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嫖娼移民”,一种移民英国的新方式

林一五 林一五议时 2022-05-21

2020

07.06

星期一





“一位传奇嫖客的奋斗史。”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有过这样的想法:我们今天所见的历史,其实只是断章残篇,许多有趣的故事,早已湮没在岁月湍急的洪流之中。


比如五十年后,会有多少人记得2020年,最喜欢给别人起绰号的唐纳德·懂·川普总统,因为在群众示威期间躲进白宫地堡,被《纽约时报》抓到,狠狠地开涮,扣上了“地堡男孩(Bunker Boy)”的帽子?


估计也不会有多少严肃的历史学家,肯花费笔墨,记载川普第一时间的回击:老子不是躲,老子是视察去了,你们不知道,奥巴马把下面搞得有多脏!


历史是大潮流,但那一朵朵绚丽的浪花,不是每一朵都能流传后世。


想想真是可惜。





01




香江鬼才郑文杰的故事,始于2019年8月9日,那是他一夜成名的日子。


当时正值香港修例风波期间,这一天,身为英国驻港领事馆雇员的郑文杰,连续第三周前往深圳“公干”



到了晚上,他还没有回家,这让他的女友和家人嗅到了一丝不安的气息。于是,他们果断在社交平台上发寻人帖,将郑文杰的“失联”与反修例紧紧绑定在一起。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变得广为人知,到最后,连英国政府也出面表示关切。


郑文杰失联,就这样变成国际新闻。


在随后几天,郑文杰家人表示已经知道郑文杰是被深圳警方带走,原因不明,他们呼吁警方放人。


到8月20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此事询问发言人耿爽。耿爽当即表示并不知情。


21日,耿爽在记者会上通报,经向有关部门了解,郑文杰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而被行政拘留15天。当记者询问违反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哪一条时,耿爽顿了顿,稳定了一下情绪,一脸严肃地说:“建议向有关部门询问。”



22日,深圳罗湖警方的公告千呼万唤始出来,解释,郑文杰违反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第66条。


罗湖警方的公告写的很有意思,只说66条,不点名这一条的具体罪名,直白中显得有些隐晦,刚猛中略带一点含蓄。不是老司机的,要反应一下,才会知道这条原来说的是卖淫嫖娼。


四两拨千斤,一股花边新闻的味道扑面袭来。


警方同时说,之所以没有通报家人,是应郑文杰本人要求。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网民们像是过节一样,诸如“人在广东、嫖到失联”之类的段子层出不穷。


面对警方的公告,郑文杰家人表示不会做出回应,称“公道自在人心”。


但仅过去一天,他们就变卦了,大概是没料到舆论搞得这么大,现在难以收场。他们回应说:“卖淫嫖娼是捏造的罪名。所有人都应该会认为这是个笑话。”


气势比起前几日,略显不足。


又过了一天,也就是24日,郑文杰拘留期满,被释放。销声匿迹。


在之后的三个月里,郑文杰的事迹被作为“就怕猪队友”的最新例子广为传颂。






02




如果说故事的前半段,主要精彩在郑家人的表现。那么后续的发展,可算是郑文杰的solo,郑先生靠实力抢回了主动权。


2019年11月20日,在沉寂了三个多月之后,郑文杰突然接受了BBC的采访。


在采访录像中,郑文杰声称被拘留时遭到了“虐待”。


郑文杰挺着小肚子,面色凝重,边说边演示自己是如何被捆绑成各种各样姿势的。


X形、T形……总之内容太羞耻,我就不详述了。



主持人也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不断发问。


可能在英方有关人士看来,这个采访最精彩的部分是郑文杰描述各种羞耻play的桥段。


但在如我一般的中方吃瓜群众看来,这个采访的精华绝对是在主持人问郑文杰到底有没有嫖娼时。



面对主持人的追问,郑文杰一脸沉痛与忧郁,一字一顿地表示,我们不要把注意力拘泥在这种小事上,好不好?



