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西部开发的珍贵文献——《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
《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的创刊,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动植物分类学等学科提供了重要的阵地。成为当时研究这一地区上述学科的世界性权威刊物,为世界各国各大型图书馆所收藏。
1922年3月,位于中国四川成都的华西协和大学成立了一个旨在对中国西部丘陵和多民族地区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组织机构——“华西边疆研究学会”。其创始人为美籍人类学家、解剖学专家W.R.莫尔思,成员由D.S.戴谦和、E.C.威尔佛德、C.W.佛斯特、A.J.博瑞斯等11位著名的专家和教授组成。著名地理学家、探险家、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J.H.埃德加被选为首批荣誉会员。它是一个国际性的学术团体,由来自不同国度的学者组成,具有跨学科、跨区域的特点。
学会的目的是研究华西(包括甘肃、西藏、云南、贵州、四川等)的民族风俗习惯及自然环境方面等的内容,特别是它对外国人的影响。鼓励、支持并发表对中国西部地区社会与自然研究的成果,尤其是西南地区为其考察研究的重点。学会通过支持考察、设备贷款、举行学术报告会、发表论文、发行期刊等方式开展工作。
学会成立了出版委员会,由W.R.莫尔思担任主席,A.J.博瑞斯等三人为秘书。学会会刊定名为《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为英文版的综合性刊物,于1922年创刊,是该学会编辑、出版、发行的大型学术刊物,每年出版一期。
《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的创刊,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动植物分类学等学科提供了重要的阵地。成为当时研究这一地区上述学科的世界性权威刊物,为世界各国各大型图书馆所收藏。
《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自创刊至1946年停办,共发行十六卷二十册。从1940年起,分为A编和B编,人文科学版为A编,自然科学版为B编,1941年的十三卷为A.B合编。
该杂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所发表的三百馀篇论文,涉及到华西地区人文自然地理的各个方面,其中人类学、民族学方面的文章最多,占论文总数的三分之一。考古、历史、地理、生物、动植物分类学也各有数十篇。还有涉及到医药卫生、农业、气象、化学等领域的论文。
该杂志在当时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其作者大多是当时知名的专家、教授。如华西协和大学教授W.R.莫尔思在刊物上发表的图文并茂的长篇论文《中国针灸技法节略》(1932)、《中医修炼及原理》(1926一1929),把中医的针灸及中医的修炼方法介绍给世界。华西边疆研究所所长、民族学家李安宅教授去青海拉卜楞寺进行实地考察,发表了关于喇嘛庙组织的系列论文《喇嘛庙概说》(1942)、《萨迎派喇嘛教》(1946)。四川博物馆馆长、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民族学家冯汉骥,发表有《成都平原之大石文化遗迹》(1946)。澳籍地理学家、人类学家J.H.埃德加发表了《乡城喇嘛土地》(1935)、《理塘至瞻对(有名新龙)行记》(1930一1931)等六十馀篇文章和他绘制的数张华西边疆局部地区的区域图。美籍教授D.S.戴谦和发表有《中国西部博物馆:中国西部的人和他的文明》(1939)、《中国西部发现的石器》(1924一1925)、《四川农业水利应用》(1926一1929)等数篇文章。植物分类学家方文培发表有《中国旌节花》(1945)、《四川柳属一新种》(1945)、《峨嵋杜鹃属之分布》(1946)。他因对杜鹃花科的精深研究而享誉世界。
20世纪30年代华西边疆研究协会成员合影(前排右一杨少荃,右二莫尔斯,右三为埃德加,右四启尔德,后面右三为毕启, 左一葛维汉,左二启真德,左三戴谦和)
该杂志刊载的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美籍文化人类学博士D.C.葛维汉教授曾十三次赴四川的藏族、彝族、苗族、羌族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文物进行了系统收集、整理、研究,其研究成果均发表于该杂志,至今仍为研究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所必备。1948年他回国后,继续研究上述问题,在所发表论文的基础上,撰写成专著,先后获得了两个古更赫姆奖(Guggenheims)和一个维京奖(Viking)。世界著名的两栖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承钊教授是中国最早进行两栖动物调查、研究的先行者,开创了中国两栖类动物研究事业。他曾是该杂志自然科学版的编辑,在该杂志上发表的《华西无尾两栖类之新种》(1945)、《华西两栖纲的自然史研究:蛙类生活史及相关种类的探讨》(1943)、《西康昭觉县两种新蛙种》(1943)等十馀篇论文,是两栖类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实现了我国两栖类动物研究零的突破。他发表的论文受到美国有关专业杂志的高度评价,认为其对世界两栖类动物的研究有重大贡献,为他后来撰写被誉为中国两栖类动物研究的权威著作《华西两栖类》《中国无尾两栖类》提供了翔实的资料。鉴于他对世界两栖类动物研究有重大贡献,美国权威专著《两栖爬行动物学发展史上的丰碑》对他有专门介绍,中国仅此一人。
