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包子说案例 · 四大行业案例考点精华大放送!

一笼蟹黄包 环评互联网 2020-09-29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在通往环评工程师考试的列车上:

采掘类项目了解一下?

道路类项目了解一下?

工业类项目了解一下?

水利水电项目了解一下?

唉抬抬脚,大兄弟你还需要啥?




采掘类项目考点

1.       堆场污染地下水的防治措施

库底硬化、做防渗处理;渗滤水收集、处理、回用、不外排;地下水监测、发现污染及时处理;应急预案。

2.       堆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主要环保问题

1)渗滤液处理不当对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2)尾矿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机械设备运行等产生的噪声污染。

4)尾矿堆存诱发的地质灾害以及溃坝等风险事故。

5)景观协调性的影响。

6土地利用格局改变。

7)植被破坏。

8)水土流失。

3.       堆场应采取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1)沟口需建设拦渣坝。

(2)沟外需设截洪沟、排洪沟、防洪坝。

(3)场内设渗漏水、淋溶水、雨水的导排系统。

(4)根据山沟的地质情况,考虑是否采取防治地质灾害及其引发的水土流失措施,如护坡工程等。

(5)废石场关闭后应进行土地整治:场地平整、覆土恢复植被等。

4.       堆场选址的环保要求

1)场界距居民区距离满足防护距离要求。

2)避开敏感点。

3)避开河流。

4)避开基本农田,少占耕地、林地。

5)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水源含水层。

6)避开断层、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

7)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8)应选在承载力和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

5.       精矿、尾矿输送管线泄漏事故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选用优质管材。

2)合理设置阀门,并确保安全可靠。

2)设置备用输送管道,环境敏感区域加套管、设置管沟。

3)设置安全防护隔离带。

4)避开山丘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5)加强巡查,必要时设置远程监控系统。

6)设置事故收集池。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演练,发生泄漏事故时,及时启动。

6.       地表清理、岩土剥离的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

2)土地利用格局改变、生物生境破坏,影响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3由于处于山区,可能会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进而破坏生态环境

4)景观影响。

5)对地表植被的破坏,造成一定的植被生物量损失及其生态效益的损失。

6)破坏农田,造成农田面积的减少和粮食产量的损失

7)清理、剥离活动会对山区野生动物造成不利影响。

7.       矿井水的回用途径

1)处理后用于井下抑尘、消防。

2)处理后用作电厂水源。

3)处理后用于洗煤。

4)用于煤场、工业广场、道路、居民区喷洒抑尘。

5)深度处理后用作居民生活用水。

6)处理后用于绿化等生态用水或农田灌溉。

 



道路项目考点

 1.       声环境现状监测要点

1)建筑物前1m、高度1.2m处设监测点;

(2)连续监测2天,每天昼间(6:00——22:00)和夜间(22:00——6:00)分别进行,每次监测时间不少于20min

(3)测量时避开其他噪声源、天气环境的干扰;

(4)监测值或评价量分别为昼间和夜间的等效声级Leq,单位dB(A)

(5)公路路肩、红线处各设一监测点,监测现状噪声源及衰减情况,记录车流量、车型。

(学校夜间一般不上课,因此可不监测夜间噪声。如果是居民区住宅则应进行昼夜监测。要对现状主要噪声源——既有公路,进行必要的噪声源及衰减情况的监测。)

2.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的划分

根据GB/T 151902014《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中8.3 4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

(1)相邻区域为1 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50m±5m4a4b类区。

(2)相邻区域为2 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35m±5m4a4b类区。

(3)相邻区域为3 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20m±5m4a4b类区。

(4) 当临街建筑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时,将临街建筑面向交通干线一侧至交通干线边界线的区域定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

3.       对敏感点的噪声预测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1) 预测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及对敏感点的噪声影响程度。

(2)运营期不同时段交通噪声对敏感点的贡献值、预测值、预测值与现状噪声的差值。

(3)超过3层的敏感点,应预测不同楼层所受的噪声影响。

(4)按贡献值绘制等声值线图,分析敏感点所受本公路噪声影响的程度,确定影响范围。

(5) 根据敏感点现状所受公路的影响情况,分析本工程建成后该敏感点可能承受的叠加噪声影响程度。

4.       预测运营期对敏感点的噪声影响时,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

噪声影响预测需要的技术资料,从工程技术指标、车流、环境状况、敏感点情况等四个方面来考虑。

(1)工程技术资料:公路路段,道路结构、坡度,路面材料、标高,地面材料,交叉口、道桥数量。

(2) 车流情况:分段给出公路、道路昼间和夜间各类型车辆的平均车流量、车速。

(3)  环境状况:公路至预测点之间的距离、地面类型、公路与预测点之间的障碍物、地形高差等;与中途林木障碍物的相对位置及其长宽高分布,当地的气温、风向、风速等气象条件。