果然,郑先生成功引发新一轮的网络狂欢,诸如“守身如玉郑文杰”之类的段子开始流传。


把事件推向新高潮的又是罗湖警方。


BBC采访播出的第二天,也就是21日,警方公布了两段郑文杰嫖娼的视频。


第一段是监控录像,记录了郑文杰连续三周到某会所消费,跟不同的小姐姐出入房间的经过。




第二段是身着粉色囚衣的郑文杰坐在沙发上,侃侃而谈自己为何不让警方通知家人,以及两名失足女青年供述与郑文杰互动的内容。



至此,这个传奇故事的第二幕“求锤得锤”,也告一段落。





03




你以为郑文杰的故事就这么完了吗?没有,完全没有。


这位毕业于台湾大学和LSE的青年才俊,用实力宣告,谁也不要低估我的天赋。


郑文杰被英国领事馆辞退,但在2019年的11月20日拿到英国两年工作签证。到英国后,他先是在1月9日深夜发文,宣布和家人断绝关系,“相忘于江湖”。接着,6月中旬,又搞出了个大新闻。


他登上了BBC有名的访谈节目《HARDtalk》。


郑文杰再次就嫖娼事件发声,更劲爆的,是他“说漏了嘴”,暴露了自己间谍的身份。





面对主持人的提问,郑文杰又开始结巴。


这时主持人也看不下去了,直接打断,语重心长地说,郑先生,你就是个间谍啊!



客观地说,郑文杰先生替我们破除了两个有关英国间谍的刻板印象。


一,不是所有英国间谍都是詹姆士·邦德。



二,不是所有英国间谍都有女生投怀送抱,有些时候,也是需要自己破费的。


第二段视频中失足女自述。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可不可以说,郑文杰事件,是几个罗湖的失足妇女,搅动了国际局势这一汪春水?





04




7月1日,郑文杰召开发布会,宣布自己2019年年底向英国申请“政治避难”,终于在6月26日获得了通过,期限为五年,之后能进一步申请在英国永居。



BBC网站报道了这条消息,措辞非常有意思。


首先,BBC又装瞎,仿佛看不见耿爽一直强调郑文杰事件是一起治安案件,也看不见出面做具体回应的一直都是深圳罗湖警方,BBC写的是,北京指控郑文杰参与反政府政治活动。


明明对郑文杰没有这样的指控


BBC也没有勇气提郑文杰与小姐姐们进出暗室的视频,假装它不存在,只提第二段粉红色的郑文杰认罪的视频,同时引用郑文杰自己的话辩解,虽然是我说的,但那都是假的。


——实话实说,郑文杰否认自己说过的话的时候,我还是挺紧张的,生怕他讲出个“催眠”什么的理由。


总之,一个嫖客,就这样被塑造成了“民主斗士”。


更有趣的是,文中还浓墨重彩地写了郑文杰对英国政府的感激。


郑文杰说,他感谢英国政府的“决定”和“勇气”,相信自己是第一个成功获得“政治庇护”的BNO护照(97年回归时英国发给一些香港人的护照,是一种不赋予在英国居住权利的英国护照)持有人。



进一步的,郑文杰表示希望自己能成为港人到英国寻求“政治庇护”的一个“先例”。


到底是名校毕业,到这幅田地了,还想着开创历史,要将“嫖娼移民”发扬光大,不得不夸郑先生一句,果真是志向高远!





05




川普Bunker Boy的事迹一出,我本以为年度最佳已经诞生,然而郑文杰在年中发力,重回赛道,一下子把川普甩出老远。


郑文杰这个事情,从发生到现在,每一步都透着“不走寻常路”的味道。


不管是“热心帮忙”的家属,还是“勇气可嘉”的郑文杰本人,又或者是“义正言辞”的英国政府,甚至是“一本正经”的中方。


英国官方最重磅的反馈是去年11月BBC的采访公布之后、罗湖警方公布嫖娼视频之前,英国外交大臣拉布先生紧急召见我驻英大使交涉,并且发出声明。


这让拉布——又一个“面色凝重”的男人——成了一些香港人口中的“人民大救星”。



只是剧情在12月急转直下,一个月前慷慨陈词、表示不会“坐视不理”的拉布先生,被曝出在议会极力阻挠允许BNO签证持有者于特殊情况下入境英国的法案。


拉布瞬间跌落神坛,“人民大救星”,一夜间变成“中共同路人”。



相比英国政客的表演,还是中方显得成熟老练。


一开始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深圳罗湖警方的沉默,颇有点“让子弹飞一会儿”的意思。


