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故事·上 | 从舶来品到制曲“一哥”
↑丈量中国酒地理,解读中国酒文化
头图设计/木易
底图摄影/常中正
江苏宿迁某酒厂,酒曲。
摄影/陈玉
用曲酿酒,是中国先民的独创。世界上其他的知名烈酒,如白兰地、威士忌,采用的是纯种发酵,即使用糖质原料(果汁、谷芽等),无需糖化过程,酵母菌是主要发酵剂。
而中国白酒的发酵属于双边发酵。高粱等谷物中的淀粉无法直接利用,要先经淀粉酶糖化之后,才能进一步发酵酒精。这个过程单靠酵母菌无法完成,于是活跃着多种酿酒微生物的小宇宙——酒曲登场了。
通过梳理如今几大名酒的酒曲工艺,我们发现, 它们虽然香型、风味各不相同,但在制曲时不约而同选择了小麦、大麦、豌豆为主要原料 。而小麦,是其中的主力 。
看来,想酿成一杯好酒,小麦是绕不过去的起点。
2021年,中国小麦产量2739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0%,产量全球第一。作为中国第二大口粮,低调的小麦,绝对有高调的资本。
在传入中国之初,小麦远不如现在风光,甚至有些被嫌弃,被视为只有“野人农夫”才食用的粗陋食物。
如今它遍植全国,修炼成了制曲“一哥”。这个华丽逆袭的“爽文剧本”,小麦是怎样书写的?
我们将通过两期内容,分上下两篇,尝试追溯一个“外来户”征服中国白酒的过程:
上篇
靠“拧巴”的生存策略,小麦融入中国耕作制度
堪比四大发明的霉菌酿造法,从麦曲开始
下篇
自带增香密码,小麦铺陈出中国酒的风味底色 并非北方专属,适合制曲的小麦也许更爱南方
小麦融入中国耕作制度 "
我们常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句话在小麦身上并不适用。
小麦冬种夏收的生长特性在中国显得有些拧巴。正是因为这种拧巴,小麦得以融入中国的耕作制度。
在华夏文明早期,“南稻北粟”的农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粟(去壳后为小米)、黍(去壳后为黄米)等本地土生土长的禾本科作物是当时北方粮食作物的绝对主力。
据考古研究显示,至迟在距今 4000 年以前小麦已经传入到中国境内。东周时期中原地区主粮开始发生由粟到小麦的转变,并且最早开始大量食用小麦的是社会底层人群,尤其是城市中经济状况最差、且没有农田耕种的人们。(田成方、周立刚,郑州大学学报,2020)
为了生存,才不得已选择食用小麦,可见那时小麦的地位有多边缘。
专家观点
点击下方文字展开更多
在中国,出土有早期即距今3000年以前的小麦遗存的考古遗址,已经多达30余处,集中分布在西起天山东缘、东至山东半岛的一条绵延数千千米的带状地带上,大体位于北纬 34°~46°之间。这条带状地带属于三个考古学文化区域,从东向西分别是海岱地区(主要包括现今的山东省以及安徽省和江苏省的北部)、中原地区(主要包括今河南省以及山西省和河北省南部)和西北地区(主要包括今黄河上游地区、河西走廊和新疆的大部分区域)。
小麦自西亚通过中亚传入中国,所以西北地区似乎应该与小麦传入中国的途径关系最为密切。这一地区也是目前早期小麦遗存出土比较集中的区域,所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小麦是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但是,在西北地区、中原地区和海岱地区都发现有距今4000 年前后的早期小麦遗存。不仅如此,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可信度最高的、年代最早的小麦遗存,出土于山东胶州赵家庄遗址,这个遗址恰恰位于整个带状地带的最东端———山东半岛上。根据这种分布规律来看,小麦是否确实是沿着丝绸之路由西向东逐步传入中国的,值得重新考虑。
除丝绸之路外,欧亚草原通道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主要路线之一。东起东北亚的大兴安岭西麓,西至欧洲中部的喀尔巴阡山脉,途径蒙古高原、南西伯利亚、中亚和西亚的北部,直达欧洲中部。这条通道主体是平坦广阔的草原,中途没有难以克服的自然障碍,所以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的天然廊道。
我们认为,小麦传入中国的途径最有可能就是欧亚草原通道:大约在距今 7000 年前后,小麦由西亚传入到中亚,随后逐步成为中亚地区河谷地带早期农耕生产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后,小麦被分布在欧亚草原东部地区的早期青铜文化所接受;由于欧亚草原各个早期青铜文化之间的密切接触,小麦迅速由西向东传播,通过萨彦-阿尔泰-天山地区到达蒙古高原地区,被分布在蒙古高原南缘的北方文化区所接收;由于北方文化区与黄河中下游古代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南北向的,小麦的传播方向出现了一个转折,通过多条南北向的河谷通道向南传播到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例如滦河河谷、桑干河/永定河河谷、河套两端的黄河河谷等。