(4) 敏感点参数:敏感点沿线分布情况、名称、类型、所在路段、桩号(里程)和路基的相对高差,人口数量,及沿线分布情况,建筑物的朝向、层数,以及所在区域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和声环境质量现状,采用的评价标准。

5.       针对敏感点的噪声防治措施

1)调整优化线路方案、使线路远离敏感点。

2)敏感目标搬迁,特别是前排距离红线一定范围内受影响的住宅

3)对敏感点设置声屏障、安装通风隔声窗以及建设绿化带。

4)调整或优化规划建筑布局或改变前排建筑功能。

5)该段公路还应考虑建设为低噪声路面。

6.       跨河桥梁的环保措施

(1)设置防撞护栏。

(2)优化水中桥墩数量,减少水中桥墩。

(3)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挡流板、导流槽,防止桥面径流直接排入河道

(4)设置事故池,接纳运输危险品车辆事故时泄漏物及桥面径流污染物,防止排入水中。

(5) 设置警示标志、限速标志、水源地警示标志限制通过桥梁的车速;实施运输危险品车辆的登记和全程监控制度;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6)提高桥梁建设的安全等级,确保工程质量。

(7)在大桥上下游一定距离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船舶注意并减速,减少由于船舶操作不当对桥墩的撞击,特别是运输危险品的船发生泄露等事故。

7.       列出河流环境现状调查应关注的重点

1)关注拟建桥位下游是否有饮用水水源地及取水口。

2)关注桥位下游鱼类保护区的级别、功能区划,主要保护鱼类及其保护级别、生态特性、产卵场分布,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及保护要求等。调查河流水生生物、鱼类三场分布等。

3)调查河流的水文情势,包括不同水期的流量、流速、水位、水温、泥沙含量的变化情况。

4)调查水体水质能否满足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5)沿河是否存在工业污染源,是否有排污口入河。

8.       为减少对河流/湿地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期应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1) 生活垃圾、弃渣、弃土等固体废物,严禁倒入河流。

 (2)合理安排施工营地、施工场地,应远离河流/湿地,避开雨季施工。

 (3)合理设置施工路线、避绕河流/湿地,不在河流/湿地保护区范围内设置各类临时用地,包括取土场、弃土场、施工营地、物料堆放场、沥青拌和站等。

 (4)严格控制最小施工作业带,控制施工活动范围、作业范围。 

 (5)进行围堰施工钻渣泥浆设沉淀池污水达标排放施工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处理设施不设在河流/湿地保护区范围内,不得向河流/湿地保护区范围内排放施工废水。

 (6) 调查X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范围不应在保护区内有施工行为,若必须在保护区施工,则不得新增污染物排放;若在保护区外施工,则废水尽量回用,多余的则达标排入X河。

 (7)不破坏湿地的水力联系,满足保护动物通行的需要。

9.       为确定保护动物通道位置,应了解拟建路段哪些生态关键信息?1保护动物的迁徙路线和迁徙活动规律。

2拟建公路路堤和路堑段是否处于保护动物迁徙通道段。

(只有路堤和路堑段位于动物迁徙通道上时,才需要考虑设置专门通道;而桥梁和隧道段是不需要设置动物通道的。)

10.    生态现状调查时需收集有关保护动物、保护植物和水土流失的信息

1)动物调查。

调查并收集野生动物名称(包括拉丁学名)、保护级别、种群数量、分布、生境条件,包括栖息地、活动范围、食源、水源(饮水地)、庇护所、繁殖区、迁徙路线及领地范围等。为设置野生动物通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支持。

2)植物调查。

给出保护植物种类名称(含拉丁名)、生物特性、分布格局、自然生境条件(地形地貌、海拔高度、土壤、坡度、水分条件等)及保护现状。

保护植物与路由的空间位置关系(分布图)、面积或株数,在群落中的成层与排序情况、覆盖度、密度、单位面积生物量、优势度及物种重要值等指标;物种调查结果、覆盖度调查结果、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相对频度。