等到失联事件登上国际头条,外交部再不疾不徐地站出来,分两天回应,吊足人的胃口。


回应还不回应全,欲擒故纵,最后差临门一脚,把球又传回罗湖警方。


罗湖警方也不一次性把料全放出,设好口袋,专等BBC上钩,果然,一下子钓到了拉布这条大鱼。


一出好戏,当真得靠各方默契配合,才能唱得荡气回肠。





06




事件发生以后,许多人都在心底嘲笑郑文杰“嫖出国际、声名扫地”,我也是其中一员。


但我同时也觉得,这件事郑文杰不一定是输家。


不要忘了,郑文杰先生的专业可是政治学,他生活长大的地方是远东情报中心香港,他本科是在“大肠花”时代的台湾大学,他曾经的雇主,是著名的“国际搅屎棍”英国的领事馆。


毕竟郑文杰成功以嫖客身份取得了“政治庇护”,离成为他向往的“完整英国人”,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整起事件中,郑文杰有过两次长时间的沉默。


第一次,是拘留结束到接受BBC采访,中间有三个月。试想一下,他想要证明受到“虐待”,却不第一时间站出来,而选三个月后就算有伤也都好了的时候,这是不是有什么玄机?


请注意,11月20日BBC的采访播出,11月22日他就获得了英国两年的工作签证。


类似的情况之后又发生了一次。


6月中,他接受HARDtalk采访,有意无意地,透露了自己是英方间谍。那之后一周多的时间,他就收到了申请了半年之久的“政治避难”身份。


接连两次差不多的剧本,你要说这中间没什么秘辛,似乎也不太能让人信服。


照我看,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假设:郑文杰先生虽然鲜廉寡耻,但确实可能“大智若愚”。


英国政府可能并不想理这个让自己颜面尽失的香港人,所以郑文杰不得不找机会出镜,提醒英国政府自己的存在。


他手上可能真的有什么,又或者他胡说八道的本领让老雇主也心有余悸,所以逼得英国政府只能陪他演这出戏,硬生生将“嫖客”拗成“民主斗士”。


所以要说整件事里真的输家是谁?可能还真排不上郑文杰。


真的输家应该是那些被忽悠地冲锋陷阵、然后被捕的年轻人,以及吃了苍蝇的英国政府。





07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总结一下郑文杰事件,我会选“侮辱”。这则现代寓言,从头到脚透露着幽默的反讽味道,散发着巴奴日般的恶毒的快乐气息。


郑文杰先是侮辱了“家人”和“爱人”,然后侮辱了“民主斗士”。


接着,他陆续侮辱了“政治”、“避难”、“移民”和“先例”。


他甚至侮辱了嫖娼的纯粹性。


英国政府也被郑文杰拉下了水,既被郑文杰侮辱,同时也不得不自辱。


郑文杰拼得身败名裂,得偿所愿,看似是输了,其实也品尝到了一丢丢成功的滋味。


我相信没有人能编出这样曲折离奇、意味深长的故事来,应该有作家把郑文杰的事迹写成书,代代流传,让香江鬼才“永垂不朽”。



—END—

你可能感兴趣

1.是屈辱还是阴谋?

2.比起港版国安法,发生在联合国的这一幕其实更让人感慨

3.为什么美国人不觉得自己“双标”:哈佛教授总结的五个美国神话

4.《今日印度》:边境冲突主要是面子问题

5.川建国同志暴露了,这次是英国人告的密

6.1968 vs 2020:美国当代史的至暗时刻

7.简单谈谈孟晚舟案的判决书

8.简单谈谈《经济学人》里英国人对自己政府抗疫表现的看法

9.又上封面了,总统大人 

10.和大统领争大位的拜登,他会对中国友好一些吗?

11.美国乱局延烧的今天,重看漫威《黑豹》,你真的看懂了这部电影吗?


·生·活·在·别·处·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