天气冷了,小麦的“春天”来了 。d4b59e
气候的转变在二十四节气的记载中留下了痕迹。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顺序是雨水在惊蛰之前,清明在谷雨之前。但根据汉代一些历书的记载,惊蛰在雨水前,谷雨在清明前。
节气序次更动的原因,是“由气有参差故也”(《礼记注疏》,孔颖达),也就是气候发生了变化。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歌中,我们可以看出,先雨水,后惊蛰,先清明,后谷雨。图为谷雨时节, 山东郯城县农民抓住雨后晴好天气对麦苗春耕春管。
摄影/赵玉国古人总结发明二十四节气是为了指导农时,汉代节气序次的变换,正是当时人为适应气候变化采取的相应措施——气候较暖时,先谷雨而后清明,使春播提前以避免错过最佳播种期;气候转冷时,则先清明而后谷雨,以推迟春播,避开寒冷时节,以保证作物的出苗率。
天气转冷对喜温喜阳的粟并不友好,却正中小麦“下怀”。
起源于新月沃地的小麦拥有与中国本土作物截然不同的生存策略。新月沃地的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阴冷湿润,主要降雨季节在冬春两季,这种环境赋予小麦独特的生长发育过程。
小麦有一个重要的生长阶段,叫做“春化”。种子萌动以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条件,才能结出籽粒,这段时间就叫春化阶段。如果种子发芽以后一直处于高温条件,就只能停留在分蘖(niè)(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阶段,而不能抽穗或很少抽穗,影响收成。
当然,现在中国普遍种植的普通小麦,既有冬小麦,也有春小麦。有学者认为,春小麦是在小麦从新月地带传至中国内地的途中,在中亚或中国西北某处海拔较高的地区,经过自然选择与人工干预从冬小麦中分化出来的,在先秦时期就已传入中国。
但是在两汉之际,相比春种秋收的“旋麦”(既春小麦),人们更加关注秋种夏收的“宿麦”(即冬小麦)。
因为冬小麦“拧巴”的生长期,弥补了古代中国单一耕作制度的盲点。
起源于中国的大部分农作物,包括稻、粟、大豆等,本都是秋熟作物。这是为了适应中国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季风气候,春季播种,利用夏季雨热拔节抽穗,而避开冬春两季的干燥。
但是这种较为单一的栽培体系,容易造成夏季陈谷已尽、新谷未熟,青黄不接。
此外,黄河流域降水不均衡,夏秋季节雨水多发。而此时正是粟、黍等农作物的收获时节,如果遭遇洪涝灾害,往往颗粒无收。
灾难、饥荒,极易引发社会动荡。
抗寒能力优秀、耕作时间与本土农作物互补的冬小麦,无异于“天降神队友”,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
西汉朝廷对小麦的“救灾体质”青睐有加。面对频繁的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和人口爆炸,当政者不得不自上而下推广小麦种植。
河北人董仲舒就曾向汉武帝推荐家乡的“宿麦”(即冬小麦),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遣谒者劝有水灾郡种宿麦”。
此外,在汉代农业著作《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中,都对冬小麦的种植时令、栽培技术有非常详细的介绍,说明两汉时期冬小麦已经在黄河流域得到了广泛栽培。
摄影/陆建生
从传入中国到两汉时期推广种植,小麦付出2000多年的耐心,才算在中国扎下了根。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还有更多传奇在前方等着它。
" 堪比四大发明的霉菌发酵
从麦曲开始 "
麦曲的诞生,恐怕也与冬小麦秋种夏收的逆生长习性有关。
河南焦作,成熟的麦穗与麻雀。
中国用曲酿酒的源头具体追溯到什么时候,已茫茫不可考,但能从古籍中窥见蛛丝马迹。
“若作酒醴,尔惟曲糵(niè)。”(《书经·说命篇》)这是中国最早关于“曲”的记录。《说文解字》中说:“曲,酒母也;糵,芽米也。”方心芳先生认为,曲糵其实是一种东西,就是发霉并发芽的谷物,也是酒曲的雏形。在后世的发展中,曲和糵逐渐分化,曲用来酿酒,糵可做饴糖。
最早用作曲糵的谷物,可能是稻米。研究者对贾湖遗址的含酒精饮料残留物进行分析,推断出这是一种由大米、水果发酵而成的酒精饮料。(Patrick E. McGovern等. 美国科学院院报,2004)那时候,小麦还没在中国落户。
既如此,小麦为何后来居上,把自己干成制曲“大佬”了呢?
