一场随机摸底考试,考卷上的问题包括:该不该主动联系遇难者家属争取采访机会?如何不对家属造成二次伤害?记者该如何调整自身情绪以保证报道的客观公正?网上的信息该如何正确对待……面对这些亟待解决又充满挑战的问题,《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以及有媒体从业经历的传媒学者。关键词1:把牢信源关信源越是繁杂,媒体越应该守好报道原则准星灾难事件发生后,媒体报道应该坚守的原则有哪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认为,第一,已经确定的事实要及时报道,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绝不可拖延和隐瞒;第二,事故原因要缓报,不能太急,因为情况复杂,需要权威部门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这需要时间;第三,关于事件的反思要慎重报道,要先把当务之急的事报道好。米博华特别强调了把牢信源关的重要性,他说,媒体对于新闻发布要十分慎重,不应轻易采信不具备信息发布资质的机关发出的信息。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则指出,在自媒体时代,媒体生态发生了变化,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附近的网友就可以记录并且通过网络把信息发布出去,通过社交媒体,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传播。对于这些网传信息,媒体一定要多方核对消息来源是否可靠,确定其准确性后再采信。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夏维波说,越是在信息繁杂的时刻,主流媒体和事故涉及单位越是要及时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给予群众想要知道的信息。新闻信息以真实、客观和全面为前提,采访、调查核实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手段,对于假新闻、谣言,主流媒体和事故涉及单位应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和渠道给予澄清。夏维波给出了甄别网传信息真假的“四个锦囊”。一是关注信息源的权威性,看它是什么媒体发布的,这些信息应不应该由此媒体发布,判断其有无能力获得这些信息。二是关注专业性,看信息是什么人讲的,多动一下手指,核实其讲没讲过。三是关注信息的相关标注性,看它是什么人采的,信息是怎么来的。四是不要轻易相信图片和视频,因为间接的眼见未必是真,直接的眼见未必全面,要对其进行再思考,辨别内容是否经过加工处理。关键词2:采访遇难者家属多些心理关照避免造成二次伤害该不该主动联系遇难者家属寻求采访机会?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文本实验室主任曹轲有多年从事媒体工作的经历。他说:“亲人的情感表达和释放,媒体有责任尽力去采访,一起面对和承担,而不是回避、遗忘,甚至隐瞒。”他认为目前不只是要努力找到事故的原因,更希望还原“人”、回到“人”,“报道中见不到一点点关于‘人’的信息,怎么谈得上‘以人为本’呢?”曹轲说,如果有遇难者家属愿意接受采访,记者要学会倾听,采访的过程也是安抚的过程,是一起经历和面对的过程。夏维波则认为,人们习惯分享喜悦,但很少愿意公开痛苦和不幸,即使需要倾诉也是小范围的,因此采访必须征得家属同意。而征得同意的采访也需要把握尺度,有所克制。尺度就是“有所采,有所不采”,“有所采”就是采访与事故及后续措施相关的信息,“有所不采”就是不要去促回忆、揭伤疤。“克制是一种尊重,记者不要去生发无关联的枝蔓,不要去增添无价值的好奇心。”夏维波说。“我认为媒体最好不要主动打扰。”董天策并不提倡媒体记者在现阶段主动联系遇难者家属进行采访,因为家属很有可能仍在悲伤情绪中,无法说出太多信息。另外,还原机上乘客生活的稿子对于查明事件经过和事实真相没有什么帮助,更重要的是,对家属的采访有可能涉及善后、赔偿工作,这时候记者在公开报道中体现家人的说法,可能会对善后工作产生不必要的影响。董天策建议,如果遇难者家属有倾诉欲,主动联系到媒体,媒体可以倾听,并对其中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故事进行呈现,或者可以等到事件原因明朗后,再以讣闻的形式呈现遇难者生前故事,不过这两种情况仍然离不开对受访者提供的信息是否有新闻价值的判断。关键词3:新闻伦理讨论用社交媒体公开信息还原遇难者轮廓,合适吗?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3天后,一篇讲述失事航班乘客故事的文章引发讨论,文中没有注明是否经过同意,就使用了失事航班乘客在社交媒体发布的公众号推文等信息。一时间,“如果是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公开媒体呈现失事航班乘客的社交网站信息的行为是否有不妥之处”这一议题引发新闻界争论。