给出植物分布及覆盖度图、生物量图。

调查线路经过路段是否存在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的路段,调查其灾害成因及发生特点等。

主要调查方法有:收集资料法,现场踏勘,必要的样方法,遥感技术,专家咨询等。

3)水土流失。

调查并收集当地水土保持区划及水土保持要求,收集沿线水土流失类型、水土流失现状、水土流失成因、水土流失量、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面积等,包括地形、以及当地已采取的成熟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或治理效果。水土流失调查内容一般为类型、现状、成因、水保措施及效果。

11.    保护道路沿线耕地的主要措施

 1根据实际需要考虑收缩边坡,降低路基高度,采用低路基或以桥隧代路基方案。

 (2利用隧道弃渣做路基填料,减少从耕地取土。

 (3临时占地、取弃土场选址尽量避开耕地、避免占用耕地。

 (4选址选线、新建服务区及连接线尽量不占或少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5废弃路段尽可能考虑造地复垦。

 (6保护并合理利用所占耕地的耕作层或土壤层,先将表层土壤剥离,堆放保存好,用于植被恢复或重建。

 (7施工过程防止污染农田

 (8)施工的临时用地及时恢复。

 (9)保护农田水利设施,防止发生水土流失。


工业项目考点

       1.       废水送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可行性

1)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接管要求、剩余处理能力。

2)分析本项目各工序产生的废水类型及排放量。

3)明确涉及第一类污染物的工序以及其他需要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的工序。

4)分析各工序废水预处理的可行性,特别是第一类污染物是否能做到车间排口达标排放,确定废水水质是否满足污水处理厂的接管要求。 

2.       用水优化方案。

应优先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将水库的水作为备用水源,禁止开采地下水。生活用水采用地下水可行

3.       地下水监测布点要求。

在上游设置背景对照井,在下游设置污染监测井、扩散观测井

 

      4.       有组织大气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的判定依据

达标的条件: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速率、排放浓度、排气筒高度。

排气筒高度满足高于半径20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高度5m的要求(否则排放速率应按标准限值的50%控制)。

 

5.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统计结果分析

应包括浓度范围、占标率范围、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分析超标原因、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


6.       改扩建项目工程分析中应关注的焦点

1)既有工程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确定污染源、源强及排放方式。

2)既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

3)技改工程内容及生产工艺、产污环节、污染源及强度、污染物排放方式等。

4)技改工程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增产减污”“以新带老”情况。

5)“三本账”的核算。

6)技改后工程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

7)全厂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8)改扩建项目完成后生产工艺与既有工程生产工艺的配套合理性

 

7.       进行水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的现状资料。

(1)河流水文资料(流速、流量、河宽等)。

2)区域河流水系分布。

3)沿河水污染源分布调查。

4)河流水环境功能区划。

(5)河流水质现状及主要污染因子。

(6)河流鱼类及水生生物调查,明确是否有国家和地方保护的鱼类和水生生物。

 

8.       环境综合整治应包括的工程内容

1)河道清淤、淤泥属性鉴别、淤泥处置。

2)关闭排污口,对进河废水进行截污。

3)河岸生态景观建设。

(污染河道整治的主要内容一般是:引清、截污、清淤、河岸整治与绿化、景观建设。)

9.       重大危险源判别

两种危险物质储罐距离小于500m,属于同一单元,按一个功能单元考虑。

同一单元内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首先考虑单个品种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再考虑整体,q1/Q1+q2/Q2<1,则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10.   各类废水预处理措施

1)含氰废水:氧化除氰法。

2)高浓度废水:厌氧生物、水解酸化等方法。

3)酸碱废水:中和、均质调节等方法。

4)含油废水:隔油、气浮等方法

5)含重金属废水:絮凝沉淀。

 

11.   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渗滤液在正常工况下对地表水的影响及渗滤液在非正常工况下对地下水的影响。

2)填埋气体、覆土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以及恶臭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取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占用土地、破坏植被造成的生态影响。

4)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

5)作业及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6)运输车辆对沿线居民的噪声影响及场内覆土机械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

7)填埋场滋生的害虫、昆虫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对环境卫生造成的影响。

8)填埋场内塑料袋、纸张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土压实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9)运营期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撒漏垃圾的污染。

 