酿酒女工正在制曲。
摄影/秦刚(人民视觉)
因为小麦的收获期遭遇了中国的夏季。
同样是冬播夏收,小麦的起源地西亚并没有诞生“曲”,而是发展出了以酵母菌发酵糖质原料获得酒精的纯种发酵方式,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因为这里干热的气候。
西亚地区受北大西洋高压控制,即使在夏季也干旱少雨。此地虽然号称“五海之地”,但其濒临的水域面积不大,且周遭被平行于海平面的山地环绕,水汽的补充有限,干旱的北非、中亚大陆对它的影响远大于海洋。
干旱总是伴随炎热。在最热月的个别日子里,西亚各地都出现过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位于波斯湾沿岸的巴士拉曾测得全球极端最高气温58.8℃,被称为世界“热极”。
又热又干的环境,对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并不十分友好。
到了雨热同期的中国,小麦有了新的故事。
当高温高湿、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夏季来临,其他谷物还未长成,小麦已然收获,一场飘香千年的美丽相遇,注定降临。
不同谷物的国家标准对籽粒水分含量的要求不尽相同,在几种主要酿酒原粮中,小麦国标对水分含量的要求最为严苛,不得超过12.5%。大米、玉米、糯米、大麦等一般在13%以上。这一细微的差距,说明了一点:小麦更怕潮。
山西运城,收购商正在用仪器测量小麦水分。
摄影/史云平
因为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小麦更容易“发霉”。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霉菌,如链格孢霉、镰刀菌和枝孢霉等。小麦收获后,这些霉菌附着在籽粒上。
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的小麦,是霉菌的良好的天然培养基。加上小麦本身组织结构松软,吸水性强,更容易催生霉菌的繁殖。
这些特点决定了,当处于高相对湿度的条件下, 小麦更容易培养微生物 。同样在环境温度20℃、相对湿度80%~90%的条件下,小麦储存20天时,微生物活性值破千,而稻谷(带壳)和玉米的微生物活性值不超过小麦的一半。(刘晓莉等.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6)
一说到霉菌,不由让人想起黄黄绿绿的霉点、甚至还有致命、致癌的毒素。但霉菌并非一无是处,甚至是有功劳在身上的。
我们的祖先,可以说是世界上是最早利用霉菌的人。日常吃的酱油、黄豆酱、腐乳……背后都有霉菌的功劳。霉菌发酵一方面赋予食物更加丰富的风味,另一方面能提高我们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著名微生物学家坂口谨一郎曾盛赞中国的霉菌发酵法,是不亚于四大发明的伟大创造。这种方法甚至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的发酵食品文化。
也许正是爱发霉,古代酿酒匠人发现, 在众多谷物中,用小麦做曲更方便 。
至少在春秋时期, 酿酒行里就有了专门的“麦曲”。《左传》中记载了一段申叔展与好友还无社的对话。申叔展问:“有麦麴(qū,同‘曲’)乎?”,还无社曰:“无”。
两人并非是关心制曲工作开展得怎么样,而是在对暗号。鲁宣公十二年楚萧交战,两人阵营不同,申叔展想提醒还无社避开战乱。因麦曲可以“御湿”,申叔展借以暗示自己的朋友“逃泥中以避之”。
虽与酿酒无关,但至少表明,麦曲在当时已经是一种专门的且相当普遍的酒曲。如今,麦曲常用于黄酒酿造,是妥妥的霉菌乐园。1克干麦曲分离出的霉菌菌落总数能达到20多万个,主要包括曲霉属、根霉属、链格孢属、横梗霉属、散囊菌属、毛霉属等多个属种。
霉菌拥有复杂的酶系统,其分泌的淀粉酶、蛋白酶等,一方面水解大分子糖,为酵母菌、细菌进一步代谢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分解谷物中的蛋白质,合成多种风味物质,为酒体提味增香。
至此,小麦成为制曲“大佬”的历程,只是开始。
在通往顶峰的道路上,它还具有那些舍我其谁的制曲禀赋?
且听下回分解。
.. The End ...
审稿专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杨勤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韩培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赵志军
本文创作团队策 划:阿沛撰 稿:宋宋图片编辑:Phil制 图:李雅琼、猫不贰、kiki、袁梦、木易制图指导:@我就是个画地图的部分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