该杂志刊载的部分论文,开一门学科研究之风气。郑德坤博士先后在此发表《四川史前石器文化》(1942)、《四川古代小史》(1945)等论文,从人类学、考古学人手,研究中华民族文化演变发展,对华西史前考古学有重大贡献。他在此基础上撰写的《四川古代文化史》,是研究“巴蜀文化”的第一本专著;D.C.葛维汉博士在其任华大博物馆馆长期间,发表与西南民族、宗教、考古相关论文数十篇,大多刊载于该杂志上,其《汉州(今四川广汉)发掘的初步报告》(1934)、《叙府(今四川宜宾地区)汉墓发掘报告》(1936)、《重庆汉墓发掘报告》(1938)、《成都琉璃厂窑址》(1939)等发掘报告,都为四川地区的考古研究开拓出新局面。
治中国西南古代民族史者,“僰人”问题的研究是一个研究热点,也是一个研究难点。1932年至1936年,葛维汉发表《四川古代的白(僰)人墓穴》(1932)、《川南的白(僰)人墓穴》(1935)、《有关白(僰)人的历史文献》(1936),为学术界打开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世界,开启“僰人”研究之门。
华西协和大学牙科创办于1917年,是中国最早的牙科专业。创办人林则博士(A.W.Lindasy),从1911年来华到1950年回国,一直从事牙科学的教学和研究,特别注意对中医的研究,他1930年代初发表的《中国的牙科学》(1930一1931)是中国牙科学的权威之作,也是学习和研究中国牙科学必读之书。
向世界介绍中国历史文化是该杂志的另一大特色。早在1922年该杂志就有考察文章对外介绍,如J.H.埃德加的《嘉定(今四川乐山)洞穴与岩佛》(1922一1923)、D.C.葛维汉的((四川汉族原始宗教评论》(1922一1923)、D.S.戴谦和的《中国西部发现的石器》(1924一1925)等。华大医学院院长W.R莫尔思的《中国针炙技法节略》(1932)是最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医的针灸传播出去的论文。1986年,中国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大考古发现震惊海内外。而发现的历史应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是由华西大学博物馆首次进行的发掘。1933年冬,馆长D.C.葛维汉与林名均一起,主持了广汉三星堆的首次考古发掘,并于1934年发表其《汉州(今四川广汉)发掘的初步报告》一文,向世界介绍这一青铜时代的地方文化,揭开了“三星堆文化”的研究序幕。
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1950年代中国四川资阳出土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化石“资阳人”,1980年代在重庆巫山县出土令世界瞩目、距今200万年左右“巫山人”,属旧石器时代早期。而早在1940年,D.C.葛维汉就在《中国石器记要》中对华西石炭窑洞出土的红白堊土充填物作了研究并发表有文章,预言四川将找到像北京周口店原始人那样的原始人化石。
《史记·西南夷列传》是研究西南民族历史必须参考的古代文献,郑德坤翻译的《英译西南夷列传》(1946)以英文的方式向外介绍中国古史名著,让世界了解到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人文地理和经典文献。20世纪90年代四川九寨沟、黄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自然遗产,而该杂志早在1925年就有D.C.葛维汉《松潘采集行记》(1924一1925)考察文章对外介绍了这一地区的历史、人文及自然生态各方面的情况。
综上所述,《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英文版)这一大型的综合性学术刊物,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学术性强,是当时的研究华西地区人文自然地理的权威性刊物。它的出版发行,架起了一座沟通中国西部地区与世界的桥梁,在传播中国历史文化方面成就斐然,至今仍不失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原文出自《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1月,谨表感谢)
《发现边疆: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研究》(周蜀蓉著,中华书局出版)
热帖追踪
喜迎中华书局第五个“读者开放日”,我们今天精选了这10种书回馈新老读者 | 4.16
《新民丛报》:影响一代人的期刊——兼谈梁启超的编刊思想和艺术 | 陈江
《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第三辑(1928-1937)新书发布会日前在杭举行
中华书局·北京古逸英华公司文献影印类图书2019年3月销售排行榜TOP10
文内涉及相关图书,可直接点击左下“阅读原文”,进入中华书局直营古逸英华文创微店品鉴
中华书局▪古逸英华
强毅 | 专一 | 前进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业务联系:010-63266123
联系邮箱:zhguyiyinghua@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