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手入门 | 闲话聊环评

环评论坛 环评互联网 2020-09-29

闲话聊环评

作者|九华山

作者系环评论坛(www.eiabbs.net)版主,【环评互联网】特约撰稿人。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历史简介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环保管理手段和方法。

1978年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向。

1979年9月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在第六条、第七条对环境影响评价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此后,在有关法律和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通过的了一系列法规、规章中,都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规定。

1998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其中在第二章以专章的形式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了规定。该条例于1998年11月29日起开始施行。

2000年11月,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草案)》。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第二十九次和第三十次会议分别于2000年12月、2002年8月、2002年10月对该项草案进行了三次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还将草案印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有关部门、部分企业和研究机构征求意见,并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意见。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对草案进行了认真反复地修改。

在2002年10月28日举行的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的全体会议上,委员们以125票赞成、0票反对、2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这部法律,国家主席江泽民同日签发主席令予以公布,并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二、现行环评简况

在环评法修订前,报告书、表、登记均实行审批制,环评分类管理名录过多,过细,文件审批过程耗用大量行政资源。如:县区审批部门科室人员少,每年这么多项目需要审批,是否有足够精力有效审批。

环评法修订后,环评分类管理名录也开始实行动态管理,也会不定期修订,减少与降低需要纳入环评类别项目。

环评法修订前,环评是好多部门手续前置条例,环评法修订后项目在开工前完成环评即可。

环评在什么阶段介入估计是世界性难题,过早介入,部分项目工程内容或方案不确定,无法完成环保导则、指南、规范要求和深度。过晚介入,有些工程内容或方案甚至设计完成,如果不可行或需要修改设计,造成前期部分工作重作。

环评法修订后,不再强制环评介入时间,何时介入由环评机构和建设单位协商,按规范完成环评即可。

(PS:以前经常有向国家申请资金项目,通常给建设单位时间较短,甚至有些建设单位不知道需要环评前置,等材料准备差不多了,要上报时,才被告知需要环评。

这类项目存在部分建设单根本提供不了环评机构需要的详细环评资料。

环评师也是人并非人工智能,怎么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完成符合要求,经得起检查的环评呢,只能硬头皮编制。)

三、现行环评简要流程

建设单位委托环评机构编制环评,环评机构编制完成后将环评报告交给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上报环保审批主管部门,

(PS:按法规定是由建设单位上报并非由环评机构上报,理论上建设单位在取得环评时,应自行阅读,没有疑义后上报,上报就视为建设单位认可环评文件内容。

以前偶遇过上会建设单位说环评内容和工程内容不一致,不一致还上报啊?如果一个养鸡项目写成养猪项目建设单位会上报吗?

建设单位上报就视为认可报告内容,这也是为什么要求建设单位上报,以免说不清是建设单位委托工程内容有误还是环评机构没按建设单位工程内容编制。

顺便聊下,根据规定,如果环评文件有情况是应退给建设单位哈,并不是退给环评机构哈,生态环境部都是这样做的哈,而有些县区环保部门则不是)。

主管部门委托环评评估机构开展评估,评估机构接到评估后先内部初审,符合上会条件,聘请专家开会,会后修改并得到专家认可后作为正式稿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由于环评是审批制,貌似还可能要求审批人员终生负责制,所以审批部门不得不为企业环境风险担责,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环评内容不断扩展,环保部门审批工作任务日益加大。

同时,环评报告内容包罗万象,具有较强技术性与专业性,加上各方面都希望报告书能够获得最终批准,环评报告编制单位为规避风险提出的环评措施越来越严格,许多甚至脱离现实情况、可操作性差。

在这样的情况下,环保部门对环评报告审批无疑让自己背负了与本职不相称的巨大责任风险,建设项目一旦出现问题,环保部门则难脱其咎。

然后环保部门会要求评审人员严格评审,结果评审与评估人员恨不得用放大镜去评审报告。如果专家不同意报告中某内容,管理部门也难于审批。

四、一个思考诞生了

环评本是企业前期环境可行性技术分析报告,却承担了好多非环评内容。环评制度也是环保从多制度中一项,在某种程度上,问责环保成了问责环评,抓环保成了抓环评。

在环评中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还不时闪现。环保每出一个文件不管和环评关系多大,总想和环评联系上来,过度解读各种政策。

先抛开环评法。环评到底是谁委托谁,到底是谁需要环评,到底谁对环评负责?企业要环评做什么?一个手续?如果仅仅是一个手续,那真是没有完全尽到环评之意义。

企业在选址建设前,需要对自己在环保方面自我过滤一下,路演下自己建成后是否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环保上访事件或其他环境问题并被政府部门停或关或产生环境风险造成环境影响同时花费巨资承担赔偿。

理论上应是企业更关心环评,现在是审批部门关心环评,企业不关心环评(不是绝对,不能抬杠),得到批复后直接进档案柜,束之高阁。

评审环评,实际上专家应对企业负责,帮助企业看看企业付费委托编制的环评报告是否有什么纰漏之处,帮助企业在前期环保方面查缺补漏,帮助企业看看环境影响预测是否相对可靠,企业尽可能知道投产后能产生什么样环境影响。

如果企业环评没做好造成损失,应由企业追环评责任,所以企业应请一些靠谱真正能帮助企业前期排查出企业可能产生的环保瓶颈人员审核环评。

现在好象不是这样子。

理论上企业是最应需要一份靠谱环评,靠谱专家。

现在好像是管理部门最需要哈。到底谁需要一份合格环评,环评到底是谁委托的谁,谁对环评质量负责?