董天策认为,虽然遇难者生前发布的信息有的是在公开平台上呈现的,是大家都能看到的,但不应该轻易翻出来在大众媒体上公布,因为这些信息有可能涉及隐私,而且在公开媒体呈现遇难者生前发布的信息,是有可能给仍在悲痛之中的家属带来纷扰的。夏维波同样强调尊重隐私、尊重意愿的重要性。他指出,私人生活空间一旦在一个焦点情境被传播,会带来再次伤害和敞视压力。“不要说事故涉及者的私人生活空间,就是平常人的私人生活空间在焦点情境中暴露也会给人们带来压力、焦虑、麻烦,甚至是伤害。”他说,“社会媒体和自媒体不要为了蹭热度而去设置议程、横生枝节,要有节制地表达祈愿、期待,以恰当的方式表达人道主义关怀,这是最起码的职业伦理。”关键词4:记者心理健康哽咽的记者值得关注,但不该成为新闻主角在本次报道中,多家媒体的记者到现场进行了视频采访报道,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第二天,就有一位记者在探访坠机事故现场的视频中多次叹气、哽咽。这一视频被多家媒体转发,有的媒体还在标题中强调“记者数次哽咽”。曹轲说,在灾难报道中,记者心理压力会很大。面对灾难现场的心理压力和内在冲突,需要不断地自我调整,才能身心投入,以克制、平静的方式如实地采集和记录。他提到,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就有记者受不了心理压力,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放弃采访工作,转身去做救援的志愿者。董天策同样理解,记者在现场受到的刺激和没到现场的人是不一样的,现场记者会更容易感受到悲伤,但他同时表示,作为进入灾难发生现场的报道者,应该提前做一些心理准备,不过多代入自己的情绪。因为如果报道者自己情绪失控并且通过媒体传递出来,可能造成渲染悲情的社会效果,尤其是要考虑到目前事故调查结果还没有出炉。其他媒体在传播这一视频时也不该渲染“记者数次哽咽”,因为记者本身不该成为灾难报道中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会造成喧宾夺主,强调悲情色彩的效果,这样做不利于让社会公众冷静下来关注事件本身。夏维波同样提醒一线记者:采访要有同情心,要真诚,但也要克制和理性。在灾难和事故面前,记者采访中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本身都是传播行为,都会产生提供信息的作用,因此要进行非语言行为的自我管理,避免情绪传染。记者采访时的心理状态既要与当时的情景和社会心理同频共振,同时还不能被现场情绪所裹挟,要用任务和使命的优先性原则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关键词5:新闻教育启示学校和新闻单位都应该加强对灾难事件报道素养的提升培训米博华表示,对于“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的报道总体上还是平稳的,但也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报道信源不清楚、采访报道不够规范,这暴露出记者对突发灾难事件报道缺乏经验,缺少对新闻工作职业规范准则的了解和把握。为此,他建议在岗位培训中加强对采访纪律、职业规范的培训,如明晰何种机关有资质发布重大信息、媒体可以报道的尺度在哪里、记者应该遵从何种采访纪律、如何进行规范的操作等。另外,米博华建议新闻教育机构也应该把记者职业规范纳入教学体系中,加入对应急报道方面知识的讲解。董天策长期关注灾难报道,撰写了多篇相关论文,其负责的“灾难事件融合报道虚拟仿真实验”在2019年获得了重庆大学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奖。董天策介绍,这一项目便运用了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设置灾难报道场景,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摸索出应对灾难报道的门道。夏维波介绍,在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对这起“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给予关注。学生们讨论的话题比较广泛,如关注灾难报道的新闻伦理问题,包括关注事故相关者的隐私、情感融入的尺度等,对一些新闻消息中画面、音乐的不恰当性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学生们还关注事故报道的专业性问题,比如对事故描述的用词准确性、新闻信息源的获取等。此外,学生们还关注了事故涉及单位和主管部门新闻发言人的表现等信息,并进行了反思和讨论。编辑:齐雅文审核:杜一娜联系邮箱:mediaweekly20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