12.   危险废物填埋工程建设期、运行期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

建设期主要环境问题有:

1)施工造成的植被破坏及对动物活动的不利影响、取土和弃土造成的水土流失。

2)噪声对道路沿线居民及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3)施工作业及运输产生的扬尘、废气对环境空气质量的不利影响。

4)施工污水处理不当排入地表水体对水环境的影响。

运行期主要环境问题有:

1)渗滤液在正常工况下对地表水的影响及渗滤液在非正常工况下对地下水的影响,特别是对周边居民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

2)覆土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填埋气体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3)对生态影响的影响,尤其是取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占用土地、破坏植被造成的生态影响。

4)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

5)作业及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6)车辆及覆土机械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

7)运输危险废物的车辆对沿线居民产生的噪声及扬尘的影响以及事故情况下危险废物泄漏产生的危害。

 

13.   影响渗滤液产生量的主要因素

1)垃圾特性及含水量。

2)填埋场区降雨情况。

3)填埋作业区面积大小。

4)场区蒸发量。

5)风力的影响和场地地面情况、地形地貌。

(6)表面覆盖、植被情况。




水利水电项目考点

 

1.       水利工程陆域生态环境现状应调查的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类型及质量。

(2)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趋势。

(3)对生态问题的调查。(调查上游区域现状生态问题及其类型、空间分布、成因及发生特点等情况,如水土流失)

(4)水土流失:侵蚀模数、程度、侵蚀量及损失,发展趋势及造成生态问题,工程与水土流失关系。

(5)景观资源:由项目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需阐明敏感区与工程的区位关系,及各敏感区内保护动植物数量、名录、分布及生活习性。

(6)对林地的调查。(调查上游区域林地分布及生态公益林划分情况,特别是可能受本工程征占或淹没的林地类型及面积,是否涉及保护种,并调查说明林地结构、主要植物的种类,包括种群或群落组成、建群种、优势种、覆盖率、密度、频度、盖度、生物量等,特别是重点保护植物。)

(7)  农业生态:占地类型、面积、占用基本农田数量,农业土地生产力、农业土地质量。

(8)对农田的调查。(调查上游耕地分布及基本农田情况,特别是受本工程征占或淹没的耕地类型)

(9)对野生动物的调查。(调查是否涉及土著等受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境情况,包括其种类、种群、分布、生境特征及其生态学特征等,特别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情况)

(10)调查是否涉及特殊和重要生态敏感区,珍惜(濒危)动植物情况。

(11)对村落的调查。调查安置区自然地形地貌等环境及其水土流失现状。(调查上游自然村落的分布及数量,调查村落数、户数、人数等,特别是需要移民的人口分布及生产与生活情况、民族习俗与文化传统等)

(12) 调查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

(13)工程建设永久、临时占地情况。

陆地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不外乎土地利用、植物、动物及其生境调查,在具体工作中从物种、种群、生态系统、景观4个层次入手,同时考虑气候、土壤、水系等自然因素。

 

2.       水利工程运行对水生生态的主要影响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1)主要影响:

①大坝阻隔水生生物及鱼类的交流,对水生生物及鱼类产生阻隔影响。由于在河流上建设大坝,造成河道生境切割,产生阻隔影响,使下游水生生物及鱼类不能通过大坝完成洄游。

②坝下河段水文情势变化的影响。由于库区蓄水以及引水灌溉、城市供水,导致坝下河段水量减少甚至局部河段断流,天然水文情势明显改变。

③坝上水文情势变化,造成河道急流变缓流、水体富营养化。

④水生生物生境及鱼类三场的变化影响。由于河流天然水文情势的改变,造成水生生物的生境发生变化,鱼类三场将受到不利影响或破坏。

⑤库区鱼类种群结构的变化。由于库区流速变缓,库区鱼类种群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原流水型鱼类减少或消失,而静水型鱼类会增加。

⑥低温水下泄对鱼类产卵有不利影响。过饱和气体水对下游鱼类有不利影响。

⑦库区淹没影响。由于库区水位抬升,将会淹没大量农田和植被。

⑧水质变化影响。

库区流速变缓,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如果库区清理较差,容易造成库区水质下降,如果再有面源及农田高氮高磷废水汇入,易发生富营养化。

灌溉回归水(即农田退水)的水质污染影响。由于灌溉回归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会对河流水质造成不利影响。

