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智聚力打造重庆医药发展新优势 重庆市医药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成功举行
12月19日,重庆市医药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在重庆雾都宾馆举行。
重庆市医药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现场
此次研讨会旨在汇智聚力打造重庆医药发展新优势,为重庆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市内外众多医药行业的院士、专家和企业家出席会议,围绕产业发展生态营造、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产学研共建等议题,就推动重庆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探讨。
这是我市近年来医药领域规格高、成果较为显著的一次交流活动。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市经信委、市卫健委、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药监局联合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刘志红、王俊,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瑛、卞修武,以及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和机构的负责人,10余个市内外高校的药学专家,10余个市级部门和开发区管委会、医院负责人,20余个市内外从事医药生产、流通、研发的企业家,立足重庆医药发展实际积极建言献策。
这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会将给重庆医药发展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搭平台——引智聚力,激扬发展活力
“作为提高我市医药开放合作水平的重要盛会,本次研讨会将成为推动全市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将为我市医药产品更好地迈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开辟更多的新空间。”据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健康产业发展,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高位推动。
据了解,经过数年发展,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十三五”以来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目前,全市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178家,其中11家在深圳和上海主板上市。伴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十三五”时期全市卫生健康水平不断提升,2019年我市人均寿命提高到77.85岁,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高速度发展成绩喜人,但发展的质量亟待提升,短板依然存在。目前,我市医药发展仍存在着产业规模较小、龙头企业缺乏、行业结构不合理、品种同质化严重、创新研发投入不足、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等问题。
如何补短板、强弱项?重庆的做法是抢抓机遇,开放合作。
此次研讨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借力院士专家、企业家为我市医药产业发展问诊把脉,扬长板谋转型,补短板促提升,以智引领重庆医药高质量发展。
谋合作——协同共进,释放强大动能
“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的关键节点召开这样的会议,将为我市医药产业发展集聚众智,提高编制‘十四五’全市药品安全及高质量发展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据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与会院士专家的成果,将充分吸收进我市正在编制的“十四五”全市药品安全及高质量发展规划中。
借助研讨会带来的利好还将持续,一批智库共建、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将相继落地,开启重庆医药发展的新征程。
“我们将与学会一起互通有无、对接资源、互相赋能,共同加快构建重庆医药新发展格局,加速推动我市医药产业升级。”据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将推动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的广泛合作。首先是建立健全联络机制、议事机制、推进机制。其次是在人才方面,立足高端高层次的医学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进行合作培养。研讨会期间,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与市人社局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就是这样一个切入点。此项合作将依托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国家级平台,整合重庆医疗、养老、培训等优质资源,共同打造立足重庆、辐射西部、面向全国的健康照护师培训基地,培养健康照护技能人才。
除此之外,我市有关部门还将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强更频繁更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我市医药企业、专家与学会专委会紧密联系,每年吸引国内外专家到我市开展学术交流。
从痛点到难点再到堵点
专家逐一“把脉开方”
建
言
献
策
发展有“痛点”,转向有“堵点”,提升有“难点”,重庆医药发展未来该如何推进?
研讨会期间,院士专家纷纷建言献策。01
抢抓战略机遇,加快产业发展顶层设计
重庆作为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等,对我市医药创新发展带来一系列利好。加快重庆医药发展,必须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加强顶层设计,做实布局谋篇。
与会的院士专家建议,重庆的医药企业应科学把握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紧紧抓住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和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等机遇,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为目标,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通医药产业研发、生产、流通等各环节,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医药产业区域布局。特别是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需求侧改革创新,切实打通药品的供需两端。立足重庆原料药发展基础较好、中药材资源明显等优势,找准定位,突出自身产业特色,推动医药产业差异化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医药产业布局。02
突出问题导向,加快思想观念转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面对激烈竞争的医药产业生态、市场环境,与会的院士专家建议加快观念转变。即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由“看病难”向“看难病”转变,由医院主要依靠门诊和住院收入向科研成果转化占主要收入转变。
与会的院士专家认为,未来的医学发展方向,将以治疗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保护健康为中心,涉及个体的自主生产力、自相耦合力、自发修复力、自由代谢力、自控平衡力、自我保护力、精神掌控力等。重庆医药的研发生产应围绕这个方向加强主攻,加快占领生物制品等高地,促使更多药品通过仿制药一次性评价和集中采购,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03
找准产业发展趋势,加快整合融合
社会分工、科技分散碎片化影响医药产业发展,唯有强强联合,才能实现突破。
与会的院士专家认为,面对未来的医药发展需求,必须坚持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为导向,尽快构建整合型的健康服务体系,包括整合型的医学研究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学教育体系、医学预防体系、医学管理体系,才能行稳致远、发展壮大。
针对我市药企相对较小、研发能力较弱的现状,与会院士专家建议推广仿创结合模式,学习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及欧美发达地区的医药产业发展经验,以重庆医科大学、陆军军医大学为主,联合有关方面打造一批重点实验室,助力医药企业加快创新研发。
04
抓住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加快产学研结合发展
医药发展上档升级,离不开药品的研发创新。
与会的院士专家认为,推动重庆的医药创新应瞄准国际医药的前沿发展来考量,围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来推进,立足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来落实。
鉴于医药企业在原始创新方面投入高、风险高,与会的院士专家建议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医药企业的人才对接,促进人才技术、资金要素向医药企业聚集,形成有利于研发和管理人才向医药企业流动的体制机制。依托重庆现有资源,共同组建相关技术平台,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方式,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对重大瓶颈、制约技术的突破,提高医药新产品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打造一批具有重庆特色的医药产品国家级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05
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构建监管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新格局
强大的监管促进强大的产业发展,强大的产业促进强大的监管。
与会的院士专家表示,近年来,重庆市的药品监管改革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争取到的生物制品通关备案、血液制品批签发授权、麻醉精神药品质量监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药监局高研院(重庆)专业教学基地以及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和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量化分级管理试点等工作,为加快全市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重庆应进一步用好利好政策,持续推动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切实加强药品安全风险防控,推动全市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06
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快打造国家级区域医疗诊治高地
与会的院士专家建议,重庆应立足现有的区域优势、资源优势、行业优势,针对市民需要,全面深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加快组建相关研发中心,搭建国际化、智能化、一体化网络服务平台,打造国家级区域医疗诊治基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07
完善合作机制,加快发挥智库作用
与会的院士专家表示,此次研讨会是以智引领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成功尝试。应积极建立完善联络、议事、推进等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智库与我市医药研发、生产、经营等平台的对接,为参与重庆医药发展建言献策。
执业药师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啦!挂证行为这样处罚……(附全文)
文章来源 “重庆日报”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