我国政府正在由审批型政府向监管服务型政府转变,环评审批也在探索转型中。各地已纷纷出现试点或地方政策规定。

前几年,环评抓大放小声音不断,一方面高层强化环评质量,强化环评考核,另一方面,通过修订环评分类管理名录,弱化部分项目环评。

网友们不淡定了,一面要加强,一面又弱化。

环评倒退了?

表面看存在矛盾,实则并不矛盾。

实行抓大放小,弱化部分项目并不是环评制度倒退了,而是环评制度上升了一个新高度。在当前工艺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污染防治技术也在发展,有些项目环评实应简化。

环评做好项目环保选址可行性分析,常规或污染防治技术成熟项目如何做到达标排放可交由市场解决,按国务院精神,能交市场解决则交市场解决。环评是污染预防,不是治理污染。

那么说环评将来真要退出舞台?不会,至少现在看不到退出舞台时间表。


五、头脑风暴法

环境影响评价将来是否可以称为环境影响预评价

对于多数项目达标排放基本可以满足环保要求,但并非适用于所有项目。达标排放就一定对环境没有影响?

不见得。

:A企业排放废水中COD浓度为150mg/L(标准100mg/L),每天排放2吨废水。B企业废水排放COD浓度为70mg/L(标准为100mg/L),一天排放200吨,假定为同一条河流,A企业和B企业哪个对环境影响大?

显然是后者,但后者就有可能可行,前者就不可行。因为,前者属于超标排放,不必评估,直接不可行。后者达标排放且经过评估不会降低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也不会产生污染。

(PS:排污并不一定代表污染,排污和污染是两回事,超标也并不一定产生污染但违法)。

所以,对于排放污染物复杂(特别还伴有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污染物量大建设项目必须开展环评,要加强环评,要强化评估与审批,这类项目并不一定适合采用备案制。可能产生大型生态影响项目也属于这类。

:大型水利项目,长距离管线类。这类项目如果前期不强加论证,建成后可能无有效补救措施,或有补救措施从财力,物力,人力,环境方面影响太大。将来技术能力不足的环评机构可能难以担当此任。

其他项目可探索简化环评管理,不适合或不必要纳入环评管理则取消环评审批,改成备案。纳入环评管理可适当简化环评内容(简化什么以后再聊,目前环评报告实在是太厚了,内容包罗万象,有些不属于环保范围内容也时有纳入现象。

:企业使用危化品,环评可关注环境风险,至于危化品怎么保管,保管有什么要求,进入厂有什么要求,则并非环评需要分析内容,企业按公安和安监部门要求执行)。

将来备案项目也可探索实行差别化管理,登记表项目直接备案。报告表项目企业可自行编制环评,也可委托具备编制环评能力社会机构或团体编制环评,企业可自行聘请专家帮助企业在前期排查企业在环保方面瓶颈与障碍(不是打擦边球,钻政策空子啊,如果企业硬要打与钻,后果自负)。

这类项目就算前期有不尽完善地方,可以在后期加以补救。

报告表项目虽然实行备案,虽然可以企业自行编制,但必须有环评,必须有专家意见,方可备案(貌似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就这样子哈),环评成为企业内需,这也算是差别化管理吧。

实行企业请专家评审还有另一层意义。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评估环评不得向企业收费,现在大量报告表实行审批制,如果审批出差还要追究审批人员责任,而审批人员力量弱,也承担不起大量独立审批工作,势必开展评审,而并非所有地方财政均为富裕户。

改成企业自行委托专家评审(可邀请环保部门人员参加,做到了解情况,以便于日后监管,貌似企业自行请专家其他部门有先例吧),由企业付评审费,专家直接对企业负责,企业环保做好了,也是间接对环保部门负责,对大家共同生存环境负责。



今日话题

► 往下看:


▐ 聊一聊,环评还好做吗



来留言区分享你的分析和观点,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场脑力震荡吧!


本期编辑:刘小楠

 / 环评互联网  精彩推荐 / 

招聘信息背后的含义——确认过眼神也不好使,套路不到你算我输

指引:环评工程师终于考过了,接下来需要做什么?

惊悉固体废物即将纳入排污许可,ta们都慌了

固废法修订!企业依据环评自行验收、固废排放全面纳入排污许可

环科院没了,评估中心没了,监测站监察队也没了……

『环评云助手』开通全国『环评资质』与『环评工程师』查询

《环评论坛》新手注册及『验收报告』信息公示指南


亲们好啊

有没有发现

微信版本更新后,很难找到环环了?


环环不想和你失联

如果你也喜欢环环

按照下面方法把我设为星标



如果赞是单数,请把它点成双数!

不然有强迫症的环环会疯掉的!


以上内容均为作者的头脑风暴,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论坛与作者交流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