城市新区排水的水质污染影响。由于城市新区排水直接进入河流,会对纳污河段的水质造成不利影响。

⑨泥沙沉积影响。上游裹挟泥沙的水流不断入库,造成库区泥沙淤积,改变水生生物的环境。

坝下河段河床冲淤变化影响。库区冲淤下泄高含沙量水流,容易导致下游河道局部泥沙淤积,库区下泄清水又容易导致河床与两岸受到清水冲蚀影响,进而导致河岸安全隐患。

⑩修建水库对下游地下水水位的影响。

(影响水生生态的因素,只需将大坝阻隔、水文情势变化、库区淹没、低温水、过饱和气体答上即可。)

(对河道鱼类的影响主要有:大坝对洄游的阻隔;对“三场”的影响;生境的改变;种群的变化等)

(对下游的主要影响:水文情势变化、水质变化、水生生态影响、鱼类生境改变、河床冲淤变化影响。)

对水环境需要关注:水库富营养化、水库水温分层、下游河道自净能力改变。)

2)保护措施:

①设过鱼通道、对受保护鱼类采取增殖放流、人工繁育的措施。

②分层放水,鱼类产卵期避免下放低温水。

③设置生态泄流孔,保障下泄生态流量,并生态流量设置监控设施。

④科学调度,确保库区产卵场和坝下产卵场水文情势满足鱼类产卵需要。

⑤坝下设置缓冲池,减轻气体过饱和。

⑥对弃渣场及各类临时占地进行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措施。

  

3.       为确定拟建水库坝下河段的最小基流水量,应主要考虑哪些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1)下游生产用水需求。包括工业、农业、灌溉用水等。

2)下游河道生态用水需求。维持水生态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及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存的基本用水需求等。

3)下游河道环境用水需求。维护坝下河段水质所需的河道稀释、净化环境用水需求。

4)维持沿河附近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水量需求。

5)坝下河道外的生态用水需求。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

6)坝下河段景观用水需求。

 

4.       施工期应采取的水质保护措施。

1)施工废水集中收集统一处理后回用。对砂石加工系统废水采取沉淀措施后回用,对混凝土拌和站废水采用中和、沉淀处理后回用,对机械修配、汽车修理及保养厂的废水应先经隔油处理后,再经沉淀和生化处理后回用

2)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包括业主营地和承包商营地)生化处理后回用于场地绿化或洒水降尘。

3)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均不得不经处理排入地表水体;如排放,则必须达标,并满足总量控制要求。

4)施工场地尽可能远离河道,不在河道保护范围内设置各类施工场地。

5)施工期间的固体废物及时处理,不向河道内弃土弃渣及生活垃圾等。

6)加强施工期间的水土保持,不破坏河道两岸的植被。

7)要做好库区蓄水前的清理工作、防止农田退水。

 

5.       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

1)隧道施工排(疏)水引起的地下水径流或流场变化问题,以及可能引起的河流、居民饮水的影响。

2)隧洞顶部区域农作物、植被及植物生长受影响问题。

3)隧道弃渣处置与利用等环境影响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影响。

4)隧道施工可能导致的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问题。

5)隧洞洞口结构、形式与周边景观的协调问题。

6)隧洞施工引起的噪声与扬尘污染影响、以及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问题。

 

6.       工程移民安置需考虑哪些环境影响。

(1)移民区搬迁遗迹的环境影响。遗留的固体废物:建筑残物、生活垃圾,特别是养殖垃圾如不能得到彻底清理,对库区蓄水将造成不利影响;若原来陡坡开垦的农田不能及时退耕还林还草,其水土流失也将影响库区水质与水位。

(2)移民安置区的环境影响。对安置区资源承载力与环境容量的影响,增加了安置区的环境与资源压力,移民安置占地及土地开发植被变化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农药、化肥面源污染,水土流失等。

(3)移民安置不当可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一是有可能造成移民返迁,加剧库区生态破坏;二是陡坡开垦,使水土流失加剧,甚至诱发地质灾害。

(4)人体健康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包子:字一笼,号蟹黄包。

浸淫一线环评四十余年工程师er/案例培训师/人生导师。。


欢迎联系白名单转发转载

敬请说明出处!



推荐阅读

这是一个有态度  不忽悠的公众号

环评互联网EiaNet


扫描二维码,下载最实用的【环评云助手】APP

每日更新!一手掌握4200+最关注标准导则


本期编辑:冰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